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5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52意识的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题意识的作用

二、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二十二课时)

◇课堂探究: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探究提示:

(1)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

而蜜蜂再灵巧,也只是本能地去建筑蜂房,而不会先形成对蜂房的认识而去建筑。

(2)马克思这段话说明:

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在于:

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

课本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目的性。

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

人的意识,既可以感知外部世界,即反映客观事物外在的具体形象,更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

(4)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

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的。

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

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

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教材插图说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练习: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答案:

C解析:

对A项本身应作具体分析。

就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就具体的人来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至于认识能力有限与否,题干并未涉及,故A项不能入选。

如果将B项中的“反作用”改为“能动作用”,则B项可以入选,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并不等同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故B项不选。

D项本身正确,但题干并未说明此意,故也不选。

题干中费尔巴哈的观点只是说明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即客观物质世界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因此C项正确。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第二十三课时)

◇课堂探究:

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

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探究提示:

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来的。

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的意识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

这充分说明了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

一是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二是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而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同性质的意识起的作用不同。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在观念中构建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现有的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某种变化,制造出新的事物,促进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但是那些错误的思想和意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3)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因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课堂练习:

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意识作用的理解和运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把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材料强调的是正确意识的作用,“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故选D。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故A项错误。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意识并不能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B项错误。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对客观事物起反作用,故c项错误。

◇课堂探究:

有人说: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精神对人的心

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探究提示:

精神即是一种意识。

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

人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但并不是所有的意识指导下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

但是没有意识指导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没有正确的意识指导的实践,也不会取得成功。

因此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

比如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都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就可以克服学习中的许多困难,取得成功。

相反,如果缺乏信心,则往往会一事无成。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前者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后者则是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课堂练习:

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表现,而突出表现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故应选B项。

A项是“首先表现”,不选,c、D两项表述存在明显的错误。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二十四课时)

◇课堂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

你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的理由吗?

◇探究提示:

做事情要想达到目的,首先应该具备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

如果只具有积极的精神状态,正确的指导意识,而不能够做到一切从客观存在的条件出发,那么,实践活动肯定达不到预期目的。

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如果只有昂扬的斗志,而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会取得比赛的胜利的。

(1)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课堂探究:

(1)该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

(2)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探究提示:

(1)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2)①根据该地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实际,发展旅游事业。

②根据该地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

③根据风景秀丽,但资源贫乏、基础产业薄弱,发展绿色经济产业。

④根据该地地处边陲,发展边境贸易。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反对错误观点: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课堂练习:

据报载:

某地几年前耗资上百万元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百姓称之为“废品工程”。

这一材料说明()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阻碍作用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C.主观背离客观的主观唯心主义做法最终是要失败的

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答案:

C解析:

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作用是不同的,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故A、D项说法错误。

B项说法错误,舍去。

题中反映某地修建的喷灌工程成为“废品工程”的主要原因是“脱离当地实际”,即主观背离客观,故应选C。

本课小结:

本课从意识的含义人手,讲解了意识的含义和能动作用两大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二是物质和意识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

因此,要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可知论,就必须要明确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明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而学习哲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因此,要认真学习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本课板书设计:

 

(1)课时

课题:

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

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

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

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

做到“三个一”:

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

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

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

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

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

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

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

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

(2)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

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

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

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

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

(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

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

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

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

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

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

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

我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

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

课题:

书写练习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

正确地书写“轻”字

难点:

“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

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

“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

“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

书写:

斩、转

板书设计:

书写练习2、轻、斩、转

我的思考:

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

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难点:

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教学新课

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

(1)出示例字:

“宝”:

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

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

(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

我的思考:

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

课题:

怎样写好字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

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

姜夔《续书谱》中说:

“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

“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

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

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

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

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

苏轼说:

“真生行,行生草。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

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

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

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

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

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第(6)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

(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二、教师示范小结

三、指导要点

盘:

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

皇:

“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

至:

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

竖:

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七)、盘至竖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哥:

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

竹:

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

羽:

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

吕、昌:

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

兢:

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八)、哥羽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

三、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范字指导提要

峰:

“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和、知:

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

催:

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

说:

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

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

结构特点(九)、峰催说

我的思考:

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

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

课题:

结构特点(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

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

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

教学过程:

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想一想,说说写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