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02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docx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盐池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手册

目录

杨树造林技术

榆树造林技术

沙枣造林技术

枣树造林技术

刺槐造林技术

花棒造林技术

杨柴造林技术

柠条造林技术

毛条造林技术

紫穗槐造林技术

沙柳造林技术

柽柳造林技术

杨树

杨树是一个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具有主杆通直、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容易繁殖等特点,是我县营造农田防护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

大力发展杨树对改变我县木材生产状况,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杨树品种很多,抗逆性和速生性各不相同,有的形态相似,通过近年来我县造林情况看,适应我县生长且长势良好的杨树品种主要有新疆杨、合作杨、毛白杨、小叶杨、河北杨等,尤其以新疆杨和合作杨适应性最强、生长迅速,但是合作杨抗天牛危害差。

新疆杨:

杆性通直,树冠紧凑,树皮灌淡色,老呈褐色,无裂沟,小枝灰绿色或近灰褐色,皮光滑,长枝叶片浅裂而大,短枝长叶圆形或椭圆形。

耐旱,耐寒,比较喜欢肥水,耐高温,根系发达,抗天牛。

合作杨:

主杆端直,树冠开裂呈塔形,树皮灰褐色,侧枝细,叶片菱形或菱状卵形,无开裂,叶面绿色,背面细密白点淡绿色。

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根系特发达,不抗天牛。

一、造林地选择

杨树在我县栽植范围很广,从南到北均可栽植。

南部山地、荒地、荒沟、田埂;北部水地埂、沙窝地等。

二、整地

整地以穴状整地为主,南部黄土丘陵区以水平沟整地、反坡梯田整地、鱼鳞坑整地。

一般穴状整地:

50×50×60厘米(长、宽、深)。

深栽整地:

50×50×120厘米(长、宽、深)

三、苗木调运

一般造林苗木选择2年生苗木,深栽可选择3年生苗木。

要求:

起苗根系完整,起出后沾根包装,运输时用蓬布包严苗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失水。

四、苗木假植

苗木运到后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定植时,需要假植。

具体方法是挖一条30~50厘米(以捆粗细而定),深30~50厘米(以苗大小而定)的土沟,将土培在土沟一侧沿上,把苗捆根部放进土沟依次成行。

在挖第二条土沟时,并将土培到第一条沟放置的苗捆根部,直到埋完,然后浇水。

五、栽植方法

栽植时,一手持苗木的基部,将苗木扶直,一手整理苗根,先将表土、湿土填入穴内,填土时将苗木轻轻往上提,使苗根舒展,边填土边用脚踩实,将心表土填入穴内,最后在穴面上覆一层细土,以减少水分蒸发,栽植的深度要比原苗木印深2~3厘米,这就是“三埋二踩一提苗”。

六、育苗方法

(一)选择育苗地

育苗地要选择地势高、无盐碱、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土壤有碱、质地粘重的育苗成活不好。

(二)采条时间

秋季在11月初至12月下旬采条成活最好,此时,种条内部养分含量丰富,木质化好,枝条柔软,皮层软化,有利于成活。

(三)选条剪穗

选一年生基部粗度在3厘米左右,腋芽饱满,木质化好的条子做种条。

在种条中段剪取插穗,插穗长度16~18厘米,粗度1.2~2.5厘米之间。

(四)沙藏处理

秋冬采集的种条,剪好后集中埋在湿润的沙中,这样有利于苗木成活。

(五)扦插

4月上旬末立即将插穗扦插,插穗上端芽子应留在地表,插后尽快灌水.

