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8963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doc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号:

10500362014年2月10日

一、开设院(部)

会计学院

二、教学对象

会计及审计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方式、各种经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程序和方法等,为各类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操作建议。

四、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第一,系统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具体包括内部控制的产生与演进轨迹、理论框架和方式;

第二,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程序和方法;

第三,通过对各类企业实际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切实掌握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

36学时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各章学时数分配表

第一章

总论

4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4

第三章

内部环境

6

第四章

风险评估

8

第五章

控制活动

6

第六章

信息与沟通

4

第七章

内部监督

2

总复习

2

六、考核

考核形式——考查;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五大类型:

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案例分析;

题量——90分钟;

分值分配——名词解释(20分)、填空(15分)、判断(15分)、简答(30分)、案例分析(20分)

七、教材

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程新生.企业内部控制.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颖,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胡为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案例讲解.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5、蒙丽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九、讲授提纲:

附后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讲课提纲

第一章总论(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

了解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了解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发展历程。

理解:

内部控制的概念、构成要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掌握:

掌握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历经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特点,掌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

一、内部牵制阶段

二、内部控制系统阶段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四、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五、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

第二节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

一、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起步阶段

二、分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阶段

三、各部门联合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阶段

第四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

内部控制定义的变迁

2.理解: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掌握:

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定义

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二、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

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第二节内部控制目标

一、合规目标

二、资产安全目标

三、报告目标

四、经营目标

五、战略目标

六、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重要性原则

三、制衡性原则

四、适应性原则

五、成本效益原则

第四节内部控制的要素

一、内部环境

二、风险评估

三、控制活动

四、信息与沟通

五、内部监督

六、内部控制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一、越权操作

二、合谋串通

三、成本限制

第三章内部环境(6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

内部环境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企业文化的意义

2.理解:

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治理结构的主要风险

3.掌握:

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组织架构的设计原则、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内部环境概述

一、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的定义

二、组织架构的设计

三、组织架构的运行

第三节发展战略

一、发展战略概述

二、发展战略的制定

三、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节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制度概述

二、人力资源控制制度设计

第五节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制度概述

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六节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概述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

第七节诚信和道德价值观

一、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概述

二、影响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因素

第四章风险评估(8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

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

2.理解:

风险评估的步骤、战略目标设定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3.掌握:

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具体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目标设定

一、目标设定的含义

二、战略目标的设定

三、业务层面目标的设定

四、目标设定与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

第二节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内容

二、风险识别的过程

三、风险识别的方法

第三节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析的定义和内容

二、风险分析的方法

第四节风险应对

一、风险应对的概念

二、风险应对策略

三、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第五章控制活动(6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

控制活动的基本要求,控制活动的要素

2.理解:

控制活动七个要素的基本内容、运营分析控制的主要指标、绩效考评控制以及财产保护控制的方法

3.掌握:

企业各种岗位和交易的不相容职务、授权审批控制的要点、预算控制的流程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定义

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容

第二节授权审批控制

一、授权审批控制的定义

二、授权控制

三、审批控制

四、“三重一大”制度

第三节会计系统控制

一、会计系统控制的定义

二、会计系统控制的方法

二、会计系统控制的内容

第四节财产保护控制

一、财产保护控制的定义

二、财产保护控制的措施

第五节预算控制

一、全面预算和预算控制

二、全面预算的作用

三、全面预算的实施主体

四、全面预算的流程

第六节运营分析控制

一、运营分析控制的定义

二、运营分析控制的流程

三、运营分析控制的方法

第七节绩效考评控制

一、绩效考评控制的定义

二、绩效考评系统的内容

三、绩效考评的三种模式

第八节合同控制

一、合同控制的定义

二、合同控制的意义

三、合同业务的一般流程

四、合同控制的措施

第六章信息与沟通(4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

信息、沟通的含义及其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内、外部沟通的要点

2.理解:

信息系统控制标准,内部信息传递的基本流程与原则

3.掌握:

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各种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信息系统开发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沟通的渠道与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内部信息传递

一、内部信息传递的定义

二、信息的内涵

三、内部信息传递基本流程

四、内部信息传递的总体要求

五、内部信息传递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第二节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定义

二、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四、信息技术过程控制体系

五、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六、信息系统运营与维护的主要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第三节沟通

一、沟通的内涵

二、内部沟通方式

三、外部沟通方式

第七章内部监督(2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

内部监督的意义和内部监督的基本要求

2.理解:

内部监督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机构的职责

3.掌握:

内部监督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内部监督的机构及职责

一、内部监督的定义

二、内部监督的意义

三、内部监督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机构的职责

四、内部监督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内部监督的程序

一、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二、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

三、实施监督

四、记录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五、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第三节内部监督的方法

一、日常监督

二、专项监督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