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55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①     B.②C.③D.④

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我国正在实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允许夫妻双方中有一人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个子女)。

据此完成3~4题。

3.此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总量减少B.人口出生率升高

C.人口死亡率大幅上升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4.2014年1月初,浙江省成为我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份,原因是该省(  )

A.人口数量减少B.人口性别比失调

C.人口老龄化严重D.环境人口容量低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5~6题。

5.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

6.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某城市示意图”,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原因是(  )

A.位于河流沿岸B.位于铁路沿线

C.靠近海港D.矿产资源丰富

8.滨海区的建设,有利于(  )

①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状况 ②扩大城市规模,方便城市内部联系和管理 ③扩大对外开放 ④分散老城区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

下图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9~10题。

9.1992—2010年,北京(  )

A.城市化率不断下降B.城市化速度持续加快

C.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D.城市化水平较高

10.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城市化具有关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引起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B.城市绿地面积扩大造成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C.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D.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

读表完成11~13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内圈(0~6km)

113

21764

21206

19554

20416

第二圈(6~15km)

593

2606

2261

4960

7277

第三圈(15~24km)

1102

1338

1820

2804

4305

第四圈(24~33km)

1611

621

785

1083

1765

郊区(33~)

-

-

-

-

-

1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

A.内圈B.第二圈C.第三圈D.第四圈

1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1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

A.农业发展B.服务业发展C.工业发展D.旅游业发展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

“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据此完成14~15题。

14.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B.热量和水源C.热量和土壤D.光照和土壤

15.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A.回收利用污染物B.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C.减少废弃物排放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由图中咖啡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

17.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A.交通B.科技C.政策D.市场

下图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18~20题。

 

18.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④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⑥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A.①③B.③④C.①⑥D.②⑤

1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图中的()

A.气候B.土壤C.市场需求量D.政策

20.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未表示出来的重要因素还有水源、科技等

B.政策的导向是使市场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展的主要因素

C.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原因与交通运输条件无关

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21.泰国平原地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西欧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其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D.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C.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

23.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

左下为我国某地农业产值构成图,右下为该地基塘生产示意图。

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5.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C.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D.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下表为四类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评价,读表完成26~27题。

 

 

26.四类工业部门共同的重要区位因素是(    )

 A.原材料        B.交通运输条件  C.建筑用地   D.市场

27.数字符号代表的工业部门正确的是(     )

A.①为石油工业  B.②为炼铝业    C.③为建材工业   D.④为甘蔗制糖业

 

下表所示为每炼一吨钢所需原料的变化。

据下表判断28~29题:

年份

1800

1900

1985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28.1800年前后,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率,应靠近(    )

A.燃料产地 B.原料产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29.20世纪80年代以来,钢铁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出现了(    )

A.向煤炭产地布局的趋势    B.向铁矿石产地布局的趋势

C.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布局的趋势D.向市场和交通发达地区布局的趋势

以宁波为龙头、以宁海为基地,加上周边的温州、台州、丽水、义乌、桐庐等地,浙江省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文具产业圈。

这里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物美价廉,是全球文具的采购中心和加工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30~31题。

30.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面金字塔图中的(  )

31.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  )

A.美国、俄罗斯、德国B.利比亚、古巴、南非

C.澳大利亚、越南、摩纳哥D.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

读“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4)的主要零部件产地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图示反映了工业的(  )

A.结构调整现象B.升级现象

C.集聚现象D.扩散现象

33.在中国建立的“苹果”电子产品组装企业属于(  )

A.劳动力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D.市场指向型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

据此完成34~36题。

34.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水泥厂、服装厂

C.火力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印染厂

35.下列工业属于丁类工厂的是(  )

A.水泥厂、造纸厂B.印刷厂、酿造厂

C.电镀厂、钢铁厂D.火力发电厂、钢铁厂

36.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何种工厂都不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下面两幅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上图中两区域分别是两国工业非常集中的区域,其形成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B.便于集中处理工业污染

C.接近原(燃)料地,节约运费D.便于竞争,提高技术

38.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②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

