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44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1、公共标志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公共标志的造型的艺术特性以及公共标志作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能用口头语言简单的评述集中公共标志在艺术形象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习惯和爱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

欣赏评述各种类型的公共标志、认识公共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辨别不同类型的公共标志所代表的意义。

【教具准备】

各种公共标志的范作、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以六人为一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好课桌。

教师坚持学生学习教材的准备情况。

(2)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段有关公共标志如何在生活中帮助自己的故事导入课题。

教师设问:

如果生活中没有公共标志,社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教师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发现过和注意过什么样的公共标志。

学生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对某种公共标志的认识。

教师小结。

(3)讲授新知。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多种公共标志供学生欣赏,启发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公共标志、范例。

教师从标志的构成及其艺术性、实用性等方面介绍与评析几例公共标志。

公共标志的构成因素:

图形、文字、色彩。

公共标志的功能:

传达内容、表明位置、指示方向、警告禁止等。

公共标志的构成特点:

形象化、概括化、简明、整洁。

教师讲授公共标志的分类:

①讲解禁止标志。

②讲解警告标志。

③讲解指令标志。

④讲解提示标志。

⑤讲解指示标志。

⑥讲解禁令标志。

⑦讲解指路标志。

(4)学生讨论。

教师设置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色彩的运用对公共标志有影响吗?

禁止标志采用什么色彩最醒目?

指示标志用什么颜色最好?

指路标志为什么有文字?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学习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各学习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5)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尝试为你熟悉的校园设计有意义的公共标志。

(6)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校了各种公共标志的知识,公共标志是一种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某种社会利益的符号,能方便人们的出行、交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定意义和指向符号。

我们学过公共标志之后,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遵守各种公共标志,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习惯和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作业布置】

为你熟悉的校园设计有意义的公共标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2、我爱海洋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海洋世界生物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

认识海洋动物、植物,学习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基本知识大胆自由地表现海洋世界。

3、情感目标:

感受海洋世界生物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海洋世界的生物。

【教学难点】

海洋世界的构思和表现。

【教具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范画、铅笔、颜料、装水瓶子。

【教学过程】

(1)欣赏导人,认识海洋世界。

教师谈谈关于海洋世界的话题,引入本课课题。

教师展示或播放电视录像,引导学生欣赏、认识海洋世界。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自己对海洋世界的认识、感受、记忆,开展"如果世界上没有海洋,没有海洋生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

每组由一名学生说说讨论的结果。

教师阶段小结。

欣赏课本展示的照片和海洋世界绘画作品。

教师讲解海洋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海洋世界生物。

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中重要的一环,没有海洋就没有陆地上和谐的生命世界,爱护海洋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2)讲授新知,学习海洋世界的表现方法。

教师扼要介绍海洋生物:

①海洋植物:

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

海洋里的植物都称为海草。

有的海草很小,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有的很大,能长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它门柔软的身体紧贴海底,随海浪摇摆,不易折断。

②海洋鱼类:

栖息于海洋水域的鱼类。

教师当堂示范海洋世界的构思及画作的绘制方法。

(3)学生做作业,发挥想象力,大胆描绘海洋世界。

教师布置作业,详细讲述作业要求。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此教学环节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不要拘泥于现实的海洋世界。

(4)作业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完成作业后把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三课彩墨画鱼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掌握中国画工具材料正确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学习中国画传统画法,掌握中国画技法中鱼的基本画法。

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热带鱼的生理结构及其中国画画法。

【教学难点】

鱼形的把握和水分墨色的运用。

【教具准备】

宣纸、毛笔、墨、砚、范画、装水瓶子、桌垫。

【教学过程】

(1)欣赏导人,认识中国画。

教师谈谈关于鱼的话题,引人本课课题。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自己对鱼的认识、感受、记忆,开展"如果世界上没有水中生物,没有鱼,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的讨论。

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欣赏课本展示的照片和中国画作品。

教师讲解鱼的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鱼是人类生存环境中重要的动物,要爱护身边的每一个物种。

(2)讲授新知,学习中国间的表现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工具材料,介绍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师于执毛笔,当堂示范正确的执笔方法并详细讲解。

教师巡视学生执笔姿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之处。

教师讲述执毛笔的正确坐姿。

教师巡视学生的坐姿。

教师讲述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教师当堂用纸、毛笔示范中国画画鱼的步骤:

