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59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 中外运.docx

企业追踪报道之UPS中外运

物流企业追踪之中外运长航&UPS

 

关键词:

UPS跑道边效应中外运长航集团物流金融物流监管全球物流

组员:

黄琛缪双妍王茜周婷婷宋咏潮

第一板块美国联合包裹集团

UPS(UnitedParcelService,美国联合包裹)于1907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成立之初,UPS是一家主要经营信件传递以及零售店包裹运送的信使公司。

通过明确地致力于支持全球商业的目标,UPS如今已发展到拥有300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

如今的UPS,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同时也是专业的运输、物流、资本与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导性的提供者。

⏹全球总部:

美国加州亚特兰大市

⏹主席兼CEO:

MichaelL.Eskew

⏹营业收入:

515亿美元(2008年)

⏹雇员人数:

全球425,300(美国358,000;国际67,300)

⏹包裹递送量:

39亿件包裹与文件(2008年)

⏹服务区域: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户数:

每日790万(180万取件,610万递送)

⏹服务网点:

UPS商店4,200个;UPS营业店1,500个(全球);UPS服务中心1,000个;授权服务点17,000个;UPS投递箱40,000个。

⏹运送机队:

88,000包裹运输车、有篷货车、拖拉机与摩托车

⏹世界上第9大航空公司

⏹每日航程段:

国内:

1,071;国际:

767

⏹服务的机场数:

国内:

400;国际:

377

  

 

一、UPS的信息技术

80年代以前的UPS传统上更注重质量与效率,或多或少有些轻视甚至忽视先进技术的应用。

随着其竞争对手联邦快递(FedEx)通过信息新技术研发使用降低了空运服务的成本,并逐步主宰80年代的航空快件市场,UPS也开始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并在很短的时间达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联邦快递的技术水平。

1988年,UPS将其带有600个终端的IBM主机扩展到17,000个终端。

同年,UPS收购了Roadnet和IIMorrow这两家技术公司,他们开发了一套系统,使发运者能够通过计算机屏幕沿发运线路追踪每一台运送车辆,并且通过一套车上设备来调控发动机,以帮助UPS的车辆避免故障。

而UPS的技术人员也开始开发与联邦快递相类似的自动包裹跟踪系统。

1989年,UPS投资8,000万美元,在新泽西州Mahwah建立了一个连接UPS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和电子通讯中心。

1991年,UPS开始了一次大胆的行动,期望通过开发“发货信息收集器”(DeliveryInformationAcquisitionDevice,简称DIAD)来超过联邦快递的信息系统能力。

今天,每个穿深色制服的UPS送货司机都随身配备这个小小的DIAD电子写字板,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在读取信息的同时将数据传输到UPS的数据网络中。

当收货人在电子写字板上签收货物时,所有的信息会即时传到UPS庞大的电子追踪系统,与此同时发货人就可以在网上查到这些信息,并且可以看到收货人的签名。

通过DIAD,还可以将道路交通情况和什么地方有客户需要上门收货等信息传达到司机。

同时依靠全球定位系统,结合派送货物数量来规划司机送货线路。

其独特的移动解决方案,还使客户可以通过掌上电脑、手机甚至无线寻呼机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对自己交运的物品进行追踪。

在过去十几年里,UPS在新技术上的投资已经超过110亿美元,并还在以每年1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

目前,UPS网罗了4,000名程序编制员和技术人员,在Mahwah和亚特兰大设有两个大型的数据中心,拥有14台主机,每秒钟可以运行11.34亿条指令。

UPS还拥有713个中型机、245,000台PC,以及3,500个局域网和130,000个连接工作站,全球网络遍布100多个国家,为超过90万的用户提供服务。

UPS的信息技术成就不仅为它带来了盈利和奖项,更为其下一步的行业扩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UPS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从1993年开始,UPS推出了以全球物流(WorldWideLogistics,简称WWL)为名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并于1995年正式成立UPS物流集团,来统领全公司的物流服务。

