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41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docx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1.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2.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

3.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4.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1。

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于:

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

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具有三种循环方式。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相依存。

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分析,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合理地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保证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这样,才能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3.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

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共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值与价格背离,最终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使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

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

1。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2.论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1。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二者的关系是:

第一,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这一矛盾,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搞经济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但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矛盾如腐败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各种犯罪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相对于主要矛盾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我们决不能对这些矛盾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里的犯罪现象。

否则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2.论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2)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

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l)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的永恒的符合。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会变得不统一,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新的统一。

(4)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样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

2。

 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的反映。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具体的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

人类认识是不断扩展、深化和发展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

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做出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并不是任何条件都适用,它要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因而它又是相对真理,又必须发展.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四)论述题

1。

论述题:

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2。

试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我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四)论述题

1。

答案要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要求各国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方面,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极不平衡。

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国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如果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具体说来,第一,国有经济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第二,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答案要点: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3)先进文化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并阻碍社会进步。

只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论述题

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2.试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高度社会化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在其自身范围内的一次变革和调整,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不能消除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随着生产的更加社会化,必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矛盾;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再次,政府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表现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不能消除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中小资本与垄断资本的利益冲突;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从而使危机更加频繁;它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往往造成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

所有这些,都必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试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理由是: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它们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三、运用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论述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对策。

利润率的平均化是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形成的。

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得不同部门的利润率不同。

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速度快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利润率就高;反之,利润率就低.各部门的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各不相同。

为了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各部门资本家之间就展开了竞争,竞争的结果就形成了平均利润.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不同部门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需要一些前提条件:

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消除垄断,使资本在各个领域能够自由的流动;企业必须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动自由地决定企业的各种投资行为、经营行为.(6分)

2、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8分)

3、政府要为企业创造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要通过政策完善市场体系、尽量避免垄断,使资本的正常流动不受阻碍,对不同的行业实行差别税率,使不同的企业都能按照市场的需要协调发展。

(10分)

三、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谈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24分)

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矛盾的产生。

(8分)

2、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矛盾的激化及其表现。

(8分)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8分)

 

一、请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所学原理,回答问题。

(23分)

材料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材料2: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察今》)

材料3: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入湖,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举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两则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

其教训是什么?

2、材料3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3、上述三则哲学寓言对你有何启示?

二、汶川特大地震令人怵目惊心,其破坏力超过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实在是一场罕见的人间灾难。

然而,自5月12日以来的抗震救灾实践却庄严地向世界昭示:

地震可以震坏道路、震毁家园,但震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面对灾难,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心系群众,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发挥了凝聚全国人民共同战胜灾难的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顾个人的安危,把灾民当亲人,将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和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队员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他们的出色表现再次展示了中国军队首先是“人民之师、和平之师”的宗旨;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灾难面前中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他们不再分地区、阶层、职业和贫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国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巨大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愈挫愈奋的无畏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1、试结合当前的抗震救灾运动说明你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现实意义的理解。

2、怎样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3分)

三、请分析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海尔集团是我国著名的家电制造业企业,自1984年创立以来以年均增长78%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发展,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近年来,在国内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海尔集团致力于技术创新,围绕市场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造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实现了效益的超常规增长。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

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材料二:

海尔在1998年实行了一场“业务流程再造"工程.海尔采购和配送,过去是各个事业部各自采购,现在成立物流部,实行集团统一采购。

这一改革效果显著.目前在海尔开发区的物流中心,原材料只有不到7天的库存,成品24小时就发往全国的42个配送中心,呆滞物资降低了90%,原材料库存资金周转天数从30天以上降低到不到10天.海尔的销售过去是在市场上布阵上各自为战,现在实行整合,全国销售人员减少了30%,全国的营销网络增加到2000多家。

这一改革使营销成本降低,与用户实现零距离,对客户需求快速反映。

海尔接到客户定单,在10天内即可完成从采购、制造到配送的全过程,而一般企业完成这个过程要36天。

请回答: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相关原理分析海尔集团经营的成功原因。

(2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两则哲学寓言说明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如果不随之变化,就会出现或是固执迂腐(如材料1刻舟求剑)或失败(如材料2荆人涉水)的结局。

这两则寓言给人的启迪和教训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僵化停滞,必须顺应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

(9分)

2、材料3塞翁失马这一哲学寓言说明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好事与坏事、祸与福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还可转化。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如果不承认转化的条件性,就容易走向诡辩论。

(9分)

3、三则寓言说明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和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前进。

(5分)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举国上下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不畏艰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抗震救灾工作在短时间里开展得有力、有序、有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它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2分)

(2)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铸就了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伟大精神。

这极其宝贵的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