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4745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docx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

1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实测实量内容 2

3.1实测实量范围 2

3.2实测实量的内容 2

4名词解释 2

5混凝土工程 2

5.1表面平整度 2

5.2垂直度 4

5.3截面尺寸 6

5.3.1截面尺寸(小截面) 6

5.3.2截面尺寸(大截面) 6

5.4顶板水平度 7

5.5楼板厚度 7

6砌体工程 8

6.1表面平整度 8

6.2垂直度 9

6.3门窗洞口尺寸 10

6.4房间方正度 11

6.5门窗洞口标高 11

7抹灰工程 12

7.1表面平整度 12

7.2垂直度 13

7.3阴阳角方正 13

7.4房间开间和进深 14

7.5地坪表面平整度 14

7.6方正度 14

7.7门窗洞口尺寸 15

7.8阴阳角顺直 15

7.9房间净高 15

8防水工程(参考) 16

8.1卫生间涂膜 16

8.2卫生间地漏 16

9空鼓开裂 16

9.1墙面空鼓 16

9.2墙体防开裂节点 17

10安装工程 17

11观感质量评价 19

11.1混凝土工程观感质量评价 19

11.2砌筑工程观感质量评价 19

11.3抹灰工程观感质量评价 19

12实测总结评鉴 19

12.1权重分配 19

12.2评分说明 19

12.3点评 19

实测实量专项方案

1概况

本工程为潮白河孔雀城九期(翠岚园、涵碧园、棠墅园)普通商品住宅四标段、五标段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迎宾大道北侧、采潮路东西两侧。

根据施工图纸,本工程包括12幢-1/8、11、28层高层住宅楼,2幢0/2层配套商业及1-3#地下车库组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201649.61㎡。

建设单位为大厂华夏幸福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本工程由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河北方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高层住宅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配套商业及地下车库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防水板,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制定本工程施工实测实量方案。

方案目的:

1)提供混凝土、砌筑、抹灰、涂饰、设备安装等工程等工程质量实测实量的操作方法;

2)规范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方法和要求;

3)通过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和实测数据分析,查找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4)通过实测实量工作的实施,推动项目部质量管理意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进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编制依据

1、地产二分公司2016年工程第三方检查评估方案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实测实量内容

3.1实测实量范围

要求项目部对每个楼层每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覆盖率100%。

3.2实测实量的内容

3.2.1混凝土工程

3.2.2砌筑工程

3.2.3涂饰工程

3.2.4抹灰工程

3.2.5设备安装

4名词解释

普通混凝土/砌筑/抹灰墙:

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不含任何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或者类同)。

预留洞混凝土/砌筑/抹灰墙:

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含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体(或者类同)。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该组数据的极差。

5混凝土工程

5.1表面平整度

5.1.1测量对象:

混凝土墙

5.1.2合格标准:

[0,8]mm

5.1.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5.1.4测量方法

5.1.4.1超长混凝土墙

测量平整度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测量,靠墙边起测1尺水平尺(水平尺测量高度为1.5m,下同),接着靠墙根部呈45°测第2尺,以3m为周期,后面重复以上操作测量,如图1所示测。

图1超长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图

5.1.4.2普通混凝土墙

(1)当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2所示共测量3尺(相应对角测量亦可,下同)。

图2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顶部和者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3所示共测量2尺。

图3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含混凝土柱),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5.1.4.3预留洞混凝土墙

预留洞混凝土墙示意图如下(图4)。

预留洞墙体平整度测量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如图6)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混凝土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混凝土墙体测量参照5.1.4.2普通混凝土墙测量方法,门洞口测量如图5所示,两尺中任选1尺测量,具体测量分解如图4所示。

图4预留洞混凝土墙

图5预留洞混凝土墙测量分解图

5.2垂直度

5.2.1测量对象:

墙、柱

5.2.2合格标准:

[0,8]mm

5.2.3测量工具:

