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86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docx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题库教学总结

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0%)

 

第1章

 

1.机床的可靠性是指机床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2.机床的可靠性是指机床在使用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

3.

机床形式与支承形式分为卧式、立式,机床形式是指主运动执行件的状

态,支承件形式指高度方向尺寸相对长度方向尺寸的大小。

(√)

4.机床形式与支承形式分为卧式、立式,是指主运动执行件的状态(×)

 

第2章

 

5.从动轴转速与主动轴转速的比值称为传动比。

(√)

6.主动轴转速与从动轴转速的比值称为传动比。

(×)

7.拟定转速图时,在传动顺序上,各变速组应按“前多后少”的原则排列。

(√)

8.拟定转速图时,在传动顺序上,各变速组应按“前少后多”的原则排列。

(×)

9.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要“前密后疏”;降速要“前慢后快”。

(√)

10.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要“前密后疏”;升速要“前快后慢”。

(√)

11.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要“前密后疏”;降速要“前快后慢”。

(×)

12.设计变速传动系统运动时,传动副“前多后少”,传动线要“前密后疏”;升速要“前慢后快”。

(×)

13.主轴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低转速,称为主轴的计算转速。

(√)

14.主轴能传递全部功率的最高转速,称为主轴的计算转速。

(×)

 

第3章

15.主轴组件的抗振性是指机器工作时主轴组件抵抗振动、保持主轴平稳运转的能力。

(√)

16.主轴组件的耐磨性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即精度

的保持性。

(√)

17.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

18.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不但可以承受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轴向载荷。

(×)

19.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

(×)

20.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不但可以承受径向载荷,而且可以承受轴向载荷。

(√)

21.对于空心主轴,内孔直径d的大小,应在满足主轴的刚度前提下尽量取大值(√)

22.对于空心主轴,内孔直径d越大越好(×)

 

第4章

23.滚柱导轨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都比滚珠导轨大,它适于载荷较大的设备,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导轨(√)

24.滚针导轨的长径比大,因此具有尺寸小、结构紧凑等特点,应用在尺寸受限制的地方(√)

25.滚珠导轨结构紧凑,制造容易,成本较低,但由于是点接触,因此刚度低,承载能力小,适用于运动部件重量不大,切削力和颠覆力矩都较小的场合(√)

26.滚珠导轨结构紧凑,制造容易,成本较低,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导轨(×)

第5章

27.支承件设计时,当开孔面积小于所在壁面积的20%时,对刚度影响较小。

当开孔面积超过所在壁面积的20%时,抗扭刚度会降低许多(√)

28.支承件设计时,当开孔面积小于所在壁面积的30%时,对刚度影响较小。

当开孔面积超过所在壁面积的30%时,抗扭刚度会降低许多(×)

29.支承件设计时,开孔对抗扭刚度影响较小,若加盖且拧紧螺栓,抗扭刚度可接近未开孔时的水平(×)

30.支承件设计时,开孔对抗弯刚度影响较小,若加盖且拧紧螺栓,抗弯刚度可接近未开孔时的水平。

(√)

第6章

31.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

32.断面细小的长棒(杆)或面积大而薄的板、壳体结构应尽量不进行热处理强化,而采用如冷变形强化、表面覆层强化等手段。

(√)

33.断面细小的长棒(杆)或面积大而薄的板、壳体结构应尽量进行热处理强化。

(×)

34.具有开口或不对称结构的零件在淬火时应力分布亦不均匀,易引起

变形,应改为封闭或对称结构。

(√)

35.厚薄悬殊的零件,在淬火冷却时,由于冷却不均匀而造成的变形、开裂倾向较大。

(√)

36.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是指这种结构应便于装夹、便于加工、便于测量、便于装配、便于维修拆卸,尽量采用标准化参数,即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能够采用简便和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

(√)

37.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术要求,以使零件便于加工,符合经济性要求。

(√)

38.零件在设计时应尽量提高技术要求,以保证零件的使用功能。

(×)

第8章

39.操纵机构采用钢球定位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成本低,应用普遍(√)