(六)加强田间管理

浇水要因地制宜,沙土地多淌,较粘土地少淌。

一般15~20天一次,及时松土除草。

6月中旬至七月追肥2~3次。

7月下旬苗木郁闭,停止水肥,促进木质化。

榆树

一、造林技术

榆树一般采用植苗造林,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用一年生苗,栽植时适当剪去部分枝条和过长主根。

在干旱的地方宜适当深栽,深度可达40厘米,以提高成活率。

四旁植树,宜于早春植大苗。

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地方也可直播造林,播前细致整地,开沟播种或穴播沟宽10~20厘米,撒籽粒要均匀。

穴播每穴20~25粒,覆土0.5~1.0厘米。

播后必须保持较大土壤湿度,才能保证发芽生根。

当侧根生长起来以后,抗旱能力增强。

榆树造林后,2~3年内要松土除草。

有条件时,施肥灌水,以促进幼林生长。

榆树侧枝较多,分枝力强。

栽植后要注意干性培养,对树干下部三分之一的枝条可在造林后第二年剪去,对树冠内过于粗大的枝条要及时疏剪,防止分叉过早,对竞争枝也可及早处理。

河北省武清县东川大队曾创造榆树“冬打头,夏挖侧”修剪法,以培育良材,加速幼龄期高生长量。

二、育苗

播前种子混拌湿沙,堆放2~3天,每天翻动1~2次,待种子微露白芽即可播种。

采用大田式或苗床育苗,开沟条播育苗,沟深1~2厘米,行距40厘米,播后覆土2~3厘米,五至七天出齐。

出苗后及时松土,不旱不灌水,灌水要掌握量多次少的原则,一次灌透。

苗高5厘米可定苗,留苗密度5~8厘米一株,亩留2500~3000株。

每次灌水亩施尿素4~5公斤,6月底第二次可追施复合肥5~10公斤,7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

第二年可移植培育,行距50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栽4400株左右,移栽苗成活较高。

沙枣

沙枣又叫桂香柳、七里香,生长快,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是荒沙荒滩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我县的乡土树种。

一、主要用途

沙枣适应性强,耐旱,抗风,耐盐碱,是干旱风沙区和盐碱地营造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的好树种。

木材坚韧,纹理美观,可做家具、农具和民用建材。

果实可鲜食,也可酿酒、醋。

渣可做饲料。

叶是优质饲料。

一株15年生的沙枣树可采收果实40~50公斤。

花香浓郁,是良好的蜜源,并可提取香精。

花、果、枝、叶、皮均可入药。

二、生长习性

落叶乔木,高15米,枝干弯曲多分杈,枝有刺。

花期5~6月,果实9~10月成熟。

喜光,耐寒,耐高温,耐盐碱,适应性强,浅根性树种,水平根发达,耐旱、耐瘠薄,抗风沙性能优于白榆和杨树。

根有根瘤,能改良土壤,萌芽力强,易繁殖,生长快,寿命长达百年。

三、栽培技术

沙枣适于风沙、干旱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盐碱地区造林。

(一)育苗

1.播种育苗

沙枣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产量、材质、生长特性及耐盐、抗风的能力都不同,且播种后遗传品质变异较大,因此,育苗用种要选用优良品种。

①种子处理

沙枣种子的休眠期较长,约150天左右。

种子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贮存5年后,发芽率仍在70%左右。

秋季播种可免去种子催芽处理程序,下年春很快就能破土生长。

春季播种的种子必须进行催芽处理,催芽的方法分低温处理和高温处理两种。

低温处理是在土壤结冻前,将种子浸入水中泡48小时后捞出,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坑藏,坑深80厘米,宽1米,长度根据种子多少而定,坑底铺一层细沙,将种子放入坑内埋好,上边用土堆成土丘,待播种前10天取出,放在室内进行催芽,当种子裂口吐露白尖时,即可播种。

高温处理是在春播前20天左右,将种子放入60℃温水中浸泡48小时后捞出,拌马粪与湿沙,摊成30厘米厚,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根据马粪失水程度,及时酌量洒水,保持其湿润,但不能洒水过多,因过量洒水不利于种子发芽,当部分种子显露白芽时即可播种。

两种处理结果:

低温处理虽费工、时间长,但播种后出苗齐;高温处理省工省时,但播种后出苗不齐不均,甚至缺苗断垄。

由于沙枣种子发芽时内含物质的转化时间较长,因此,最好最简便的办法是:

在秋季选好田、整好地、施足肥,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播入地内,灌足冬水,春节前后结合耙耱破除板结,有利于收墒出苗。

春季播种也应早做准备,种子以低温处理为最好。

②选地、整地和施肥

沙枣树虽耐寒,耐旱,抗盐碱,不怕风沙,但幼苗期抗性差,需要较良好的条件。

因此,育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灌水方便、土质松软肥沃的壤土田。

整地一般都在秋收后、冬灌前进行,准备育苗的地,不论是秋播或春播,均要耕犁,耙耱施足底肥,田面平整。

秋播应在灌冬水前进行,播后灌足冬水。

春播的地也要灌足冬水。

冬末春初的土地耙耱、镇压、保墒的措施基本与种小麦是一样的。

③播种方法

沙枣一般采用大田式平床条播育苗方法。

在整好的地上开沟,沟深2~3厘米,行距30厘米,覆土厚度2厘米,覆土后进行镇压。

每亩播种量:

带果肉的种子每亩播种40~50公斤;去果肉的种子每亩播种20~25公斤。

每亩产苗2万株左右。

④抚育管理

沙枣幼苗出土前,一般不能灌水,因灌水后土壤坚实,温度降低,出苗困难,易造成断苗;过早灌水,对幼苗生长也不利。

秋播的沙枣在4月中旬,幼苗顶土盛期,应注意及时破除板结,促进幼苗顺利出土。

春播的沙枣要注意及时镇压收墒,保证种子生根发芽所需水分。

幼苗出土后,及时松土除草,注意先浅后深,只要幼苗不觉旱,就不要急于灌水。

反复中耕是提高地温、保墒、促进苗根发育的有力措施。

到5月下旬或6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依天气情况,进行第一次灌水,同时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6月底7七月初灌第二次水,追施尿素或磷二铵10~15公斤。

每次灌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和除草。

在第一次灌水前,要把过于稠密的丛状苗及时间稀,第一次灌水后,本着去劣留优、疏密适中的要求,结合中耕定苗,定苗的株距以5~8厘米为宜,每亩留苗2~3万株。

只要管理得当,当年秋后沙枣苗即可长到1米以上,地径达到0.5厘米以上,第二年春即可出圃造林。

2.扦插育苗

为了繁殖大果类型的优良品种,采用扦插育苗可保持其母本的优良性状。

插条要选择果大饱满的优良母树的2~3年生枝条。

在春季发芽前剪成长20厘米左右的插穗,插入湿润的苗床上,插穗上端露出地面2~3厘米。

干旱风沙区或苗圃地土质过沙的,播后要灌水,苗期注意抚育管理,1~2年生苗均可出圃栽植。

(二)造林

1.造林季节

沙枣春、秋季都能栽植。

秋季栽植一年生苗成活率高,春季栽植大苗比秋栽成活率高。

2.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应根据营林目的及立地条件而定,一般造林株行距为1×2米、1×3和2×3米,亩栽111~333株。

3.造林方法

沙枣造林多用植苗、插干或直播等方法。

主要用实生苗或扦插苗造林。

起苗后至栽植前注意严防苗木失水。

造林后的前三年,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从第三年开始,选留好主枝,修剪主干上二分之一以下的侧枝和影响主干生长的侧枝,清除根部萌生枝条,促使林木健壮生长。

枣树

枣树,鼠李科,枣属。

枣树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被称为“铁杆庄稼”。

为改变红枣生长中长期管理粗放、产量低的传统栽培技术,应大力发展枣粮间作、地埂红枣栽植。

一、枣树优良品种

适合我区发展的生食红枣优良品种为中宁小枣和灵武长枣;生食制干兼食用优良品种为骏枣、赞皇大枣、大武口枣、中宁小枣、同心圆枣等。

二、枣树育苗方法

(一)根蘖苗的培育

利用根蘖苗繁殖方法简便,分株栽植容易成活,并能保持枣树母株的优良性状。

4~5月或9~10月间,沿枣树行间或枣树树冠外围,开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的沟,切断部分2厘米以下的水平根,并结合施基肥,促使发根蘖苗。

