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37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增强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项目部和谐稳定发展。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公布,自1998年1月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

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5年08日07日发布)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隧洞洞身及其进出口开挖、支护等工程。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

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

在项目部安委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坚持项目部为主、分级响应的原则。

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中型以上自然灾害事故的由项目部启动预案;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和小型自然灾害事故的由现场作业队先行启动预案,并立即通知项目部。

在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中型以上自然灾害事故后,现场作业队必须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果断、迅速地采取应对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同时,立即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在组织启动预案的同时,立即向监理部、业主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4.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

建立和健全重特大事故预警机制,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和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五、 工程概况及事故辨识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济南市市区续建配套工程卧虎山水库供水线路改造工程属城市供水,其工程等别为Ⅳ,主要建筑物工程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临时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

卧虎山水库供水线路改造工程(东风洞至孟家水库段)主要包括输水线路工程和配套建筑物工程。

本标段为第四标段,施工范围为浆水泉水库~孟家水库段,本段工程(8+572~11+110)为新建隧洞,自浆水泉水库上游(桩号8+572)开始,至孟家水库西侧的西蒋峪沟(桩号11+110)止,隧洞长约2.55km,断面形式选用城门洞断面,圆拱中心角为180°,洞高为3m,洞宽为2.9m。

浆水泉水库上游设浆水泉分水口,埋设DN800螺旋钢管54m;洪山溪设分水口,埋设DN800螺旋钢管32m。

新建浆水泉水库上游节制闸、洪水溪节制闸各一处,均采用平面铸铁闸门,启闭机采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

在新建隧洞出口(桩号11+110)处设一扇固定式拦污栅,尺寸为3.0*3.0m,由钢板、工字钢焊接而成,滑块支撑。

2.施工中存在以下事故隐患:

 

(1)隧洞塌方;

(2)隧洞爆炸; (3)隧洞机械伤害;(4)隧洞运输;(5)触电;(6)火灾;(7)交通事故;(8)有害气体 

六、启动条件

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的: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的:

特大型: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小型: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3.预警级别

按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

一般(小型)Ⅳ级、较大(中型)Ⅲ级、重大(大型)Ⅱ级、特别重大(特大型)Ⅰ级。

七、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指挥办公室、各部门、施工作业队等共同组成。

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总指挥:

赵仁江

副指挥:

冯修珍

组员:

杨保忠张驰刘凯王鹏科刘立社刘洋

各下属生产作业队依据本预案组建各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同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按照职责分工履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保障方面的职责,负责实施应急预案,同时完善现场应急救援组织。

2.项目部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2)根据事故或灾害发生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启动应急预案;

(3)随时掌握本《预案》实施情况,并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4)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5)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6)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7)决定应急撤离。

3.项目部生产单位(施工队作业队)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各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根据启动条件,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或上报项目部应急指挥部;

(3)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人员,在事故或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或灾害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

(4)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所需的一切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参与抢险救援,确保救援工作有序地进行;

(5)协助项目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项目部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争取尽快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4.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

项目部安全生产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

(1)综合协调组、

(2)安全保障组、(3)医疗救护组、(4)技术保障组、(5)后勤保障组、(6)资金保障组、(7)善后处理组、(8)应急救援组(抢险救灾、工程抢险、现场处置)等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设在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组长:

职责:

协助应急指挥中心领导综合协调各工作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沟通、传递和综合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负责向各个组传达指挥部负责人和现场领导小组指令,联系和督促各组工作、物资、车辆调配,报告各组救援中的重大问题,联系救援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及请求援助,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安全保障组设在安全管理部,组长:

职责:

组织保护事故现场,与当地公安部门一起承担警戒、交通等工作。

负责事故中可能危及到相关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工作。

确定受伤人员的姓名、身份等情况,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3)医疗救护组设在经营管理部,组长:

刘幼霞

职责:

负责组织医疗救护队,同地方医院及时协调沟通,救护、安置受伤人员,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4)技术保障组设在工程管理部、,组长:

职责:

