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69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作业.docx

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作业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王安石募役法推行后,对于此法......南方百姓相对富庶......故多不反对;北方百姓中穷苦者因此雪上加霜,助役钱使贫者更贫。

这表明

A.北方农耕技术较落后B.募役法不具有进步性

C.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D.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大

2.(2021·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据统计,北宋自建隆二年(961年)到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路的雄州(今雄安新区)共52人次出任知州,其中武臣49人次,文臣2人次,1人身份不详。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北宋时期

A.改变了重文抑武的旧制B.选人用人制度尚待完善

C.以武抑文加强地方控制D.重视边疆治理的实效性

3.(2021·安徽高一期末)《宋史·文苑传》序言中说:

“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理念是

A.儒学独尊B.文功武治C.崇文抑武D.倡导理学

4.(2021·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

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

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5.(2021·安徽省明光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朱子语类》记述道: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6.(2021·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开学考试)宋人评论道: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

以边臣用心者谓之引惹生事,以搢(缙)绅虑患者谓之迂阔背时。

大率忌人谈兵,幸时无事,谓敌不敢背约,谓边不必预防,谓世常安,谓兵永息,恬然自处,都不为忧。

”该评论旨在

A.赞扬宋辽和议英明

B.担忧朝廷武备松弛

C.批判缙绅迂阔背时

D.指责边臣引惹生事

7.(2021·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

“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

…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都堂就是议事堂。

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

这反映出,宋初

A.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8.(2021·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宋朝规定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

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宫廷向朝廷索取财物,常常受到朝廷有关机构的监督,并且要求按照制度办事。

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皇权受到有效制约B.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

C.相权逐渐走向膨胀D.土大夫政治的日趋成熟

9.(2021·安徽高一期末)“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

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

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

”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

10.(2021·安徽芜湖市·芜湖一中高一月考)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XX,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11.(2021·江西吉安市·高一期末)宋太祖不仅自己手不释卷,还经常督促文武大臣们读书明理。

大臣赵普文化水平低,在宋太祖的劝说下,每天退朝后都读书到深夜,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宋太祖重视读书人意在

A.克服藩镇割据祸患B.完善官员选拔机制

C.倡行重文抑武方针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12.(2021·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

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冗官”“冗兵”严重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13.(2021·浙江温州·)下表是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860

A.财政状况日益恶化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14.(2021·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宋初,宋太祖将枢密使赵普调任宰相,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副手,同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之后,参知政事兼任宰相副职渐成定制。

这反映出,宋初

A.宰相政务异常繁重B.中枢决策机构完备

C.君主专制得以强化D.宰相职位形同虚设

15.(2021·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唐代科举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参考学子以平日诗文成绩和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拔取知名之士,而不是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宋代施行糊名制,公卷、通榜逐渐被废止,科举取士只凭考试成绩。

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专制制度更为僵化B.唐代社会环境更加宽松

C.科举丧失人才选拔功能D.科举制度更趋严密规范

16.(2021·安徽省定远中学高一月考)“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

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

……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

有句古话说道:

‘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17.(2021·山西晋中市·)宋代的统治,对外无军功可标榜,对内治功则颇有成效。

一是没有前代地方割据的悲剧:

二是没有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危机。

两宋300多年间,军阀割据、藩镇坐大的现象再未重现。

对此合理解释是

A.专制皇权空前强化B.土地兼并有效遏制

C.中央集权成效显著D.经济发展民众富足

18.(2021·浙江)北宋元丰改制之后,官员领双俸:

本俸与职钱,其中宰相的月薪为本俸400贯、职钱50贯,此外,还有各种补贴,如“餐钱”(餐饮补贴)“薪炭钱”(燃料补贴)“刍粟”(养马补贴)“傔人衣粮”(保姆补贴),以及“养廉钱”(职田租金)等,加起来不会少于600贯。

宋朝一名知州的月薪一本俸、职钱加上“公使钱”(特别办公费)职田租金及各种补贴,大概也有500贯上下。

这不能反映

A.宋朝官员的俸禄非常丰厚B.北宋社会经济比较发达

C.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D.清廉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19.(2021·广东高一期末)下表所示为宋代州一级行政区划建制说明。

表格内容反映了宋代

类型

主要设立依据

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或皇帝未即位时所封或曾是任官之地

沿用隋唐的区划设置

边境或内地的重要关隘所在

官营手工业集中的地区,往往由相关中央部门直辖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皇帝地位的下降

C.地方分离的倾向D.疆域范围的拓展

20.(2021·广西高一期末)南宋时期,平民家庭出身的宰相人数大幅增加,而高官家庭出身的宰相人数则有所减少,这反映出当时

A.平民掌握了国家政权B.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C.科举制促进阶层流动D.世家大族把持政权

21.(2021·陕西高三二模)下图是陈列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一组宋代瓷俑,从左至右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拿着元宝的商人,其中中间读书人个子最高。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陶瓷业成为重要的税收来源B.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C.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D.受教育程度导致三者地位不同