也可用深耕犁在枣树行间深翻,效果也好。

利用根蘖苗繁殖,为使枣苗健壮,根系完整,移栽后容易成活,最好是将根蘖苗归圃培育1~2年后出圃。

我县因春旱少雨,枣树开沟断根工作,最好在秋季进行。

(二)、酸枣接大枣

利用野生酸枣苗嫁接优良品种或播种酸枣培育砧木苗,嫁接优良品种,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播种酸枣培育砧木苗,嫁接优良枣品种的方法。

嫁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劈接

此法成活率高,嫁接时间在4月中、下旬,枣树发芽前。

砧木距地面3~5厘米处短截,并削平横断面,纵切砧,切口深3厘米,选用生长健壮的1~2年生枣头,或3~4年生二次枝,截成5~10厘米长,并带有1~2个枣股做接穗。

接穗上端距顶部枣股0.5厘米处剪平,下端削成两面长2.5~3厘米斜面,削面应光滑。

嫁接时要撬开砧木切口,插入接穗,砧木的形成层必须对准接穗的形成层,再用塑料条从上往下把接口绑紧,捆绑时千万不能碰动接穗。

绑好后轻轻覆土埋住。

接后一月左右清除部分覆土,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促使接穗健壮生长。

2.皮下接

又叫袋接,是酸枣接大枣的主要方法。

嫁接时间5~8月。

接穗应选2~4年生健壮的二次枝或枣头,截成5~10厘米长,顶芽上端留0.5厘米,带1~2个芽,接穗下端削3厘米长的斜面,再在斜面背后末端另削0.5厘米的斜面。

砧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锯断,削平断面,在砧木皮厚光滑处,由上至下划一刀约3厘米长,插入接穗长斜面紧贴砧木,使接穗与砧木密接,然后自上而下绑紧,后覆土。

3.芽接

芽接一般在5~7月枣树生长旺季进行。

选两年生健壮枣头上的饱满主芽,在主芽上部1厘米处横切一刀,再在芽下1.5厘米处,由上向下削下主芽。

在砧木5~10厘米处,先横切一刀,在横切口中间向下纵切2厘米,向两侧挑开皮层,将削好的主芽带木质部或剥下芽片,插入接口,对齐皮层,包好贴皮,缠好塑料薄膜条,使主芽外露,接后15天左右检查,及时剪砧,抹芽。

