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558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docx

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党课讲稿

 前言

北京5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人物简介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克己奉公永葆党员本色

 ‚每当清明前后,我都会想起那些和我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心里很不平静:

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4月2日,提起70多年前牺牲的老战友们,95岁的张富清老人依然满眼泪水,声音哽咽:

‚我的战功,和他们的贡献相比,差得很远;我现在人还在,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们享受得多,还有什么理由向组织提要求?

  95岁老英雄张富清老人在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却直到2018年底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他才出示了自己尘封63年的军功证明:

一张立功登记表、一张报功书、几枚勋章。

其中清楚记录着:

他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我每次都积极报名参加突击队‛

  ‚去年12月3日快下班的时候,张健全叔叔匆匆忙忙进来,拿出一个很旧的红布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张类似奖状的泛黄纸页、一个红本子、三枚奖章。

我第一眼就被刻有‘人民功臣’字样的勋章吸引住了……‛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登记人员聂海波回想起当日情景,一切仍历历在目,‚再看到由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亲自签发的‘报功书’,以及上面记录的战功,我整个人就愣住了。

我父亲曾是军人,我也算是个‘军迷’,但这样的勋章我从没见过,有这样大战功的人,我也从没接触过。

  张健全是张富清老人的小儿子。

老人听说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开展退役军人登记普查,这才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让儿子拿来登记。

  根据立功登记表、报功书记录和张富清老人的口述,人们才第一次知道:

这位看起来平凡朴素的老人,曾在沙场九死一生,立下不朽功勋。

  1948年3月,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青年张富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作战勇猛,当年8月,由连队集体推荐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

‚那时候,不分白天黑夜,几乎天天在打仗行军。

‛张富清回忆道:

1948年6月至9月,老人参加壶梯山战役,攻下敌人碉堡一座、打死敌人两名、缴获机枪一挺,并巩固阵地;在东马村消灭外围守敌,占领敌人一座碉堡,为后续部队打开缺口;在临皋执行搜索任务,发现敌人后即刻占领外围制高点,压制敌人火力,完成截击敌人任务。

  1948年10月的一天拂晓,张富清作为班长,和两名战友组成突击组,率先攀上永丰城墙。

他第一个跳下城墙,冲进敌群展开近身混战,端着冲锋枪朝敌群猛扫,突然感到头顶仿佛被人重重捶了一下,后来又感觉血流到脸上,用手一摸头顶,一块头皮翻了起来……击退外围敌人后,张富清冲到一座碉堡下,刨出一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拉下手榴弹的拉环,手榴弹和炸药包一起炸响,将碉堡炸毁。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他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

永丰战役后,他荣获西北野战军军一等功。

  每一次战斗,张富清总是担任‚突击队员‛。

‚那时候,解放军的 ‘突击队’就是‘敢死队’,是冲入敌阵、消灭敌军火力点的先头部队,伤亡最大。

我每次都积极报名参加突击队,为什么?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

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慈祥的张富清老人,说起自己坚定的信念,突然严肃无比,声音中气十足……

‚绝对忠诚‛辉映‚不忘初心‛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近日读《深藏战功63年》一文,被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深深感动着。

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都是实实在在的寒来暑往,风雨阴晴。

张富清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

‚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

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

与张富清的军功一同‚重见天日‛的,是他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浴血奋战的英雄经历。

祖国从战争走向和平,张富清也从部队转业到地方。

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张富清从来都是用行动来回应党的号召: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

他之所以把工作地选择在来凤,是因为‚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

这种不怕苦、不畏惧、不懈怠的奋斗品质,见证了他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诠释着他全心全意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

党性的光辉,从不闪现在响亮清脆的政治表态里,而是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

张富清的党性,在平凡的岁月中始终闪耀着对党绝对忠诚的金色光芒。

当下,党员干部选择到艰苦岗位任职锻炼,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传承,有了这个传承,就能从心底养一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

转业之后,张富清‚藏‛起了军功,但‚突击队员‛的本色没有藏,不仅选择最偏远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而且‚从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从没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

我们常讲‚先苦后甜‛‚有困难找组织‛,但真正的共产党员都是在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战争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平时期自觉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张富清老人说过: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

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生死考验的共产党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或者看不淡呢?

而我们当下有些党员干部,竟然以功自居,或者跟组织讨价还价,面对‚张富清‛这面镜子,应当羞赧、反省,知耻后勇地砥砺品格,修养党性,见贤思齐,安于本职,艰苦奋斗。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工作‛的克己和奉公。

‚孙玉兰原本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竟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张富清的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机会,但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儿子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两个细节,我们不难读出张富清妻子及其儿子的委屈、不解甚至抱怨,但从来不考虑自己得失、家庭得失的张富清,在他的内心有一个极高的胸怀和格局:

‚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

‛与‚小我‛‚小家‛的得失相比,张富清更在意于‚大我‛‚大家‛。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这样纯粹的党员干部,他们默默地奉献青春、奉献自己、奉献家庭,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奉献奏响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进壮歌。

党员标杆激励我们前进

党员标杆激励我们前进

95岁的张富清是湖北来凤县的一名离休干部,他是一名战功卓越的战斗英雄,2次获评战斗英雄 ,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如此赫赫战功,被他尘封在一个旧皮箱里,64年来从未向别人提及过。

1955年,从部队专业的张富清自愿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任何人都想在条件好的地方去工作,可是困难的地方,党员应该带头,在艰苦面前迎难而上‛张富清老人说‚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还要发挥过去对党信念的坚定,和意志的顽强。

‛在老一辈党员革命家心中,就应该主动担当到艰苦地方,心中始终牢记党。

这是我们党员同志都应该要学习的榜样,学习老人主动迎难而上党的精神,学习老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自己上一堂生动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