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51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docx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刘瑞2194

论三一重工国际化的开端

刘瑞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在职工商管理硕士201122030194)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大量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加入WTO,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中国优质民营企业开始大胆尝试走出一条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关键字:

三一重工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多元化发展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工,为三一集团核心企业。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5大类12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液压砖机,制砖机,免烧砖机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港口机械等。

2011年三一重工年销售收入为33,955,000,000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5,615,000,000元人民币。

位列当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企业500强”的第112位,比2010年提升45位。

同年被《InternationalConstruction》杂志列为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也为国内企业最高排名。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其前身是由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和袁金华等四人于1989年6月筹资创立的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三一重工已经成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业的佼佼者,并与中联重科和徐工集团等企业一起开拓了全球工程机械的中国制造版图。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伴随改革开放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到独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到了最近十年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目前全行业工程机械制造企业3000多家。

2010年包括三一重工在内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的有6家企业,占全行业65%的市场份额。

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销售规模增长了近4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4%。

预计到2015年全行业国内销售规模将达到11267亿元。

目前,国内制造企业已占到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

从全球角度来看,据《InternationalConstruction》统计的YellowTable排行榜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年销售额连续六年上升,已达16.9%,位居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之后,暂居世界第三位。

从国际销售排名来看,国内企业有10家挤进全球前50强,与日本一样并列世界第一。

从产品质量上来说,国内制造厂商的产品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个别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三一重工为例,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

具体参见附表《三一重工近年主要研发成果》。

近些年来,中国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并不完美,主要面临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涨,造成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增,老牌企业纷纷过大产能。

但是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宏观经济的降温,以及新一轮的房地长调控政策的出台,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下降,新增加的产能明显有些过剩。

其次,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趋于饱和。

由于产能过剩,价格战日趋白热化,对全行业的盈利构成不利影响。

大型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提供差异性服务来提高竞争水平。

小企业则大力通过配件国产化来降低成本,维持价格竞争优势。

再次,核心部件依然依存度过大。

比如柴油机,液压系统普遍依靠进口而这些核心部件占到整机成本的60%-70%。

因此我们可以说,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复杂多变的。

下一步该怎么走成了,成了摆在三一重工面前的难题。

美国卡特皮勒公司,成立于1925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2012年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中位居第一位。

2010年位居世界500强第229名。

如此巨无霸,其年销售额的一半由其全球市场贡献。

由此我们应该就为现今的中国企业找到了一条出路,那就是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积极因素。

巩固和提升国内市场份额,最多只能说是修炼内功,但是对于三一重工等国内大型企业来说下一个增长点应该就在国外市场,换句话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一家企业经历了创业之初的艰辛,上市之后的壮大。

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起来后,必然想继续做大做强,那么全球化发展就是一条必经之路。

当然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全球各地,而是应该实现,投融资的全球化,管理的全球化,人才的全球化,物流的全球化等诸多方面。

对于三一重工来说,走出去的迫切性主要还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国内竞争过于激烈,迫切需要打开新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工程机械行业一向把世界市场分为,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以及其它地区市场。

其中中国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各国工程机械制造巨头都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合资公司来抢占中国市场,再加上中国本土几千家企业的残酷竞争,可以说目前的中国市场是世界上工程机械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

三一重工近些年来大量投入研发,个别种类的产品质量已可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此外还加强售后服务与多元化产品分布,在与徐工集团和中联重科等国资背景的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其国内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

但是即使是这样,三一重工还是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如果不在国内进行有效的兼并估计很难再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份额。

经济危机渐渐散去,全球经济趋于回暖。

因此对于三一重工来说,尽快打开海外市场确实是耽误之急。

二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虽然逐渐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但是就目前来说,产品的技术含量还是无法与世界顶尖品牌抗争。

三一重工虽然在产品研发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个别产品放到国际上也是可以与国际巨头掰掰手腕儿的。

但是单单在国内做研发必经只是闭门造车。

不能够吸收海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或者通过兼并一些在局部领域有特殊技术优势的企业,三一重工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产品质量上到达世界先进水平的。

因此三一重工在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研发成果与技术来迅速提高自己的产品实力。

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走远。

三三一重工如果想做大做强,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一重工从1989年创业至2003年在A股上市,中间几经波折,资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家民营企业的发展。

虽然艰难,但是一路走来步伐越发稳健。

03年A股上市后,三一重工通过上市融资,募集了9个多亿资金。

现在看来,这笔钱确实帮助企业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三一重工毕竟不是国资背景的企业,没有国家为其供血。

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下,三一比起众多同行国企来没有更多的优势可言。

但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确实,实现资本的多元化确实可以帮助其迅速充实资本,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四近些年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搅动世界经济格局波澜起伏。

环顾世界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很多企业受经济低迷,市场疲软的影响销售收入大幅下降,资金链几近枯竭。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很多公司还拥有一流的研发团队,先进的技术专利,优质的产品以及在全球庞大的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