越冬季节,注意保护接芽和嫩枝。

三、枣树栽培技术

(一)栽植

枣树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背风向阳的地方发展。

栽植前必须认真整地,特别是山区,应先把地整成梯田、水平沟或鱼鳞坑,防止水土流失。

栽植时间,枣树刚萌芽时栽植最好。

盐池可于4月底起苗,5月上旬栽植,结合灌水。

外地运来的枣苗,应先泡水2~3天,栽植后覆土,出芽后放出(阴天或早晨最好)。

枣树多为根蘖苗繁殖,应选生长健壮,两年生以上的枣苗,起苗时注意多带须根和部分拐根。

长途运输的枣苗,必须截干剪枝严格包装。

枣苗留60~80厘米左右截干,侧枝留1~2厘米剪除,每100株扎成一捆,泡水后,根部裹一层湿草,装入塑料薄膜袋内,外套麻袋运输。

枣树栽植密度,一般行距4~5米,株距2~3米,我区适宜密度3×2米,4×2米;枣粮间作株距3~4米,行距8~10米。

挖穴一般要求深宽各80厘米。

栽植深度,灌区栽植可与起苗前埋土深度相同,使嫁接苗接口外露;山区栽植略深10厘米。

栽植时要使枣苗根系舒展,“三埋二踩一提”后灌水。

再将枣苗轻轻按倒覆土,梢部外露1~2外芽。

从5月中旬开始检苗,如发现枣苗发芽,应消去部分覆土,使嫩芽稍稍露出。

待这些芽由黄白色变绿时,可将整株枣苗放出。

定植后覆土,特别是干旱山区,可提高枣苗成活率。

(二)土壤管理

枣树发芽迟,所以灌区枣粮间作较多。

若无间作,应注意中耕除草,5~9月翻晒园地1~2次,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活动;山区干旱季节应松土保墒,雨季前翻晒园子,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一般树冠下耕翻深度不能超过20厘米,冬灌后或土壤封冻前,应将土壤耙平过冬。

(三)肥水管理

栽植时,穴施作物桔杆8公斤,羊粪10公斤,尿素0.15公斤,和表土拌匀填入。

栽植后及时灌水。

枣树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应各追一次氮肥,每次每株尿素0.5~1斤,追肥后灌水。

采果前后施基肥,大树每株施农家肥100斤,加过磷酸钙3~5斤。

施肥方法:

幼树挖环状沟,大树挖辅射状沟,沟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把肥料施入沟内,覆土后灌水。

枣树灌水在发芽前,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结合追肥进行。

9月上旬灌白露水,增加果实水分和含糖量。

10月下旬至于11月上旬,结合施基肥灌冬水,有利于肥料腐熟,安全越冬。

每次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保墒,秋季进行翻园。

(四)整形修剪

根据枣树生长和结果习性以及对修剪的反应,枣树干性强,适宜主干疏层形,使主枝分层交错排列。

全树留主枝8~9个,分3~4层,每个主枝留1~3个侧枝。

疏除交叉、密挤、重叠和徒长枝,对衰老的枣头要适当更新回缩。

夏季要及时剪除干周附近的根蘖,对过旺的枣头,应适度摘心。

实践证明,经过整形的枣树,骨架牢固,树条配置合理,光照条件好。

(五)提高座果率

枣树自然座果率很低,只有开花总数1%左右。

为提高座果率,首先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枣树开花期间还须作好如下工作:

1.环状剥皮

又叫“开甲”,于枣树盛花初期,用刀在主干下部环剥,宽约0.4厘米的树皮,深达木质部。

剥皮要平滑,宽窄应一致,树强的环剥可略宽,弱的宜窄,生长过于衰弱的树和幼树不能环剥。

2.花期喷水

枣树盛花期,喷水1~2次,并加0.5%尿素,以增加园内空气湿度,还可喷16.5%赤霉素,或30%的萘乙酸钠,可提高座果率。

3.花期放蜂

在枣树开花期间放蜂,辅助枣花授粉,以提高座果率。

4.枣头双摘心

在6月上、中旬,对留做培养枝组的枣头,根据枝组类型,空间大小、树势强弱进行不同程度的摘心。

空间大,树势强,在出现8~10个二次枝时摘顶心;二次枝6~7节时摘边心;空间小、枝条生长中庸、需培养中小型枝组的,可在枣头出现4~7个二次枝时摘顶心,二次枝3~5节时摘心。

5.疏花疏果

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

第一枣吊留2~4个枣,木质化枣吊留5~10个枣,大果形,易座果品种少留,反之多留。

疏果方法先树上后树下,从树内到树外,先疏病虫果畸形果,留大果,留好果,留中部顶花果。

6.防止采前落果

成熟前10~15天,一般落果10~30%,严重的达60%。

造成落果的原因,除高温、干旱、多雨、日照不足、氮肥过量及病虫害外,主要原因是营养失调引起生理落果。

可在采前30~40天(8月下旬到9月下旬)傍晚连喷两次50~70ppm萘乙酸,能有效防止落果,提高产量。

(六)病虫害防治

宁夏枣树病虫害主要有枣尺蠖、枣粘虫、枣瘿蚊、枣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

1.枣尺蠖

于4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在树干基部堆沙,阻止雌虫上树,并集中烧毁;在幼虫发生期,喷布25%敌杀死3000倍液可杀死幼虫。

