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656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docx

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

2012年高三语文教学备考方略

不要以专家的标准来审读我,我只是出于一种职业的本能和良知。

只是踏在众多智人的肩上,领略那一道道美丽的风光。

只要对我们陌生而相知的同行有一丁点启示,就是我的满足。

-------题记

第一部分《2012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梳理

一个命题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我省高中教材和教学实际为依据。

考查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应用、审美、探究、创新能力。

两个试卷结构:

必考和选考。

两类写作等级:

1.基础等级;2发展等级。

三种理解层面:

1.词语或概念在语义场的用法和含义;2.重要句子的含义;3.句式和用法。

三类探究思考:

1.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写作背景和意图;3.个性思维和创意解读。

四大考试板块:

1.语言文字运用;2.古代诗文阅读;3现代文阅读;4写作。

四个鉴赏评价要点:

1.形象、语言和技巧;2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3社会价值和影响;4.特色思考和审美判断。

五种文言句式和用法:

1.判断句;2.被动句;3.宾语前置;4.成分省略;5词类活用。

五类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信息;2.归纳要点,概括中心;3.语言特色,文章结构;4.文体特征,表现手法;5.作者观点态度。

六种语病类型:

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六个能力层级:

1.识记(A);2.理解(B);3.分析综合(C);4.鉴赏评价(D);5.表达应用(E);6.探究(F).

七种试题类型:

1.选择题;2.填空题;3.古文断句题;4.古文翻译题;5.简答题;6.论述题;7.写作题。

九种修辞手法:

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排比;7.反复;8.设问;9.反问。

九个基本能力:

1.语音2.书写3.标点4.词语5.语病6.扩压7.句式8.修辞9.表达。

十八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三十九篇古诗文默写:

(略)

第二部分2012年考试说明解读

(一)基本没有变化的地方:

Ⅰ、考试性质。

Ⅱ、命题指导思想。

Ⅲ、考试能力要求。

(二)作了调整的地方:

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011年

2012年

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2分

4小题

文言文阅读

23分

22分

5小题

古诗词鉴赏

7分

8分

1小题

古诗文默写

5分

5分

1小题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

12分

11分

3小题

文学类文章

22分

20分

4小题

选做题

9分

12分

二选一

写作

60分

60分

1小题

(二)考试说明解读

1.考试说明的制定,在确保稳妥的基础上求变化。

(1)明确了命题的指导思想。

把湖南省统一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命题的依据之一。

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了考试内容。

把国家方案中设计为选修内容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调整为必考内容,其中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一道大题。

2.试卷的设计,在坚持稳定的基础上求创新。

(1)保持去年整卷题量总分。

共七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50分。

内容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选做题”与“写作”等部分。

(2)全卷书写量略有上升。

(3)继续保留选做题,分值有明显的增大。

选做题,分值12分,可能继续采取二选一的方式,从五个选修模块中选择。

3.命题思路,在注重考查素养的基础上求发展。

(1)尊重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基础,体现新课改精神。

“语言文字运用”,坚持从拼音、字形、词语、病句和语用等方面命题,着眼于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古代诗文阅读”,对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检验和考查,通过默写对古代诗文熟悉与积累程度进行考查。

默写分值没变。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在阅读时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写作题”:

在论叙文、议论文两种文体中考查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命、综合应用各种表达方式,有创意、有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思考。

(2)体现探究,强化“选做题”。

阅读方面的命题,强调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多元化的解读、探究等,注重考查考生对有关材料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

“选做题”的权重增加,选择范围有可能继续扩大。

(三)研究《考试说明》的意义

1.用心研究,找到考纲与考题的对应点,能减少学生的盲目,提高复习的效度。

2.把冰冷的文字变成温热的记忆。

3.把抽象而笼统的概念转化成真切而具体的感受。

4.设计典型的试题去把住“考试说明”的脉搏。

5.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动之处,确定当年复习的重点。

6.选做题由9分提高到12分,体现了什么趋势?

这道题的复习该如何提高效率?

7.文学类文章阅读减掉2分有什么隐含信息?

8.古诗文整体分值稳定意味着什么?