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为抢险提供技术数据,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事故单位所在项目部的详细情况,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5)后勤保障组设在质理管理部,组长:

职责:

负责保证抢险救灾所需物资、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落实运输保障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6)资金保障组设在经营管理部,组长:

职责:

负责做好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检查应急救援资金使用情况,项目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资金项目部承担,各分包单位因管理不当发生事故,由责任单位或受灾单位自行承担,暂无能力承担的,由项目部协调解决;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7)善后处理组设安全管理部,组长:

职责:

负责联络、接待和安抚事故中伤亡或灾害中失踪人员的家属,与地方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联络救助,处理有关赔偿、抚恤等事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8)应急救援组由事发地单位、相关施工作业队相关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

在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抢险救援和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等事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八、应急准备

1.资金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进度,以及业主、监理单位的要求,协调管理应急救援资金的投入额度。

2.物资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施工进度变化对现有救灾储备物资进行规划,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

每年年初购置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必备的物资。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和调拨制度。

3.通信和信息准备

负责信息沟通的部门应保障应急救援信息的畅通。

加强项目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确保项目部和各生产单位及时准确掌握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信息。

充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收集当地气象、水文气象、地震等相关信息,对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评估。

4.应急救援装备准备

项目部和生产作业队有关部门应配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5.人力资源准备

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立完善技术体系队伍,建立健全与公安、消防、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

培育、发展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6.宣传、培训和演练

7.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员工应急救援意识。

8.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管理人员的培训。

不定期开展对部门负责人、各类专业紧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9.每年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九、预警预防机制

1.事故灾难监控与信息报告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较大以上级别安全事故和中型以上自然灾害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项目部和当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一般安全事故和小型自然灾害发生后两小时内上报项目部主管部门。

2.信息报告内容

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数量、财产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类型,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性质、数量,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分布,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

3.预警行动

各级应急救援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十、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工作以项目部为主。

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根据事故,按照分级管理、各尽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

1.分级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的级别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启动III~Ⅰ级事故响应,同时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理部。

生产单位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启动IV级事故响应,同时上报项目部。

2.基本应急程序

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发生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立即上报项目部。

同时发生事故的项目部应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如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由现场指挥部向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请求实施扩大应急。

应急处置结束后,转入后期处置工作阶段。

3.指挥和协调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启动本预案后,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照“就近、救急、高效”的原则,立即通知有关单位、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参加应急救援。

被征调的单位、救援队伍应当服从指挥调遣,并积极组织参加抢险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1)现场指挥部的职责:

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迅速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

抢修被损坏的公共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做好现场应急处置的保障和支援工作。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出现扩大情况发生。

及时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处置、事态评估情况和工作建议。

组织指挥治安、交通、卫生、防疫、物资等应急救援。

如应急响应上升为Ⅱ或Ⅰ级,协调内部有关应急力量,配合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

(2)现场指挥部一般设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抢险救灾、工程抢险、现场处置)、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人员疏散组、善后处理组、技术保障组等工作组。

根据处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由现场指挥部明确相关工作组开展工作。

(3)各生产单位应按规定组织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事故时,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各生产单位应急救援应服从项目部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

十一、现场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发地单位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发生单位应首先组织职工、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并通知有关专业救援机构。

(1)各生产单位是第一时间处置事故的责任主体,负责人应充分利用本单位和就近社会救援力量,立即组织实施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立即组织本单位和就近医疗救护队伍抢救现场受伤人员。

(2)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事故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事故和救援情况,及时修订、补充救援措施。

(3)参加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下,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4)现场指挥部应与当地政府、公安、武警、交通管理等部门,共同确定抢险救灾通道,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设备的畅通无阻。

(5)进行事故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险救援的需要改变事故现场时,要做好记录。

十二、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救援人员应按相关救护规程规定,做好个体安全防护。

专业救护队应配备必要的救灾装备。

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所有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与抢救现场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装备,才能进入事故区域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十三、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进行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程序。

由项目部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十四、事故调查、处理、检测与后果评估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适时成立事故调查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现场检测、事故损失评估等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

