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63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docx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引

极端天气和灾害下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指南

极端天气

灾害模式

设备类别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高温酷暑

锅炉

1.锅炉燃料(煤粉,稻壳,柴油等)如未妥善存放易发生自燃引发火灾。

2.锅炉的油、气等燃料易发生爆炸。

1.燃料堆放应符合消防规范,控制燃料堆放数量,并且配备灭火设备。

2.加强通风措施,降低可燃易爆燃料挥发后在空间的浓度。

1.如早期火势较小,尽快灭火,火势较大应报警,疏散人员,迅速撤离;

2.重要场所可配备自动喷淋装置。

3.高温酷暑天电网非正常供电或停电导致锅炉不正常运行或发生故障。

1.加强供电网建设维护,确保备用电源及时供电,或相关备用发电机组处于随时能用状态,且能满足最低功率要求;

1.对内部电网进行检修,确保无异常后及时联网供电;

4.高温天气停炉进入锅炉作业时,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受到危害。

1.高温酷暑天应尽量避免最热时间段进入锅炉内作业,应选择清晨等温度较低时间段进炉作业;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通风和温湿度检测,并有专人监控,在设备停产检修期间的人员内部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监测氧浓度等安全指标,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1.发现人员生命健康出现问题,开展急救并及时送医。

5.水泵,炉排电机等功率较大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路易老化,引起漏电或火灾。

1.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应可靠接地,加强设备保养检查,发现电源老化时及时更换;

2.高温酷暑天应增加自动保护装置的功能试验,确保其可靠工作;

3.做好散热不佳重点设备的周边空间通风等辅助散热工作,确保设备正常有效工作。

4.注意检查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差、压力差,冷却系统需定期进行反冲洗。

5.做好高温酷暑天的防暑降温工作,操作室内加装空调设备,锅炉控制柜等设备放入操作室内;人员应按要求配备劳保用具和急救药品,重要场所可配备监视装置。

6、认真做好锅炉停电保护演练工作,防止锅炉出现超压或缺水事故。

1.当锅炉辅机等失灵时,应按紧急停炉操作停炉;

2.自动保护装置失灵时,应加强人工控制,并及时修复;

3.对发生事故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4.发生超温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冷却系统温度。

同时检查轴承振动、发热情况是否超标,油质是否劣化。

5.发现人员中暑应按中暑后处理方式进行救助,必要时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医。

6、停炉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6.某些自动保护装置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失灵,丧失保护功能。

7.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轴承润滑冷却系统可能因冷却水温度高、流量不足、冷却系统结垢导致超温。

8.锅炉房内闷热,司炉操作人员容易出现离岗脱岗或中暑现象。

9、高温跳闸造成停电。

压力容器

1.对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液化气体介质的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1.对液化气体介质的露天储罐应及时检查喷淋降温装置、浓度报警装置能否正常使用,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降温措施。

2.严格控制液化气体贮槽的液位。

3.对盛装氢氟酸、液氯等剧毒介质的贮槽区域,可进行全封闭处理。

1.液化气体介质的储罐发生超温超压,果断采取其他喷淋降温、强制通风等措施。

2.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

3.因可燃介质外排,遇点火源导致燃烧发生,甚至爆炸。

1.及时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确保安全附件正常工作,必要时可安装超温超压报警装置;

2.控制容器内介质液位,尽可能处于低液位工况运行,一旦爆破片等安全附件,出现超压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倒罐作业。

3.检查各密封面、点。

1.如早期火势较小,尽快灭火,火势较大应报警,疏散人员,迅速撤离;

2.对火场周围设备进行倒罐,将容器内介质转移至安全处。

4.因有毒介质外排,导致发生附近人员中毒。

1.对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应避免安全阀超压排放,一旦压力上升,采用喷淋、通风等降温手段。

1.当出现泄漏时采取紧急堵漏措施;

2.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5.放热反应类容器供电不正常或停电引起反应速度无法控制。

