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75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docx

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2016年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指导思想

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是遵照省教育厅《关于建立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案>的通知》(教职〔2015〕7号)要求,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命题要体现语文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容及要求

(一)考试围

本考试的围为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部分,各部分的比例如下:

基础知识12%、现代文阅读12%、文学作品欣赏18%、古代诗文阅读18%、综合实践与应用10%、作文30%。

各部分的具体考查围见附录。

(二)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试将考查学生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欣赏评价[D]和表达应用[E]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识记”“了解”“记忆”“识别”“默写”等行为动词。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分析”“辨析”“判断”“概括”“归纳”等行为动词。

D.欣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欣赏”“评价”等行为动词。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运用”“使用”“写作”等行为动词。

(三)考试的具体容与要求

考试容

考试要求

说明

基础知识

A

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B

掌握查阅常用工具书的法,并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B/E

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C

正确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的病句类型

E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C

正确判断比喻、比拟、借代、夸、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A

了解基本篇目所涉及的中国重要作家的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文学作品欣赏)

A

识别基本篇目的体裁

B/C

理解并分析基本篇目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C

能够正确筛选、归纳、辨析语段的重要信息

C

能够概括基本篇目的容要点与中心意思

C

能够准确分析基本篇目及重要语段的写作思路

C/D

能够分析、欣赏、评价基本篇目中的艺术形象

C

能够分析基本篇目的写作特色、艺术手法

阅读与欣赏(古代诗文阅读)

A

正确诵读基本篇目,并默写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

A

了解基本篇目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

A

识记基本篇目中的通假字

B

掌握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B

掌握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的用法

C

辨析基本篇目中常见词语的活用现象

C

辨析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句式

E

能够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语句

B

理解古代诗词的容与思想情感

C

能够概括出自己学习古代诗文的体验与领悟

D

欣赏古代诗词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

表达与交流

E

能够运用口语交际知识根据交际目的进行简明得体的口语交流

E

能写作课本中涉及的常用应用文

E

能写作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文章。

一般要求为:

熟练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式;切合文体要求,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容充实,选材得当;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贴切;书写规,标点正确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E

能够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场景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案,组织活动实施,形成活动成果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及比例

题型

模块

题量

分值比例

答题建议时间(分钟)

选择题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6

12%

10

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

10

30%

25

古代诗文阅读

4

8%

5

非选择题

填空题

古代诗文默写

5

10%

5

简答题

综合实践与应用

(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

10%

15

写作题

作文

1

30%

30

(二)难易题及比例

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

2:

1。

(三)容比例

考试容

分值比例

基础知识

12%

现代文阅读

12%

文学作品欣赏

18%

古代诗文阅读(含默写)

18%

综合实践与应用(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0%

作文

30%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90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100分。

五、样卷示例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寥廓(kuò)踱(duó)步作(zuò)坊孱(chàn)头

B.绰(chuò)号改观(guān)岑(cén)寂卑鄙(bǐ)

C.媲(pì)美炽(chì)热浸渍(zì)干涸(hé)

D.中枢(shū)龟(jūn)裂点缀(zhuì)寒暄(xuān)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时,远远的前,层峦迭嶂之上,迷濛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B.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

C.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和珍君,更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D.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A。

3.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阅“永葆青春”中“葆”的读音和意义,下列各项中,说确的一项是()

A.先查“艹”部,然后在“九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保持”。

B.先查“艹”部,然后在“十二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茂盛”。

C.先查“亻”部,然后在“十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茂盛”。

D.先查“亻”部,然后在“十二画”中找到该字所在正文页码,并确定其读音,意义为“保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并理解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B。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C.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D。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像横着一条金带。

(比喻)

B.蝉沐浴在温暖的下,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中。

(拟人)

C.现在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法或启示吗?

(反问)

D.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对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识别比喻、拟人、对偶、反问四种修辞手法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6.下列作家、作品、国别、文体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德国小说

B.《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中国散文

C.《寻梦者》戴望舒中国现代诗歌

D.《蝉》法布尔法国说明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作者及国别等文学常识,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A。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

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据记载,南越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已有荔枝。

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000年以上。

唐代对荔枝多有记述。

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年)成书以后,就最为人所重视。

荔枝也产于广西和,却很少有人说起。

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而以记载产的为最多,除了一种失传外,尚存8种。

有关产的,两种已失传,仅存一种。

还有清初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

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

容包括荔枝的史实、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等,并记载了荔枝的32个品种。

其中“紫”一种,现名“荔枝”,仍然广为栽培。

“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活在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果。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7.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荔枝原产于我国”的一项是()

A.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

B.南越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C.唐代对荔枝多有记述。

D.蔡襄的《荔枝谱》成书于1095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辨析选文重要信息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D。

8.下列对选文第2段的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介绍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一共有13部。

B.根据蔡谱记载,我国宋代的时候只有32种荔枝品种。

C.《荔枝谱》中记载的“宋公荔枝”已生存近千年。

D.谱中记载的“荔枝”如今依旧广为栽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理解、分析选文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9.下列选项中,选文均使用的一组说明法是()

A.作比较打比B.举例子列数字

C.举例子下定义D.列数字引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选文的写作特色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B。

10.关于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选文写作特色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二)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鱼翔浅底”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情态。

B.“万类霜天竞自由”总写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C.“谁主沉浮”可以理解为“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下阕描绘了早期革命者超脱世俗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选文容、分析艺术形象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D。

12.下列对选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看”字是领字,下阕起到领起作用的字是“忆”字。

B.上阕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C.下阕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革命者早期生活的回忆。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呼应上阕“谁主沉浮”的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选文写作思路、主要容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A。