靠尺

5.2.4测量方法

5.2.4.1超长混凝土墙

利用2米靠尺测量,靠墙边300mm起,靠墙顶(若层高过高,靠尺顶端离地3m为宜)测第1尺,接着离3m后靠墙根部第2尺,以6m为周期,重复以上操作,详见图6。

图6超长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

5.2.4.2普通混凝土墙(柱)

(1)当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测1尺,墙中间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测1尺。

如图7所示共测量3尺垂直度。

图7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3m)

(2)当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和墙顶各1尺,如图8所示共测量2尺。

图8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居中测一尺,如图9所示。

图9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1.5m)图10混凝土柱垂直度测量

(4)混凝土柱

选柱子相邻的两个混凝土面,一面靠柱底居中测1尺,另一面靠柱顶居中测1尺,如上图(图10)所示。

5.2.4.3预留洞混凝土墙

预留洞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与平整度测量类似,可以分解成三部分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混凝土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混凝土墙体测量参照5.2.4.2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方法,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无需测量垂直度,具体测量分解参考图4、图5。

5.3截面尺寸

5.3.1截面尺寸(小截面)

5.3.1.1测量对象:

墙(横向截面)、尺寸≤0.5m的框架柱。

5.3.1.2合格标准:

[-5,8]mm

5.3.1.3测量工具:

5米卷尺

5.3.1.4测量方法:

每一个墙(横向截面)、尺寸≤0.5m的框架柱作为一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选作2尺测量,测量示意如图11。

图11截面尺寸测量示意图

5.3.2截面尺寸(大截面)

5.3.1.1测量对象:

尺寸≤1.5m的短墙(纵向)、尺寸>0.5m的框架柱、门窗洞口、预留洞

5.3.1.2合格标准:

[-5,8]mm

5.3.1.3测量工具:

5米卷尺

5.3.1.4测量方法:

每一个短墙(纵向长度)、墙垛头、尺寸>0.5m的框架柱、门窗洞口、预留洞作为一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洞口上下各测一尺,参照图22砌体门洞口尺寸测量)选作2尺测量,测量示意如图12。

注:

要求小截面与大截面的抽样测量数据各占50%

图12短墙测量示意图

5.4顶板水平度

5.4.1测量对象:

层高≤3500mm的顶板

5.4.2合格标准:

[0,15]mm

5.4.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塔尺(具有足够刚度的5m钢卷尺或者激光测距仪)

5.4.4测量方法:

利用激光扫平仪在任一标高打出激光水平面,在如图13所示的5个测量点位置,用塔尺(5m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顶住楼顶板,记录下激光扫平仪打在塔尺上的数据。

根据记录下5个测量点的测量值,记录下最小测量值与其他4个测量值的差值(即极差),最后判断差值是否符合合格标准,顶板平整度测量点如图13。

注:

一个楼板测5个点,计5个统计成绩的计算点。

(顶板下挠或极差超过15mm,5个点都不合格)

图13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图

5.5楼板厚度

5.5.1测量对象:

楼板

5.5.2合格标准:

[-5,8]mm

5.5.3测量工具:

楼板厚度检测仪

5.5.4测量方法:

此项操作需要至少两个人协作完成。

测量时,两人手持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在楼板上下两个楼层,一人持发射探头在所测楼板下一个楼层,一人拿着接收探头(与仪器相连)在楼板所在楼层,两人通过对讲机联系,调节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放置在楼板上下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查看检测仪上感应信号强度,信号越强,表示上下发射探头和接受探头对位越准,读数越小,检测仪上显示的数据极为该点楼板厚度(自动记录最小值)。

楼板厚度测量点如图14所示。

注:

一个楼板测5个点,计5个统计成绩的计算点。

图14楼板厚度测量点示意图

6砌体工程

6.1表面平整度

6.1.1测量对象:

砌筑墙

6.1.2合格标准:

[0,4]mm

6.1.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6.1.4测量方法

6.1.4.1普通砌筑墙

(1)当砌筑墙体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下坎上部和斜砖底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15所示共测量3尺。

图15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砌筑墙体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下坎上部和斜砖底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16所示共测量2尺。

