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59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docx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

统计学读书笔记及练习题汇总【期末考试必备】

《爱上统计学》读书笔记

说明:

表格中的“?

”表示读者现在还有疑问、还需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练习题

12、从某行业中随机抽取12家企业,对其产量和生产费用进行调查,数据见。

企业编

1)根据数据号产量(万台)生产费用(万元)

绘制散点401301

图,判断421502

产量与生501553

产费用之551404

间的关系651505

形态;781546

2)计算产量841657

与生产费1001708

用之间的1161679

相关系12518010

数;13017511

3)对相关系14018512

数的显著

性进行检验(a=0.05),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13、欲研究不同收入的群体对某种特定商品是否有相同的购买习惯,市场研究人员调查了

四个不同收入组的消费者共527人,购买习惯分为:

经常购买,不购买,有时购买。

调查据

1)

提出假设

2)计算值c2;

3)以a=0.1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

14、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了n=200的样本,调查后按不同属性归类,得到如下结果:

各类别在总体中的比例,依据经验数据分别是:

以a=0.1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说明现在的情况与经验数据相比是否发生变化(用P值)

15、1981年~1999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额数据见。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1997

1998

1999120.49132.87141.29153.62184.2195.72214.07265.94307.84347.57376.02440.45532.98574.93700.43766.391154.761085.761)根据绘制时间序列图描述其形态。

2)计算年平均增长率。

3)根据年平均增长率预测2000年的支出额。

16、1981年~2000年我国油彩油菜籽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单位:

公顷/公斤)见。

年份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单位面积产量

14511372116812321245120012601020109512601215128113091296141613671479127214691519

1)根据绘制时间序列图描

述其形态。

2)用5期移动平均法预测

20XX年的单位面积产量。

3)采用指数平滑法,分别

用平滑系数a=0.3和a=0.5预测20XX年的单位面积产量,分析预测误差,说明用哪一个平滑系数预测更合适?

17、某百货公司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统计数据见。

1)计

算三种商

品的销售额总量指数;

2)以20XX年销售量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3)以2000年单价为权数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4)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额和相对值。

18、根据第,计算以2000年销售量为权数的加权价格指数和以20XX年单价为权数的加权销售量指数,并将结果与14.01题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其差异的原因。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1.单选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C)。

D)。

C)。

A)。

A、总体性B、具体性C、总体性和具体性D、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平均价格B、单位成本C、资产负债率D、利润总额(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A、资产总额B、总人口C、资产报酬率D、人口增加数(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C、两者没有关系D、两这互为基础

(5)一个统计总体(D)

D)

D)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A每一个工业企业B每一台设备C每一台生产设备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D)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0)劳动生产率是(B)

B)A动态指标B质量指标C流量指标D强度指标(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

(12)(C)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

(13)(A)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B)

C)

A)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15)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众数(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2.多选题

(1)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ABCB)。

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

(2)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C)。

ABD)。

A企业的经济类型B劳动生产率C企业所属的行业D企业的负债总额(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平均亩产B人均钢产量C国民生产总值D存货周转次数

(4)“统计”一词含义有(BCD)。

A统计研究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学

3.判断题

F)

2、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

(T)

3、统计指标可以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T)

4、所有标志都可以用数量表现。

(F)1、现代统计学的核心是描述统计学。

5、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F)

F)

7、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T)6、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8、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于总体上的、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9、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T)

T)F)10、社会经济统计是在对质和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11、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12、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F)

F)T)

F)13、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是数量指标,其值大小与研究的范围大小有关(14、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4.填空题

(1)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与(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的转化是联系在一起的。

(2)数量指标一般是用(绝对数)形式来表现的;质量指标一般是用(相对数)和(平均数)形式表现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练习题

一、判断题

T)

2、抽样调查在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T)1、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

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4、统计报表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之分。

(F)T)

5、抽样调查中存在抽样误差,因此,抽样推断是不准确的。

(F)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F)

7、调查时间是指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F)

8、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T)

9、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F)

10、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F)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B)

A.企业设备调查B.工业普查C.人口普查D.农村牲畜调查

2、某地区有200家工业企业,现要调查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状况,调查单位是(D)

A.200家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生产设备D.每件生产设备

3、对北京市几个特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借以了解北京市商业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4、我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是(C)

A.直接观察法B.报告法C.采访法D.被调查者自填法

5、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B)

A调查范围目的不同B选取调查单位方法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作用不同6、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B)

A每一件商品B每一个商业企业C每一个商业企业领导D职工每一个销售班组7、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

A随机性原则B灵活性原则C可靠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

8、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

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时间9、下列调查中,属全面调查的是(A)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10、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C)

A.对2001年大学毕业分配状况的调查B.我国的人口普查

C.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D.对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1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B)

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

1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B)

A全国人口B每一个人C每一户D工人工资

13、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D)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14、统计调查项目是(C)

A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B统计调查计划

C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的目录D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1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

三、多项选择

1、重点调查适用于(AD)

A调查任务要求掌握研究对象基本状况B调查任务要求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势C.调查任务要求掌握详细资料D.总体中存在重点单位E.总体中都是一般单位2、普查是一种(ABC)

A.专门调查B.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D.非全面调查E.统计报表

3、对某校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则(ACE)

A.调查对象是该校全部大学生B.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个大学生C.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个大学生D.调查单位是学生的成绩E.调查项目是学生的成绩

第三章统计整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分组中(C)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A.职工人数按文化程度分组。

B.企业数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C.企业数按工人人数分组。

D.职工人数按性别分组。

2、将统计数据按着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B.组D.组)

