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服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70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唐代女子服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代女子服饰.docx

《唐代女子服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女子服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代女子服饰.docx

唐代女子服饰

 《中国民俗史.隋唐卷》

【女子篇】

唐朝的女子十分爱美,尤其是上层贵族以及宫中的女子。

因此,唐朝流行于市井的时尚,都是从宫中流传开来的,所以说,那个时候宫中的嫔妃、皇族是引领时尚的先锋。

一、妆容

    一般妇女面部化妆是搽白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为底,显得皮肤白皙细嫩,两腮涂胭脂红,搽胭脂后白里透红,使女性更加妩媚动人。

(一)花钿、额黄、面靥

1、花钿

    她们在眉间贴花钿,俗称“花子”,亦称为面花、贴花,是贴在脸上、眉间的小装饰,所谓“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

在唐代,花钿的样式颇多,有菱形、圆形、月形。

各种美丽的花钿,如下:

    在唐朝制作花钿的材料,可以是纸、锡箔、鱼鳞、茶油花饼等,以梅花最为多见。

而以蜻蜓翅膀最为特别。

宋代陶谷所著《潸异录》中说:

“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参考XX

2、额黄

      额黄妆盛行在南北朝和唐朝,用黄颜料画月形,宫中尚鸦黄和蜂黄。

额黄是在额头涂上黄粉。

这种黄粉应该是以植物或矿物原料制成的化妆品,涂抹在额头成为风尚,涂黄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到唐朝蔚为时代风尚。

  唐朝诗人笔下将涂黄称为“粉蝶蜂黄”之美。

李商隐诗云:

“何处拂胸资粉蝶,几时额黄籍蜂黄。

”黄装可涂于额头、眉间、眉上。

      据文献记载,妇女额部涂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染画,一种为粘贴。

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上。

其具体染画方法又分两种:

一种为平涂法(额部全涂);一种为半涂法,在额部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由深而浅,呈晕染之状。

粘贴法较染画法容易,这种额黄是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使用时以胶水粘贴于额上即可。

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形,故又称“花黄”。

《木兰辞》中:

“对镜贴花黄。

3、面靥

    面靥是用丹红或墨色在脸颊上点痣状圆点,或钱状、星形的一种流行化妆方式。

面靥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

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而专门在嘴角边所点的,即是面靥。

    面靥不仅是当时仕女追求美的化妆,还有迷信的成分在内。

如“旧言妇人在草蓐亡者,以墨点其面,不尔,则不利后人。

(二)发式

  唐代妇女都是留一头乌丝长发(古人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因此,是不会轻易剪发的,男子最多也只是修理一下边发,还得看黄历选日期才行)。

头发梳妆绾结主要有鬟和髻两大类。

在这两类中又有许多样式。

1、鬟

  从年龄阶段上分,年轻未婚女子梳理的发式多为鬟。

鬟是把头发梳理挽结成中空的环形,形状有高、低、短、双、单、圆、垂等多种鬟式。

以双鬟垂髻为例:

将发分为两部份,在头的两侧各盘成上卷下垂环。

一般未婚女子或宫女、侍婢、童仆多梳此发髻,据传这种发式在战国时已有,唐代还把它示为未婚女子的标志。

  双鬟一般是两边各一,但在唐壁画中也有同心双鬟,高达尺余,衬托出高贵典雅风范。

  唐仕女双鬟图:

  而低鬟则多为侍女、丫鬟、婢女,也有单鬟或双鬟,双鬟只是盘绾梳在两边。

人们根据发式形状称“丫鬟”、“丫髻”,当时也称为“鸦鬟”、“鸦髻”。

后世称服侍小姐的小侍女称丫鬟就此发展而来。

2、髻

    成年成婚后便梳绾为髻。

唐代妇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梳理比较麻烦,还需要内衬骨架定型,一般是官宦家仕女、富家小姐、宫女所梳,显示出高贵典雅风范。

    成年妇女一般梳为发髻,发髻即发结,唐代时许多绾在头顶或侧面,与后世绾在脑后有区别。

    唐朝妇女的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侧髻、近香髻、祥云髻、凌虚髻、归秦髻、愁来髻、八鬟髻、九真髻、翻荷髻、坐愁髻、飞髻、百合髻、交心髻、长乐髻、花髻、凤髻、囚髻、慵来髻、圆锥髻、抛家髻(把我能找到的都找到了)等。

