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044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鸠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A、三分之二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三

  D、四分之一

  【答案】A

  【解析】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占全国面积的2/3。

故选A。

  2、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等价交换

  B、物美价廉

  C、按需分配

  D、自给自足

  【答案】A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故选A。

  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变化的理解和确认。

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此,在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整个物质世界就是永恒发展变化着的世界。

换句话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即“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C项)。

据此分析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

A项(变是世界的本原)明显是错误的,因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变化是世界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世界的本质;B项和D项谈的是对变化的理解,但是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样将

  A、B、D三项排除,只有C项才是正确选项。

  该题是考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原理,难度不大,是必得之分。

如果有的考生丢分,会是误选B项。

  4、下列各项属于公文主体部分的是()。

  A、标题

  B、附件说明

  C、公文生效标识

  D、主题词

  【答案】ABC

  【解析】主体部分包括: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

主题词属于版记部分。

  5、甲欠乙l000万元,丙为保证人,丁以楼房抵押。

甲到期不能清偿,而乙明确表示放弃对丁的抵押权。

后法庭查明,丁之楼房,现价为600万元。

问:

丙之保证责任是多少?

()

  A、500万元

  B、400万元

  C、1000万元

  D、200万元

  【答案】A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3条规定:

  “同一债权上数个担保物权并存时,债权人放弃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的,其他担保人在其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减轻或者免除担保责任。

”但是本题中是第三人提供的物保,所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8条第l款规定: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或者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者物的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

”也即第三人提供的物保和人保的效力是同等的。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债权人放弃了第三人的物保,物保的价值超过了担保债权的一半,则保证人仍然需要在剩余一半的价值范围内承担责任,所以为500万,如果没有超过一半则只在担保物的价值以外承担保证责任。

  6、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升道德境界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答案】C

  【解析】公务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公正。

故选C。

  7、“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这体现了()。

  A、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

  B、国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C、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D、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重要补充。

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国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C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D项正确,确立“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故选D。

  8、我国行政区划中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数量分别是()。

  A、24、5、4、2

  B、23、4、5、2

  C、23、5、4、2

  D、24、5、4、1

  【答案】C

  【解析】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故选C。

  9、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相对人,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能对相对人实体权利、义务生产直接影响的行为。

  以下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A、某县政府发布命令拆迁该县鼓楼街东西两侧30米内的房屋

  B、某市住房和建设局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住宅建设合同书》

  C、某税务局向某公司送达《减免税批准通知书》

  D、某工商局向公民甲颁发营业执照

  【答案】B

  【解析】A项县政府发布拆迁命令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理中的行政命令行为,要求相对人履行义务。

  1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A、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C、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目标

  D、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答案】ABD

  【解析】AB主要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D项是荣辱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C项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发展目标,是指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故C项不选,本题答案为ABD。

  11、下列对于决策目标确定要求的说法有误的是()。

  A、目标的确定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

  B、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防止目标偏高或偏低

  C、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远期目标也不能带有模糊性

  D、目标的确定应该具有可检验性

  【答案】C

  【解析】决策目标的确定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

一般说来,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明确具体,远期目标则允许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故选C。

  12、下列对于决策目标确定要求的说法有误的是()。

  A、目标的确定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

  B、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防止目标偏高或偏低

  C、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远期目标也不能带有模糊性

  D、目标的确定应该具有可检验性

  【答案】C

  【解析】决策目标的确定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

一般说来,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明确具体,远期目标则允许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故选C。

  13、下列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是()。

  A、刘某破坏片区电力设施,导致整个片区停电

  B、于某对个人新房过度装修,致使居民楼出现裂缝

  C、李某不满单位年终分配,私自拿走单位贵重设备

  D、精神病人王某抢夺路人财物并致其重伤

  【答案】A

  【解析】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犯罪目的只是损坏公私财务,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A项刘某故意破坏片区电力设施,构成此罪,故选A。

  14、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

  A、予以记过一次

  B、予以辞退

  C、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D、降低两个职级

  【答案】C

  【解析】根据《公务员法》第47条的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层次任职。

  15、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对待他人的()。

  A、道德权利

  B、道德责任

  C、道德要求

  D、道德态度

  【答案】B

  【解析】敬业奉献,指的是爱岗敬业和奉献社会,即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

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故选B。

  16、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是()。

  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

  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

  C、强调了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

  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

  【答案】B

  【解析】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

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故选B。

  17、管理学中以尊重人心,激发人的热情为核心的原理是()。

  A、激励原理

  B、能级原理

  C、人本原理

  D、效益原理

  【答案】C

  【解析】人本原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尊重人心、激发人的热情,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故选C。

  1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答案】D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故选D。

  19、“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

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答案】A

  【解析】

  “土番”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区。

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0、事物联系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性质的趋势是指()。

  A、可能性

  B、现实性

  C、偶然性

  D、必然性

  【答案】D

  【解析】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发生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故选D。

  21、“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B、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取得社会的尊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形式

  【答案】C

  【解析】

  “权为民用”说的是社会价值,“利为己谋”说的是个人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对联中主要说的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故选C。

