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22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学一路歌

   春天上学,走一路,采一路野花。

黄色的是蒲公英,紫色的是二月兰……走一路,采一路,采得满手香,满身香,到后来,满教室都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一路溪水。

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随着它绕弯曲行,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叮咚咚的水声到了学校,教室的地上满是各种花纹的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

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

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

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不必带饭,肚子饱饱的。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

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

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

一路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

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

“到了!

   到了!

”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

跑进校门,大伙儿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1)短文中有两个表示声音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2)找出“我们”采的花,把句子抄写在横线上______。

第1自然段中的“……”省略了什么?

请补写一句“……”省略的内容。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述小朋友在上学路上的情景的。

他们春天采花,夏天蹚水,秋天______,冬天______,多快乐呀!

(4)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知道大伙儿为什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了吗?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①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

“已矣,勿言之矣!

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

“女将恶乎比予哉?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子綦曰:

“此何木也哉?

此必有异材夫!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

“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②;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

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一句一句地________,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________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________,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个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总理对待工作______的态度。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住美国学生站起未发言。

他说:

“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接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

“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选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

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

“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

“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请按文段内容填空。

______的土地    ______的历史    ______的斗争

(2)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②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普罗米修斯

   火神不敢违抗(kāng kàng)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hěn kěn)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qī xī)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zhàng zàng)又重新长了起来。

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违抗______(kāng kàng)   狠______(hěn kěn)心

双膝______(qī xī)       肝脏______(zhàng zàng)

(2)把普罗米修斯受到什么折磨得语句写下来。

6.阅读课外选段,回答问题。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另一只却懒(lǎn lǎng)洋洋地晒(sài shài)太阳,什么也不干。

(1)我能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懒______(lǎn lǎng)洋洋      晒______(sài shài)太阳

(2)我能找出第一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我能写出“非常”的近义词:

______。

(4)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例:

懒(懒洋洋)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

胖______   ______。

7.语言综合运用。

(1)星期天,小林到公园玩,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

“喂,老头儿,到毕升公园怎么走?

还有多远?

”大爷看了看小林,说:

“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

“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

”大爷笑着说:

“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①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

②如果你是小林,你应该这样向老大爷问路:

______

(2)在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则标语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这则标语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

(3)暑假的一天,小强和父母正在外地旅游。

忽然,他接到好朋友小伟从武汉发来的一条短信:

“小强,放假前,咱们不是约好了今天要给小刚过生日吗?

怎么联系不上你?

我们很着急,请回复。

小强该怎样给小伟回复呢?

(不超过70字)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词

①固:

______      ②或:

______

③重于:

______ ④轻于:

______

(2)我们队伍的根本宗旨是(   )

(3)把画线的句子改为因果关系的句子。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洗澡水的旋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庆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逼”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都是什么人呢?

(2)作者为什么说:

“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那么是怎么得来的呢?

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4)请写出一位善于发问的名人的名字。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舱门打开了。

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扶梯下来,踏上了月球。

过了一会儿,奥尔德林也下来了。

人类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1)“小心翼翼”在文中的意思是(   )

(2)找出文中体现心情的词语。

(3)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11.课内语段阅读,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 ① 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 ② 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③ 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 ④ 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 ⑤ 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港蓝。

喂, ⑥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陡峭   清凉  飞流  淘气 汩汩   悠悠

(2)选文采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等景物,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和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

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再写一句。

你好,______。

(3)请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2个字)

(4)文段中作者对山中“朋友”的称呼由第三人称“他们”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你们”,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______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____________,变成一条条______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___________。

(1)原文填空。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______,变成一条条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_____。

(2)“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是因为(   )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这句话的理解。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写在横线上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

草地颜色:

绿色

______

______

______

花的形态:

合拢

______

______

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

(2)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

(   )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了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几方面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的场景,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15.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

   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

“________?

(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问______。

一儿曰:

“______,而______。

一儿以______,而______。

一儿曰:

“______,及日中______,此不为______?

一儿曰:

“______,及其日中______,此不为______?

孔子不能______。

两小儿笑曰:

“______?

(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

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

因为这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的差异。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要靠自己

   小蜗牛有一天问它的妈妈:

“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真是累死了。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支撑,只能爬,爬又爬不快。

”妈妈说。

   “毛虫姐姐没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它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

   “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它为什么不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

   小蜗牛哭了起来:

“我们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所以我们有壳啊!

”蜗牛妈妈安慰它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查字典,填一填。

“蜗”,部首是______,第八画是______,共______画,组词______。

“慰”,部首是______,共______画,组词______。

(2)用“因为……所以……”写一句话。

(3)毛虫姐姐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微信改变了生活(根据网络文章改编)

   从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诞生,至今已7年多了。

7年多的时间,微信改变了生活的哪些方面?