③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工厂之间也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④制糖厂、糕点厂等工业规模小,不能形成工业地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39.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厂,而不是将工厂建立在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A.是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B.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部件

C.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

D.使不同的零部件生产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

回答40~41题。

40.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41.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42.图中1、2、3、4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水运、航空、公路

B.水运、航空、公路、铁路

C.公路、铁路、水运、航空

D.航空、公路、铁路、水运

43.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现急需从北京运送血浆和各种急救药品到成都,宜采用的运输方式为()

A.1B.2C.3D.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

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44~46题。

44.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地)的距离(  )

 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

 B.高速公路>机场>高铁

 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

 D.机场>高铁>高速公路

45.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

 A.200Km        B.600Km        C.1000Km       D.1400Km

46.我国高铁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高铁对民航客运冲击最大的是(  )

 A.济南—上海    B.上海—杭州  

 C.北京—广州    D.北京—乌鲁木齐

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与发展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据此,回答47~48题。

47.京沪高铁2008年4月18日开工建设,影响京沪高铁建设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政策D.科技

48.京沪高铁86.4%的路长是桥梁,在非河区建桥的作用是()

A.桥比路安全B.桥比路造价低C.桥比路少占耕地D.桥比路美观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

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完成49~50题。

49.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工业B.园艺C.物流D.商务

50.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A.郊区城市化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即将建设的中巴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读下图,完成51~52题。

51.修建中巴铁路难度比较大的原因是沿线地区()

A.连接内陆与太平洋,工程量大B.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C.有印度河流经,洪涝灾害频发D.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52.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扩大经济辐射范围②缩短出海距离③增加能源通道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请回答53~54题

 

53.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A.①B.②C.③D.④

54.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C.③是汽车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55.右图所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

读某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56~57题。

56.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7.促使该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B.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C.交通便捷,人口流量大

D.交通干线,过往车辆多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在灾害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据此回答58~59题。

58.要对日本地震和核电站危害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

A.人工监测B.应用遥感技术C.坐飞机目测D.水上坐快艇监测

59.要准确快捷地查询各地的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读图“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回答60题。

 

60.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技术D.计算机技术

二.综合题(40分)

61.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5.292%。

材料二2011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1年初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分)

(2)据图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会产生问题。

(2分)

6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

材料二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1)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

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分)

(3)乙图中②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__;该地区五大湖沿岸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4分)

63.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小城市规划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甲处可优先规划发展的大型企业是________厂。

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5分)

(2)图中乙处为以印刷、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最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2分)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该规划的主要依据。

(3分)

6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2012年12月1日9时整,四列高寒动车组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标志着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材料二:

图20为“哈大高速铁路线分布图”,图21为“东北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1)试简述哈大高铁建设的重要意义。

                                       (6分)

(2)近50年,受           的影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增            。

(大或小)(2分)

(3)据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导,形成这种工业结构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4分)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BCA6-10DACDD11-15CACBB16-20ABCCA21-25DDCCD26-30CAADC

31-35ADADD36-40ACDDD41-45BDADC46-50AACDA51-55BAACB56-60DCBCC

二.综合题(40分)

61.(8分)

(1)增长人口大量迁入(2分)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4分)

(3)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过重;劳动力短缺。

(2分)

62.(10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季风气候不稳定,旱涝灾害多发。

(2分)

(2)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3分)

(3)玉米(1分)乳畜业(1分)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种植;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2分)

63.(10分)

(1)炼铝(2分)临近煤矿和火电站,能源丰富;附近有丰富的铝土矿,原料丰富;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3分)

(2)接近消费市场。

(2分)

(3)靠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环境条件好。

(3分)

64.(12分)

(1)①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②提高了运输能力

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经济交流

⑤缓解了原交通线路的压力⑥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6分)

(2)变暖  大(2分)

(3)重(1分)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社会协作条件好(3分)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座号________

…………………密………………………封…………………………线……………………

聊城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案卷

61.

(1)

(2)特点

原因

(3)问题

62.

(1)

(2)

(3)

条件

63.

(1)

(2)

(3)

64.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