从历史典籍记载以及唐人诗文中所见,唐朝发髻名堂极其多。

很多式样今天根本无法知晓,有些则能从发髻名称上做出一些判断。

      唐高祖时有半翻髻、反绾髻。

唐代有半翻髻,《髻鬟品》说:

“高祖宫中有半翻髻。

”是把头发梳向上、再倒卷下来的高髻。

半翻髻:

云朵髻:

发收于顶,玥血上梳成云朵状,髻前饰珠翠。

这种发式显得丰盈优雅,为唐代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妇女所喜欢。

云朵髻:

还有一种唐朝流行的飞仙髻和凌云髻:

孔雀开屏髻:

将发耸竖于头顶,梳成椎髻,用珠翠制成孔雀开屏状饰于髻前。

此发式多为唐代贵夫人所喜。

网上有两种孔雀开屏髻:

其1:

其2:

PS:

这两种孔雀开屏髻的区别在于束在头上的发鬟紧密程度,可以仔细看图,图1比较紧凑,图2比较松散。

双环望仙髻:

将发分为两股,用黑毛线或黑带束缚成环,高耸于头顶,髻前饰一小孔雀开屏步摇,髻上珠翠如星。

此发式有追求之感,瞻望之状,故称双环望仙髻。

螺髻亦名翠髻,因其形而得名。

梳理时,先将头发用黑丝带束缚起来,在头顶部编盘成螺壳形状即成,并在髻后垂彩色丝带。

此发式在初唐时盛行于宫中,古人曾有「螺髻凝香晓黛浓」的诗句。

螺髻分为单螺和双螺:

峨髻。

著名的周昉绘《簪花仕女图》上,几名穿纱衣的仕女都是梳着高髻,唐代叫做峨髻,高可达一尺以上,尽显女郎们的雍容华贵。

仕女峨髻图:

  

      唐代妇女为了使发髻更加高大,还制造了假发髻,叫做义髻。

这是由汉代的帼发展而来,用木或纸制作的,用时往头上一戴就行。

据《杨太真外传》说,杨贵妃就好戴这种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

杨妃所好义髻,以铁丝加发编织成。

另有一种义髻以薄木制成髻式,上面缀以珠宝或放以彩画,称为“木髻”。

  其他:

高椎髻(左)和抛家髻(右):

唐朝惊雀式发型:

    到了唐末五代时,妇女的发髻奇饰化妆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如后蜀的“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堕然。

更施朱粉,号醉妆,国人皆效之。

”而蜀末年“妇女竟治发为高髻”,一时从宫中到民间都很流行,并美其名曰“朝天髻”。

不久,蜀灭亡。

朝天髻:

      古代妇女的发型随着年龄和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年幼时以梳丫髻为多,成年后则改梳丫鬟,出嫁时将发鬟改为发髻,再配以金、银、花钿、珠宝裴翠等首饰形成一种富丽华贵的装饰风格。

(三)点唇

    点唇就是同现代妇女化妆一样用唇膏涂嘴唇。

一般都是涂成朱红色,或绯红、紫色,就是唐代诗文中经常描述的“朱唇”、“红唇”、“樱桃唇”。

    但是,在唐代妇女也有“乌膏注唇唇似泥”,故意涂成黑色的,如白居易《时世妆》诗中描写了当时乌唇、八字眉、含悲啼、赭面妆等特异化妆,摘抄如下:

时世妆,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  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  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  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  髻堆面赭非华风。

    在唐代也有讲究礼法之家坚决不允许家中妇女“时世妆”,如官居太尉的西平王李晟将女儿嫁给吏部尚书崔枢。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

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

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

“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

”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因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力,故可改变嘴型。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拜妇女唇美的现象。

PS:

第三种和第四种是在唐朝流行的点唇样式。

(四)眉

  画眉一直是妇女面部化妆的重要部分,在唐代富贵家庭中的女子尤其重视画眉,当时人们甚至把画眉作为妇女化妆的代称,如朱庆余《闺意》诗献张水部所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当时画眉风气极其盛行,甚至,连八岁的小女孩也学会了画眉,如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唐朝时期画眉形式多样,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尚。

