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649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环境生态学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环境生态学

专业:

生态学

班级:

081班

***************************

学号:

************

****************************

目录   

 

一、前言┈┈┈┈┈┈┈┈┈┈┈┈┈┈┈┈┈┈┈┈3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3

(二)、实习要求┈┈┈┈┈┈┈┈┈┈┈┈┈┈┈┈3

二、实习方法┈┈┈┈┈┈┈┈┈┈┈┈┈┈┈┈┈┈3

三、实习地概况┈┈┈┈┈┈┈┈┈┈┈┈┈┈┈┈┈4

(一)、龙里草原┈┈┈┈┈┈┈┈┈┈┈┈┈┈┈┈4

(二)、贵阳市森林公园┈┈┈┈┈┈┈┈┈┈┈┈┈5

四、实习内容┈┈┈┈┈┈┈┈┈┈┈┈┈┈┈┈┈┈6

(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6

(二)、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7

(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8

(四)、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9

(五)、工矿周边环境污染调查┈┈┈┈┈┈┈┈┈┈10

五、实习数据分析┈┈┈┈┈┈┈┈┈┈┈┈┈┈┈┈12

六、实习体会和感想┈┈┈┈┈┈┈┈┈┈┈┈┈┈┈14

七、实习总结┈┈┈┈┈┈┈┈┈┈┈┈┈┈┈┈┈┈15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这种态势无疑对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与之相关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环境生态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因此,通过野外实习来加深我们对环境生态的认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要了解森林、草原、农田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的受损情况。

并且提出一些简单的治理方法与建议。

(二)、实习要求

1、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掌握实习地生态环境结构的成因及其发展。

2、了解森林、草原、农田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它们的受损以及恢复情况。

3、学习并掌握野外实习的方法以及各种工具的使用。

4、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实习方法

1、森林生态系统实习方法:

①群落调查方法:

点四分法,样方法;②物种多样性的计测方法:

辛普森(Simpson)指数,香农—威纳(Shannon-Weiner)指数;③种群分布格局的判断方法:

负二项式法,方差/均值比率法,Morisita’s格局指数法。

2、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①黑白瓶测氧法测定水体生态系统植物初级生产力;②测定色素含量。

三、实习地概况

1、龙里草原

龙里大草原位于龙里县,又叫龙里玛格诺吉大草原,总面积9万余亩,由五里坪,亮山坪等十多个大小草坪组成,其中千亩以上草坪9个,最大的亮山坪面积1.2万亩,五里坪有0.7万亩,草原地势平坦,天际线分明,为云贵高原第二平台,海拔高度在1500——1700米之间,年均气温13℃,年均降雨量1085毫米,无霜期280天以上。

龙里大草原除万亩草场外,均为原始草植被,还生长着数百亩成片的白杜鹃(木盖莲)、大白杜鹃、红花木莲等珍贵品种,数量最多、花期最长的要数罐茏花,花期从6月到11月,历时近半年之久,在草原的马郎坪上,可早观云海、看日出,还可看到不多见的佛光。

天气晴朗的晚上,可在百泉山顶遥看贵阳灯火。

龙里大草原周边居住着万余苗族同胞,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炸哨的哨口、古营盘下的古战场记载着一件件辛酸的往事,也记载了苗族先民们抵御外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草原上的岳家寨,还居住着部分自称为民族英雄后裔的岳姓汉族,其家谱追溯到岳飞,其服饰、习俗还保留有部分宋代遗风,至今还保存有两座武略将军墓。

龙里草原上最出名的景区则是猴子沟了。

猴子沟位于黔中腹地的龙里县城南面13公里处,总面积200余平方公里,山奇、水秀、泉清、洞灵。

猴子沟风景区位于龙里县城以南13km处,西距贵阳53km。

风景区主要由高原草场和森林峡谷两类景区组成,约160km2,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的地质构造,处于扬子台褶带黔南凹陷褶断整中的龙里复背斜轴部。

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和石炭系碳酸岩夹石英砂岩、页岩或夹砂页岩及无烟媒层。

区内连续分布有面积广大的碳酸盐岩(石灰岩及白云岩),为喀斯特地貌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地貌上看,猴子沟景区主要包括台地和峡谷两类地貌形态。