1.放热反应类容器应有可靠自备电源或冷却装置。

1.紧急停车。

6.高温天气进罐作业时,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受到危害。

1.高温酷暑天应尽量避免最热时间段进入容器内作业,应选择清晨等温度较低时间段进罐作业;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通风和温湿度检测,并有专人监控,在设备停产检修期间的人员内部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监测氧浓度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1.发现人员生命健康出现问题,开展急救并及时送医。

7.移动式压力容器行车在高温路面导致轮胎磨损加剧,内部气压升高,车辆轮胎爆裂。

1.加强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检查,防止爆胎;

2.控制车速,防止车辆侧翻;避免长时间行驶,避免午间时间段行车。

1.当出现容器泄漏时采取紧急堵漏措施;

2.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进行交通管制;

3.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4.总结处置的经验与教训,完善管理制度。

8.气瓶在烈日下暴晒引起超压变形、泄漏或者爆炸。

1.气瓶的运输和储存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应存放在阴凉处,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

压力管道

1.液化气体介质的管道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特别是装卸装置中液相管截止阀、紧急切断阀之间管段。

1.保温,监控压力管道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

2.装卸装置中液相管截止阀、紧急切断阀之间管段加设回流管。

3.打开相关阀门,使压力管道内介质流动。

1.紧急停车,降压处理。

2.对发生事故的压力管道进行全面检验,满足要求方能投入使用。

2.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

1.严格控制操作参数。

1.可燃、有毒介质引至事故罐等安全地方;

2.当出现泄漏时采取紧急堵漏措施。

  3.压力管道因温度升高产生膨胀,可能导致支吊架异位、热应力增大等安全隐患。

1.严格按规范安装压力管道,确保压力管道的柔性,保证足够的膨胀量。

1.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电梯

1.室外电梯或观光电梯轿厢内温度过高,导致乘客中暑;

2.电梯故障率明显增大,导致人员被困;

3.引起曳引系统的电动机温升超标、制动片摩擦及减速箱润滑性能降低;

4.控制系统因高温而出现工作不稳定现象。

1.加强日常管理,对达不到电梯使用条件的电梯应停止使用;

2.加强对电梯的检查,更换不稳定的部件,降低电梯的故障率;

3.检查电梯应急报警装置的有效性,发现应急报警装置故障应立即进行修复;

4.机房温度过高,应增加降温装置;

5.检查电梯曳引机的工作性能,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用。

1.发现电梯困人应按电梯标牌指示的电话号码拨打求救电话,并立即进行科学的救援;

2.对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防止再次发生事故;

3.对产生故障的电梯,待整改后满足电梯使用条件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4.对温度超标的机房,加装降温装置;

5.对出现异常情况的曳引机、制动器、电动机、减速箱、电子元器件、润滑油进行维修或更换。

起重机械

1.处于室外的起重机械操作室内因温度过高,导致作业人员中暑;

  2.液压系统故障;

  3.电器元件过热烧毁,起重机电线电缆受到高温辐射,易加速老化,造成绝缘层脱落,或电缆开裂,引发触电,电气火灾等事故;

4.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减少,降低润滑的效果,加速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磨损。

1.高温酷暑天应尽量避免最热时间段进入露天操作室内作业,有条件时应选择清晨等温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起重操作;

2.注意对液压系统油液的冷却,防止处于曝晒之中;更换符合作业环境要求的润滑油和液压油;

3.注意电器房的防暑降温工作,有条件的在电器房装空调,或者避开高温作业;

4.电线电缆和电气元件要经常性检查,发现破损开裂及时修复。

1.发现人员中暑应按中暑后处理方式进行救助,必要时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医;

2.修复液压系统故障;

3.修复或更换变形或失效的电器元件、电线电缆、零部件;

4.对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

场(厂)内机动车辆

1.液压系统故障;

2.发动机过热,车辆自燃;