22.(2021·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三月考)宋太祖尝令后院造一熏笼,数日不至。

帝责怒,左右对以:

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制造,乃进御,以经历诸处故也。

帝怒,普曰:

此是自来条贯……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

此条贯深意也。

太祖大喜。

这表明宋太祖

A.对熏笼制造迟缓的理解B.注重以法治抑制官吏行为

C.支持制度建设维护国本D.崇尚勤朴节俭的社会风气

23.(2021·全国高三月考)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

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经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

这套制度

A.利于加强对宋朝官员的管控B.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4.(2021·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培训学校高三三模)宋代笔记《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将党进戍边,依例应出行前向皇帝致辞,但宋太祖念其“本出溪戎,不识一字”,便破例让他“不须如此”。

但党进性格刚强,坚决要求致辞,便使人将内容写在“笏”(手板)上,并反复背诵。

结果当天由于紧张,党进“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引发哄堂大笑。

后来他自己解释说“也要官家知道我读书来”。

这反映出北宋初年

A.程朱理学盛行,引导朝廷政治风向

B.重视科举考试,成为唯一晋升途径

C.提倡武将读书,文官群体得到推崇

D.设置二府三司,枢密院只负责军事

二、材料分析题(52分)

25.(2021·浙江高一期末)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该制度实施后出现的问题。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二太祖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事”。

而地方长官遂得重用文臣……凡地方军民政务,均须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从此地方官吏,又得均由中央任命。

各州又置转运使,处理各地方财政,除诸州度支经费外,悉输京,毋占留。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北宋政治的影响。

26.(2021·山东聊城市·高一期末)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

《史记。

平准书。

索隐》引《古今注》:

“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

个别有外郭,背平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半两钱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三青苗钱利民甚少,害民极多……

——司马光《乞罢青苗钱白扎子》

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2)材料三中司马光、梁启超对青苗法的认识有何不同?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史料运用的重要因素。

27.(2021·湖南高一期末)材料今湖南西部及其周边地区为宋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原设羁縻州数十,由荆湖北路的辰州管辖,熙宁五年,王安石派新法主将章惇主持开发湘西地区。

首先对梅山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招抚政策,“得主客户14809户,丁79089口,田260436亩”,增加了田赋等收入;然后颁布诏令宣布凡是藏匿于两江地区各种罪犯一律赦免,立功归顺还可获奖励,如敢制造事端立即捕杀;在新开发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如新建的新化县,于熙宁七年已建立县学,政府找给水田二百亩作为学田用作县学的经费等:

以后又在湘西、湘中及西南山区陆续设置县、镇、察、堡等,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归顺宋政府直接管辖,这些变化都是王安石变法所带来的。

——摘编自陈振《宋史》

(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期间湘西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发湘西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对募役法的施行虽然南方多不反对,但没有充分考虑北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使北方百姓中穷苦者雪上加霜,可见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以及南北方经济制度差异大的结论,故排除AD选项:

“募役法不具有进步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D

【详解】

根据材料“据统计,北宋自建隆二年(961年)到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路的雄州(今雄安新区)共52人次出任知州,其中武臣49人次,文臣2人次,1人身份不详”,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雄州是北宋北方的边疆重镇,与契丹交界,更多的武臣任知州,可以更好地保卫边疆,提高了边疆治理的时效性,故D项正确;北宋一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未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与选官用人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武抑文加强地方控制”,故C项错误。

3.C

【详解】

根据材料“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治国的指导思想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因此C正确,ABD排除。

故选C。

4.D

【详解】

由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可知,士大夫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故选D;宋代实行的仍是君主专制,不存在集体统治的说法,排除A;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并不能起到有效防止的作用,排除B;士大夫不等于丞相,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5.D

【详解】

材料信息“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说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困弱,面对金军侵扰无力还击。

因此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故D正确;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错误;材料和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无关,故B错误;C项错在“根本”,说法过于绝对。

6.B

【详解】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说明,该评论认为澶渊之盟不算错误,但是担忧痛心的是“武备皆废”,即旨在担忧朝廷武备松弛懈怠,故B项正确;作者认为澶渊之盟不算错误,但也没有到赞扬其英明的程度,故A项错误;批判缙绅迂阔背时、指责边臣引惹生事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D错误。

7.D

【详解】

由材料“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可得出宋太宗提高了参知政事的地位,通过对宰相的有力牵制以达到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不符合题意;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就已开始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行政运行受到规范,故C不符合题意。

8.B

【详解】

从材料反映的皇帝的决定不当,大臣可以拒绝执行,要求按照制度办事,说明宋代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尽量通过制度来减少皇帝个人独断专行带来的危害,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有效”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相权的变化,排除C项;宋代政治制度仍然是以皇权为中心,不能反映士大夫政治的成熟,排除D项。