台地统称麻若平台,为一喀斯特断块台地,地面开阔平坦,起伏和缓,地势多在海拔1500-1600m之间。

由于河流切割,台地又分割成几个小平台,如马郎坪、五里坪、王寨坪、亮山坪、谷郎坪等。

台面上常发育为深邃的竖井、漏斗、落水洞等。

景区内峡谷众多,峡谷深切成廊道式,主要是因地壳抬升,河流强烈下切而成。

在台地与峡谷之间,常形成许多长大的岩溶洞穴,洞穴内多地下暗河,暗河出口形成众多流泉飞瀑。

2、贵阳市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位于贵阳市区图云关,距贵阳市仅2.5公里。

森林公园原为贵州省林科院实验林场,在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来黔视察时,以其林木葱郁,树种繁多,景致壮观,提议将林场改建为森林公园,以供游人观览,以丰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

由于它林木种类众多,成林时久,面积广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没,蝉鸣鸟语,芳草馨香而被誉为“贵阳八景之一”的美称,并跻冠于全国城市森林公园之首。

于一九九九年被列为“中国名园”。

公园内山势绵亘,土地肥沃,延绵数十公里,总面积达3900亩,其中森林覆盖面积占90%,分梓、樟、柚、栎、檀、松、杉、白杨、油茶等十几个林区,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珙桐以及松、杉、樟、柚、栎、檀、杏等珍贵树上千种,还培植有山茶、桂花、杜鹃等有名的稀少花木;画眉、猫头鹰、野鸡、松鼠、穿山甲、刺猬、獐、野兔、黄鼠狼、泥猪野生动物生活其间。

公园还保存着许多崖刻碑石,附近原有关帝庙、接官厅及纪恩、可憩二亭。

沿途矗立石雕牌坊20余座,最著者是旌表杨芳的"万里封侯"坊。

公园内有一奇特景观:

千姿百态的银灰色怪石镶嵌在蓊蔚葱郁的林间,如碧空中的朵朵白云,形成小巧、险峻的“神珍一线天”。

早年这里修建了中山公园,塑造了一座孙中山先生的浮雕半身像,后因缺少管理,遭到了毁坏。

到90年代,贵阳市人民政府为了缅怀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把重建中山公园列入“八五”建设计划,随即拨了专款,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解囊,重新修建“中山公园”。

如今的中山公园已被修葺一新,还未进入“中山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大理石雕砌而成的大门,雕刻精巧,创意别致,气势雄伟。

柱上镌刻的由赵西林与王鄂华两位名人手书的两幅楹联:

“抚今追昔当仰先驱,依景建园并非梦境”和

“先哲高风同仰止,雄关列嶂沐光辉”更令这扇门雄伟壮观。

进门后,沿着蜿蜒而上的石阶,迎着习习清风前进,松杉千垂,群山环抱之中的中山纪念堂便呈现在眼前。

四角形的屋顶,红砖碧瓦,大理石的柱,再加上大上挂着的那块“天下为公”的巨扁和堂前那棵苍劲有力的高大青松,顿时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肃然起敬的感觉。

公园内,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度假村”;林木掩映中工艺精巧、创意别致,端庄肃穆的“中山堂”,让游人饱览日出日落,云海荡漾美景的“日出峰”;被誉为佛都胜地的古“观音洞”以及“鹿园”、“苹果园”、“樱花园”、“油茶园”、“盆景园”、“花圃园”等更是让游客留连忘返。

四、实习内容

(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森林中的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森林中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

森林中的动物由于在树上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和栖息产所,因而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种类特别多,如犀鸟、避役、树蛙、松鼠、貂、蜂猴、眼镜猴和长臂猿等。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天都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这对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又如,在降雨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都能够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

枯枝落叶层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大量地吸收和贮存雨水。

因此,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森林生态系统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目前,世界天然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锐减,动物栖息地丧失,整个生物圈的调节功能受到威胁。

这种损害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低重视。

(二)、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

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

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

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

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

瞪羚、黄羊、高鼻羚羊、跳鼠、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

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着大量的家畜,如新疆细毛羊、伊犁马、三河马、滩羊、库车高皮痒等。

这些家畜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

此外,草原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风沙侵蚀。

 草原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据统计,全球草原中有79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12种可以作为蔬菜,6种可以作为粮食又可以作为蔬菜;有300多种植物可以作家畜的饲料,此外还有大量的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的草原在在学校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因此,必须加强对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

河流生态系统是联系陆地和海洋两大类生态系统的纽带。

它将陆地高等和低等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质、岩石风化物、土壤生成物、以及陆生生态系统中转化的物质不断输入海洋,成为海洋特别是沿海和近海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河流生态系统水的流动性,使水中的溶解氧比较充足,层次分化不明显。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具纵向成带现象,但物种的纵向替换并不是均匀的连续变化,特殊种群可以在整个河流中再出现。