通过建立在50多个国家的450多个分驳中心,UPS物流集团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另配件和产品供应链管理,以及退货、修理等售后服务方面的物流管理,降低客户在流通领域的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物流链管理的专家,UPS物流集团将自身的运输优势发挥到了极至,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过程可能造成的延误,创造了所谓的“跑道边效应”(EndofRunwayEffects),在机场边建立物流管理中心,与多家高科技公司结成联盟,为他们提供库存、配送甚至售后服务。

比如,UPS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机场。

每天惠普公司将损坏的电脑空运到机场。

这些设备被运到机场边的UPS物流中心,由60名技术人员将其修复,再送到机场当天运走。

这个部门每天修理800台电脑。

2000年2月,福特汽车公司宣布与UPS物流集团结成战略联盟,以加快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品车交付速度。

通过运输网络的优化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车辆从福特公司交付到代理商和用户手中的时间大幅缩短,并且使准时交货成为可能。

同时,联盟还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货物追踪系统,使福特汽车公司和其代理商可以在网上跟踪每辆汽车从生产到运输的全过程。

通过物流服务的提供,UPS还成为新兴的网上零售业的后勤支柱。

1998年圣诞节期间,全美通过网上订购的商品中55%由UPS完成派送(美国联邦邮政完成32%,联邦快递完成10%)。

此外,UPS还负责与耐克合作,负责耐克的鞋和运动服装的仓储和派送。

三、UPS的电子商务战略

策略一,将自己的物流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融合到用户的业务流程中去。

1997年,UPS推出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运输“应用程序界面”(API),名为“UPS在线工具”(UPSOnlineTools)。

这套工具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模块,可以直接嵌入电子商务网站,完成网站的运输派送功能。

工具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运输服务种类的选择、运费和处理费计算、运输时间计算、UPS收货点的选择、运输标签打印、运件的追踪等的各种服务。

比如顾客到麦克隆电脑公司的网站订购产品,该网站已通过“UPS在线工具”与UPS服务器相连,顾客定下产品后,为其提供派送服务的事实上就是UPS。

顾客会相应地得到一个UPS的追踪号码,并且随时在麦克隆的网站上查询到其订购产品的生产进度和派送情况。

“UPS在线工具”推出以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被接入到4万多个网站,既解除了这些网站网下派送的后顾之忧,又使UPS与成千上万的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并控制了包裹派送业务。

“UPS在线工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功能最强大的运输应用程序。

策略二,与知名的软件开发商结成战略联盟,授权应用其软件或共同开发软件。

比如通过Harbinger、IBM、OpenMarket、Oracle等公司的电子商务软件都可以直接采用UPS的网上运输工具。

而SAP、Oracle、Peoplesoft等在ERP(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技术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则将自己的IT技术与UPS的库存管理、实时零配件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为企业开发出从起点到终点的完全物料管理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将生产规划、零配件采购、人力资源管理、成品出库等内部计划与UPS的零配件、成品库存及派送等外部服务无缝隙地衔接起来,UPS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的物料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运输、仓储、派送等物流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物流供应和派送过程的效率,真正实现了全程物流服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UPS还在致力于开发网上文件传输服务,将自己在现实世界的核心业务和服务理念向虚拟世界推广。

1998年6月,UPS推出了“UPS文件交换”(UPSDocumentExchange)系统,为客户提供大容量、快速、安全的文件、图像和软件的网上传送服务。

1999年又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的“UPS在线专差”(UPSOnlineCourier),并与Worldtalk合作,使得数据和文件在网上传送的安全性得到实质性地提高。

1999年5月,惠普公司宣布与UPS合作开发全球第一个用数字方式在网上传送和追踪纸面文件的系统。

此外UPS还开发了专业保证法律文件和发票等在网上安全传送的系统。

四、UPS的管理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

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

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为送货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来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

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种3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

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这种刻板的时间表看似繁琐但却能带来高效率,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