2.枣粘虫

于5月上旬和8月上旬防治两次。

用50%辛硫磷1000倍,或25%敌杀死3000倍液,或杀灭菊脂4000~6000倍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混合喷杀。

3.枣瘿蚊

五月上旬枣芽萌动时,用50%辛硫磷500~800倍液制成毒土撒于树盘,用耙耙入土中;6月上旬用2.5%敌杀死30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树体。

4.枣红蜘蛛

越冬雌成虫出蜇期,喷40%水胺硫磷3000倍液或50%三氯杀螨醇700倍液;6月底至7月上旬孵化高峰期,喷布700倍三氯杀螨醇或20%灭为利4000~5000倍液;8月下旬枝干绑草诱集越冬螨,次年3月上旬集中烧毁。

5.桃小食心虫

6月下旬至7月下旬越冬幼虫破茧出土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辛硫磷胶水悬剂,每亩0.5公斤,加水1.5~5公斤,加沙250公斤,均匀撒在树盘下,用耙耙入土中;7月上旬成虫产卵时,喷2000倍对硫磷或3000倍液速灭丁杀死卵。

(七)采收与贮存

1.9月下旬10月上旬为红枣采收适宜期,可用手摘或棍棒打。

地面要保持土壤松软或用薄膜拉平吊起收集,尽量减少打枣损伤。

2.保鲜:

鲜贮枣要手摘,贮存期间要求在0~1℃的适温,90~95%的相对湿度和适当的通气条件。

鲜枣的贮存以半红期采摘为佳。

刺槐

一、造林技术

刺槐既可以作为荒山荒地造林树种,也可以作为平原地区四旁绿化树种。

由于刺槐的根系萌蘖能力很强,所以不宜栽植于农田边缘。

目前刺槐主要用于浅山地区和河滩造林。

(一)造林地选择和整地

营造刺槐最好选择土层深厚、山坡中下部及背风向阳的凹地。

在河滩地上要选择地下水位深于1米的地方,最好有壤质间层。

凡是易遭霜冻、风害的山口、梁顶,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于板结、粘重以及盐碱过重的地方不宜栽植刺槐。

由于刺槐喜疏松土壤,怕草根盘结,因而必须细致整地。

整地方法可因地制宜选用全面翻耕、抗穴、撩壕、鱼鳞坑及反坡梯田等。

(二)造林方法和季节

1.选用壮苗

苗木质量对刺槐幼林的成活和生长有很大影响。

一级苗和二级苗可以上山造林,三级苗应继续留圃培育。

2.造林方法

刺槐造林有截干栽植和带干栽植两种方法。

刺槐大面积造林目前多应用截干栽植。

刺槐带杆造林,不仅秋季栽植枯梢严重,成活率低,而且春季栽植的枯梢率也很严重。

截干造林必须深埋、实砸、少露。

截干高度以距根颈3厘米左右为宜。

栽植时外露1厘米或与地平,也不可栽植过密。

带杆造林适宜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四旁植树采用。

栽植时要特别注意质量。

栽后最好进行灌水。

3.造林时间

截干造林可在秋季或春季进行。

带杆造林只能在春季进行,而且时间不宜过早,以芽刚萌动栽植的成活率最高,枯梢率最低。

(三)幼林抚育

刺槐造林后从当年起就要进行松土除草,直到幼林郁闭为止。

幼林抚育主要是抗旱保苗,提高成活率。

雨季到来时杂草丛生,幼林抚育主要是除草、清淤、扶正幼树,促进幼树生长,在比较高的地方,早春化冻时要踏穴,预防冻拔。

截干造林的萌蘖较多,应在幼芽发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芽,除留一个健壮芽外,其余一律抹去。