因此对于三一重工来说,此时走出去应该是最好的时机。

通过收购,优质企业三一重工不但可以迅速壮大自己而且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其国际影响力。

通常一个企业实现国际化,一般都会在几种方式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推进。

必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对于三一来说也是如此。

总体来说三一的国际化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出口阶段,海外布局阶段,多元化合作阶段。

三一重工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就开始尝试走上一条稳健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同年,三一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迪尔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协议。

次年,三一重工在包括印度等市场初步完善了海外营销服务体系,在东南亚,北非等市场建立了一大批海外办事处。

2006年以后,三一重工进入了加速国际化发展的速度。

至2011年,三一重工先后在美国和德国设立独立研发中心,并在印度,巴西,印尼等地区先后建立生产中心。

至今三一重工已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或者办事处。

应该说三一已初步完成了全球的布局,为其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应该说是三一最为关键的第三阶段既多元化合作发展阶段。

今年1月31日,三一重工联合中信产业基金投资顾问公司,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生产商普茨迈斯特的全部股权。

一月后,三一重工又与总部设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帕尔菲格公司签署协议,合资成立子公司共同开拓海外汽车起重机市场。

前后两件大事分别代表了三一重工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化尝试。

普茨迈斯特是德国老牌混凝土设备供应商,长期占据该领域第一位。

近些年三一重工虽然在该领域取得不断的突破,但是仍然在产品质量和国际品牌影响力上与德国大象有着不小的差距。

通过这次全资收购,三一重工不仅可以为这个老牌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为其焕发青春。

更可以通过合作,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提高三一产品销售量。

而奥地利的帕尔菲格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的液压起重、装载、搬运设备制造商,更在全球超过180个国家拥有超过150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

三一重工通过与该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来扩大三一产品的国际影响力,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不管是收购兼并还是合资合作,三一重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多远化的发展来实现企业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其成熟的销售渠道来扩大自身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三一重工的国际化之路才刚刚开始,多种尝试是可取的。

毕竟中国企业在用20几年的发展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近100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只有巩固自己的优势领域并且扩大自身的薄弱领域才能一点一点的赶超国际巨头们。

当今国际大环境正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大好时机,但是我们也还应分辨出哪条路是最稳妥的,最适合自己的。

因此,我建议三一重工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规模扩张型”向“创新效益型”和“国际竞争型”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从“单台产品供应商”向”成套设备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的转型,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创新效益型”和“国际竞争型”转型。

二、整合国际国内产业资源,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知名度。

在国际化发展战略进程过程中,企业应该把产业技术和产业资本一体化扩张,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积极引导大公司、大集团整合国际国内产业资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三、不断自主科技创新,为国际化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企业国际化是以国际化竞争能力为前提的,三一重工拥有一支5000名工程师的研发队伍,内部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拥有8个研究院,在外部,与武汉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四、缔造国际化核心文化理念。

只有企业具备了国际文化的融合能力,一种入乡随俗的融合能力,才能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对本土人才、对本土技术的改造、管理能力。

五、持续全方位做好企业走国际化道路的长期准备。

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不要盲目、不要着急,一步一步前进,要确保技术含量、可靠性、稳定性,并要完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服务体系,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

《InternationalConstruction》杂志2012YellowTable排行榜

三一重工官方网站

《三一重工国际化开局机构谨慎看好未来价值》网易财经

《国际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等

附表:

《三一重工近年主要研发成果》

 1994

  三一重工第一台大排量、高压力混凝土拖泵研制成功,此后全面替代进口。

  1998

  三一重工成功研制出37米泵车,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长臂泵车。

  2000  

三一重工全液压平地机下线,属世界首创,代表了平地机未来发展方向。

  2003

  三一重工黑色路面成套机械全面进入市场,开创了中国路面施工的新工艺。

  2004

  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在三一重工研制成功,破解了三级配混凝土不能泵送的世界难题。

  三一重工自行研制出中国最大的60吨水平定向钻。

  2005

  拥有四个“中国独创”的三一重工路面铣刨机问世。

  RSC45-5M集装箱正面吊达到中国先进水平,三一集团成功进入港口机械产品领域。

  2007

  三一重工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亮相京津高铁,结束了中国高铁施工中沥青砂浆灌注使用外国设备的历史,打破了德国博格公司独家拥有该项技术的格局。

  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获得吉尼斯世界记录证书,标志着中国的混凝土泵送技术由世界的跟随者成为领跑者。

  2008

  亚洲最大吨位全液压旋挖钻机在北京三一重机下线。

  亚洲首台1000吨履带起重机在三一重工研制成功。

  2009

  三一重工72米臂架泵车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次实现了对混凝土超长泵送技术的超越。

  三一重机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混合动力挖掘机。

  2010

  三一重工研制出中国最大的1000吨级汽车起重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