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教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932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谈幼儿园教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幼儿园教研.docx

《谈幼儿园教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幼儿园教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幼儿园教研.docx

谈幼儿园教研

 

一、什么是教研

教研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研究。

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以保教人员为主体,以保教实践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教育规律与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保教工作的实际问题,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研究活动。

提起教研,人们自然会想到科研,那么什么是科研?

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称。

教研与科研的关系近几年年来事实上以越来越让人困惑不已,最近有一篇文章重申了这种困惑:

有一次,科研人员和教研在评价同一节课时,出现了分歧。

一个人说课堂学生放的不够,另一个却认为放的过了,由于看法差距很大,讨论中谁也说服不了谁,几乎吵了起来,对一节课的评价,科研和教研难道有两个标准?

徐正言先生对科研和教研的关系作了颇具代表性的概括:

1、科研是较高层次的研究,而教研是相对较低层次的研究,教研比较省时而教眼比科研省力。

2、教研是科研的基础。

(教研的任务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科研的任务是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论,更具有创新性新);如:

《游戏矫治幼儿问题行为的研究》课题首先要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要思考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项课题共需要两年的时间,而教研教师在教育工作实际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教研的内容,如;公开课怎样上?

如何指导幼儿游戏……。

3、教研扩大了科研成果的价值;4、科研工作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

附:

幼儿园教研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比较表

幼儿园教研工作

幼儿园科研工作

目的

提高日常保教工作质量,提高保教队伍素质

探索幼儿园教育规律

任务

运用教育理论,解决保教工作的实际问题

丰富发展幼儿教育理论,指导幼教工作实践

参与人员

教师、保育员、实际工作者

幼教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

主要方法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实验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研究问题来源

保教工作实际

理论文献和幼教实践问题

评价

定性

定量、定性

成果形式

操作性成果

理论性成果

由此可以看出,教研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幼儿园工作中应努力克服重科研轻教研,以科研代教研的倾向,在充分发挥教研、科研的各自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两者的有机联系;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研

(一)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中国教师的形象,更多的固定在韩愈的师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70年代教师是技术员(板书、管理学生),80年代教师是工程师,(不仅操作,而且会设计),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角色在发生重大的转变:

教师将从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学的研究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对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我们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幼儿教师还应是终身学习者。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摆在了教研工作的首位,,90年代的教师是反思型教师。

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顺应阶段(融入新环境,进入新角色,这个阶段主要是幼师毕业到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年);2、适应阶段(入门到熟练,3、4年的时间);3、发展阶段(工作几年以后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已烂熟于心,甚至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程。

这时教师开始分化:

有些开始走上继续发展的道路,进入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研究型教师,有些从此开始停滞不前,成为熟练型教师,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

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教研是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桥梁。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名言:

“如果你要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教研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教师面对着复杂的充满情感和想像力的不同个体——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探索深入下去,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每位孩子由于先天因素(遗传因素、孕期、产程差异)、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伙伴环境、偶像环境、校园环境)、教育因素(早期教育的时间、程度、方式)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以同一种教育方法教育不同的个体显然是不同的,这要求我们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必需开展教学研究。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对儿童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学前教育有关理论不断发展:

1、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从智商到情商。

3、从右脑开发到全脑开发。

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

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科研的价值取向。

而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教研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消费市场,幼儿是特殊的消费者,由于受年龄的限制,选择幼儿园由家长决定,从行业意义上讲,吸引家长的是幼儿园所有的竞争资本。

江苏省一个城市对性质不同的幼儿园调查,37%家长是经过调查为孩子择园的,42。

8%是经亲友推荐的。

家长在择园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牌子是竞争的后盾。

2、门面是竞争的基础。

3、特色是竞争的手段。

4、服务是竞争的法宝……那么从幼儿园角度来看,幼儿园要想有声源、有效益、自己的员工有工资可发,就必须为家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只有让家长了解,你的教育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家长看的更多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和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办园特色和教育特色。

如何办出教育特色,需要日常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活动。

如:

开封市民族幼儿园,房舍一般,地方狭小,是一所街道办园,和本市的群英幼儿园、教工幼儿园是不可比的。

但是她们的生源为什么一直这么好,家长们托后门、掏高价、还要接受幼儿园的挑选,为什么?