图16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砌筑墙体长度L<1.5m,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6.1.4.2预留洞砌筑墙

预留洞砌筑墙示意图如下(图17)。

预留洞墙体平整度测量跟混凝土工程类似,可以分解成三部分(如图18)进行测量,分解成墙体长度为L1、L2的2个普通砌筑墙和一个门洞口(或其它预留洞),L1、L2两2个普通砌筑墙测量参照6.1.4.1普通砌筑墙平整度测量方法,门洞口测量如图17所示,两尺中任选1尺测量,具体测量分解如图17所示。

图17预留洞砌筑墙

图18预留洞砌筑墙测量分解图

6.2垂直度

6.2.1测量对象:

砌筑墙

6.2.2合格标准:

[0,4]mm

6.2.3测量工具:

靠尺

6.2.4测量方法

6.2.4.1普通砌筑墙

(1)当砌筑墙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下坎顶测1尺,墙中间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斜砖下测1尺。

如图19所示共测量3尺垂直度。

图19普通砌筑墙垂直度测量(L≥3m)

(2)当砌筑墙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离墙边300mm靠墙底下坎顶测1尺,另一边离墙边300mm靠墙顶斜砖下测1尺,如图20所示共测2尺。

图20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1.5m≤L<3m)

(3)当墙体长度L<1.5m,居中测一尺,如图21所示。

图21普通混凝土墙垂直度测量(L<1.5m)

6.3门窗洞口尺寸

6.3.1测量对象:

窗洞口的尺寸

6.3.2合格标准:

[-5,20]mm

6.3.3测量工具:

5m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6.3.4测量方法:

用卷尺检查窗洞口宽度,检查时需根据洞口设计尺寸检查,每个洞口选取离上下洞口300mm处的2个点测量,2个测量点所测数据中与设计值的最大值偏差,作为判断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门窗洞口尺寸测量示意如图22。

图22门窗洞口测量示意图

6.4房间方正度

6.4.1测量对象:

砌墙完成的房间

6.4.2合格标准:

[0,10]mm

6.4.3测量工具:

5m卷尺、激光扫平仪

6.4.4测量方法

墙砌筑之前先弹好20~60cm的控制线,做好相应的标记和保护措施。

测量时,先架设激光扫平仪,使任一垂直方向激光面对准开间方向控制线,检查进深/开间方向激光垂直面和墙边的距离差,每面墙根部两端及中间共取3个测量点(离地约20~30cm),所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即极差,便是所测方正度的偏差值。

方正度测量如图23。

注:

一个开间(进深)的极差作为一个统计成绩的计算点。

图23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6.5门窗洞口标高

6.5.1测量对象:

砌筑门窗洞口

6.5.2合格标准:

[-5,10]mm

6.5.3测量工具:

5m卷尺(激光扫平仪、激光测距仪)

6.5.4测量方法:

根据在砌筑墙体上的建筑标高线,测量门窗洞口两边的建筑标高线,每个门洞如图所示测两尺。

测量所得两个数据与设计值差值的最大值(此处差值最大值非极差概念),作为所测门窗洞口判断合格的依据,门窗洞口标高测量示意图。

图24砌筑门窗洞口标高测量

7抹灰工程

7.1表面平整度

7.1.1测量对象:

抹灰墙体

7.1.2合格标准:

[0,4]mm

7.1.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7.1.4测量方法

7.1.4.1普通抹灰墙

(1)当抹灰墙长度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中间测量1尺平整度,墙根向上200mm测1尺平整度,如图25所示共测量4尺。

图25普通抹灰墙平整度测量(L≥3m)

(2)当抹灰墙长度1.5m≤L<3m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底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26所示共测量2尺。

图26普通抹灰墙平整度测量(1.5m≤L<3m)