  4.1唐初画眉流行“广眉”,喜欢画得又浓又阔。

  4.2盛唐时期又流行画成淡而细长的长眉。

      再者,与又浓又阔的广眉、细长入鬓的长眉相比,比较中性的是弯细的蛾眉,骆宾王就写到武则天曾是“蛾眉不肯让人”;杜甫诗中也有“淡扫蛾眉朝至尊”。

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

      还有画成细柳叶形柳眉,吴融诗“柳眉梅额倩妆新”。

  4.3在唐朝还有“小山眉”、“垂珠眉”、“分梢眉”、“远山眉”、“鸳鸯眉”、“五眉”、“三峰眉”、“月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等多种。

  由于女子重视画眉,还有画工作“西蜀十眉图”,作为描眉画眉的样本。

不仅如此,《清异录》(该书主要撰述隋唐五代典故)记载范阳禅院里清修的妙龄尼姑也擅于画眉,自创“浅文殊眉”,因而可见画眉之风还影响到出家修行的尼姑。

  4.4唐朝还有追求与众不同的特殊画眉,如白居易《时世妆》中所描写的“双眉画作八字低”,还有张萧远《送宫人入道》诗所写“金丹拟驻千年貌,玉指休匀八字眉”,都是一种求异的八字眉,妆成哭泣态;甚至有些妓女也追求时尚花八字眉。

  一般画眉是黑颜色用青黛,所以称为“黛眉”,可是在唐朝也流行过用绿颜色的绿眉,所谓“朱唇翠眉”。

  更出奇的是唐穆宗长庆年间:

“妇人芝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

这种“血晕妆”的画眉法就是把眉毛刮掉,涂成宽阔的一道紫红色,看起来好像受了伤,所以到唐文宗时遭禁止。

血晕妆:

唐朝的各个阶段画眉的式样:

PS:

景云元年之前的眉形为广眉居多,景云元年为蛾眉,先天二年至开元二年为长眉,天宝元年晕眉,天宝十一年为柳眉,天宝至元和初年为八字眉。

(五)斜红

      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

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

斜红,也称“晓霞妆”,如两道红色的新月装饰于脸侧,酷似两道疤痕。

  在唐代,斜红成为流行的装饰,翩翩一撇,尽展风流。

斜红是面颊上的一种妆饰,其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

唐代妇女脸上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为了造成残破之感,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

斜红:

(六)几种在唐朝比较流行的女子妆容:

      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

一敷铅粉;二抹敷脂;三画黛眉;四贴花钿;五贴面靥;六描斜红;七点唇脂。

  唐朝妇女化妆顺序图:

PS:

上图第六步开始鬓角那两道弯月状的红色就是斜红。

    白妆,就是不施脂粉,单以铅粉敷面。

白妆上好了很美,上不好就像鬼。

个人认为日本艺伎的白妆就很吓人。

    红妆:

唐代最为流行的面妆是,其中最艳者是“酒晕妆”。

不分贵贱,均喜敷之。

  “酒晕妆”则是先施白粉,然后在两颊抹以浓重的胭脂,如酒晕然。

《妆台记》“美人妆,面既敷粉,复以胭脂调匀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淡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酒晕妆:

  

    桃花妆:

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女子,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飞霞妆,先在面部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颊轻轻罩之,较适合老妇。

    

    檀晕妆,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二、服饰

唐朝时期的妇女服饰可以分为公服和常服,礼服与便装。

但是,就法令规定的礼服而言也比男子服饰要简单。

礼服主要是针对皇后、嫔妃、朝廷命妇在受封、典礼、入宫朝见等各种正式场合里所穿的服饰。

对于常服便服没有特殊规定。

唐朝时期女服主要由裙、帔、衫、襦、帽、鞋等组成。

(一)裙

    裙在古代虽有长裙和短裙之别,但不分男女都可以穿,都称为“裳”。

但是到了隋唐时期,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称为女性服装的专用名词,也是女服的代表性名词,而男子穿裙的记载很少见了。

