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883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所得税专题讲解.doc

西南交通大学个人所得税专题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personalincometax)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我校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税种主要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

本校免税项目主要包括:

1、省级人民政府以上单位颁发的奖励;2、抚恤救济金;3、安家费、离退休人员工资、补助等。

三、按照计算方法分类

西南交通大学个人所得税主要分为下列三种:

•工资薪金税

•劳务税

•年终奖税

工资薪金税每月都会涉及;劳务费是偶然所得,只有在有劳务收入时会涉及;年终奖税每年只涉及一次,该税种是国家在工资薪金税的基础上使用的一种优惠税种。

这三种税之间的关系为:

•劳务税与其他两种税独立,税率及计税方法均不同;

•工资薪金税与年终奖税,税率相同、计税方法不同;年终奖税只与发放年终奖当月的工资有关,与其他工资薪金类收入无关。

四、常见问题:

1、工资薪金税和劳务税是分类按月累计计算,而非单笔计税。

例如:

某人一月工资薪金类收入共三笔:

分别为:

1500元、1000元、800元;劳务费收入共两笔:

200元、800元。

在该案例中,某人一月的工资薪金税只与一月的三笔工资薪金类收入(1500元、1000元、800元)相关,其金额应由这三笔收入加总之后进行计算,而非每笔单独计算

同样,一月劳务税只与一月的两笔劳务费收入(200元、800元)有关,其金额应由这两笔收入加总之后进行计算,而非每笔单独计算

2、由于不同税种的计税方式各不同,所产生的税金也不同。

所以请老师们在网上录入筹金的时候,认真按照真实业务的性质选择酬金的性质。

3、工资薪金税率的3张表的意义相同

工资薪金税率表解析:

税率表一: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税率表二: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

税率表三:

这三张工资薪金税率表形式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税率表一是大家常见的形式,税率表二是税率表一的前身,也就是工资薪金税率表的原型,税率表三则是将工资薪金税率表图形化之后的结果。

先看表三:

我们可以发现工资薪金税是分段计算税金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人某月收入2000则税率为0%,免税;如果该人本月又获得工资薪金1500元,则有500元属于5%税率区间,1000元属于10%的税率区间;如果收入继续增加,则税率逐级往上递增。

例如:

例:

张XX10月应税工资1025、教学酬金一2500、教学酬金二800、岗位津贴1900。

计算每项应交税金。

【计算方法一】:

利用速算扣除数进行简便运算

工资税:

1025小于起征点两千,不纳税。

教学酬金一应缴纳的税金:

应税总金额2500+1025-2000=1525元,属于500到2000税率档,因此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

应交税金=1525*10%-25=127.5

教学酬金二应缴纳的税金:

应税总金额800+2500+1025-2000=2325元,属于2000到5000的税率档,因此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125。

应交税金=2325*15%-125-127.5=96.25

岗位津贴应交税金:

应税总金额1025+2500+800+1900-2000=4225元,属于2000到5000的税率档,因此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125。

应交税金4225*15%-125-(127.5+96.25)=285元。

如当月有多笔酬金可依此方法类推。

【计算方法二】:

利用数轴法进行计算

(1)、四笔钱加和确定总金额:

1025+2500+800+1900=6225元

(2)、依据税率表绘制数轴,6225小于7000

0

2000

2500

4000

7000

(3)、按照应税所得额在数轴上取点

0

2000

2500

4000

7000

1025

2500

800

1900

(4)、根据税率表确定各段的税率

0

2000

2500

4000

7000

1025

2500

800

1900

0%

5%

10%

15%

也就是说与某笔收入相关的工资薪金税只与它最后落入的税率区间相关。

收入增加影响的是局部税金而非整体税金。

比较表二和表一:

两者的区别在于速算扣除数。

实质上表一是工资薪金税的一个速算表。

速算扣除数就是按此速算方法所产生的一个固定差额。

以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为例。

如果收入为3000元,按税率表一的算法应为:

1000*10%-25;按税率表二的算法应为:

500*5%+500*10%;两种表达形式中,表达式二更真实,表达式一更简便。

速算扣除数则为最高税率之前的各段税率区间多计算的税金。

如果起征点变为3000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呢?

从表三我们可以看出,起征点的增加会将税率区间整体向前移,所减少的税金应从总收入起向前移动的1000的范围所产生的税金。

4、劳务税税率注意

本校劳务费主要包括监考酬金、审稿费、评审费、阅卷费等偶然所得。

劳务费要点:

800以内的劳务费是免税的;

20000以内的劳务费税率是20%;

相关规定如下: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劳务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收入超过20000元的,还要加成征收:

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4)、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例如:

A和B某月同时收到了一笔来自同一单位的劳务费800元,但在网上查询结果中,A发现这笔劳务费800元未计税,而B的800元却收取了40元的劳务税。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

经过核查,B在收入800元劳务费以前已经收入另外一笔200元的劳务费。

因此两笔劳务费总共1000元,已经超过起征点200.所以应计劳务税200×20%=40元。

五、年终奖的麻烦事

案例:

年终岁末,小李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奖励———年终奖,看着手里的工资条,小李纳起闷来,月薪2000元,年终奖6100元,扣除年终奖个人所得税585元,实际奖金5515元。

而月薪同样为2000元的同事小赵,年终奖5900元,扣除年终奖个人所得税295元,实际奖金为5605元。

怎么自己的年终奖仅比小赵多200元,却要比小赵多缴纳290元的税,到头来拿到手的奖金反而比小赵少了,是不是财务给算错了?