9.A

【详解】

材料表明金军不能有效南侵,同时南宋不足以打败金国,此后一年,绍兴和议签订,因此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故选A项;“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不能说明南宋统治集团无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南宋前期的失利,故C项错误;崇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没有发生转变,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10.A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司马光与王安石为同时代人物,其政治观点比较保守,他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贬义。

梁启超和列宁提倡变革,二者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褒义。

三位人物的政治立场与评价紧密相关,体现了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故A选项正确;司马光与王安石虽是同时代人,但是文中提及“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过于武断,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后人掌握丰富资料,故C选项错误;王安石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所以列宁评价不符合史实,并不客观,故D选项错误。

11.A

【详解】

据材料可知,宋太祖不仅自己爱读书,还鼓励文武大臣读书使其读书明理,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读书风气,且有利于克服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祸患,故选A;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材料未涉及其抑武方针,C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宋太祖重视读书,未涉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D排除。

12.B

【详解】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崇文抑武”国策,故B正确;“冗官”“冗兵”严重、宰相权力被严重削弱、理学观念影响政治和这一现象无关,故ACD错误。

13.B

【详解】

从数据可以看出,宋代治理管辖的州县逐步强加,反映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治理与管控,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财政问题,排除A;从州县的数量看不出重心的南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人事问题,排除D。

14.C

【详解】

据材料“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副手,同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之后,参知政事兼任宰相副职渐成定制”可知,材料反映了宋初统治者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削弱了宰相的权力,这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正确;材料未体现宰相政务异常繁重及中枢决策机构完备,A、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宰相职权的分割,而不是宰相职位形同虚设,D错误。

15.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逐渐废止拔取知名人士的公卷、通榜制,施行糊名制,科举取士只凭考试成绩等做法,反映出科举制度更趋严密规范,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宋代专制制度更为僵化,A项错误;唐代社会环境更加宽松与材料主题不符,B项错误;宋代科举并未丧失人才选拔功能,C项错误。

16.C

【详解】

从材料中“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可以看出,在中国人心中分裂是不正常的,一个统一的国家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这与“大一统”的民族心理相关,C正确;唐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未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A错误;宋代中央收回地方财权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排除B;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和国家统一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

1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初从权、钱、兵等方面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因此两宋时期,军阀割据、藩镇坐大的现象再未重现,故C正确;军阀割据、藩镇坐大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错误;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故B错误;经济发展民众富足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

1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的机构设置采取的原则是分化事权,导致机构重叠,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D错误,且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宋朝官员的俸禄十分优厚,反映了当时北宋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9.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通过“府、州、军、监”的一级行政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正确,C排除;宋朝君主专制有所强化,B排除;宋朝疆域相对前朝有所缩小,D排除。

故选A。

20.C

【详解】

材料反映南宋时期平民子弟成为宰相人数大幅增加,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宋朝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很多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考试担任高管,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故选C;平民担任宰相人数增多不等于平民掌握了国家政权,说法错误,故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宰相权力的变化情况,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到世家大族把持政权,故排除D。

21.C

【详解】

根据“其中中间读书人个子最高”可以看出,读书人在宋代的社会地位,这与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国策有一定的关系,反映出当时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C正确;材料与税收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读书人的地位,与科举的完善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受教育与社会地位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

22.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想在后院造一熏笼,但因为需要层层审批,几天未见踪影,皇帝大怒。

宰相赵普解释说,这是按照制度办事、按流程办事。

且这样做可以抑制后代子孙随意奢侈浪费,意义重大,宋太祖听后十分高兴。

这表明宋代政治制度有制约机制,对巩固政权有利,所以宋太祖支持制度建设,以维护国本,故C项正确;“对熏笼制造迟缓的理解”只是表面现象,未能反映材料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程序、制度对皇帝行为的制约,未体现“注重以法治抑制官吏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程序制度抑制了宋太祖的奢侈行为,不能体现宋太祖本人具有崇尚勤朴节俭的社会风气,故D项错误。

23.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这一做法使官员的权力不断被分化,这种分化事权的举措,有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管控,故A项正确;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是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守内虚外”等政策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宋初职官制度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这一制度中很多官员有俸禄、无具体职务,所以对于官员的行政效率提高没有促进作用,故C项错误;宋太祖实行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而材料只是涉及职官制度,不能得出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项错误。

24.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武将党进因为文化素养较低而受到文官的嘲笑,说明的是当时武将地位较低,这主要和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关,C正确;材料与程朱理学的发展无关,A排除;科举考试并未是晋升的唯一途径,B排除;二府三司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D排除。

故选C。

25.

(1)制度:

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或郡国并行制)。

问题:

地方诸侯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解决: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

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分化事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详解】

(1)制度:

根据“郡”、“王国”等可知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根据“有的王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中央政权”等可知问题主要是地方诸侯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解决的措施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

根据“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得出任用文臣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