13.下面对选文使用的艺术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情景交融。

深秋景致包含有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B.对比手法。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

C.讲究炼字。

“染”字写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

D.本首词上阕主要写景,景中含情;下阕主要通过叙事来抒情,情中显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艺术手法、艺术形象的分析欣赏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D。

【答案】A。

(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选自自清《荷塘月色》

14.对选文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上的月光。

B.荷塘四的树影。

C.月光下的荷塘。

D.荷塘上的青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选文容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A。

15.下列关于选文中加点词语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泻”紧扣“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写出月光的流动感。

B.“浮”准确地写出雾的轻柔和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

C.“斑驳”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选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与作用的能力,本题属于较难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C。

16.对画线句中“光与影”和“名曲”的共同点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写作手法的理解,本题属于较难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C。

【答案】B。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基本篇目中的通假字,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C。

18.下列各句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

君子本性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客为者?

译文:

客人为什么做这件事呢?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文:

至于礼乐教化,只好等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

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文:

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语句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E。

【答案】B。

19.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B.《琵琶行(并序)》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述诗之一。

C.洵与其子轼、辙并称“三”,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虞美人》(春花秋月时了)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篇目涉及的文化文学常识,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D。

2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雨霖铃》大量运用典故既描写了眼前离别之景,又抒发了别后思念之情。

B.《静女》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

C.《琵琶行(并序)》用比喻、叠词等手法对音乐进行了细致描写。

D.《将进酒》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古代诗词的容和分析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D。

【答案】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0分)

(四)古代诗文默写(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乱穿空,,。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2.写出维《山居秋暝》的第二联:

,。

23.假舟楫者,,。

(荀子《劝学》)

24.,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杜甫《旅夜书怀》)

25.。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文的背诵及默写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A。

【答案】2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2.明月松间照清泉上流。

2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4.星垂平野阔官因老病休25.众里寻他千XX灯火阑珊处

【评分标准】每一空错1字扣0.5分,错2字及以上不得分。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班级将要举行“难忘的人物形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明所在小组准备认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向同学们推荐贾宝玉这一形象。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26.为了比较完整准确地了解贾宝玉这一形象,明向班主任林老师借阅《红楼梦》一书。

请代明写一借条。

要求:

格式规,容完整。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语境写作常用应用文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E。

【答案】

借条

今借到林老师《红楼梦》壹本,计划于4月30日归还。

借书人:

2016年4月5日

【评分标准】标题1分,正文3分,落款2分。

正文应包括所借图书的书名、数量、归还日期等,其中的数字“一”应写为“壹”。

信息不完整、“一”没大写的,各扣1分;署名和日期顺序颠倒或残缺,扣1分。

27.在班级交流会上,明向全班同学介绍了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请写出明的介绍词。

80字左右。

(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语境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介绍的能力,本题属于较难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E。

【答案】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角之一。

他追求平等自由,这从他摔玉和为林黛玉取字“颦颦”可以看出来。

他还是一个有叛逆思想的人,比如小说中那首《西江月》就是对他叛逆性格的最好的诠释。

【评分标准】能比较准确地介绍贾宝玉基本的性格特点,结合小说的情节进行比较恰当的分析,字数符合要求,语言比较流畅,即可得3-4分。

(六)写作(3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据媒体报道,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滑20多年的势头有所改变,但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滑,而中小学生的个别指标,如50米跑成绩有所提升。

有关专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大量时间用于上网等。

而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得益于体育课的保证以及体育成绩纳入升学等因素。

请你就上述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50字左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运用议论的表达式写作议论类短文的能力,本题属于容易题,考试能力层级要求为E。

【评分标准】按四类标准评分。

一类卷:

立意较新颖,层次较清楚,语言较流畅。

(24-30分)

二类卷:

主题明确,容较丰富,层次较清楚,语句较通顺。

(18-23分)

三类卷:

主题较明确,有一定容,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

(12-17)

四类卷:

容不切题;观点错误或混乱;语句不通,不知所云;不足200字;明显抄袭。

(11分及以下)

说明:

①不满200字,判为三类卷;少于150字,判为四类卷;

②错别字一般3字扣1分,扣满2分为止;

③标点符号每用错3个扣1分,扣满2分为止;

④卷面不整洁(大量涂划、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等),酌情扣1—2分。

附录:

一、基本篇目

1.沁园春·…………………………………………………毛泽东

2.再别康桥…………………………………………………………志摩

3.荷塘月色…………………………………………………………自清

4.长江三峡…………………………………………………………白羽

5.景泰蓝的制作……………………………………………………叶圣

6.伯格曼法则在北极………………………………………………位梦华

7.静女……………………………………………………………………《诗经》

8.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潜

9.将进酒…………………………………………………………白

10.旅夜书怀…………………………………………………………杜甫

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德]恩格斯

12.拿来主义………………………………………………………迅

13.药…………………………………………………………………迅

14.警察与赞美诗……………………………………………[美]欧·亨利

15.我的母亲………………………………………………………适

16.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17.虞美人(春花秋月时了)……………………………………煜

18.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19.念奴娇·赤壁怀古………………………………………………轼

20.蝉…………………………………………………………[法]法布尔

21.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

…………………………………立明

2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

23.咬文嚼字………………………………………………………光潜

2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5.师说……………………………………………………………愈

26.六国论……………………………………………………………洵

27.雷雨(节选)……………………………………………………禺

28.茶馆(节选)……………………………………………………老舍

29.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俄]巴尔蒙特

30.寻梦者………………………………………………………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