3.高温导致轮胎磨损加剧,内部气压升高,车辆轮胎爆裂;

4.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降低,导致润滑变差,加速车辆零部件的磨损;

5.高温导致水箱“开锅”。

1.司机室配备灭火器,及时对失效的灭火器进行更新,做好相关防自燃检查;

2.经常性对轮胎的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破损轮胎,减少车胎压力,减速行驶,有条件的单位更换成实芯轮胎;

3.清洗水道,清除冷却系统的水垢,疏通散热器的散热片。

经常检查风扇传动带的松紧度,调整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并疏通蓄电池盖上的通气孔,视情况加注蒸馏水。

4.确保车辆不缺水、不漏油、不缺电,定期检查润滑油,有条件时使用夏季专用润滑油。

1.修复液压系统故障;

2.发生车辆自燃及时扑救;

3.更换或修复爆裂的轮胎;

4.及时更换或添加冷却水;

5.对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

大型游乐设施

1.橡胶轮变形、开裂;

2.传感器故障引起非正常停机保护;

3.气管膨胀引起故障报警;

4.设备散热不良引起故障报警,电气元件过热失效;

5.液压油粘度下降,密封不良,温升过高(包括气压系统);

6.乘客中暑。

1.加强日常检查,如有开裂磨损及时更换;

2.易由高温引发故障的传感器,对其做相应替换或避高温运行,设备运行前做好传感器检测工作;

3.每日点检加强检查气管、油管情况,监护运行;

4.定期对电器设备除尘工作;

5.检查冷却系统,定期检测油压排油泄压;

6.封闭舱室内空调降温,提供防暑药品,设置遮阳棚,在候车室安装空调。

1.停机更换橡胶轮;

2.停机检查更换传感器,并试运行达到稳定;

3.停机更换气管;

4.排查电气线路;

5.加装散热系统或冷却系统,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6.将中暑人员进行降温和送医院处理。

客运索道

1.设备润滑油温度过高;

2.高温容易引起沿线森林火灾;

3.高温导致影响设备散热,可靠性下降,故障停车;

4.电子元器件及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1.监控设备温度,合理控制运行速度;

2.加强对线路沿线森林的监控,事先整理防火带;

3.密闭的车厢加装通风扇(24伏电瓶),也可以采用冰凉垫,提供防暑药品,设置遮阳棚,在候车室安装空调;

4.加强电气控制柜内降温,减轻负荷、避免长时间运行;

5.加强设备巡检,特别是电子安全装置检查。

1.更换老化/损坏的元器件、部件;

2.彻底清除防火带内的易燃物。

2.雷电

锅炉

1.锅炉被雷电击中,金属管道支架等附近的工作人员仍有被电击的危险。

2.电气、控制系统因雷击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1.锅炉应有防雷以及接地等防止电击事故的装置;

2.电气设备应有可靠接地,并带有漏电保护装置。

3.注意检查防雷接地设施是否正常,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应及时抢救被雷击或电击人员。

2.及时修复防雷接地设施并检验合格。

压力容器

1.易燃易爆储罐区遭受雷击,引起燃烧爆炸。

1.在储罐区安装防雷避雷及消除静电装置,防雷设施定期检验,确保各区域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完好、有效;

2.采取措施加强对高空放空点及高空可能泄漏点进行重点控制,防止泄漏遇雷击着火;

3.有高强闪电或雷击频繁时应停止充装作业。

1.组织抢险工作;

2.一旦出现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外泄,启动应急预案。

压力管道

1.压力管道遭受雷击导致外加电流防腐保护系统失效。

1.检查压力管道安全保护系统,确保各区域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完好、有效。

1.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电梯

1.雷击时产生的电磁干扰,会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2.雷击时产生的电流骤增,导致电气元件烧毁。

1.雷电气候高处或露天的电梯应停止使用和维修,防止雷击或触电事故发生;