A.交叉的B.重叠的C.间断的D.顺序的两个自然数

4、以组中值作为各组变量的代表值,假定条件是(B)

A.等距分组B.各组变量在各组中均匀分布C.各组变量个数相等D.异距分组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A)

A、520B、510C、530D、540

6、次数密度是(B)

A平均每组组B各组单位组距D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B)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

8、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

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按习惯上规定(C)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9、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C)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10、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C)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1、下面哪一个不是统计分组的作用(D)

A划分类型B反映总体C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D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

12、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D)限定

A表的总标题B表的横行标题C表的横行标题和表的纵行标题D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行标题

二、填空

1、对原始数据的审核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完整性审核;二是进行准确性审核。

2、在统计分组时,若采用上下限重叠式的组限表示方法,应遵守_上限不在内_的统计原则。

3、对某企业的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最小组的上限为200元,邻组的组中值是225元;最大组的下限为650元,邻组的组中值是625元;则最小组和最大组的组中值分别为__175______和__675______。

4、根据上题资料计算,最小组的下限和最大组的上限分别为_150____和_750____。

5、在统计分组中,组距相同的分组为_等距分组_______。

三、判断题

1、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上限的那一组(F)

2、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收集(T)

3、为了解某县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可以进行经常性调查(F)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练习题

1.单选题

1、某企业商品销售额200万元,期末商品库存50万元,它们(B)。

A都是时期指标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都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2、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0时,则不能计算(D)。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众数和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3、平均数为20,变异系数为0.4,则标准差为(B)。

A50B8C0.02D4

4、标准差系数抽象了(B)。

A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5、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B)。

A、107%B、107.4%C、3.1%D、7.4%

6、某地区有10万人口,工友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B)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

7、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以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A)

A、变形B、倒数C、平均数D、开平方

8、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大,那么(D)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D、全距与标准差之间不存在上述关系

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C)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B、权数的绝对数的多少

C、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0、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

11、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A)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

12、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

则平均废品率为(B)%

A、1.5B、1.45C、4.5D、0.94

13、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销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计算(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

14、现有一数列:

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

15、某企业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XX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B)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

2.多选题

(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BC)。

A销售额B商品库存量C企业的资产总额D利润总额

(2)下列指标中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是(ABCD)。

A标准差B标准差系数C全距D平均差

(3)在下列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AD)。

A中位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

(4)影响标准差大小的因素包括(ABC)。

A变量值水平的高低B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大小

C变量值计量单位的变化D变量值的个数

(5)在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一般不能直接加以比较的离散程度指标是(ACD)。

A平均差B离散系数C标准差D方差

3.判断题

1、某企业计划利润提高10%,实际提高了5%,则该企业的利润计划完成程度95%(F)

2、若两组数据的标准差相等,则其离散程度相同。

(F)

3、由分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一定是算术平均数的近似值。

(F)

4、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均值大小不受数据中的极端值影响。

(F)

5、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T)

6、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分母可以互换(F)

7、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相加的(F)

8、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T)

9、强度相对数的数值是用复名数来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F)

10、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F)

11、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T)

12、当各组变量出现的次数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就失去作用,因此,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F)

13、甲洗衣机厂20XX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厂同时时期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数(F)

4.填空题

(1)若一组数据的分布呈左偏态,则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量关系为()。

(2)已知某频数分布的众数组为600—700,且与众数组相邻的两组的频数相等,则众数为(650)。

(3)已知某频数分布的偏斜程度不是很大,其算术平均数为100,中位数为90,则众数(70),该分布呈(右)偏态。

(4)标准差与平均差都是以(算术平均数)为其比较的中心,而且两者都是离差的某中平均。

(5)在相对指标的计算中,不同时期的指标相比所形成的相对数是(动态相对数);不同类指标相比所形成的相对数是(强度相对数)。

5.计算题

(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95%+100%+105%=100%3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18+12+15=15元/件3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2)

(3)某班40名学生数量方法考试成绩分别为

97868960826074768889939194827779977895928784796554675972838556817073656680637990学校规定:

60以下为不及格,60-70为及格,70-80为中,80-90为良,90-100为优。

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以上五组,编制一张频数分布表

2.利用分组表数据及未分组资料分别计算该班4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并指出它们为什么不同?

3.利用分组表数据计算标准差和方差

4.若已知另一班的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3.7分,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同学分数差异大或平均分数的代表性小?

第五章时间数列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某一时间数列的发展水平共有n项,则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其平均发展速度应开n次方。

(F)

2.对于同一时间数列资料,按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总是一致的。

(F)

3.当时间数列的观察值出现零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指标。

(T)

4.环比增长速度的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F)

5.时间数列中各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

(F)

6.总体的同质性是计算平均数和平均速度都应遵守的原则之一。

(T)

7.年距增减水平是反映本期发展水平较上期发展水平的增减绝对量。

(F)

8.把某大学历年招生的增加人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F)

9.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F)

10.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翻。

(F)

11.如果季节比率等于1或季节变差等于0,说明没有季节变动。

(T)

12.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只有用绝对数表示。

(F)

13.一个时间数列,如中间年份的递增速度大于最末年份的递增速度,则按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大于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

(F)

14.根据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方程后,可以精确地外推任意一年的趋势值。

(F)

(二)单项选择

1.已知某商场2000年的销售额比1990年增长了1.2倍,比1995年增长了0.6倍,则该商场的销售额1995年与1990年比增长了(2.2/1.6=0.375D)倍:

A.0.6B.0.5C.2D.0.375

2.以1949年为基期,2000年为报告期,计算产品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C)次方:

A.49B.50C.51D.52

3.某商场某种商品的销售量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