  22、孔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认识论含义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

  D、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B

  【解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其在知行观方面的典型观点,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

故本题选B。

  23、我国宪法的修改需经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答案】C

  【解析】

  《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故选C。

  24、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

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C

  【解析】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但起伏不大;为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冷热两季交替,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冷季冷高压热量低,热季降水多,全年气温偏低;冰川湖泊多,但排水不畅,沼泽多;草地大规模退化,生态环境脆弱。

故选C。

  2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知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于实践

  【答案】C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实践出真知,即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A说的过于绝对,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实践不一定产生的都是正确认识;B选项也是过于绝对,间接经验也可以获得认识;D项错误,间接经验来自于学习,但它同样来自于别人的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故选C。

  26、我国宪法的修改需经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答案】C

  【解析】

  《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故选C。

  27、根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都要进行重新登记

  B、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15日以前公布

  C、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申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D、法院对于选民名单意见的起诉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

  【答案】D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26条的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

因此A项错误。

根据该法第27条的规定,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

因此B项错误。

根据该法第28条的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

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

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

  28、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A、上行文

  B、平行文

  C、越级行文

  D、下行文

  【答案】B

  【解析】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9、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

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A、国民经济总体结构平衡

  B、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C、积累和消费的平衡

  D、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的平衡

  【答案】B

  【解析】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

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协调,两者是否平衡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总供求基本平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

故选B。

  30、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人们强加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特点是:

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故选B。

  31、行政反馈是()。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答案】A

  【解析】行政反馈,即行政系统把外界输入的情况,加以转换分析,通过制定政策或提供服务等方式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再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加以调整,以达到行政目标。

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故选A。

  32、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京九铁路线

  D、长江干流线

  【答案】A

  【解析】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故选A。

  33、撰写公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需要进行铺垫或者设置悬念来引人入胜,而是要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此段话皆在说明公文语言要求()。

  A、准确

  B、简明

  C、规范

  D、得体

  【答案】B

  【解析】撰写公文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这是说公文语言要简明扼要。

故选B。

  34、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人们强加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特点是:

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故选B。

  3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的承认

  【答案】B

  【解析】哲学上的新事物和旧事物并不是以事物出现的时间早晚来界定的,而是以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来进行区分的。

故选B。

  36、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

这是一种()。

  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机械决定论又称“形而上学决定论”,指在古典力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盛行于17—18世纪西欧的一种只承认自然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其代表人物为牛顿、拉普拉斯、斯宾诺莎、霍尔巴赫等人。

  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只承认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而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懂得因果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

这是机械决定论的根本错误。

它发展的必然结局就是宿命论,因而无法彻底地贯彻唯物主义决定论。

本题答案为C。

  37、下列关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是异养型生物

  B、木耳属于植物界

  C、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D、病毒的细胞为原核细胞

  【答案】C

  【解析】A项,异养生物(Heterotrophs)是相对于自养生物说的,异养生物只能靠吸收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比如我们人类。

植物一般都属于自养生物(猪笼草等除外),它们可以从自然界吸收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因此A项错误。

  B项,木耳属于大型真菌,因为它们的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异养型,是分解者。

而植物有叶绿体,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

因此B项错误。

  C项,恒温动物是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因此C项正确。

  D项,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细胞,也不属于原核细胞,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独立存活,具有寄生性。

因此D项错误。

  38、根据公文写作规范,本公文结尾处的成文日期,正确的书写位置是()。

  A、正文下方,右空4个字

  B、正文下方,右顶格

  C、正文下方,右空2个字

  D、正文下方,居中

  【答案】A

  【解析】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

故选A。

  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水库”

  B、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C、柴达木盆地存储丰富的盐、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被称为“聚宝盆”

  D、成都平原上有举世瞩目的都江堰,自古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答案】A

  【解析】地球上90%的冰雪都储存在南极大陆,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水库”,A项错误。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庐山在黄山以北、嵩山以南

  B、我国有6个省级行政区与邻国接壤

  C、在我国,丹顶鹤的主要栖息地是东北

  D、新疆和青海的部分地区属于印度洋流域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庐山地处江西省,黄山在安徽境内,因此庐山在黄山以南。

B项错误,我国有9个省级行政区与陆上邻国接壤,分别是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C项正确,据近几年的调查,黑龙江扎龙、三江平原和兴凯湖区,吉林北部,辽宁双台河口,内蒙古东部及俄罗斯가가ਪ⻜♊⻜♊恘ਞਝ恘ਞ侤가

  41、属性与本质的关系是()。

  A、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的关系

  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D、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

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一定的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

它们的关系为外在表现与内在联系的关系。

故选A。

  42、下列关于气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的谚语表述错误的是()。

  A、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B、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C、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D、五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答案】D

  【解析】D项应该是“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意思是说,到了农历四月,若天还不热,庄稼就长不好,农民就会着急。

故选D。

  4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主要蕴含()哲理。

  A、质量互变原理

  B、对立统一原理

  C、否定之否定原理

  D、主次矛盾原理

  【答案】A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