家长看中的是她们的特色——音乐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她们一直在做教研,研究奥尔夫,柯达伊,并邀请国内外的幼儿音乐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园授课,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

注重教师的培训,园内教师每人擅长一样乐器的演奏。

她们注重培养孩子特长,为孩子提供充分表演、展示的机会,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力、自信心的发展,带动孩子整体素质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被称为“幼儿艺术的摇篮”,成为了不起的品牌。

所以,教研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幼儿园的竞争力,带动幼儿园的发展。

三、幼儿园教研现状分析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们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我们进行反思,发现教研活动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研内容留于形式,活动方法单一。

以往进行教研活动大多是组织教师学文件、学理论,很少落到教师的工作实处;并且在方式上通常都是集中学习。

教师缺乏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与愿望。

正是由于教研活动的单一、枯燥,不能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师中间流传这样的顺口溜:

动口不动手,动耳不动脑,读书念文件,学完会就散。

(二)幼儿园领导自身不够重视教研工作。

不少幼儿园急功近利,盲目扩大招生,忽视了教研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致使教师任务重、工作忙,抽不出专门时间进行教研活动。

园长对教师最大的要求就是不要出“事”。

园内或根本没有教研组织,或者虽然有,也是形同虚设,教研活动不正常,布置多、检查少、效果差。

这种交差似的教研,能有多大成效?

(三)有些幼儿教师不够重视教研工作。

她们有些人认为自己学历浅,资历不够,只要能按要求上好课,不出事故就已经不错了,搞教研是专家、学者们的事,因而对教研工作不够积极。

另外,教师业务素质上的差距,也确实妨碍了教研工作的开展。

(四)在教研工作中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全局的把握,缺乏现代意识。

现在,的确有些园已能够比较正常地开展教研活动,但在这些幼儿园,多数的教研活动也只是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或搞好一次主题活动,缺乏深入研究和全局把握,对关系到全园幼教改革的根本性问题重视不够。

此外,有些幼儿园不能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教研工作的关系。

上述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基本方法

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行为,迫切需要教师以教育活动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在目前的行动研究中,我们主要是通过采取以下几种模式来激活教研:

(一)、情境示范式。

把典型教师当成看得见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行为示范;使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讨论,建构对课改的理解;集大家智慧,通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的实践策略。

(1)以老促新,新老教师共同发展。

以老带新是幼儿园在培养新教师时常用的方法,让幼儿园由一定经验的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对新教师做现场示范,做示范观摩活动。

幼儿园内有特色、较成熟的教师,就是幼儿园非常好的教研和培训资源。

我想问一下幼儿园的管理者,每次培训派什么样的教师去参加?

就拿我园为例,每次外出学习回来,要把学习的东西传递给大家,有的教师能把学到的东西照样传给大家,或做课做出来,一个人学习,全体教师受益,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而有的教师外出学习,对幼儿园起不到作用,或许对自己有用,那么他的学习只是观光了一圈,这种学习是低效的。

(2)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教研。

在上学期我园在大、中、小班开展了一物多玩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物多玩活动培养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动作和协调能力发展,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在活动材料制作中,老师们选用了丰富的材料:

布头、挂历纸、废纸箱、饮料瓶等等,有的班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和孩子共同制作,自制的玩具实用,为活动开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可是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教师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情境一:

 孩子们席地而坐,老师出示颜色鲜艳的沙袋 ,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有的说:

老师,我要红色的,有的说:

老师,我要黄色的,有的说我要大的,有的说我要小一点的,老师说:

我看谁最安静,我就给谁发沙袋,于是老师一个挨一个的发起来

情境二:

户外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幼儿玩纸棒,让孩子们想出各种玩法,看谁创造的玩法多。

分散活动之后,教师把大家集合起来,讲评说:

“刚才有的小朋友创造的玩法很好。

有的小朋友虽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

现在,让XX来告诉我们他的玩法……” 

情境三:

教师提供塑料圈,要求孩子玩得和别人不一样。

活动中,教师说:

“我来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于是,孩子们纷纷演示起来。

教师对一些孩子的玩法点头赞许:

“我看到XX玩得和别人不一样!