40.操纵机构采用回柱销定位方式定位可靠结构简单,应用普遍(×)

41.操纵机构采用锥销定位定位精度高,且定位可靠,应用普遍(×)

42.操纵机构采用槽口定位定位可靠,使用方便,应用普遍(×)

第9章

43.若要求电动机停止运转后才能制动时,则制动器可安装在传动链中的任何传动件上;(√)

44.若电动机不停止运转而进行制动时,则制动器只能安装在被断开的传动链中的传动件上。

(√)

45.若要求电动机停止运转后才能制动时,则制动器只能安装在被断开的传动链中的传动件上。

(×)

46.制动器若装在转速高的传动件上,所需要的制动力矩较小,制动器的尺寸也小;若装在传动链前面的传动件上,制动时的冲击力较大。

因此,为了结构紧凑、制动平稳,应将制动器放在接近执行件,且转速较高、变速范围较小的传动件上。

(√)

47.制动器若装在转速高的传动件上,所需要的制动力矩较小,制动器的尺寸也小。

(√)

48.制动器若装在转速高的传动件上,制动时的冲击力较大。

因此,为了制动平稳,应将制动器放在转速较低、变速范围较小的传动件上。

(×)

第12章

53.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抓取重量。

(√)

54.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运动速度(×)

55.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定位精度(×)

56.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行程范围(×)

夹具

57.辅助支承一批工件调整一次,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58.可调支承每个零件定位调整一次,起到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59.轴类零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其外圆表面的中心轴线。

(√)

60.单个螺旋夹紧结构简单,夹紧力大、自锁性好、生产率高。

(×)

61.少于6点的定位不会是过定位。

(×)

62.辅助支承每一个工件调整一次,可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63.零件以内孔在圆柱销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其内孔表面。

(×)

64.斜楔夹紧操作费时,自锁性差,但夹紧力大。

(×)

65.可调支承一批工件调整一次,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

66.轴类零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其外圆表面。

(×)

67.偏心夹紧动作迅速、生产率高、夹紧力大、自锁性好。

(×)

68.工件不足六点的定位是欠定位。

-----------------------(×)

69.工件在夹具中夹紧了,就实现了完全定位。

---------------(×)

70.工件加工时,采用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都是允许的。

(√)

71.工件以外圆在卡盘上定位,其定位基准是工件的外圆。

(×)

72.夹具制造时,精度储备量越大越好,这样可以提高夹具的使用寿命。

(×)

73.夹具制造时,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精度越低越好。

(√)

 

二、选择题

第2章

74.常用于通用机床主传动之中的机床输出轴转速数列是:

(A)

A、按等比级数排列B、按等差级数排列C、按泰勒级数排列D、无规则排列

75.用于进给运动之中机床输出轴转速数列是:

(B)

A、按等比级数排列B、按等差级数排列C、按泰勒级数排列D、无规则排列

76.常用于专机或有些数控机床之中机床输出轴转速数列是:

(D)A、按等比级数排列B、按等差级数排列C、按泰勒级数排列D、无规则排列

77.拟定转速图时每一变速组内的传动副数目一般应取(B)A、1或2B、2或3C、3或4D、4或5

78.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B)

umax=2~2.5

A、umax=1.5~2B、

C、umax=2.5~3

D、umax=3~3.5

79.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B)

A、u

1

min=

2

B、u

1

min=

4

C、u

1

min=

6

D、u

1

min=

8

80.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下列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正确的是(B)

A、umax=1.5~2

B、umax=2~2.5

1

C、umin=

6

1

D、umin=

8

81.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下列齿轮极限传动比限制正确的是(B)

A、u

1

min=

2

B、u

1

min=

4

C、u

max

=2.5~3

D、u

max

=3~3.5

82.主运动变速传动系统设计时,齿轮变速组的变速范围的限制(B)A、6-8B、8-10C、10-12D、12-14

83.假设计ϕ=

1.41,12=3×2×2的变速系统有以下几种方案,其最

佳结构式为(A)