1、计算公式:

如果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低于2000

年终奖税金=(年终奖+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2000)*税率[税率由(年终奖+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2000)/12-决定;速算扣除数]

如果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高于2000

年终奖税金=年终奖*税率(年终奖/12)-速算扣除数

2、税率表

级数

年终一次性奖金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6000元

5

0

2

超过6000元至24000元

10

25

3

超过24000元至60000元

15

125

4

超过60000元至240000元

20

375

3、简而言之年终奖计税分两种情况:

(一)、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九级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九级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4、合理的避税区间

当月工资在2000以上时,合理的避税区间为:

l6000元(不含6000元)—6305元:

l24000元(不含24000元)—25294元;

l60000元(不含60000元)—63437元;

l240000元(不含240000元)—254666元

l不能在以上区间发放奖金,否则将会出现一次性奖金数额高税后收入低的现象。

示例:

序号

年终一次性奖金(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税后收入(元)

1

6000

6000*5%=300

6000-300=5700

2

6001

6001*10%-25=575.1

6001-575.1=5425.9

3

6300

6300*10%-25=605

6300-605=5695

4

24000

24000*10%-25=2375

24000-2375=21625

5

25000

25000*15%-125=3625

25000-3625=21375

特别提示:

在避税区间发放年终奖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发100元有可能扣1000元,因为但按年终奖税计算时收入增加影响的是整体税金

【例】小黄月薪是1800元,2009年12月年终奖20000元。

  若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即小黄缴纳个税[20000-(2000-1800)]×10%-25=1955元;

  若年终奖分12个月发放,即每月发放1666.67元,一年缴纳个税[(1666.67+1800-2000)×10%-25]×12=1460元;

  如上两种方法对比,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多缴税1955-1460=495元。

  【例】若小黄月工资9000元,年终奖24000元;

  若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即小黄全年缴纳个税[(9000-2000)×20%-375]×12+(24000×10%-25)=14675;

  若年终奖分12个月发放,即年终奖每月发放2000元,一年缴纳个税[(9000+2000-2000)×20%-375]×12=17100元;

  两种方法对比,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多缴税17100-14675=2425元。

在第一例中,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多缴税,然而在第二例中,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少缴税。

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小李年薪为18万元。

 

(1)若小李月工资1.5万元,即他全年缴个税[(15000-2000)×20%-375]×12=26700元 

(2)若小李月工资5000元,年终奖12万元,即他全年缴个税[(5000-2000)×15%-125]×12+(120000×20%-375)=27525元;

(3)若小李月工资10000元,年终奖60000元,即他全年缴个税[(10000-2000)×20%-375]×12+(60000×15%-125)=23575元;

三种计算方法对比可知:

方法(3)比方法

(1)节税3125元;比方法

(2)节税3950元。

 

5、小结:

需特别注意年终奖税与工资薪金税的区别,按工资薪金税计算时收入增加影响的是局部税金而非整体税金。

但按年终奖税计算时收入增加影响的是整体税金

月工资与年终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奖)的比例应该调整到两者的个税税率接近时的节税效果更加明显。

采用月工资均摊与年终一次性津贴发放相结合的方式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在计财处网站上下载西南交通大学测税软件进行优化测算。

六、计算软件的使用

关于这三种税金的计算,我们可使用计税器进行计算。

1、登陆西南交通大学财务处高级财务管理平台

2、点击收入查询明细中的个人工资查询,并选择查询月份。

根据每月工资明细确定每月工资应税额。

计算公式为:

工资每月应税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资+补助工资+教护津贴+生活补贴+电话补贴+回帖+其他-退养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

或直接查看应税额工资栏确定金额。

如第一月:

工资应税额为2603.00元

3、点击收入查询明细中的个人酬金查询

在收入明细中查看计税方式为工资薪金税的每笔收入。

当月如有一笔酬金为:

1000..00元

时间为当月,在此例中为第一月

计税方式为工资薪金税,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税

劳务税单独计税,不与工资合并计税,但当月累计计税

4、打开计税器。

5、在工资中输入工资应税额(您也可以按照计税器上面所提示的信息输入每一项信息),然后在酬金中输入其他以工资薪金方式计税的收入(此例中当月按工资薪金税计税的酬金只有1笔,如有第二笔则在软件中“当月第二笔酬金”中填列,依次类推)。

点击计算。

在右边的计算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笔收入的总应税金额为:

1603(2603+1000-2000)元。

所缴税金总额为135.30元。

其中工资所缴税金为:

35.3元;其他收入对应的税金为:

100元

6、如果计算其他类型收入所缴的税金可以点击计税器的其他税。

如图所示:

如计算劳务税可点击劳务税,显示如图:

7、点击收入查询明细中的个人工资查询,并选择查询月份。

确定工资应税额。

点击收入明细查询中的个人酬金查询,

如果是计算年终奖的税金。

则在计税方式中选择计税方式为年终奖的收入。

如上。

按时间顺序,第一笔年终奖3600元,第二笔年终奖7772元等。

按时间顺序分别填入,点击计算

如果是计算劳务税税金,与计算年终奖税方法一致。

如某人某月有两笔计税方式为劳务税的收入,第一笔为1000元,第二笔为2000元。

用计税器进行计算。

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