   改变了沟通方式。

7年前,总是为发短信、发彩信、打长途电话的费用而揪心。

微信的出现,彻底让你解除了这方面的压力,你只需要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互加微信,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与他们联系,也可以视频聊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犹如近在身旁。

   钱包没有了存在感。

7年前,出门在外,忘带钱包简直是灾难,离了各种证件、现金,寸步难行。

如今,有了微信,钱包早已不再有存在感,即使放在包里,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拿出来。

无论是早上买早餐、白天逛商场,还是傍晚去菜市场,只要拿出手机轻轻扫码,钱就付好了。

进入2018年,微信还频频力促各种卡、证的电子化变革,以后你的身份证、驾照、社保卡、读书卡、医疗卡等,统统都可以装进手机里。

   “朋友圈”让人感到幸福。

微信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就是“朋友圈”。

有评论认为这是微信“社交平台化”的一种尝试。

有人说,因为朋友圈的出现,中国人出国旅游,吃大餐、消费奢侈品的次数翻了好几倍。

有了朋友圈,中国人的“平均颜值”也大幅提升,顺便带火了各种美颜修图工具。

朋友圈也让我们知道亲人朋友并未淡忘,一个点赞,一句留言都是关怀。

   微信生态让人得到减负。

当每部手机里都有微信的时候,微信作为超级APP涵盖了众多APP的功能,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意义。

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就不多说了。

微信理财通可以做货币基金、保险理财、券商理财,说白了就是一个移动金融理财平台。

生活缴费中涵盖了水费、电费、燃气费、宽带费等家居费用为主的缴费事项……城市服务中基本生活与公立机构的挂钩服务统统囊括在内,包括挂号、生活缴费、天气查询等生活服务;社保查询、地税服务、高考通知书等政务办事服务;停车场停车、实时路况、ETC等车辆服务;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查询等交通出行服务。

(1)进入2018年,微信的重大变革是______。

(2)微信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请在文中找出重点句。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微信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便捷?

(4)说一说微信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还存在哪些弊端?

(5)想象一下,将来的微信还会有什么功能?

1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

   ①听窗外呼呼的风声,我知道,这番风一来,杏花便要开了。

而我,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②门被轻轻推开,主治医生进来了。

他与以往的医生一样,也只会对我说,别着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可是,每转院一次,我的希望都会熄灭一块。

此时,我的心几乎黑屏。

医生翻看我这一周的各种化验报告。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

点滴瓶渐渐空掉,小护士在为我拔针头时,忽然问了一句:

“您知道什么是花信风吗?

今早我侄女问我,您是老师,兴许会知道。

   ③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

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地回答:

“花与风之间有着自己的约定,每年从一月到五月,共有二十四番风。

一番风来,一种花开:

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好。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样的风叫花信风。

现在吹的是第十一番,叫杏花风……”我的喉头哽住了。

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风啊!

我领着一群孩子,小鸟般飞出校园。

灿烂阳光下,风舞动着头发,杏花开成了海。

弦子们簇拥着我,用花开般柔软的童音唱着:

“一番梅花,二番山茶,三番水仙……”小护士呆住了,她孩子般喃喃着:

“多美的约定,多美的风,简直像是童话……”连我的主治医生,也放下那沓化验单,侧耳谛听着窗外的风声。

我的泪,再也无法遏制地流下来。

   ④那天,主治医生温和地问我,愿不愿意为他的学生们上节课。

我无语,我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在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之间,展示我萎缩的四肢和晦暗的病容。

他微微一笑:

“上课的事不急,外面风很暖,我推你出去走走。

   ⑤轮椅缓缓前行,外面的一切,又熟悉又陌生。

草绿得逼人的眼,杏花如雪。

这时,一群学生走过来向老师问好。

忽然,几片花瓣飘到我的脸上。

有个女生,对我微微一笑,俯下身子,一片一片,为我拈去脸上的花瓣。

纤细而灵活的手指,轻触羞我的脸,有种善意的暖。

我的心一动:

就算是当教具,在这样的花开时节,为这样的学生,也是值得的吧。

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

   ⑥第二天早展,天气晴好。

我的主治医生竟把我推到了那片花树下,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学生们向我鞠躬问好。

其中,竟然还有一位气质温婉的老太太,主治医生介绍说这是他的恩师.曾帮助他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接着蹲下身子,调整我的轮椅靠背,一位男生替我将枕头垫好,有个短发的女生,细心地用毛巾被盖住我的腿。

医生含笑对我说:

“那天,我向同学们提起了花信风,大家都很感兴趣,都想听你讲讲。

”我怔住了:

难道他们不是来看我的病躯?

不是要用叩诊锤这里敲敲,那里敲敲……那些水晶般清澈的眼睛,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们想了解的只是花信风。

这一瞬,我的心中一片温润。

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⑦我为他们讲花信风的由来,讲与花信风有关的诗词:

“梅花风小,杏花风小,海棠风蓦地寒峭”,“清明烟火尚阑珊,花信风来第几番”。

学生们轻轻地鼓掌,老人眼里有默默的赞叹,主治医生则微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情不自禁地讲起我的那些弦子们:

他们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朵朵都叫人爱不够,朵朵都叫人想念。

   ⑧那位老人笑了:

“姑娘,你是个懂得爱的好老师。

”她慈祥的目光,仿佛看到了我的心里:

“姑娘,我三十岁时也患过格林巴利综合征,跟你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

”我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她。

“可是,你看现在的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能登山,拉琴,跳舞,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老人握住我无力的手,主治医生站在她的背后,默默微笑。

我的心猛的一震,仿佛有风忽然掠过,惊醒了心底那些沉睡的渴望。

   ⑨又是一个春天,我终于痊愈,终于站在了讲台上。

我给新一级的孩子们讲花信风:

它懂得所有植物的梦想,它坚守着与每朵花之间的约定,它带着二十四番耐心,二十四番热诚,一遍遍叫醒沉睡的花朵。

   ⑩是啊!

就算病过,枯萎过,可谁会错过,那一番又一番美丽的花信风呢?

(1)阅读本文①—⑧段,写出“我”在治病经历中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__→自卑→______→______

(2)本文第③段中“我”与孩子们出去赏花的情景写得十分美好,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本文第⑤段画线处的描写细腻动人,请你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4)“花信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请你从⑥—⑨段中举例加以分析。

19.根据课文《电脑住宅》回答问题。

   住宅里的所有电脑全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