A、12=30×21×22;B、12=31×2o×22;C、12=31×22×20;D、12=32×21×20;12=31

×2o×22;12=31×22×20

84.假设计ϕ=

构式为(A)

1.41,以下几种12级转速的变速系统方案,其最佳结

A、12=30×21×22;B、12=31×2o×22;C、12=31×22×20;D、12=31×2o×22;A、12=30×21×22;B、12=2o×31×22;C、12=31×22×20;D、12=21×30×22;12=31

×2o×22;12=31×22×20

A、12=30×21×22;B、12=30×41;C、12=2o×21×32;D、12=40×31

 

第3章

 

85.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没有特殊要求时的主轴材料是(A)

A、45钢或60钢B、40CrC、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D、20CrMnTi、

20Cr

86.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中等精度、转速的主轴材料是(B)

A、45钢或60钢B、40CrC、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D、20CrMnTi、

20Cr

87.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高精度轴的主轴材料是(C)

A、45钢或60钢B、40CrC、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D、20CrMnTi、

20Cr

88.以下几种材料最适合高转速、重载的主轴材料是(D)

A、45钢或60钢B、40CrC、轴承钢GCr15、弹簧钢65MnD、20CrMnTi、

20Cr

89.以下(D)不是选择主轴轴承的主要依据A、承受载荷B、转速C、精度D、疲劳寿命

90.以下(D)不是选择主轴轴承的主要依据A、承受载荷B、转速C、精度D、承载能力

91.载荷较大,转速较高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A)

 

92.载荷较大,中、低转速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B)

93.载荷中等,转速较高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C)

94.载荷中等,中、低转速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

95.载荷较小,转速较高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E)

96.载荷较小,中、低转速时,主轴滚动轴承的配置型式为(

D)

F)

 

A

 

B

 

C

 

DE

 

第3章

 

97.下列导轨适用于载荷较大,而导向性要求略低的设备是(B。

A、三角形导轨B、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圆柱形导轨

98.下列导轨适用于受力小、层次多、要求间隙调整方便的场合是(CA、三角形导轨B、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圆柱形导轨

99.兼有导向性好、制造方便和刚度高的优点,应用最广的导轨组合是

(D)

100.常用于只受轴向力的场合的导轨组合是(F)

101.具有调整方便和承受较大力矩的优点,多用于横梁、立柱等的导轨组合是(E)

102.闭式导轨中接触面最少的一种结构的导轨组合是(C)

103.承载能力较大,但导向性稍差,多用于普通精度的设备的导轨组合是(B)

104.导向性和精度保持性好,但由于过定位,加工、检验和维修都比较困难,因此多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的导轨组合是(A)

A、双三角形导轨B、双矩形导轨C、燕尾形导轨D、三角形和矩形导轨的组合E、矩形和燕尾形导轨的组合F、双圆柱导轨

 

第8章

 

105.定位机构的安装位置对滑移件定位精度的影响不同,定位机构布置在(C)上的位置精度最高。

A、操纵件上B、执行件上C、滑移件上D、控制件上

106.定位机构的安装位置对滑移件定位精度的影响不同,定位机构布置在(A)上的位置精度最低。

A、操纵件上B、执行件上C、滑移件上D、控制件上

 

107.以下几种操纵机构定位方式中,(A)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成本低,应用普遍,但定位精度差,不太可靠。

A、钢球定位B、圆柱销定位C、锥销定位D、槽口定位

108.在以下几种操纵机构定位方式中,机床振动较大或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A)。

A、钢球定位B、圆柱销定位C、锥销定位D、槽口定位

第9章

 

109.发热核算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容量系数C,[C]为允许的工作容量系数,一般情况下,[C]的经验数值为:

(B)

A、[C]≤6×105(N/m2·m/s)B、[C]≤10×105(N/m2·m/s)C、[C]≤20×105(N/m2·m/s)

D、[C]≤30×105(N/m2·m/s)

110.发热核算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容量系数C,[C]为允许的工作容量系数,工作很频繁时,[C]的经验数值为:

(A)

A、[C]≤6×105(N/m2·m/s)B、[C]≤10×105(N/m2·m/s)C、[C]≤20×105(N/m2·m/s)