2.当雷电天气来临前应做好预防工作,注意检查机房顶防水,机房门窗是否完好;

3.提高设备的电磁抗干扰性,必要时加装抗电磁干扰装置。

1.增加抗电磁抗干扰装置,或更换相关电气元件。

起重机械

1.雷电易造成电气元件被击穿;

2.雷电时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起重机的控制系统会产生影响,严重时还会损坏电器元件;

3.雷电可能造成起重机钢结构破坏。

1.避免在雷电天气进行起重作业;

2.设置避雷针,钢结构之间使用跨接线,确保良好的接地性;

3.经常测量电气线路对地绝缘性;

4.雷电天气避免人员停留在露天的起重机上,避免被雷击。

1.修复或更换在雷电天气中损害的电气设备;

2.修复或更换在雷电天气损坏的钢结构;

3.雷电后,应对整机的绝缘和接地连通性做一次检测;

4.雷电后应对起重机做一次全面的性能试验,确认安全后,方可投入使用。

场(厂)内机动车辆

1.车辆被雷电击中,电气元件击穿,控制失效引发事故。

1.避免在雷电天气出车。

1.人员伤亡及车辆事故及时救治;

2.对出现的问题查明原因,更换失效的元器件,修复后经测试合格。

大型游乐设施

1.电气设备遭雷击损坏;

2.设备雷击,乘客滞留空中。

1.雷电接近时暂停营运,关闭设备。

水上游乐设施雷电期间停止运行,及时疏散;

2.遭雷电突袭故障停机,乘客滞留空中时,应急运行撤回滞留乘客--辅机撤回滞留乘客--实施救援;

3.加装雷电预报装置;

4.定期检测接地电阻。

1.及时修复雷击损坏设备;分析雷击损坏原因,完善防雷关机程序;

2.检查雷击设备,维修受损的电气部件;

3.对受损设备进行安全评估。

客运索道

1.电气设备遭雷击损坏;

2.雷电设备停止,乘客滞留空中。

1.遭雷电突袭故障停机,乘客滞留空中时,应急运行撤回滞留乘客--辅机撤回滞留乘客--实施救援;

  2.雷电接近时暂停营运,关闭设备,挂接接地线;

3.加装雷电预报装置;

4.定期检测接地电阻,雷电高发季节下班执行防雷关机程序。

1.确认雷雨天气停止后才能运行;

2.运行前检查线路设备、支架地基、地质灾害,评估损坏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运行;

3.及时修复雷击损坏设备;分析雷击损坏原因,完善防雷关机程序;

4.检查设备,维修受损的电气部件。

3.台风*

锅炉

1.处于电站锅炉高台上的操作人员被风吹落,另外在锅炉旁人员可能被锅炉上坠物砸中。

1.台风到来前,应对锅炉进行巡检,防止有杂物或者固定不牢固的零件被大风吹落。

台风到来时,应避免到电站锅炉高台处与锅炉附近作业,如在室外工作戴好安全帽,锅炉烟囱拉绳应牢固。

1.如有人员受伤,应紧急抢救。

2.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高位槽常装设在屋顶位置,如固定不好可能被台风吹移。

1.应定期检查高位槽安装和固定情况,如有隐患及时修正。

1.高位槽损坏时,应紧急停炉。

3.锅炉连接管道、主蒸汽管道等被刮落的重物砸破,造成爆炸或漏汽。

1.巡检室外管道,如有处于易被台风吹倒设施附近的管段应装设防砸的装置。

1.管道爆炸或漏汽时,应切断事故段阀门,然后组织修理。

压力容器

1.压力容器受风载荷的影响,基础松动,设备倾斜。

1.严格按规范安装压力容器,保证压力容器基础牢固,能抵御台风的袭击

1.若发现基础松动,设备倾斜,紧急关闭第一道容器进出口阀门及相关管线。

2.高空坠物,导致设备损坏。

1.检查并加固厂内罩棚、脚手架、立柱等薄弱部位,减少迎风面,停止高空作业;必要时辅助支撑加强。

1.若设备损坏,紧急停止运行。

3.风载荷增大引起的设备破裂或法兰密封面失效,介质外漏,继而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