”此时,保育员忙着用照相机记录孩子们的创造性玩法。

有的孩子忸怩起来,有的跑了开去,有的则特意摆出姿势让老师拍照。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看到这三组情境有什么想法,当时我园教师们一看到这三组情境都会意地笑了,因为这样的情境发生在他们中间,自己并未重视过,而当情境摆在面前时,他们很容易就发现了问题,并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情境一中的教师则未能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活动中有等待现象。

 从情境二和情境三来看,教师的教育目标似乎得到了落实,但是大家发现游戏中幼儿的创造行为似乎更多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获得教师的夸奖,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游戏需要。

当孩子通过教师的行为和言语揣测教师期待他们“与众不同”时,那种本该属于孩子的自然的,同时也是宝贵的、专心致志地沉浸于游戏之中的状态被打破了。

教师的行为限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

由于这些问题都来源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中,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所以教师们非常感兴趣,也能提出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这样以来,既解决了教师在教育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又使教师获得了启发和领悟;既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评价分析能力,还为教师今后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二)专题研究式。

先提出现象和问题;再分析现象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交流实践做法;接着形成组内(教研组)对策,再进行组间交流,最后将各组意见汇总,形成具体对策。

(1)在纲要颁布实施后,许多新观念、新思想冲击者教师的大脑,教师更关注幼儿,但也有一些教师感到无所是从,于是我们围绕纲要,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激发教师在原有经验上的认知冲突,引导教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认识,在主动思考中进行自我建构。

现以一次教研活动为例,加以说明。

步骤一,我们选取了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这样一幕为引子——一天,李老师发现,班上的睿睿整个上午都在精心地照看着放在衣袖中的葫芦。

在老师和小朋友的询问下,睿睿说,我现在只有一个宝葫芦,我想让我的宝葫芦孵出葫芦宝宝。

为了了解教师的原有经验和教师之间的认识差异,我们首先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您是李老师,面对孩子的错误认识,您将如何做?

老师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大致提出了以下5种教育方法。

1、直接告诉幼儿。

对睿睿的大胆想法给予鼓励,同时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向幼儿介绍植物生长的知识。

;2、间接告诉幼儿。

利用睿睿的问题,在集体中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以同伴相互作用的方式,让孩子之间互相学习;3、让幼儿收集信息。

在全班将睿睿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大家想办法寻求答案,收集信息,再进行交流。

;4、教师引导验证。

在告诉睿睿正确答案的基础上,引导他对教师给予的答案进行验证。

;5、鼓励幼儿探究、发现。

鼓励和支持睿睿按自己的想法尝试,并引导他在观察、探究中,利用结果的自然反馈得出正确的结论。

步骤二,在接纳教师的各种观点与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引导教师将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幼儿的发展联系起来,树立教育发展观,我们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请老师们想一想,每一种教育方法能使幼儿获得哪些发展?

问题一提出,刚才热烈的气氛消失了。

老师们都沉静下来。

可能这是老师平时不太关注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老师们开始各抒己见。

1、直接告诉幼儿,可以使幼儿了解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2、间接告诉幼儿,可以使幼儿学会讨论,学会听取和接纳他人的意见,并从中了解有关知识。

3、让幼儿收集信息,可以使幼儿学会有目的地去收集和选择信息,从而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4、教师引导验证,可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幼儿获得的是理解了的知识;5、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可以让幼儿学会选择和平共处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会通过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主动依据探究结果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从中了解如何去寻求答案和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研究精神。

步骤三,通过对上述教育方法的比较,教师们感悟到,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促进幼儿不同的发展。

为了引导教师将教育与教育价值联系起来,与幼儿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又提出第三个问题:

“请老师们思考一下,在这些教育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更有益,更有价值,为什么?