二、育苗

刺槐种子播前要进行催芽处理。

将种子倒入70℃的热水中,用木棒充分搅拌,5~10分钟后掺入凉水,使水温降到30~40℃为止,捞掉浮在上面的杂质,继续浸泡一昼夜捞出,稍干时,用湿沙混拌,露白后播种。

播种时间5月上旬。

采用大田式育苗,开沟条播,行距30厘米,沟深1~1.5米,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2厘米左右,轻轻镇压。

6~8天出苗。

亩播量4~6公斤。

播种后到幼苗出齐前不能灌水,要及时松土中耕,提高地温。

六月上旬可灌第一水,以后每20天左右灌水一次。

7月下旬后暂停灌水,11月灌足冬水。

灌水后要及时中耕,结合灌水进行追肥,每一次亩施尿素0.2~5公斤。

6月下旬追施复合肥两次,亩施5~15公斤。

八月停止施肥。

刺槐一年生苗可移栽,移栽时间4月中旬,株行距60×40厘米,亩栽2500~3000株。

移栽时,应将襞裂损伤的根系剪掉,根条长度20厘米左右,栽苗深度应使根劲部与地表平。

花棒

花棒是高大落叶灌木,是典型的沙地旱生植物,是优良的固沙、薪炭、饲料灌木树种。

一、花棒特性

花棒造林后,当年为扎根期,新侧根多达15条以上,长10~60厘米,第二年后生长才加速,高达70厘米左右,3年后形成强大根系,4年开始开花结实,形成3~4米高的灌木丛。

花棒极耐旱,在含水量仅为2~3%的流动沙地上,生长良好,主要原因是根系发达。

花棒对风蚀沙埋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一年生苗,能忍受10厘米左右的风蚀,壮龄植株可忍受风蚀在70厘米以上,喜一定沙埋,适当的沙压生长旺盛,一般沙埋梢头20厘米时,仍能穿透沙层,萌发生长,但沙压超过植株的二分之一以上时,影响花棒生长。

花棒在含盐量为0.4%以上的低盐区,PH值为7.8~8.2之间的微碱性沙地上仍正常生长,但不喜欢过湿和粘重的土壤。

二、花棒的适生条件

花棒在流动沙地上,各部位均能生长,但适于生长在风蚀较轻的迎风坡三分之二以下或适当沙埋的落沙坡脚和丘间低地的四周。

但在固定沙地或荒地上造林,因沙层紧密、干旱,成活率低,生长缓慢。

三、育苗技术

花棒属沙生植物,不宜在粘重的土壤上育苗,应以沙质或沙壤质土为宜,在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地方育苗,极易发生根腐病。

花棒育苗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

以春播育苗为好,播种期一般在3月底到5月初,沙土育苗生产上种子一般不做处理;壤土育苗在生产上,种子一般用冷水(或温水)浸1~2天,捞出即可播种,每亩播量一般15~18公斤。

播种前,应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混入磷肥更好,一般采用大田式或条播,行距25~30厘米,播前的关键是掌握播种深度,以1.5~2厘米深为宜,过深常因顶土困难而不能出苗。

播前、播后灌水均可,沙地播后灌水为好;如土壤变干,而花棒尚未出土,可适当浅漫水一次,直至催出全苗;生产上土壤灌足底水后播种为好,可免板结。

花棒育苗,以7~10天出土为好,发芽出土时间越迟失败率越高,适时中耕、锄草、灌水、施肥。

但要注意幼苗出土后40天之内灌水过多会造成大量死亡。

1年生苗高达40~60厘米即可出圃;2年生苗根系庞大,挖苗困难易拉伤,造林成活率低。

目前生产上常选用一年半苗木,即夏季播种育(7~8月份播种)。

苗木高度一般可达60厘米,造林成活率较高。

四、造林技术

花棒造林有植苗、直播、扦插三种,但在生产上常以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为主。

(一)植苗造林

1.造林季节

以春季造林为主,要适时早栽。

在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50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成活率较高。

在风蚀沙埋较轻部位,如迎风坡脚和丘间低地也可秋季造林,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土壤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