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55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1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2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docx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

教案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案首页

教师

姓名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计算机基础

总学时

授课

对象

授课

地点

○教室˜实训室○企业

主题

或任务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学习

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3.了解计算机的分类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内容

○1.计算机的概念

˜2.计算机的起源

○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4.计算机的分类

○5.

○6.

学习

活动

○1.老师提问问题

○2.学生思考

○3.老师讲解

○4.学生讨论

○5.小组互评

○6.

方法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实物展示○网络连接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询问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经历

1.2提出计算机基础的相关问题

1.3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概念

2.2讲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2.3讲解计算机的分类

2.4

2.5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1”

3.3小组互评

3.4填写小组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

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概述(5分钟)

2)、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3)、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重点】

******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1”******(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案首页

教师

姓名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计算机基础

总学时

授课

对象

授课

地点

○教室˜实训室○企业

主题

或任务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学习

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的特点

3.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内容

○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计算机的特点

˜3.计算机的应用

○4.

○5.

○6.

学习

活动

○1.老师提问问题

˜2.学生思考

○3.老师讲解

˜4.学生讨论

○5.小组互评

○6.

方法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实物展示○网络连接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让学生想像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

1.2让学生点评计算机

1.3询问学生用计算机做什么事情了

1.4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2讲解计算机的特点

2.3讲解计算机的应用

2.4

2.5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2”

3.3小组互评

3.4填写小组评价单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概述、1.2.特点、分类和应用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设置问题:

既然大家对计算机这个事物不陌生,那么你对计算机有什么成就呢?

换句话说,你觉得计算机在哪些方面比人处理事情有优势呢?

未来的计算机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又在哪些方面使用了计算机呢?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的特点(8分钟)

2)、计算机的应用(8分钟)【重点】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4分钟)

******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2”******(2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下一节做实验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案首页

教师

姓名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计算机基础

总学时

授课

对象

授课

地点

○教室˜实训室○企业

主题

或任务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学习

目标

1.掌握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构成

3.掌握硬件的保养常识

4.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

内容

˜1.冯.诺依曼设计的三大思想

˜2.构成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

○3.硬件的保养常识

○4.

○5.

○6.

学习

活动

○1.老师提问问题

˜2.学生思考

○3.老师讲解

˜4.学生讨论

˜5.学生练习

○6.

方法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实物展示○网络连接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观看实物,导入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冯.诺依曼设计思想

2.2通过实物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3讲解硬件的保养常识

2.4

2.5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通过实物说出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3.2学生小组讨论

3.3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3”

3.4小组互评

3.5填写小组评价单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给学生展示CPU、主板、硬盘等硬件实物,询问一些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冯.诺依曼设计思想(5分钟)【重点】

1)计算机能处理的程序和数据只能是二进制

2)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3)计算机必须存储程序并被程序所控制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0分钟)【重点】

观看系统结构图(由此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分步进行讲解。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学生分组观看对实物。

3、硬件的保养常识

******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3”******(25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提问学生:

五大部件是什么?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案首页

教师

姓名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计算机基础

总学时

授课

对象

授课

地点

○教室˜实训室○企业

主题

或任务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学习

理念

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学习

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掌握计算机的技术指标及了解软件使用常识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内容

˜1.软件系统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4.软件使用常识

○5.

○6.

学习

活动

○1.老师提问问题

˜2.学生思考

○3.老师讲解

˜4.小组讨论

˜5.学生练习

˜6.小组互评

方法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实物展示○网络连接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设置问题,引入所讲知识

1.2

1.3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2讲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3讲解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2.4讲解软件的使用常识

2.5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3.2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4”

3.3学生练习

3.4学生互评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点评作业

4.3

4.4

4.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3.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我今天需要处理一下我的照片,谁知道怎么用电脑实现呢?

那么我们平时所用的word、excel是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这些我们称为什么?

又有哪些分类?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8分钟)【重点】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5分钟)

首先编制程序,操作人员通过输人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存储器;运行时,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进行分析、识别;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存储器和运算器的操作;当运算器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序列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另外,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台启动或停止机器的运行,或对程序的执行进行某种干预。

3、计算机技术指标(12分钟)【重点】

(1)字长

(2)存储容量

(3)主频

(4)运算速度

(5)存取周期

4、计算机软、硬件保养常识(5分钟)

******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4”******(10分钟)

三、成就阶段

课堂小结(3分钟)(讲解法)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醒同学回去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课后作业(2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

课后习题。

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2分钟)(激趣法)

教师提出预习问题,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愿望,整堂课带着下一堂课的悬念结束,为学习下一结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老师抛出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同时学生也配合着老师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此时学生应该注意听教师的讲解,因为此处是新知识,同时也应积极回答相应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记录作业和预习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案首页

教师

姓名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计算机基础

总学时

授课

对象

授课

地点

○教室˜实训室○企业

主题

或任务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4.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学习

理念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学习

目标

1.了解数据单位

2.掌握常用数制的特点及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3.了解各种进制算术运算及各种进制逻辑运算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内容

○1.数据单位

˜2.常用数制特点

˜3.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4.进制的算术运算

○5.进制的逻辑运算

○6.