①用中锋勾画出鱼的轮廓。

②用淡墨染鱼的鳝和尾。

③用浓墨画鱼身上的花纹和鳝刺。

④染色,完成。

(3)学生做作业,实践中国画画鱼的方法。

教师布置作业,详细讲述作业要求。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此教学环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用笔用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

因为生宣纸的渗水性很强,所以如果笔头含水过多,下笔停留时间过长,就很容易"跑墨"。

教师要帮助学生避免这类情况出现,以免浪费纸张和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作业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完成作业后把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用笔用墨,并用水墨画的方法给鱼添画背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四课家乡的桥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欣赏各种桥梁多姿多彩的造型,了解桥梁文化。

2、能力目标:

学习用线条描绘一座桥,表达自己对桥文化的情感。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绘画创作自己设计的新桥。

【教学难点】

表现造型新颖的桥。

【教具准备】

有关桥梁的图片资料、范画、铅笔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教育学生把用具整齐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2)谈话导入。

通过谈话等方式导人,活跃学生思维,进入本课的主题。

教师提问:

今天,你来上学时路过什么桥?

你认为我们这个地区的哪座桥最漂亮?

你见过的桥中哪一座桥是最有特色的?

(3)了解桥梁建筑。

通过课件、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桥梁建筑,让学生初步学习桥梁的种类、结构造型等桥梁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

教师围绕重点,展开讲解:

桥梁的种类、结构造型,桥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名称,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优美景观,等等。

(4)掌握桥梁造型的表现。

学生谈谈对桥梁的认识,初步掌握桥梁造型的表现。

学生说一说见过的桥,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桥梁的造型结构及其特色。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边画边解释。

(5)教师出示范画介绍创作构思,讲解绘画步骤。

桥的绘画步骤:

①构思,想想画哪种类型的桥。

②定位,画出桥身的铅笔稿。

③添加,画出桥的护栏、桥塔、桥索、引桥等。

④添加人物、汽车、河流、船舶、树木等。

⑤勾画涂色,整理完成。

(6)学生做作业,教师辅导。

(7)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表扬构思巧妙、独具特色的作品。

(8)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五课巧用空瓶子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加工、装饰等因材施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能力目标:

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日用品或废旧材料进行装饰美化的技能,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增强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利用身边易找到的废弃瓶罐,大胆联想,合理加工,设计制作成一件既漂亮又实用的空瓶子艺术造型。

【教学难点】

空瓶子艺术造型的创意设计。

【教具准备】

空瓶子艺术造型成品范作若干,未加工过的各式空瓶罐、剪刀、各种色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空瓶子造型。

组织教学,检查工具材料准备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学习用具摆放到桌子上,准备上课。

教师展示自己设计创作的空瓶子造型供学生欣赏。

问学生是否见过类似的艺术作品、是否喜欢它们等问题,导人本课的学习。

(2)认识空瓶子造型的设计原理。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课本展示的作品和学生作业,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把空瓶子设计、装饰、制作成一件既好看又实用的空瓶子造型艺术。

提问:

空瓶子造型需要什么材料加工?

空瓶子造型的装饰手法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就问题做一一对应的解答。

教师展示塑料瓶子,讲解和演示设计方法:

①构想。

对空瓶子的原形进行观察、联想,即想象这个瓶子像什么,可以用这个瓶子做什么,如何改变它固有的形状,使之变得更美观,经过改造、装饰后当什么用,选用什么方

法进行加工和装饰等。

②设计。

把构思的大致形状用草图形式画出来。

③加工。

按设计草图形状进行艺术加工。

塑料瓶子可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塑料可折弯、穿插等。

经过合理加工后,可做成大致形体。

④装饰。

大致形体做成以后进行细部的装饰加工。

最后成型。

教师就硬塑料瓶子或瓦罐等造型进行讲解。

硬塑料瓶子厚,难以切割,我们可以把它与玻璃瓶子或瓦罐等一同处理。

这类空瓶子造型主要是进行外部形状的加工与装饰。

(3)学习设计空瓶子造型。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认识到创作一件作品最主要的是构思。

构思阶段需要大胆突破常规,具有开拓精神。

教师讲述和介绍怎样用刀,切割时刀具使用的正确方法。

教师讲述本课作业要求。

布置学生作业。

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分组作业,教师巡堂进行指导,及时帮助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解决问题。

