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147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套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二篇)

 

目录: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一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二

2020年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一

班级:

姓名: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5分)

tiánmìmiáohuìdǎoyīwèijiè

shǎnshuòyùfángshēnkèbīngxiā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既(________)消(________)狠(________)违(________)

即(________)悄(________)狼(________)伟(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

①若(____)若(____) ②风(____)浪(____)

③(____)(____)并进 ④漫(____)卷(____)

⑤(____)(____)相接 ⑥人(____)人(____)

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__________。

2.与词语②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

因为……所以…… 不仅……还…… 如果……就…… 一边……一边……

1.(   )害人的鸦片不销毁,(   )会使国家和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

2.(   )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功,(   )受到后人的传诵和敬仰。

3.虎门销烟(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

(1)盘古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被火神押到了高加索山上。

(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在平台上叫。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很温暖。

这里很舒适。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

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

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两黄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有的说:

“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

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两黄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

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

“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

“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蹭蹭蹭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

“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

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

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

”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短文描写第一天的情况是_____(详 略)写,第二天是_____(详 略)写。

2.短文中小伙子“喜笑颜开”最主要的原因是()

A.搬一根木头很轻松,就得到了那么多的赏赐。

B.他对商鞅下的令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描写。

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4.短文中“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题目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是()

A.商鞅变法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商鞅南门立木D.统一六国

6.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

(20分)

题目:

____________伴我成长

要求:

结合个人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习作。

2.中心明确,层次清晰,内容具体,能表达真情实感。

3.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甜蜜描绘捣衣慰藉

闪烁预防深刻冰箱

既然消息狠心违抗;即使悄悄狼狗伟大

隐现平静齐头天地水天山海若有若无波涛汹涌

1.如果 就 2.因为 所以 3.不仅 还

声音化作了雷声。

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了高加索山上。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略详

2.B

3.语言使国家强大起来心系祖国

4.不能,“郑重”说明审慎,不是开玩笑。

5.C

6.做人要讲诚信,要言而有信。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二

班级:

姓名: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5分)

huāngmángdírénjūshùbǎomǔzuǐchún

gēboménshuānqiǎngjiéqiānbǐháomài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硕(________)授(_________)蝴(________)涩(________)

项(________)受(_________)湖(________)湿(_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

英(____)无(____)精(____)报(____)文质(____)(____)

(____)公(____)法眉(____)目(____)步履(____)(____)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个与画“”结构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

既……又……不但……而且……只要……就……之所以……是因为……

1.小红()学习成绩优异,()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江涛()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3.()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会变成美好得人间。

4.妈妈()要上班()要照顾生病的我。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

人们进入了梦乡。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滴在荷叶上滚动.(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鸭子们从不吃惊,(用恰当的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包公审驴

北宋时期,有个穷人叫王五,它养了一头驴,用它运干柴和木炭,他爱护自己的驴就像爱护珍宝一样,由于他的悉心照料,这头驴毛色发亮,谁见了都忍不住夸赞,这头驴也很能干,别的驴能驮120斤,这头驴能驮200斤,别的驴驮一趟,它能驮两趟。

一天,王五让驴驮着木炭到集市上卖,他把驴拴在大门口,自己背着木炭送进买主家里。

出来时,驴没了,刚才拴驴的地方却有一头又瘦又难看的驴。

王五惊慌起来,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驴踪影全无。

他懊恼极了,又气又恨,只好牵着这头瘦弱的驴,到开封府包公那儿上告。

包公来到公堂前,开始审理此案。

他下令将被告带上来,就骂开了:

“呔(tǎi)!

你来自何方?

竟敢冒用他人的名字,冒充他人!

”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包公比先前更加恼怒,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

“王朝,马汉!

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它喝!

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

到时候我再来审它!

衙役们差点笑出声来。

他们把这头又瘦又弱的驴关进了空荡荡的圈栏里,消息不胫(jìng)而走,人们都十分吃惊,包公断案是有奇招,但也从未听说过审驴呀,因此,到了第三天,到厅听审的人站满了大堂内外,足足有几千人,都想来看热闹。

三通鼓罢,包公升堂。

听差们立即把驴牵来了,这驴的嘴巴已经陷下去了,脑袋低着,看上去更瘦弱、更可怜。

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

“喂,当差的!

给这头蠢驴重打四十大板,要用劲狠狠地打!

“是!

”一声断喝,板子像雨点似的,驴足足被打了四十大板。

末了,包公下令道:

“现在给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

这头瘦弱的驴被关了三天,三天没有吃,三天没有喝,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松掉绳子,跑得那叫个快呀!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听差和王五一同前去看个究竟:

看它跑进哪一家,那家就是它的主人家,就是偷走王五好驴而把自己的瘦驴留下的小偷。

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许许多多看热闹的人。

……

1.“胫”的意思是小腿,“不胫而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公审驴的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包公审驴”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对包公的印象是____________。

请查找资料,了解包公:

包公原名__________,北宋名臣,因为_______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七、习作。

(20分)

在生活中,有的人把同学、老师当作朋友,有的人把爸爸、妈妈当作朋友,有的人把自己养的小动物当作朋友,还有的人把书籍当作朋友……在生活中,谁是你的朋友?

你们为什么会成为朋友?

你们之间发生或什么……请围绕这个内容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己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慌忙敌人拘束保姆嘴唇

胳膊门栓抢劫铅笔豪迈

硕士教授蝴蝶苦涩项目接受湖水湿润

勇畏忠国彬彬秉执清秀蹒跚文质彬彬眉清目秀英勇无畏精忠报国秉公执法示例:

白发苍苍怒气冲冲

1.不但……而且……2.之所以……是因为…

3.只要……就……4.既……又……

1.示例: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乡。

2.雨滴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3.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鸭子们也从不吃惊。

1.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2.有人偷偷用自己的瘦驴换走了王五的好驴。

第一次审驴没有结果,饿了驴三天,第二次审驴打了它四十大板,然后把驴放了。

3.瘦弱的驴跑回主人家里,包公顺利地找到了小偷

4.断案如神包拯铁面无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