第三部分2011年高考语文反思

(一)表1:

2010年与2011年各版块得分情况的对比

 

2010

2011

2011

文言翻译

42.2%

70.8%

7.08

古诗鉴赏

51%

64.6%

4.52

古诗文默写

63%

64.2%

3.81

小阅读

66%

65.3%

3.92

大阅读

55.8%

63.7%

14.0

选做题

65%

69.2%

6.22

作文

 

68.3%

41

(二)表2:

选做题分数分布

分数段

人数

 

分数段

人数

 

0

10444

3.09

5

14539

4.31

1

335

0.09

6

85234

25.2

2

488

0.14

7

115732

73.6

3

1040

0.30

8

12130

3.59

4

2745

0.81%

9

334

0.09

(三)关于选做题

题目变化及作答情况:

赋分由6分调整为9分,作答字数要求由“不少于100字”调整为“200字左右”,只设一问,试题难度并没有增大,虽然书写量有所增大,但相对来说,考生能更好、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能更加放开地进行个性理解、个性阅读和个性表达。

本题得分率为69.2%,分数集中在5-8分之间。

今年再上调到12分,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考点

估计2012年的难度系数会与2011年持平。

1.注入了鲜明的新课程元素。

2.注重了学科素养与能力的检测。

3.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4.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2011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特点

重视整体阅读

重视探究能力

1.探索性解题的分量增加。

2.答题的开放度加大。

3.增加了自选答题的比重。

注重教材疏理

1.文言选文。

关于归庄,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曾将他与顾炎武、屈大均、侯方域、魏禧一起列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

2.文言虚词考查。

《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88页《伶官传序》

3.诗歌选材。

对于高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3页介绍“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但其诗歌从未在高考试卷中出现,湖南卷也从未考过明代诗歌,今年选《春暮西园》作为素材是为了强调丰富性,强调整体阅读。

4.文学作品阅读题。

第17题,“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对小说中第二人称运用有专门的介绍,这一知识点考生并不陌生,试题很巧妙地将这一知识进行移用。

注重理念渗透

尊重新课改,命题理念渗透新课改精神,试题命制反映新课改成果,始终把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能力立意,开放地考查考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实现了对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选拔。

(五)2011年得分数据的启示

1.落实选择题的得分。

2.保住默写题不扣分。

3.文言翻译反复练习,少丢分。

4.诗歌鉴赏题从读懂入手,根据要求答题。

5.文学类阅读,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表述要具体。

6.选做题要观点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精炼。

6.不留空白,凡题必答。

第四部分关于后期复习建议

(一)后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说明》为蓝本,重在把《说明》中的文字化为经典的例题;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激化学生的内在活力。

题不在多重在代表性、经典型。

梳理与解读并重,考试与点化齐行。

(二)关于必考要点的复习

1.语言文字运用

借用已有的小题训练习题,限时训练,当堂解答,选取大众容易混淆的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悉心解答,并让多数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习惯。

2.古代诗文阅读

首先回归教材,让学生多朗读课文,以养成一种古诗文的韵律节奏感,为文言标点和默写夯实坚实的基础;带领学生细心检测文言注释,充分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为文言翻译题和理解句式创造条件;粗略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为鉴赏评价和写作提供可靠依据。

3.现代文阅读

(1)充分提供不同体裁的经典文本,深度解答不同体裁的不同特征。

经典运用文章学术语解答不同题目的提问。

(2)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的目标观:

变“一维目标”为“三维目标”。

形成全面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阅读教学的价值观:

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

增长胆识。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

而这个意义既有其独特个性的一面,也有其共性标准的一面,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新的阅读教学的价值观。

阅读教学的方式观:

变“肢解分析”为“整体把握”。

回归根本点

因为理清文章思路的过程,本身就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字、词、句、段是“目”,篇章是“纲”,所以,抓思路教学就能纲举目张。

阅读教学的主体观:

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培养尊严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阅读教学的过程观:

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

涵养生气。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

“阅读对话”是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

“教学对话”是讲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3)高三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

1.遵循学科规律,循序渐渐,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2.选择经典而鲜活的文本,培养正确的阅读观念。