学习

活动

○1.老师提出问题

˜2.学生回忆微课内容,回答问题

˜3.学生讨论微课任务单

○4.老师讲解错误处和拓展知识点

˜5.学生自主完成拓展知识习题

˜6.小组点评作业

方法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实物展示○网络连接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评价)

1.1检验观看微课的效果,提出问题:

1.2平时我们所说的容量是什么?

1.3M、G、T是什么符号?

1.4

12.陈述阶段(主体、评价)

2.1分配小组任务

2.2讲解微课任务单错误的地方

2.3讲解进制算术运算

2.4讲解进制逻辑运算

2.5

3.训练阶段(主体、评价)

3.1小组讨论

3.2练习相关知识点的小习题

3.3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评价)

4.1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评价

○测验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4.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2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7分钟)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启发法、提问法)

电脑屏幕上展示图片:

某电脑城开出的“装机配置单”。

问:

在这个配置单上找一找微课上讲述的知识点,有哪些?

问:

这里的2GB、500GB是什么?

问:

计算机处理的什么进制?

常用的进制有什么?

PPT展示进制符号。

问:

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中进制?

二、陈述阶段(15分钟)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算术运算(加、减、乘)【重点】

讲解学生练习的错误点。

2、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重点】

讲解该运算的运算方法。

3、拓展【难点】

想一想,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怎么进行算术运算呢?

三、训练阶段(70分钟)

教学方法:

(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

1、讨论

(1)分组对微课任务单进行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之间交换结果,给出评价。

2、试做习题

1)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

86+78=?

试算:

1011+1101=?

2)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

125-76=?

试算:

1010-1011=?

 

观看、回忆微课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

观看屏幕

回答问题

 

此部分主要由老师来讲解,学生听讲,笔记

 

学生思考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做课堂作业

 

学生试算练习

3)让学生计算十进制数:

14×23=?

试算:

101×11=?

3、练习

练习作业“算术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逻辑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八、十六进制算术运算试题”

练习作业“第1章作业6”

4、小组点评

(1)小组内部讨论,给出正确结果。

(2)小组互评。

四、成就阶段(8分钟)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解法)

1、点评

根据每组提交的正确结果,讲解错误点。

演示几个几道进制转换的习题。

2、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学生听课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小结,指正学生应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问:

计算的时候减法会产生负数的情况,计算机如何表示负数呢?

学生进行试算

 

学生练习

忘记怎么计算的可以观看微课,巡视学生做题情况,给出指导。

 

班长汇总每组评价结果

填写小组作业评价单

 

学生听讲

 

鼓励学生做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预习下节课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案首页

教师

姓名

职称

讲师

课程

名称

计算机基础

总学时

授课

对象

授课

地点

○教室˜实训室○企业

主题

或任务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5.数据表示形式

学习

理念

适应现代化的信息生活

学习

目标

1.掌握ASCII编码

2.了解汉字编码

3.掌握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在学习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

内容

˜1.ASCII编码表

○2.汉字的编码

˜3.数据的原、反、补表示

○4.

○5.

○6.

学习

活动

○1.老师提出问题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3.老师讲解

˜4.学生练习

˜5.小组互评

○6.填写小组评价单

方法

○个案研究˜小组讨论○练习训练˜演示模拟

○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实验实训˜任务驱动

技术

手段

˜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

○动画素材˜PPT○实物展示○网络连接

学习

程序

1.准备阶段(导入、成就)

1.1提出问题:

字母和汉字如何更好地表示

1.2提出问题:

负数又该如何表示呢?

1.3通过回答引入讲授知识

1.4

1.5

2.陈述阶段(主体、成就)

2.1讲解ASCII编码

2.2讲解汉字编码

2.3讲解数据的原、反、补表示方法

2.4

2.5

3.训练阶段(主体、成就)

3.1小组讨论

3.2练习“第1章作业5”

3.3小组互评

3.4

3.5

4.成就阶段(结束、成就)

4.1总结知识点

4.2点评学生作业

4.3

4.4

4.5

学习

成就

○测验测试˜课堂作业○学习活动○短文写作○行为表现○学习成果

系(部)名称: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5.数据表示形式1学时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准备阶段

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计算机只能处理和识别二进制符号,即0和1,那么我们从键盘上输入的字母、符号、数字和汉字又是怎么让计算机接受并处理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

二、陈述、训练阶段

新课教学(总计4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

(7分钟)

1)BCD编码

BCD码是指“二-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2)字符编码【重点】

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