1.一旦出现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介质外泄,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预案。

1.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压力管道

1.支架移位,造成管道变形,失稳,吹倒。

1.安排安全人员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对压力管道管廊附近构筑物进行加固或拆除,防止其失稳击中管道;

3.对管架基础进行加固。

1.一旦出现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介质外泄,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预案;

2.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电梯

1.室外高处的自动扶梯乘用人员有被台风吹落的风险;

2.高层孤立建筑的电梯运行时有明显晃动,导致电梯故障;

3.在台风影响下电梯无法正常关门;

导致机房门、窗的损坏。

1.落实防止人员进入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对高层孤立建筑的电梯宜停止使用,防止困人事故发生;

3.调整电梯的强迫关门力矩,使其在强风的天气条件下工作正常;

4.检查机房门窗是否存在漏水、脱落等隐患,确保门窗牢固可靠。

1.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人员误入风大区域而发生意外;

2.加强台风期间电梯管理,停用有风险的电梯;

3.对损坏的门窗及时修复。

起重机械

1.起重机被风吹动,冲出轨道发生倾覆,翻入海(江河)中;

2.同轨起重机互相碰撞,引起起重机倒塌、出轨、钢结构和机构损伤等事故;

3.大型门式起重机主梁上的小车电缆牵引装置和小车机房护罩被风吹翻;

4.露天起重机上的浮放物未固定牢靠,被风吹落对地面人员和设施造成伤害;

5.露天起重机在工作状态下遇突发性阵风,使起重机不能停车制动,造成起重机被风吹着跑,严重时被吹至海(江河)中,造成机毁人亡事故。

1.在台风来临前锁紧锚定装置,拉好防风拉索或者对起重机进行加固;

2.在台风来临前把钢丝绳变幅的臂架起重机的臂架放到地面;对塔式起重机,使回转制动器处于常开状态,必要时应将塔式起重机降至安全高度;

3.停止在台风天进行起重作业,并锁紧起重机大小车制动器;

4.检查清理设备上未固定的各种零件,对栏杆、防护罩等部件进行加固;

5.每天工作结束后,起重机械要开到指定地点停放,起重机械要锚定牢固,让防滑装置处于防滑制动状态;

6.卸船机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应将前大臂收起,以减少迎风面积。

1.修复损坏的钢结构及零部件;

2.把起重机各机构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3.进行起重机整机性能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投入作业;

4.台风过后,对本单位防台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加以完善。

场(厂)内机动车辆

1.作业过程车辆被风吹动而引发事故;

2.大风引起车辆附近物体移动,造成对车辆的撞(打)击损害;

3.室外停放车辆被台风移位,并对其它设施或人员造成损(伤)害。

1.台风天气避免出车;

2.台风前尽量将车辆移入车库;室外车辆要停放在不会被其它物体撞、砸到的适宜地点,并做好车辆锚固工作。

1.车辆受损及时修复;

2.对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

大型游乐设施

1.周边设施、树木、建筑倒塌压在设备上;

2.物体坠落,设备损坏变形;

3.线路损坏或传感器失效。

1.台风来临前停止运行;

2.搬移可能影响设备安全的物品或设施,检查设备周边的排水设施;

3.加强检查设备周边设施、树木、建筑的安全状况;

4.加强风速监测,超过规定要求必须停止运行。

2.全面检查主体结构、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及各传感器等,对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并全面维护保养;

3.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4.重大维修应按法规规范要求进行。

客运索道

1.钢丝绳脱索;

2.沿线树木倾倒,影响车厢运行

3.吊具坠落损坏

1.台风来临前停止运行;

2.对钢丝绳作捆绑处理;

3.检查沿线树木;