3.搭建桥梁,实施阅读迁移,提升阅读能力。

4.归纳常见题型,审清题干要求,明白命题指向。

5.熟习答题规范,优化语言表达,减少失分现象。

做好“解剖麻雀”的功夫。

选择经典的文本从多方面设题,多做变式训练,在比较中明确不同题型的解题要领。

将近几年全国各地语文试卷的典型试题搜集整理,加以改造,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4)解剖典型试题

示例1.关于人称的运用。

1)2010年全国1卷(萧萧的《灯火》)

问题: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案】第一问:

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

第二问:

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2)模拟题(陈富强的《宋朝的雨》)

问题:

文章行文突出的特点是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表述一】更有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作者感情。

【答案表述二】第二人称“你”是指读者,能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及引起读者的共鸣。

3)模拟题:

最后两小节人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何艺术效果?

放下听筒,我仍在听松。

我的心,始而醉,继而痴,尔后又惶然悚然,愧然愀然。

我以为人过中年,从此只谈风月为好。

岂知今夜的松涛,再一次冲刷了我的肺腑。

心中的尘垢被荡涤一尽。

松涛呵松涛,多谢你吹碎一个诗人病态的淡泊,再开他热血男儿的襟抱。

从此,他不仅仅听松,感受剧烈的震荡。

他更想变成一棵松,植入中国的任何一座山,挺起他的腰,伸开他的臂,加入伟大的呐喊。

(节选自熊召政《听松》)

【答案表述】将“松涛”称作“你”,赋予松涛人格化的特点,有利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松涛的感激之情;将“我”称作“他”,突出“我”和听到松涛的每个人,都会进入新的境界,有新的认识和胸襟。

4)2011年湖南卷(徐志摩的《想飞》)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4分)

【答案】①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一种亲切感;(2分)②有利于躲着对不能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2分)

关于“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

《山阴道上》16.“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

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借用索绪尔的概念:

“所指”与“能指”

字典义与语境义

固定意义与临时意义

误例展示:

①鲁迅的故乡②我的故乡

①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②一个人内心里的家乡

常见题型与题型变式

(2007湖南卷)17.在“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

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

(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夏丏尊《钢铁假山》

“论到证据的性质,这确是‘铁证’了”,句中“铁证”一词的含义是①;②(4分)

①作为证据的钢铁②“铁”的证据(日本侵略者的证据)

①钢铁是炸毁房子、炸死炸伤人的工具;②见证着惨痛的历史的非常确凿、不容怀疑的证据。

①钢铁制成的杀人武器的残片;②日本侵略者残杀民众的不容抵赖的罪证。

【解析】这道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解释该词在文中的语境义,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具象意义和抽象意义。

湖南卷已考过“句子的作用”,而“句子的含意”则很少涉及。

句子的含意(含蓄与直白)

句子的作用(内容和结构)

句子的表达效果(手法和效果)

应注意对相关题型的整理归类

4.关于选做题

选考内容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依据‘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特长、个性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着重体现‘应用•拓展’与‘发展•创新’两大目标,侧重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与这部分内容相对应的能力层级主要有如下两条:

“分析作品的主题表达(能力层级为C)”,“知人论世,探讨文本的社会价值(探究F)”。

这是湖南考卷的亮点。

经典考题

2011年湖南卷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

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

(9分)

答案要点提示:

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设题特点

1.选材上

遵循考纲,围绕已学的重要概念和思想,并具有一定现实导向性;

选材精当,或为浅易文言选段,或“文白夹杂”;或多段比较,或单段阅读。

2.设题上

设置两道小题,呈现难易梯度;

提炼主要观点,探究现实价值。

2011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①子曰: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②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⑴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2分)

⑵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请简要分析。

(4分)

2011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

湖南省的考题一方面注重对文本的研读,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同时又要求考生能联系现实生活有自己的认识。

相比而言,难度要大些。

这就给我们的高中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对今年高考命题的几点想法:

1.不应在阅读上设置难度,应是浅显的“原文”,或对原文中的难点加以白话的阐释。

2.命题要有梯度或是答案的设计上体现梯度,应避免拉不开距离的现象出现。

3.文本内容应紧扣教材,体现教材所涉及到的思想观点和体系,前面《论语》《孟子》就不用说了,后面几章的内容,如“大学”“中庸”“佛理禅趣”等等是否会有所体现。

体现高考与教材的关系。

选做题答题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角度;观点应明确具体;分析要合情合理;结构要规范完整;字数要合乎要求。

外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设置的目的:

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的大致轮廓,在话题方便之处简约地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单元设置

分别为8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即是小说的8个要素。

考点分析

思考:

一是选材如何体现外国小说的特点?

