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432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

2014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最,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

”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同文化。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传递功能 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 D.传播功能

4.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5.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类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A.事实性文献 B.工具性文献C.理论性文献 D.经验性文献

6.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沴

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7.三

(1)班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

8.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C.生理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1.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A.及时复习B.使用记忆术C.分散与集中结合D.适当过度学习

12. 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

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正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13. 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14. 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A.信度 B.效度C.难度 D.区分度

15.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A.可操作性 B.可替代性C.可转换性 D.可度量性

16.小学《品徳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

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A.生活性B.综合性C.开放性 D.活动性

17. 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这属于()。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18. 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这种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 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20.《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

该课程属于()。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

2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 荣获第62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在颁奖大会上说:

“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去实现这一切。

问题,

(1)说说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

(10分)

(2)结合材料,说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10分)

25.作文课上,李老师说:

“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同学们要从生活中捕捉各种作文素材。

”李老师正说着,忽然一位同学说:

“不对,作文材料不像浪花,而是各种各样的小鱼,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捕捉更多有价值的‘小鱼’。

”听到这么一句话,李老师很生气,想斥责他上课乱说话,后来李老师使自己冷静下来,平静地说这样的想法和比喻很好,还有没有其他想法的同学?

”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比李老师原来的比喻要好很多。

问题:

(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10分)

(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题任选一题作答。

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题计分,共40分)

26.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20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算能力?

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10分)

(2)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20分)

2014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4.B5.A6.D7.D8.C9.B10.A

11.D12.A13.C14.A15.A16.C17.A18.B19.D20.A

二、简答题

21. 【答案解析】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主要为: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3)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22.【答案解析】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种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特点主要有:

(1)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23.【答案解析】

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有:

(1)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的学习;

(3)培养管理骨干,善于发挥榜样的力量;

(4)培养良好的班风,让每个同学都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材料分析题

24.【答案解析】

(1)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对学生充满期待和信心,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并将学生始终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坚信学生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

(2)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有两个任务:

一是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二是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①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是向老师学的。

因而教师要能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认识、兴趣、注意力等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寻求与学生学习的共鸣点,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学习。

②教师要全心全意甘做学生的“铺路石”。

在学习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板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个人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有利的“平台”,使他们在这“平台”上能充分体现出自己学习的价值和成果。

25.【答案解析】

(1)李老师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难”,能够正确、灵治、民主地处理,体现了李老师本身的教学机智。

在课堂中存在很多预想之外的情况,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存在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存在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

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教师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

材料中,李老师刚开始很生气,但冷静下来后,正确对待了学生的这一反驳,表扬并激发更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加了比喻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了课程资源的生成,活跃了课堂气氛。

(2)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缺一不可。

高质量的预设是保证课堂正确方向的基础,而生成可以使课堂更具有活力。

教师应该认识到:

①课堂上的生成是必然的,不单单是备课预设不足造成的;②课堂生成也是教学资源,应该在课堂预设时估计到,并巧妙地运用它为教学服务;③要对课堂生成本身有恰当地评价,以此来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四、教学设计题

26.【答案解析】

略。

27.【答案解析】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