(3)当砌筑墙体长度L<1.5m,不进行平整度测量。

(4)对于一些超长的抹灰墙,其长度按抹灰前的砌体或者混凝土墙长度界定,划分为若干个普通抹灰墙或预留洞抹灰墙。

7.1.4.2预留洞抹灰墙

参照5.1.4.3预留洞混凝土墙操作细则进行测量分解,分解后参照7.1.4.1普通抹灰墙操作方法进行测量。

7.2垂直度

7.2.1测量对象:

抹灰墙体

7.2.2合格标准:

[0,4]mm

7.2.3测量工具:

靠尺

7.2.4测量方法

7.2.4.1普通抹灰墙体

参照5.2.4.2普通混凝土墙(柱)操作细则测量垂直度。

7.2.4.2预留洞抹灰墙

参照5.2.4.3预留洞混凝土墙操作细则测量垂直度。

7.3阴阳角方正

7.3.1测量对象:

墙体阴阳角

7.3.2合格标准:

[0,4]mm

7.3.3测量工具:

阴阳角尺

7.3.4测量方法:

利用直角尺,检查抹灰阴阳角方正度,墙体转角处离地面300mm和1500mm

测量2尺,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图27。

图27阴阳角方正测量示意图

7.4房间开间和进深

7.4.1测量对象:

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7.4.2合格标准:

[-10,10]mm

7.4.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5m卷尺)

7.4.4测量方法:

同一房间的开间/进深方向离墙边300mm各测1尺(离地约20~30cm),中间居中1尺,如图28所示共测3尺,所测3尺数据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取3尺数据中与设计值的最大偏差值,判定此开间/进深合格与否。

图28房间开间和进深测量示意图

7.5地坪表面平整度

7.5.1测量对象:

找平层地面

7.5.2合格标准:

[0,10]mm

7.5.3测量工具:

靠尺、塞尺

7.5.4测量方法:

任选同一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读出塞尺的数值,判断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如图29所示地坪表面平整度测量点示意图。

图29地坪表面平整度测量点示意图

7.6方正度

7.6.1测量对象:

抹灰完成的房间

7.6.2合格标准:

[0,4]mm

7.6.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5m卷尺

7.6.4测量方法

参照砌筑工程方正度6.4.4测量方法操作细则测量方正度,如图30所示。

图30方正度测量示意图

7.7门窗洞口尺寸

7.7.1测量对象:

门窗洞口

7.7.2合格标准:

[0,10]mm

7.7.3测量工具:

5m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7.7.4测量方法:

每个洞口选取离上下洞口300mm处各测1尺,中间居中测1尺,如图31所示共测3尺,所测3尺数据的极差即为所测洞口偏差,再通过合格标准检验,判定此开间/进深合格与否。

图31门窗洞口尺寸偏差测量示意图

7.8阴阳角顺直

7.8.1测量对象:

抹灰墙体的阴阳角

7.8.2合格标准:

[0,4]mm

7.8.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5m卷尺

7.8.4测量方法:

用激光扫平仪调平后,把激光扫平仪竖向激光红线平行映射到需要实测的阴(阳)角边上,距离宜在10cm左右,再用卷尺在1/4高度、1/2高度、3/4高度左右上、中、下测量角到激光线的距离,得出三个数值算极差。

注:

一个阴(阳)角的极差算一个统计成绩的计算点。

7.9房间净高

7.9.1测量对象:

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的房间净高

7.9.2合格标准:

[-20,20]mm

7.9.3测量工具:

激光测距仪

7.9.4测量方法:

如图32所示,用激光测距仪在图示的5个点测量,所测房间净高与设计净高相比较,若偏差在[-20,20]mm之内,则所测的点为合格。

当房间内所测测量点的最大偏差绝对值大于30mm时,房间内5个测量点都视为不合格。

注:

一个测量点算一个统计成绩的计算点。

图32房间净高测量

8防水工程(参考)

注:

各区域公司可根据区域、甲方及业主等防水需求、做法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水工程测量的区域化标准设定、测量。

8.1卫生间涂膜

8.1.1合格标准:

成膜良好,无分层,平均厚度符合设计,最小厚度大于设计厚度80%。

8.1.2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5m卷尺

8.1.3测量方法:

涂膜施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选择1个疑似厚度最薄部位,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目测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

保护层完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随机选取一点(不同测区选取不同位置,如地面、浴室墙面不同高位等),剥离防水保护层,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目测防水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

如装饰面已完,则通过闭水检验,不实测此指标。

8.2卫生间地漏

9.2.1检查对象:

卫生间地漏

9.2.2合格标准:

沉箱式卫生间必须在降板最低处设侧墙式地漏。

侧墙式地漏底边低于进水口底部的高度不小于15mm。

8.2.3测量工具:

目测、5米钢卷尺

8.2.4测量方法:

目测和尺量地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9空鼓开裂

9.1墙面空鼓

9.1.1测量对象:

抹灰墙面

9.1.2合格标准:

声音密实,无空鼓响声

9.1.3测量工具:

笔式伸缩空鼓锤(不锈钢球)

9.1.4测量方法:

用空鼓锤在抹灰墙上划行,根据空鼓锤和抹灰墙面划行产生的声音判断有无空鼓。

若划行过程中摩擦声质不变,则无空鼓。

若划行过程中摩擦声伴随空洞的声音,则所检测的区域视为空鼓。

如图34所示一面抹灰墙上划3尺,若3尺中有发现空鼓现象,则此面墙体视为不合格。

注:

一面抹灰墙体算一个统计成绩的计算点。

图34抹灰墙体空鼓测量示意图

9.2墙体防开裂节点

9.2.1测量对象:

控制墙体裂缝的重要节点构造

9.2.2合格标准:

(1)墙顶斜砖顶砌或灌缝间隔不少于15天;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2)不同基体镀锌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需放置与两层抹灰之间),基体搭接≥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9.2.3测量工具:

目测,5米钢卷尺,水泥钢钉、铁锤

9.2.4测量方法:

(1)户内每一面砌体外墙作为1个实测点,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点,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的7项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尺量等方法。

(3)数据记录:

同一砌体外墙内,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10安装工程

10.1. 卫生间预留排水管孔纵横向间距偏差、地漏水封及空调预留管

10.1.1.指标说明:

本指标实测值,主体阶段依据墙体控制线,实测止水节套管及预留管的纵横间距尺寸,装修阶段为墙面装修完成面及墙体控制线与预留管距离。

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卫生器具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卫生器具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洁具实体安装间距及整体观感。

10.1.2. 合格标准:

纵横向间距偏差值[0,15]mm

10.1.3. 测量工具:

钢卷尺

10.1.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套房的卫生间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个或2个以上不同户型的卫生间作为抽查实测区。

所选2个不同户型以上的套房为实测区,针对预留排水管孔(分为:

坐便器、地漏、脸盆的坑距,排水管间距)不少于

12个点位并满足24测尺,不满足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本指标在主体阶段按照墙体控制线、定位线,实测预留止水节管孔;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及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

(3)实测抽查前,测量员必须查看施工图纸,以及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洁具安装图集,复核确定优化排布后的卫生间预留排水管孔尺寸间距施工作业图,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4)每1个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实测时需项目部将卫生间施工图按照洁具设计尺寸大样图打印交与公司实测员,公司实测员抽查测量,按照测量记录偏差值进行记录分值。

10.1.7. 特别关注点位间距:

(1)为避免在用水量大时排水从首层甚至二层卫生器具中冒出污水的功能隐患,必须满足《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4.3.12条规定,高于13层的应让首层或二层的排水支管单独排出室外。

4.3.12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水立管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4.3.12的规定;

表4.3.12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立管管底的最小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m)

20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

仅设伸顶通气 设通气立管

≤4 0.45

5~6 0.75

7~12 1.20



按配件最小安装尺寸确定

13~19 3.00 0.75

≥20 3.00 1.20

注:

单根排水立管的排出管宜与排水立管相同管径。

10.1.8.空调预留管

空调预留孔洞位置,横向0-15mm;竖向0-15mm;《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8.3.2-1

第三方机电实测表格截图

(项目要特别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