4.加固或拆卸易坠物件,吊具入库。

1.台风过后运行前沿线检查,检查钢丝绳有无脱索,支架是否变形,沿线树木是否有倾倒及其他异物是否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2.检查设备供电、控制系统、线路托压索轮、钢丝绳等,正常后低速空转试运行。

4.暴雨洪涝

锅炉

1.发生洪涝灾害时,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易被水淹,尤其在用燃气锅炉,若熄火保护等保护功能失灵,造成燃气外泄,发生危险。

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可能被水冲走或浮起。

1.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房应有可靠的排水设施,如遇洪涝灾害,有可靠的切断燃料供给的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

2.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应固定;

3.对有可能产生水淹的锅炉事先停止运行。

1.地下室锅炉发生洪涝,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如积水过多,应立即停炉,并切断燃料供应。

2.电机、控制系统因雨淋水淹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

1.注意检查防洪排涝设施是否正常,屋面是否渗漏,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及措施准备是否到位。

1.发生水淹事故后,要立即停运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2.对水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要全面检查清洗,防止短路和误动;对转动设备要仔细检查润滑回路,防止污水进入润滑系统,造成轴承损毁。

压力容器

1.埋地压力容器浸泡在雨水中可能浮起。

1.埋地罐要严格按规范安装,包括支座地脚螺栓和容器的抱箍都应该牢固可靠,埋地罐区有良好排水功能。

2.及时排除罐区内的积水,防止压力容器浸泡水中。

1关闭压力容器第一道进出口阀门。

2.浮起压力容器应经检查后重新就位安装;水浸泡压力容器必要时进行防腐处理。

2.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设备位移、变形、开裂等。

1.在可能发生地质滑坡区域应加固堤坝,防止滑坡,防止泥石流对设备造成损坏。

软土流沙地段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加固。

加强气象预警,在暴雨、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前后巡查加固设备基础、支架等。

必要时停用压力容器。

2.检查紧急切断装置是否有效。

1.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紧急切断设备进出口阀门;

2.如设备发生位移、变形、开裂等,应经检验鉴定,并经修复、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压力管道

1.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埋地管上浮及支架冲毁、变形、移位,引起管道失稳,开裂、泄漏等。

1.观察埋地管道地理环境,必要时采取压力管道固定及围堰防水冲措施。

加强气象预警,在暴雨、滑坡、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前后注意巡查管道支架,确保完好无冲毁、变形、移位等,确保压力管道没有因此承受相关附加载荷。

1.一旦出现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外泄,启动应急预案。

2.如设备发生位移、损坏,应经检验鉴定,并经修复、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2.保温层浸水或脱落。

1.预先检验压力管道保温层完好情况

1.对发生损伤的压力管道保温层应进行全面检查。

电梯

1.暴雨时会导致机房、底坑、井道内进水,引起电气短路故障;

2.洪涝水灾发生漏电、电击等次生事故或灾害;

3.水灾导致相关机械部件被水淋或浸泡发生锈蚀。

1.加强巡视检查,事先将电梯停在较高楼层,并立即切断电源。

2.注意底坑排水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对地势低洼的电梯底坑,应提前做好防洪堵漏工作;

3.对于室外电梯,应停止使用。

1、排水前应确保外部电源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排水后应仔细检查电梯部件是否受到水的侵蚀,如发现有浸水痕迹,应拆卸检查,电子元器件还需进行单独测试。

2、长时间浸泡的电梯还应注意井道是否存在松软、垮塌等安全隐患,必要时应该进行安全评估。

3、通电前,应对电梯进行绝缘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通电试验。

起重机械

1.暴雨造成洪涝水灾情况下,室外起重机械可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电气设备因进水引起损坏或者故障;

2.暴雨影响视线,易发生作业人员伤亡事故;

3.暴雨易造成电气房(或电气控制柜、箱)渗、漏水,引发电气故障;

4.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冲击起重机和轨道基础,致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