D、[C]≤30×105(N/m2·m/s)

111.发热核算的主要参数是工作容量系数C,[C]为允许的工作容量系数,冷却条件很好时,[C]的经验数值为:

(D)

A、[C]≤6×105(N/m2·m/s)B、[C]≤10×105(N/m2·m/s)C、[C]≤20×105(N/m2·m/s)

D、[C]≤30×105(N/m2·m/s)

112.在制动器尺寸相同和制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D)所需的操纵力F为最小。

A、简单带式制动器B、单向带式制动器C、双向带式制动器D、差动带式制动器。

 

第12章

 

113.机械手最基本的参数是(A)

A、抓取重量

/臂力B、运动速度C、定位精度D、行程范围

114.以下(D)不是真空负压吸盘的特点。

A、结构简单B、重量轻C、表面吸附力分布均匀D、可以吸取重的工件

 

夹具

 

115.工件以平面定位,若定位面为工件的侧面,选用的支承钉应用(C)。

A、球头型;B、平头型;C、齿纹型;D、任意型。

116.短的圆锥销限制工件的(B)自由度。

A、二点;B、三点;C、四点;D、五点。

117.工件以平面定位,若定位面为已加工面,选用的支承钉应用(B)。

A、球头型;B、平头型;C、齿纹型;D、任意型。

118.小锥度心轴限制工件的(D)自由度。

A、二点;B、三点;C、四点;D、五点。

119.工件以平面定位,若定位面为未加工面,选用的支承钉应用(A)。

A、球头型;B、平头型;B、齿纹型;D、任意型。

120.多点接触的浮动支承限制工件的(A)自由度。

A、一点;B、二点;C、三点;D、不限制。

121.镗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镗杆与机床主轴是(B)连接,机床主轴只起(C)作用,镗杆回转中心及镗孔精度由(D)保证。

A、刚性B、柔性(或浮动)C、传递动力D、镗模E、机床

122.镗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镗杆回转中心及镗孔精度由(D)保证。

A、机床B、刀具C、工件安装D、镗模

123.镗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镗杆与机床主轴是(B)连接。

A、刚性B、柔性(或浮动)C、锥度D、螺纹

 

124.下列钻套钻孔精度最高的是(A)A、固定钻套B、可换钻套C、快换钻套D、小孔钻套

125.下列钻模板钻孔精度最高的是(A)

A、固定式钻模板B、铰链式钻模板C、分离式钻模板D、可卸式钻模板

三、填空题

 

第1章

1.专机设计的步骤:

调查研究、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图设计、试制鉴定。

2.专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调查研究、工艺分析、专机的总体布局、确定专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3.专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4.电动机功率的确定方法常有:

类比法、实测法、计算法。

5.所有专机均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第2章

6.机床输出轴的转速数列有以下三种排列形式:

1)按等比级数排列2)按等差级数排列3)无规则排列

7.变速组根据变速扩大情况可分为基本组和扩大组。

8.常用的分级变速机构有:

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离合器变速机构、换齿轮变速机、公用齿轮变速机构、背轮变速机构、双速电动机变速机构

9.进给运动传动系统的特点1)进给功率小一般机床的进给量都比较小。

2)进给

运动的数目多3)实现的动作比较多4)进给运动的形式各异5)进给运动传动系统为恒扭矩传动

第3章

10.主轴组件的抗振性是指机器工作时主轴组件抵抗振动、保持主轴平稳运转的能力。

11.主轴组件的振动会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刀具的耐用度和主轴轴承的寿命,还会产生噪声而影响工作环境。

12.主轴组件的耐磨性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即精度的保持性。

13.在主轴组件上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有:

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加梅(Gamet)轴承

第4章

14.导轨按运动性质可分为:

1)主运动导轨2)进给运动导轨3)移置导轨

15.导轨按摩擦性质可分为:

1)滑动导轨2)滚动导轨

16.导轨按受力情况可分为:

1)开式导轨2)闭式导轨

17.滚动导轨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滚珠导轨|滚柱导轨|滚针导轨

18.直线运动导轨截面的基本形状主要有|三角形|矩形|燕尾形|圆柱形

第5章

19.支承件的刚度包括三个方面:

支承件的自身刚度、支承件的局部刚度、支承件的接触刚度

20.隔板的布置形式:

纵向隔板、横向隔板和斜向隔板。

21.支承件按构造方式可分为机座类、箱壳类、机架类、平板类;

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装配式;按制造方法可分为铸造式、焊接式、螺栓式和组合式;

按力学模型可分为杆系结构、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

按材质可分为金属支承件和非金属支承件,非金属支承件又可分为混凝土支承件、花岗岩支承件及塑料支承件等。

第6章

22.零件结构工艺性:

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

经济性。

2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必须全面考虑整机的工艺性,包括毛坯制造、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和维修等,尽可能使各个生产阶段都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24.断面细小的长棒(杆)或面积大而薄的板、壳体结构应尽量不进行热处理强化,而采用如冷变形强化、表面覆层强化等手段。

第8章

25.专机的操纵机构用于控制各执行件的起动、停止、制动、变速、换向以及控制各种辅助运动。

26.操纵机构的基本要求:

轻便省力、易于操纵、便于记忆、安全可靠

27.操纵机构的组成:

操纵件、传动装置、控制件、执行件

28.操纵机构的分类:

1)按一个操纵件所控制的执行件数目,可分为单独式操纵机构和集中式操纵机构。

2)按执行件拨动被操纵件的方式,可分为摆动式操纵机构和移动式操纵机构。

3)按被操纵件的受力状况,可分为偏侧作用式操纵机构和对称作用式操纵机构。

29.单独式操纵机构中常见的有摆动式操纵机构、移动式操纵机构、套装式结构、对称作用式结构、轴心拉杆式机构。

30.操纵机构常用的定位方式有钢球定位、圆柱销定位、锥销定位及槽口定位等。

第9章

31.机床的制动机构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构造简单,尺寸小。

2)制动时间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短些。

3)要保证使用安全。

32.带式制动器的类型有:

|简单带式制动器|双向带式制动器|差动带式制动器。

33.制动机构:

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功能的装置,集工作装置和安全装置于一体,是保证机器安全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

34.制动器按驱动部件(类别)分:

机械制动器、气压制动器、液压制动器、电动制动器、人力制动器

35.制动器按制动部件(组别)分:

外抱块式制动器、内胀蹄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磁粉制动器、磁涡流制动器

36.

 

第11章

 

37.件料送料机构分为两类,即料仓式送料机构和料斗式送料机构。

38.送料机构的种类也很庞杂。

按坯料的几何形状和物理力学性能,送料机构可分为五类,即液体料送料装置、粉粒料送料装置、卷料送料装置、棒料送料

装置及单件物品送料装置。

机床送料装置一般可按其自动化程度和毛坯的种类及结构进行分类。

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人工送料和自动送料装置两种。

 

第12章

 

39.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侧装置等所组成

40.机械手按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可分为通用机械手和专用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驱动机械手、气压驱动机械手、电力驱动机械手和机械驱动机械手;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点位控制机械手和连续轨迹控制机械手两种。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按运动坐标形式将机械手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四种,如图12.3所示。

41.机械手的主要参数:

抓取重量、运动速度、行程范围、定位精度

42.手臂常用机构的结构:

手臂直线运动机构、手臂回转运动机构、手臂复合运动机构

43.影响机械手动作快慢的两个主要运动是手臂的伸缩和回转运动。

44.机械手的速度大小与驱动方式、定位方式、抓重大小和行程距离有关系

45.夹持式手部是由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手指(或手爪)等组成。

46.机械手手部结构按模仿人手手指的动作,可分为回转型、移动型等型式。

47.吸附式手部有真空负压吸盘和电磁吸盘两种。

48.手臂一般能够完成伸缩运动、左右回转、升降或上下摆动(即俯仰)运动,其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回转运动以及二者的复合运动。

49.手臂的伸缩、升降及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