(2)生物大多具有适应急流生境的特殊形态结构。

表现在浮游生物较少;底栖生物多具有体形扁平。

流线性等形态或吸盘结构;适应性强的鱼类和微生物丰富。

(3)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制约关系复杂。

一方面表现为气候、植被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等对河流生态系统都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河流生态系统明显影响沿海(尤其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

(4)自净能力强,受干扰后恢复速度较快。

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其上游的花溪河段更是我市重要的饮水水源和生态景观。

花溪河横跨花溪公园,使花溪公园更有生气。

但是,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花溪河河道行洪能力和水质均有所下降,威胁着沿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贵阳市民的饮水安全。

为全面治理花溪河,切实保护好生态资源、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提高河道行洪能力,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花溪区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花溪河的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面排查花溪河污染源,开展拆违专项行动,加快建设花溪污水收集系统,实施花溪河道清淤治理工程。

(四)、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查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农田生态系统是以作物为中心的农田中,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间在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上所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主要亚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由农田内的生物群落和光、二氧化碳、水、土壤、无机养分等非生物要素所构成,这样的具有力学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称为农田生态系统。

与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优势群落往往只有一种或数种作物;伴生生物为杂草、昆虫、土壤微生物、鼠、鸟及少量其他小动物;大部分经济产品随收获而移出系统,留给残渣食物链的较少;养分循环主要靠系统外投入而保持平衡。

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赖于一系列耕作栽培措施的人工养地,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土地生产力远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农田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大概分为:

梯田,在丘陵山地为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将坡地沿等高线辟成阶梯状田面的农田。

大多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及南方丘陵山区。

坝地,在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里,采用筑坝修堰等方法拦截泥沙淤出的农田。

平坝田,位于山间盆地中部、开阔河谷的河漫滩与阶地,或湖滨冲积平原上的农田。

一般地势平坦、田块完整、灌溉条件较好、土质肥沃,是中国南方稻田集中地区。

冲田,位于丘陵或山间较狭窄的谷地上的农田。

一般由沟谷头顺天然地势向开阔平坝河谷呈扇形展开,是南方丘陵山区的重要农田。

圩田,在江湖冲积平原的低洼易涝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

旱时可开闸引水灌溉;涝时则关闸提水抽排。

条田,为利于耕作、田间管理和轮作换茬以提高土壤肥力,在农田内部划分成的若干长方形田块。

一般指由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所围成的田块,它是农业生产中人畜及机械作业的基本单位,也是农田基本建设的最小单元。

因此,在规划条田时,需根据地形、土壤、灌溉、排水、机耕、防风、作物种类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统筹兼顾,综合考虑。

水田,筑有田埂,可以经常蓄水,用以种植水生作物的农田。

因天旱暂时改种旱作物或实行水旱轮作的农田,仍视作水田。

水浇地,有水源及灌溉设施,能进行灌溉的农田。

在农业生产上积极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改旱地为水浇地,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旱地,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栽培作物的农田。

台地,高出地面、四周有沟、形如台状的田块。

修筑台地是一种除涝、治碱的土地改良工程。

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易涝易碱地区,在田间开挖沟洫,利用挖沟的土垫高田面,并可降低地下水位。

(五)、工矿周边环境污染调查

实习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贵阳市太慈桥的电建一公司,参观了电厂,发现电厂周边的环境污染情况非常严重,特别是水都是乌黑的,发臭的。

从电厂烟管里排出的废气也对周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

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

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

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

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电厂的污染主要就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类和动植物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大气污染的治理非常重要。

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分为3种:

①洁净燃烧技术,在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排放控制等所有技术,②高烟囱烟气排放技术,通过高烟囱把含有污染物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使污染物向更大的范围和更远的区域扩散、稀释。

③烟粉尘和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又称除尘技术,将颗粒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并加以回收的操作过程,实现该过程的设备称为除尘器。

五、实习数据分析

在该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样方号

植株号

树种名称

胸径(cm)

树高(m)

枝下高(m)

冠幅(*m×*m)