二是如何实现选做题的考查目的?

三是如何实现考试内容的“于本有据”(与教材的结合以及话题的体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水中的倒影

【俄】亚·索尔仁尼琴

在水流涌动的水面,无论是远还是近的倒影全都辨认不出,即便水流清澈,即便水流上没有泡沫,——在经常涌动的水面,在永不休止的水的替换中,倒影是不真实的、不清晰的、难以理解的。

只有当水流穿过一道又一道河抵达一片安静、开阔的海湾,或是在小河湾中驻足,或是在水波不兴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在镜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边树木上的每一枚叶子,淡淡白云中的每一抹云絮和天空那丰满而又蔚蓝的深处。

此亦似君,此亦如吾。

如果说,我们百般努力,至今仍未看见、仍未观照到不朽的、清晰的真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还正在向某处运动,我们还正在生活?

……

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

100字左右。

被谋杀的小天使

大画家詹姆斯惠斯勒年轻时曾被西点军校录取,那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军校的教授为这个固执的“差等生”伤透了脑筋。

有位工程学教授让同学们设计一座桥。

惠斯勒的设计图上是绿草如茵的河岸,一座充满浪漫色彩的小石桥,还有两个儿童在桥上垂钓。

教授命令惠斯勒重画,给他的批示是:

“把那两个孩子给我从桥上撵走,这是军事桥梁。

”几天后,惠斯勒交回了作业。

这次,钓鱼的孩子被从桥上转移到了岸边。

教授气急败坏地批示道:

“我叫你把这两个孩子去掉,把他们从图上彻底删除!

否则你的成绩将是不及格。

”当天下午,修改过的图纸就出现在教授的办公桌上。

教授一看,图中果然不见了小孩的踪影,心里正高兴,突然发现河岸边多了两个小坟头,墓碑上刻着:

“永悼被独裁者谋杀的小天使——吉姆和艾娃。

大画家惠斯勒年轻时在西点军校被认为是“差等生”,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人才问题、教育问题怎样的思考?

我们的做法:

关注教材,熟悉概念;通过情节、形象等要素探究主题;

注重答案的语言表述。

有备无患,循本遵纲。

整体把握,心中有数。

题文对照,眼中有题。

读懂题干,减少盲目。

具体明确,答题有序。

限时训练,提高速度。

5.关于作文

1)教会学生审题立意,重在创造性,有新的高度;

2)教会学生从已学过的教材中提炼论据;

3)阅读和写作结合。

选择优秀范文(人文随笔、励志散文、历史文学和文化评论等)加以赏析,就其思想或写法加以拓展、模仿,并及时让学生对其习作加以相互讨论和修改。

我们现在对课文的写作开发和利用非常不够,比如古文和外国散文小说能不能引出写作题,完全可以。

4)以写出个性为目标。

先不要把目标定的过高,可以分几个步骤,如局部的内容或观点,整体的思想情感,内容的安排处理方式,语言的节奏、调性和修辞等等,循序渐进。

而在进行这些步骤之前,一定要注意提供语境,把论题问题化,时代化,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实的、有差异的思想。

我们有些作文题很抽象,莫名奇妙,像有些作文题“位置”、“总有一种期待”、“早”等;现在高考多推崇材料作文,其中一个考虑,就是让学生有较大立意空间,鼓励个性作文。

5)依据目前社会话题老师试着猜题写出3篇范文,学生自写3篇,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取3篇。

共有9篇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临场就不会无话可写。

预祝高考的学子龙年跃龙门。

2012年2月29日于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