经过一番讨论,老师们达成了共识: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幼儿愿意获取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幼儿怎样获取知识比获取怎样的知识更重要,幼儿“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整个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教师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与教师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在教研活动中,充分接纳教师的各种观点,并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形成共识。

(2)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去年9月份,我园新招生6个小班,这是我园招收小班数量最多的一年,如何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成为我园教研活动的主题,我们采用头脑风暴法,让每位老师畅所欲言,奇思妙想,在大家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实施了入园三步曲计划:

1、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首先我们选两位年轻教师制作了:

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在暑假发放,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设施、环境、师资和作息时间,然后讲述幼儿入园前需做好的物质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2、入园前举办亲子活动,教师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幼儿和家长一同参加,在活动中,幼儿、家长、教师充分互动,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亲子活动后,家长和宝宝一块儿自选毛巾架、小床,并贴上小标记,整个活动洋溢着温馨、详和的氛围。

消除了宝宝对幼儿园陌生感,获得积极得情感体验。

3、入园后每日反馈表。

对于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最关心孩子情绪、就餐、午睡等生活环节,以往每天下午,幼儿园大门一开,新生家长就会像百米赛跑一样冲进教室,围着老师问这问那,而此时忙碌了一天的老师身心极度疲惫,还要逐个回答家长的问题,许多老师都患上了声带小结,为此,我们设计了宝宝一日生活反馈表,将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反馈的内容,如果宝宝在幼儿园没哭,就会贴上一个甜甜的笑脸,如果宝宝睡的好,就会贴一个熟睡的宝宝,为了便于家长观看,老师还有简短的温馨提示,从这以后,每天下午家长会合宝宝一起观看,宝宝们高兴,家长们放心,使新入园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三)、案例交流式。

通过教师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教师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提出最佳的应对策略。

这是哈佛商学院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借鉴来用于教师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设立案例分析。

以此培养教师们自我学习,交流经验,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今天我给讲一个案例: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要谦让。

在一个家里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孩子平时在家里,妈妈削好皮把梨给宝宝,宝宝拿着梨送给奶奶:

奶奶吃梨。

奶奶笑着说:

真是好孩子,奶奶不吃。

宝宝又去给爸爸,爸爸笑着说:

真是好儿子,爸爸不吃。

宝宝又去给妈妈,妈妈笑着说:

真是好乖乖,妈妈不吃。

宝宝得到什么,他让谁吃谁都不吃,而且还得到一顿表扬。

有一次,爸爸的上司来家里做客,妈妈仍然削了一个梨给宝宝,:

宝宝今天有客人,怎么做?

宝宝去把梨送给客人,:

伯伯,请吃梨。

伯伯不吃,你吃吧。

宝宝看看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用眼神示意宝宝再次让梨,客人只好咬了一口,还没等客人把梨咽下,宝宝指着客人的鼻子说:

你真不知道谦让。

哪儿出了问题?

我们对这个案例反思后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出了问题,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说教多,让孩子实践的太少了,我们进一步反思,当孩子让你吃东西时,你该吃还是不吃?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幼儿园在中午吃饭前说:

小朋友请吃。

小朋友说老师请吃,老师不吃,谢谢老师。

以前很多幼儿园都是这样做的,这种虚假的客套,在孩子心中形成怎样的影响,我想,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

我还看到一个案例,对我的触动很大,中一班来了一位新小朋友,老师对小朋友说:

这是小妹妹,大家要让她。

在排队时老师让他站在前面,这是许多小朋友想要的位置。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发现这位小妹妹经常抢别人的东西,别人不给他时,他说:

我是小妹妹。

一方面,我们要讲谦让,大的让小的,小的该怎么做?

强的要保护弱的,弱的该怎么做?

类似这个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富翁,因为他怜悯一个乞丐,他每月给乞丐汇去100美元,结果有一次富翁生病了,未能按时汇钱,乞丐就给他打电话:

喂,你怎么回事,我的100美元怎么还不给我?

别人给他是一种同情,但他认为这是他理所应当得到的,那么,在大让小,小的是不是也会形成大让小是理所应当的,那么,还有没有竞争,竞争还有没有公平?

奥运会提出:

更高、更强、更快,提倡大家共同参与,保护公平竞争。

那么,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要不要坚持原则?