联邦快运公司(FederalExpress)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

第二板块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一、集团概况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外运长航)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于2009年3月重组成立,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外运长航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之一,是以综合物流、航运和船舶工业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国际化现代企业集团。

其中,综合物流业务包括:

海、陆、空货运代理、船务代理、供应链物流、快递、仓码、汽车运输等,是中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最大的航空货运和国际快件代理公司、第二大船务代理公司。

航运业务包括:

船舶管理、干散货运输、石油运输、集装箱运输、滚装船运输、燃油贸易等,拥有和控制各类船舶运力达1800余万载重吨,是我国第三大船公司、我国内河最大的骨干航运企业集团、我国唯一能实现远洋、沿海、长江、运河全程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

船舶工业形成以船舶建造和修理、港口机械、电机产品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声誉。

其它主要业务还包括:

旅游、科研院校、房地产等。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5亿元,截至2009年底资产总额为1064亿元。

中国外运长航控股三家A股上市公司、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下属境内企业1000余家,境外企业100余家,网络范围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境外地区,与400多家知名的境外运输与物流服务商建立了业务代理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外运长航是中国物流标准委员会审定的,我国唯一的集团整体5A级(中国最高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中国外运长航将致力于成为国内外客户首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

二、发展远景

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物流与航运服务提供商。

三、子公司简介

(一)、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简称中国长航),是中国三大航运企业集团之一、我国内河最大的骨干航运企业集团。

中国长航前身可追溯至清朝末年官督商办的招商局,至今有130多年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于1950年组建了长江区航运局,始称“长航”。

1984年长江航运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港航分管,成立了交通部长江轮船总公司,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以长江轮船总公司为核心成员组建了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成为我国首批57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

1996年核心企业更名为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并于1997年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

1999年元月与交通部脱钩归口中央企工委管理,2003年开始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企业。

2008年12月,与中外运集团联合重组成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09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资产总额524亿元,从业人员约7.97万人。

2009年,完成货运量1.3亿吨,货运周转量2818亿吨千米,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

现有全资子企业16家、控股子企业5家,分布在长江沿线省市及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在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合资公司或驻外机构。

中国长航主要经营航运、船舶制造及修理、燃油贸易等业务。

(二)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外运”)成立于2002年11月20日,并于2003年2月1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外运长航”)控股的H股公司。

它注入了集团在香港、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湖北、连云港、重庆、江西、安徽、山东、天津、辽宁等国内发展迅速的沿海、沿江地区和其它战略性地区的核心业务、优良资产和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承继了集团公司50余年从事物流运输服务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强大稳固的客户基础和享誉全球物流运输界的品牌,成为中国外运长航发展综合物流的旗舰。

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有员工20937名,公司总资产达21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94亿元人民币。

中国外运集海、陆、空货运、仓储码头服务、快递、船务代理及货运代理业务为一体,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其业务主要由所属子公司(含控股)实行专业经营。

在营运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综合物流所必须的全程方案设计、组织、协调、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拥有齐全、结构均衡的战略资产。

其中,自营码头吞吐能力达33543300吨;自营船舶98艘,353142吨;集装箱场站56个,面积1872650平方米;仓库335座,仓储面积1677618平方米,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沈阳及南京设有货物分拨中心;营运车辆2949辆,35569载重吨;铁路专用线8条。

公司注重一体化营销体系和标准化业务操作平台的建设,建立起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打造了以海陆空货运体系为支撑、以战略资产为依托的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平台。

中国外运的服务网络覆盖中国、遍及全球主要经济区域。

除公司自身拥有一个覆盖中国重要战略和沿海地区的服务网络外,通过控股子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分支机构,拥有覆盖国内主要城市和经济活跃地区的航空货运和快递服务网络;通过与母公司中国外运长航订立的多项服务协议,得以利用其所拥有的中国最庞大的服务网络;同时,通过与国际战略合作伙伴结成的同盟关系,在世界主要经济区域建立起强大的海外代理网络。