应急结束后应制订事故善后处理方案,事故现场清理计划、生产自救恢复计划、防止重复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案,以及这些计划实施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报业主单位批准后实施。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认真总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查找不足和教训,进一步修订、完善事故预案。

十五、保障措施

1.通讯与信息保障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各生产单位建立稳定的通讯联系。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生产单位应急救援机构负责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定期向项目部安委会报送有关信息,重要信息和变更信息要及时报送。

2.应急支援与保障

3.救援装备保障

(1)项目部负责必要救灾装备和物资的储备。

(2)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建立必要的救援资源储备。

4.救援队伍保障

(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和救援队伍的组织调动。

(2)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各生产单位建立本项目的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5.交通运输保障

项目部应准备应急救援必须的交通工具,并确保其完好率达到要求。

6.应急救援医疗保障

项目部救援医疗保障以所在地的医院为主。

以现有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报告。

项目部应负责职工的自我救护、事故伤员的医疗急救和救援队伍医疗救护知识专项培训工作。

7.治安保障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向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武警单位求助,维护社会秩序和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8.经费保障

项目部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9.技术支持与保障

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应急救援技术组,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10.应急事故处置措施

1)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交警和项目部相关领导与部门人员。

(2)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赶往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迅速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并派人保护现场。

(3)协助交警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4)做好事后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

2)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1)坍塌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并组织现场抢险人员、设备实施抢险救援,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施救,先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受伤人员。

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用大型的吊车挖掘机等进行吊运。

在接近被埋者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

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或洞挖顶拱、边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禁止救援以外人员进入。

(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

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

(4)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

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5)讲究科学、稳妥可靠的原则。

解决坍塌事故要讲科学,避免急躁行动引发连续坍塌事故发生。

(6)救人第一的原则。

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7)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8)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9)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1)项目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往事故现场,首先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2)现场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

(3)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以及大量失血:

①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

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

②外伤大出血:

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

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一般性外伤:

①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

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4)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①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部领导以及安全监察等部门进行逐级报告,项目部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现场负责人应根据情况组织人员和设备先行抢救被困人员,对火灾进行扑救,以“救援被困人员和扑灭火灾为首要任务”。

②如火情较大,应立即拨打火警119通知消防队,并在消防队到来前,组织人员和设备控制火势蔓延,协助消防队进行扑救。

(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资,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

③无论采取何种救援方式,必须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特别要警惕死灰复燃。

④被困人员救出后,立即在现场进行外伤临时处置,然后紧急送住医院救治。

⑤确定受害人数及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工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⑥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取证。

5)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一)事故发现者发现险情时,首先应使用如下方法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勿直接拉碰触电者:

1)在低压设备上发现触电时,如果电源开关插座在附近,应立即断开开关插座,如附近无开关插座,要用绝缘柄电工钳或带有干燥木柄的工具切断电源线,要一相一相地剪断,避免短路电弧伤人。

2)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也没有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衣服拉其脱离电源,切不可触及裸露皮肤,救护者要站在干燥的木板、凳子上或穿绝缘鞋进行,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触及其他接地物。

还可以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

3)在高压设备上触电时,应立即通知变电所停电,同时穿上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用符合耐压要求的绝缘棒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或脱离地面。

如上述条件不具备时,可抛掷裸金属线造成短路,迫使自动保护装置启动而切断电源。

4)现场人员切断电源后,应立即向施工单位负责人以及安全部等部门汇报,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与此同时,应迅速根据具体情况对触电者施行现场急救,触电者如已无呼吸则采取人工呼吸;触电者已无心跳,则采取人工胸外挤压。

二)施工单位负责人与安全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并及时亲临现场展开抢救工作。

5)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脊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6)几种人身伤亡事故现场急救处置方法:

①触电事故急救处置方法:

(1)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

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侧卧式。

(2)若伤者曾经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3)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

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迅速——争分夺秒时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脱离危险源后,现场就地实施抢救。

准确——人工呼吸发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抢救。

在医生到来以前不得中断抢救。

②火灾、爆炸事故急救处置方法:

(1)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首先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