我们应该怎样做,是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四)、临床诊断式。

先让上课教师进行即时的、课后的反思,再由评课教师互评,最后经过教研组内细评,形成策略。

例如:

我园青年教师韩老师参加省优秀教育活动评比,她代的是中班,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选取了体育活动《有趣的彩虹伞》,首先请她进行纲要学习,领悟新纲要对体育活动的要求,然后设计活动方案,并进行说课,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身披彩虹伞跑进教室,幼儿初步感知彩虹伞的颜色、——健身操,活动身体各部位——自由探索伞的各种玩法——伞上游戏——伞边游戏——伞内游戏——放松身体,设计后进行第一次试讲,我们组织了我园高级教师、骨干教师现场研讨,韩老师本人进行了反思,大家提出以下意见:

彩虹伞太大,教师披在身上,不利于幼儿观察,活动的层次性不强,,大家重新修改方案,修该后如下:

热身运动——魔术的形式出示彩虹伞——幼儿自由探索——吹泡跑(伞边)——泡泡转起来了——踩泡泡——钻过阳光隧道——彩虹伞的家(伞内),进行第二次试讲,这次由计算组老师扮演孩子,大家又进行研讨、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效果较好,第三次试讲,结果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探索这个环节,异常活跃,什么原因,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大家又一起观看录象,一致认为问题出现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上,一个大的彩虹伞无法满足全班孩子探索的需要,于是大家又想出同时提供6个小伞,再次尝试,矛盾解决了,效果非常好。

在省内获奖。

这种方法大大促进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高和幼儿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

有利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

(五)、专家引领式。

幼儿园就教育教学的前沿问题或根据教师建议和要求确定培训专题,然后请相关专家为教师进行集体培训,以与专家零距离交流互动的形式,开阔教师视野,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讲到这儿,有的老师会问,现在的专家这么多,找哪个专家最好?

合适你的才是最好的。

比方说,如果你做的是奥尔夫,你要找奥尔夫方面的专家,如果你要做蒙氏,就找蒙氏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不是职称越高越好,来自的地方越大越好,而是对你目前研究的问题了解的越深、了解的相关材料越多越好,这样的专家才是最适合你的。

在外请专家时我们要多听,这个专家这样做,那个专家那样做,谁对了,谁错了,我想,我来打一个比喻:

在看待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它就象我们在教室中间放一颗宝石,一束强烈光线打在宝石上面,反光会向四个方向发散,你看到红,她看到绿,她看到紫,我问问你们谁看错了?

谁都没看错,如果视力本身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不会出现认识上的差别,大家观点不同,是因为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奥,原来宝石本身反射的光是五光十色的。

但是经常看到幼儿园做教研和特色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做奥尔夫多,忽啦大家都去了,明天做科学的多,就赶快去做科学,嗨,专家讲做瑞吉欧,哗,都去做瑞吉欧,就好象爬一座山,看到这条道上人多就上这条道,再看另一条道上人多,再上另一条道,其实只要你选定一条道走下去,都会爬上山的,都会越爬越高。

当然,路选错了,也会走不通,不见得路上人多就对,大家一起走,走着走着走不通,哎,你为什么走这条道?

不知道,怎么走上这条道,都是看大家都往这条道上走。

所以,在外请专家时,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多选择。

(六)、学习反思式。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反思的解释为:

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教训。

熊川武教授对反思式教学的定义:

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冯晓霞老师说:

反思性教学也是教师由单纯的教育工作者变为研究型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可见,反思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逐渐认识到:

向别人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在自己的经验反思中学习。

因为我们教师每天都在实践着具体丰富的、生动的教育活动,有很多的教育感受和经验,如果我们抓住它,研究它,那么这些经验和感受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善于反思是现代教师一种重要的教育素质,而教师也正是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不断进步。

因此,我们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帮助教师成为实践活动的研究者,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1)、三步反思法:

   所谓"三步反思法",就是"活动前反思、活动中反思、活动后反思。

"以大班区域活动"水中游戏"为例:

第一步,活动前反思-活动前的思考:

在这个活动中我想让孩子学习什么?

孩子会喜欢吗?

孩子都能在主动玩中学习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