裙分为长裙和短裙,长裙又分为拖地长裙和着地褶裙,一般作为妇女的礼服,在祭祀典礼、侍奉姑舅都要穿长裙以表示严肃和对长辈的尊重,外出也穿长裙。

    唐朝时期长裙时兴裙腰高至胸部,长可着地或拖地,既显得身材修长也显得裙子更长。

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丝带,颈部与胸部的肌肤露在外,给人以优雅、修长、飘逸之感。

形制上紧下阔多褶皱,长裙时比较费布料的服装,古代布帛幅面比较窄,所以宽大的女裙都要用几幅布帛连起来缝制。

    唐初时尚节俭,避免裙褶多而浪费,所以裙褶少而较瘦。

唐初曾规定“流外及庶人不服绫、罗、毅、五色线靴、履,凡裥色衣不过十二破,浑色衣不过十六破。

”所谓“破”就是裙幅褶,幅褶越多越费布。

较瘦的长裙:

    唐高宗和唐玄宗也下过类似禁阔大长裙的禁令,但实际上禁而不止。

因为唐朝尚宽肥为美,华贵的妇女用七幅八幅的也不少。

随着奢侈之风炽盛,更肥更阔大的拖地长裙成为时尚,以至于仕女踏春郊游时在野外可以挂裙为帷幄。

在唐墓壁画中以及出土的三彩仕女俑很多就是穿着多褶多幅的广裙。

到了唐文宗时为倡导节俭,命令限制“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

但是实际上官员并不认真执行,也实行不下去。

  唐代仕女的裙子颜色有紫、红、绿、青、黄等多种颜色,追求流行的绚丽色彩,裙上图案花纹也很多。

那时,裙的颜色以绯、黄、紫、青为最流行。

从颜色花饰来看,唐代尤以红色石榴裙最流行。

石榴裙:

    唐朝是是我国丝绸缎纺织品工艺发展的繁荣时期,无论就其花色还是工艺技术水平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而裙子又是最能体现仕女靓丽风采的衣服,所以唐代妇女裙子不仅花色多、品种繁,质地也十分讲究而多种多样。

当然,普通百姓家的穷人只能是“荆衩布裙”,富人家就穿绸裙、纱裙、罗裙、绫裙、石榴裙等;王公贵族家妇女穿金泥簇蝶裙、百鸟毛裙、金丝绣等。

最奇特的裙子当属百鸟毛裙了。

唐朝豪华奢靡的裙装之风在民间也颇为炽盛,包括绫、罗、绢、锦、绣、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各式种类,其中以织金锦和蹙金绣为奢华的代表。

武则天为奉真身菩萨供奉绛红罗蹙金绣裙,以金线绣出的枝花图案精美绝伦。

蹙金绣:

织金锦:

(二)帔、帛

    帔是搭在两肩和背上的帛巾。

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开始时是用缣帛,所以也称为“披帛”或“帔帛”。

披帛又可称作“画帛”,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服饰,在唐代得以盛行。

形状为一条长条形状的巾子,长度在二米以上,披与肩上,背部捎下落,再将其缠绕在手背间,材料多是纱罗制成,轻薄的纱罗上印画图纹,或是金银线织成的图案。

    隋唐时期“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搭帔帛,即用比较长轻薄的绫罗绕在肩背上,两端绕臂悬在胸前,放开则长可及膝。

这种披长帛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女性打扮,特别是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所画的仕女和张萱《捣练图》中正在捣练劳动的妇女都是将这种长披帛披在肩背上或绕在手臂上,给女子增添了不少飘逸风韵。

长披帛因长而不便,一般只是在室内或参加宴会时所用。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搭披帛:

    另一种较短的帔子,披于肩背,系于胸前,在外乘车马都很方便实用。

唐代帔子近似后世云肩、背心,为女子常服。

  《事物纪原》说:

“唐制,士庶女子,在室披帛,出适披帔子。

”帔子颇似于男坎肩。

    帔子:

      唐代规定士庶女子在室内搭披帛,出嫁则披帔子,披帛和帔子的界限其实并不明显。

已婚未婚女子所用披帛形状不一。

未婚女子披帛较细长,走起路时,随风起舞,妩媚美观。

  PS:

关于凤冠霞帔里面的“霞帔”由帔子发展而来,到明朝才发展出这“霞帔”一词。

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

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

明代时发展成了霞帔——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

霞帔: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