1

1

马尾松

29。

.5

22

18

3.9*1.5

1

2

马尾松

15.3

9

2.2

4*3.2

1

3

马尾松

6.4

5.5

2.7

1.8*1.9

1

4

马尾松

3.7

3.5

2

0.8*1.5

1

5

马尾松

9.8

6.9

2.2

2.5*4.2

1

6

马尾松

5.2

3.2

1.8

0.8*1.9

1

1

刺槐

12.3

5.5

4.1

2.2*2.3

2

1

刺槐

8.5

5

1.2

2*2

2

2

刺槐

5.1

9

2

2.5*4

2

3

刺槐

6.3

7

2.5

1.5*4

2

4

刺槐

5.5

5

2.3

6*3

2

1

马尾松

44.4

28

19

4*6

2

1

香樟

19.6

16

9.5

7*5

3

1

油茶

2.8

2.1

0.5

2*1

3

2

油茶

3.3

2.5

1.3

2*1

3

3

油茶

3

2

0.8

0.5*1

3

4

大叶女真

6.2

12

0.9

2*1

3

5

刺槐

9.2

10

3

3*2

3

6

马尾松

43.5

30

17

2*1

3

7

马尾松

32.5

26

14

0.8*1

4

1

朴树

7.3

4.9

1.8

2×2.3

4

1

柏栎

4.5

4.6

0.9

3.5*2.4

4

1

刺槐a

4.3

7.8

2.2

5×4.3

4

2

刺槐b

5.1

8.5

3

6.3×5

4

3

刺槐c

10

8.2

3.2

5×5.6

4

1

马尾松a

37

21

14

5×9

4

2

马尾松b

28

23

15

5.6×9

5

1

刺槐

12.3

5.5

4.1

2.2*2.3

5

1

马尾松

29.5

22

18.2

3.9*1.5

5

2

马尾松

6.4

5.5

2.7

1.8*1.9

5

3

马尾松

15.3

9

2.5

4.0*3.2

5

4

马尾松

3.7

3.5

2

0.8*1.5

5

5

马尾松

9.8

6.9

2.2

2.5*4.2

5

6

马尾松

5.2

3.2

1.8

0.8*1.9

5

1

梧桐

7.4

8.5

4.5

3.5*1.8

6

1

刺槐

6.2

7.1

2.8

3*1.5

6

2

刺槐

5.4

3.9

1.8

2.2*2.3

6

3

刺槐

9.9

6.8

1.8

4*4.5

6

4

刺槐

9.2

8.1

2.9

4*5

6

1

油茶

3

2.5

1.8

1.1*1.2

7

1

刺槐

13.8

8.5

2.4

3*4

7

2

刺槐

9.7

6

3

3*2

7

3

刺槐

3.9

4.5

2

1*1.5

7

4

刺槐

11.6

7.8

3.6

5*3

7

1

朴树

8.9

8

7.5

4*4

7

2

朴树

12.9

6.5

4

3*5

7

3

朴树

12.8

11

4

3*4

7

1

梧桐

63.4

26

5

10*8

8

1

马尾松

55

37

20

5*3

8

1

刺槐

12.5

10

2.6

5*3

8

1

猴樟

14

10

6

4*3

8

1

朴树

13.5

8

2.3

2*4

8

2

朴树

3.2

2.2

1.7

1*2

8

3

朴树

2.9

3.5

1.4

0.5*1

8

1

油茶

10.6

9.8

0.4

6*1

8

2

油茶

9

8.5

3

4*3

9

1

马尾松

32

24

10.5

6*4.2

9

2

马尾松

8.5

13

10

3*3.4

9

1

刺槐

10.8

8.3

1.82

6.5*5

9

2

刺槐

10.2

9.8

3.8

2*3.4

9

3

刺槐

5.4

11.2

2

5*4

9

1

猴樟

10.6

10.5

1.25

4*6.8

10

1

马尾松

32

24.5

10.5

6*4.5

10

1

刺槐

10.8

8.3

1.82

6.5*5.5

10

1

刺槐

6.2

7.1

2.8

3.0*1.5

10

2

刺槐

5.4

3.9

1.8

2.2*2.4

10

3

刺槐

9.9

6.8

1.8

4.0*4.5

10

4

刺槐

9.2

8.1

2.9

4.0*5.0

10

1

油茶

3

2.5

1.7

1.1*1.2

 

表4 植物群落调查表(灌木层)

样方号

植物名称

株数

平均地径(cm)

平均高(m)

覆盖度(%)

备注

1

油茶

75

1.8

75

68

 

3

油茶

15

1.9

1.15

30

 

5

油茶

45

2.4

1.7

46

 

5

朴树

1

9

8.5

2

 

7

油茶

37

0.7

1.1

46

 

7

铁仔

13

0.3

0.5

15

 

9

油茶

23

1.8

1.5

65

 

 

表5 植物群落调查表(草本层)

样地号:

样方号

植物名称

株数

平均高(cm)

覆盖度(%)

备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