(三)、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

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船务公司之一,拥有并经营一支以散货船为主,并辅以集装箱船和超大型油轮的船队。

公司提供船舶出租服务,同时亦为大部分自由船舶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确保公司有一支优质的船队,能够满足客户运输服务的需要。

凭借母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公司于航运业逾50年的经营,公司已经与多个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

公司的客户包括国内及跨国承租人、大型船舶营运商及船务公司。

公司总部位于香港,业务包括干散货运输、油轮服务、集装箱运输等。

第三板块中国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物流金融(LogisticsFinanceLogisticsFinance)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施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从狭义上讲,物流金融就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即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

相对于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物流金融业务开始的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

在国外,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更多是金融机构,而国内金融物流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

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跟金融机构合作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

国内学者关于物流金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物资银行、融通仓等方面的探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物流服务展开的,未能从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角度探讨相应的金融服务问题。

如,罗齐和朱道立等(2002年)提出物流企业融通仓服务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探讨;任文超(1998年)探讨了引用物资银行概念解决企业三角债的问题。

在国内实践中,中国储运集团从1999年开始从事金融物流部分业务。

金融物流给中国储运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近该集团公司总结了部分金融物流业务模式,并在集团所有子公司进行推广。

第四板块中西方物流金融业发展的差距

1、在立法方面

美国早在1952年就出台了《统一商法》,打破了传统上对不同担保形式的僵化分类,有效地明晰了物流金融中涉及的担保物权归属问题。

使统一的担保物权公示性备案系统和登记制度得以建立,从而帮助了债权人在提供贷款之前就能够确定担保品的价值及其优先权效力。

现在这一法典发展已相当成熟,几乎所有在物流金融业务中涉及到的业务行为,都能够找到对应的、具体的法律法规,有力地保证了物流金融业中的责权关系,抑制了恶性欺诈行为的发生。

同时为风险发生时的处理也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形成了快捷、有效、低廉的执行机制,减轻了债权人的事后讼累,强化了实现债权人权益的执行效果。

而我国,目前只有《合同法》《担保法》和中的某些条款才能够作为法律上的依据来判定相关业务纠纷的法律属性。

而相关的物权登记制度混乱低效,缺乏统一公开的物权公示性备案系统。

而且处理业务纠纷时多采用的是法律程序,这样不仅执行过程低效,成本高,更为严重的是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使债务人违约时使债权人损失很大。

2、在业务方面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颁布了统一的仓单法案,明确了仓单标准,建立了社会化的仓单系统,增强了存货的流通性。

并随着物流业和物流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基于供应链关系订单融资的大量出现,对担保品进行了产权认证、价值评估和监督控制,使第三方机构和为物流金融提供评估、仓储和监控服务的物流仓储企业已相当的规范和发达,并且还加强了担保品处置的配套设施建设,减少了处置环节、缩短了处置时间、降低了处置成本:

如建立了担保品资产地、将贷款业务证券化,有效地分散了贷款风险;建立并规范了担保品拍卖和转让市场;尤其是近20年来鼓励金融创新、允许混业经营。

这不仅使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范,而且使专门从事物流金融业务的机构越来越多,业务操作流程变得更加规范,业务模式也更加灵活。

而我国还处于物流金融业务的初级阶段,相应的担保文件(如仓单)不标准且缺少流通性;第三方中介机构缺乏专业技能和诚信;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物流仓储企业鱼龙混杂,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甚至出现了借款人与物流企业联合欺诈银行的现象;各融资主体缺乏必要的业务信息共享,相关的业务操作流程混乱且标准不统一,而且缺乏规避和分散风险的货款业务转让机制、担保品风险对冲机制和违约后的处置机制。