(4)展示设计创作的作品。

学生把自己设计创作的作品展示在小组的桌面上。

教师组织学生去主动欣赏,评出创意较好的作品。

(5)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说一说这些作品有什么用途,打算把它们放到什么地方。

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收获和心情。

教师进行本课学习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六课教师节的祝福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工艺品的基本方法,感受不同材质所具有的美。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作品制作过程的体验探索,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师重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件小工艺品。

【教学难点】

材料的合理运用及作品的制作。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教师节的资料(文字或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色卡纸、碎布、彩泥、石头、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1)激趣导人。

知识大接龙:

教师出示几张分别写着各大节日的卡片,让学生快速地回答出节日的日期,并说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东西,如:

教师节-9月10日一鲜花一关爱一红烛一礼物一祝词。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教师节。

学生以尊敬老师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时论的内容。

(2)欣赏、发现、探究。

教师出示用各种卡纸、布、石头等材料制作的简洁、富有形式美感、色彩明快的小工艺品,发放给学生欣赏。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归纳这些作品的制咋方法(允许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拆开、组合),教师给予点拨、释疑。

师生共同归纳出基本方法。

纸:

折、剪、卷、贴等方法。

彩泥:

搓、捏、刻、卷等方法。

布:

剪、缝、卷等方法。

石头:

宿、画、组合等方法。

(3)材料的联想与使用。

学生欣赏教师范作和课本上的学生作品并思考:

这些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

除了这些,你会运用哪些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分小组围绕材料问题展开讨论,归纳出各种可料垃部作方法c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使构思更为完善。

(4)实践创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件教师节的礼物,敦'士乏町对学生进行技能和色彩上的指导。

(5)展示与评价。

师生一同布置一个小展台展示全班学生的作品,庆教师节.表达对教师的心意。

每个学生对教师说一句感谢的话,如:

老师您辛苦了!

愿我制作的小礼物每一天都能给您带来快乐。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七课用窗帘装饰窗口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窗帘的设计和制作,初步掌握简单的室内设计知识,锻炼手和脑的协调能力。

2、能力目标:

选择合适的媒材,学习运用剪、刻、折叠、插接、描绘等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画一幅家乡的美丽景色的风景画;为风景画设计制作一个用窗帘装饰的窗口。

【教学难点】

风景画创作,窗帘式样的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

风景画画册、图片资料、范作、彩纸、旧挂历、图画纸、颜料、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教师拉动教室窗帘,或者拉动纸做的窗帘(课前准备的范作),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景色,结合回忆或联想,创作绘画窗外景色(如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的风景画)。

绘画形式应鼓励多样化,可以手绘亦可拼贴(利用废旧包装材料或色纸拼贴),要求有色彩。

教学时鼓功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把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描绘出来。

(2)教师把教室的窗帘拉开或关上,或者学生把教室的窗帘拉开或关上,引导学生认识窗帘的实际用途。

窗口是墙壁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窗帘为挡窗口的东西,用布、绸子、呢绒等制作.或用线编织而成。

(3)教师评价课本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从风景画的总体色调(红色调、蓝色调、绿色调等)认识自己所创作的风景画。

(4)通过现察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窗帘的设计制作原理。

(5)通过吹赏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窗帘布的色彩。

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注意色彩问题,因为用三维空间的平面设计表现三维空间以及要求有深远层次感的室外效果,色彩的应用很重要(如窗外风景是冷色调,最好选用暖色调的材料设计制作窗帘;窗外风景是暖色调,最好选用冷色调的材料设计制作窗帘),如果学生选用色彩不对,窗帘与风景画会处在同一平面上,没有纵深感。

(6)让学生自学课本展示的窗帘制作步骤和方法,自主设计制作窗帘的花样和窗帘形式。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简单的外形基础上可创作出丰富的外形,帮助学生建立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信念。

(7)教师随时观察学情,及时解决学生创作中的问题。

(8)学生完成作业,玩一玩拉、关窗帘的游戏。

(9)开展赏析评议的教学活动,请学生说说自己设汁创作的经验和感受。

(10)教师对全课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八课陶罐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陶罐造型的对称特征以及陶罐纹样的美观、对称、重复的特点。

2、能力目标:

掌握用对折、画、剪的制作方法表现对称的陶罐外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方法绘制新颖漂亮的纹样来装饰向罐。

3、情感目标:

感受陶罐的实用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受陶罐的艺术魅力,用对称的方法画出陶罐的形,并用纹样装饰陶罐。

【教学难点】

陶罐纹样的设计装饰。

【教具准备】

有关陶器的录像或挂图或实物、范亘、白纸、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碟、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人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陶器的录像或挂图,欣赏陶罐的种类、造型、色彩和纹样,让学生初步了解陶器的历史文化。

教师出示一两个陶器实物,请学生简述陶罐的外形特征、色彩、纹样特点等,教师小结归纳并简单介绍陶器的历史文化。

教学理念: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陶器挂图或课本上的陶罐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陶罐是什么"模样"的。

(例如可以用"高"、"矮"、"胖"、"瘦"等形容陶罐的外形特点。

通过欣赏观察,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总结归纳出陶罐的结构是由罐口(颈)、罐身和罐底组成的陶罐的造型有对称的特点。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发展阶段。

教师让学生于两分钟内在白纸上画一个陶罐的形状,经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要画出一个对称的图形并不容易。

教师提问:

用什么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画出对称的形?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方法:

可以用对折、画、剪的方法,可以用复写纸印画的方法。

教师出示范画,示范画陶罐的方法步骤:

①在对折的纸上画出陶罐外形的一半并剪下。

(提示学生注意罐口、罐底的圆形画法。

②展开剪下的陶罐用水粉颜料上底色。

③画纹样。

在已上底色的罐子上设计装饰纹样。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给陶罐装饰漂亮的纹样,讲述二方连续纹样(由一个单独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重复排列构成)和四方连续纹样(以一个或两个单独纹样为单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排列构成)。

如课本范图菱形纹三彩陶罐。

教师逐一介绍课本中几种陶罐常见纹样:

旋涡纹、云纹、菱形纹、绳索纹,介绍这些纹样线条、图形的特色和纹样重复、对称的特点,并指出装饰纹样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除了绘画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装饰陶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归纳。

(制作装饰纹样的方法:

设计一个单独纹样后,用印的方法来绘制;将纸折叠,剪出一组相同的纹样;直接用纸折叠楼剪出纹样;还可以用电脑中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制作纹样。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来设计纹样。

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掌握多种美术技能,学习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法。

(4)学生大胆表现,自主创作。

教师讲述本课作业要求。

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堂指导。

(5)作业展示,评述总结。

学生展示已完成的作品。

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过程。

学生互评作品。

教师评述优秀作品并做课堂小结。

(6)收拾与整理。

学生清理剪下的纸屑等,把还可以利用的材料归类收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九课画古塔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古塔的图片,了解我国古塔的建造历史和建筑文化.感受古塔的艺术美。

2、技能目标:

学习用线条描绘一座古塔,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用线条表现古塔的造型。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图及塔的造型结构表现。

【教具准备】

有关塔的图片资料、示范作品、铅笔、粗线条的签字笔和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

(1)故事导人

教师讲述有关塔的故事导人本课学习,让学生对古塔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对塔文化的学习兴趣。

(2)欣赏惑受

教师讲述古塔文化,从美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初步感受塔建筑的造型美。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塔的各种图片资料,提供给学生欣赏。

(3)小组讨论

教师以古塔为题.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你的家乡(或居住的城市)有古塔吗?

它是什么样子的?

结构、造型复杂吗?

有什么特点?

塔有什么功能?

古塔给人们什么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4)讲述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古塔的造型特点:

多层建筑、下大上小,均衡堆成,造型优美,外形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教师讲述线描的绘画表现方法,强调在绘画时,表现的线要持续,不能断线太多。

(5)示范作画

教师讲述如何描绘一座古塔。

①在纸上定点。

(即定塔的位置)

②画塔的大型。

③画塔的隔层细部。

④再深入描绘细节,画出古塔周围的景物,整理完成。

(6)学生作业

学生在课本上或在教师和自己收集来的塔的图片资料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座古塔进行绘画。

学生各自做作业,教师当堂指导。

(7)展示评述

学生作业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述。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第十课点出来的画

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点彩画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色彩知识和技法。

2、能力目标:

认识原色和间色,学会用颜色点子创作小幅作品,认识和感悟色彩的魅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点彩画的特点,认识J京色、间色和冷暖色并运用到创作中。

【教学难点】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点创作一幅作品。

【教具准备】

课件、录像带、图片、纸、颜料、笔、棉签等。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