三、在融资主体、担保品和融资对象方面

西方国家开展存货质押融资的主体较多元化。

既存在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和专业信贷公司借款给企业,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和物流仓储公司对质押存货和借款人进行评估和管理控制,又存在物流公司兼并银行或银行成立专门的金融公司独立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这样就可使企业的融资渠道变得更加广阔和畅通,由于有了丰富的经验、规范的操作和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西方的物流金融业务允许担保的品种也比较丰富。

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发展都较为成熟。

融资对象也从原始阶段的农户扩展到了批发零售流通企业、供应商和生产型的企业,已形成了针对供应链上企业全方位的融资体系。

而我国在融资主体方面,由于受银行分业经营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影响,物流金融业务中提供资金和进行相关结算的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商业银行,采用的模式主要也只有两种:

一种是银行借款给企业,但并还常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和物流企业对借款企业和担保品进行评估和管理控制;另一种是银行统一授信给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按照银行的规定开展物流融资业务。

在这两种模式中,物流企业都没有独立的融资功能,只起协助银行的作用,第三方机构参与度也较少。

4、在控制方式方面

1、在保管方式上:

在应收账款融资中,西方已能够分类别、分账龄以及分风险大小对应收账款进行保管,并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我国银行虽有一定的经验,但还没有形成对应收账款有针对性的系统保管;在订单融资中,西方对订单所涉及的物流和资金流一般采取的是封闭或保管监督的方式,以此大大减少借款企业的道德风险。

我国近几年才刚刚起步,订单的科学和标准化的保管还有待探索;在存货质押融资中,西方在二十世纪之交,就对质押存货的保管方式从初期的公共仓储,即必须将质押的存货运输到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指定的仓库仓储存,发展到了就地仓储,即质押存货可储存在借款企业自己的仓库中,而且允许借款企业可在支付回款、交换新的仓单和根据其它合约条款的情况下,随时地拿走质押存货进行生产运作,并根据借款企业的情况进行量身定做。

我国现阶段多是针对流通型企业开展业务,因此,对存货的保管方式多以公共仓储为主。

2、在监控方式上:

在应收账款融资中,融资主体既能够根据行业、借款企业及交易对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应收账款作担保,又能够相应地确定应收账款的追索方式和相关主体的追索责任,还能够对业务进行动态监控。

我国银行主要凭经验进行监控,没有充分地利用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技能,致使对供应链物流的支持有限;在订单融资中,既能够通过封闭式和信息化的管理来监控订单所涉及的物流和资金流,又保证了授信的“专款专用”既为借款企业量身订,做了监控方式,又注重了与其他融资形式的衔接,同时又保证了供应链的畅通。

由于信息化程度和业务水平较低,我国银行还不能有效地监控订单所涉及的物流和资金流,保证授信的“专款专用”而且还缺乏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有机衔接;在存货质押融资中:

监控方式已从最初的静态质押形式发展到根据客户需要量身订做的动态质押形式。

这样,借款企业就可在保持质押存货总量平衡的情况下,通过交纳保证金,补充新的存货或根据银行的授权等方式取回质押存货,来用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在国内,通过物流仓储企业和银行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对质押物的监控方式已开始从静态质押,发展到循环质押、置换仓单质押、信用或保证金置换仓单质押和动态控制存量下限质押。

3、在风险控制方式上:

西方已将信用评级的交易技术用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估中,并针对物流金融的特点,注重从供应链整体和担保品所涉及的贸易关系来进行动态风险控制。

另外,一些专门的预警技术、规避和分散风险的机制及风险评估的评估方法,也在物流金融业务中逐渐地得以运用。

而我国商业银行对物流金融业务过程中所遭遇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以及担保品相关风险缺乏细致的辩别分类,对风险的度量缺乏科学方法。

目前还主要凭经验确定利率、质押率、货款期限和平分率等重要指标,难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第五板块中外运与UPS的物流金融业务

一、中外运的物流金融业务

(一)、中外运供应链物流状况

物流金融的发展与供应链物流密切相关。

供应链物流是中国外运基于海、陆、空货运代理、仓储、运输等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