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05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docx

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

20XX年计量校准人员培训复习资料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国家计量基准?

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国家计量基准是指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了定义、实现、保存、复现量的单位或者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有关量的测量标准定值依据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标准物质或者测量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2.什么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它的建立需要履行哪些法定程序?

答: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经过政府计量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计量标准。

它的建立需要履行的法定程序是:

下一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须向上一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技术考核;其他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属于哪一级政府的,就由哪一级地方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

经考核合格符合要求并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由建立该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能作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使用。

3.什么是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如何实施管理?

答:

部门最高计量标准是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建立的计量标准,作为统一本部门量值的依据。

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须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取得合格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是指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的计量标准,在本单位内部使用,作为统一本单位量值的依据。

建立本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与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才能在本单位内开展检定。

4.强制检定的范围是什么?

实施和管理强制检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强制检定的范围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5.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何实施计量检定和管理?

答: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有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其他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使用单位应建立计量器具设备台帐,制定检定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和周期检定计划。

6.计量技术法规分哪几类?

答:

①计量检定规程;②计量检定系统表;③计量技术规范。

7.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号规则是什么?

答:

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号分别为: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用汉语拼音缩写JJG表示,编号为JJG××××一××××;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用汉语拼音缩写JJG表示,顺序号为2000号以上,编号为JJG2×××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用汉语拼音缩写JJF表示,编号为JJF××××一××××,其中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顺序号为1200号以上。

××××一××××为法规的“顺序号一年份号”,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号为批准的年份)。

8.SI基本单位有哪些?

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

答:

基本量的名称

量的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国际符号

中文符号

长度

L、h、r、x

m

质量

m

千克(公斤)

kg

千克

时间

T

s

电流

I、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v)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9.SI导出单位有哪些?

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

答: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平面]角

弧度

rad

立体角

球面度

Sr

频率

赫[兹]

Hz

牛[顿]

N

压力,压强,应力

帕[斯卡]

Pa

能[量],功,热量

焦[耳]

J

功率,辐[射能]通量

瓦[特]

W

电荷[量]

库[仑]

C

电压,电动势,电位

伏[特]

V

电容

法[拉]

F

电阻

欧[姆]

Ω

电导

西[门子]

S

磁通[量]

韦[伯]

Wb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特[斯拉]

T

电感

亨[利]

H

摄氏温度

摄氏度

光通量

流[明]

lm

[光]照度

勒[克斯]

lx

[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尔]

Bq

吸收剂量

戈[瑞]

Gy

剂量当量

希[沃特]

Sv

10.SI词头有多少个?

10-1~10-12和101~1012的词头名称和符号是什么?

答:

SI词头有共有20个。

因数

词头名称

国际符号

中文符号

因数

词头名称

国际符号

中文符号

1012

太拉

T

太[拉]

10-1

d

109

吉咖

G

吉[咖]

10-2

C

106

M

10-3

m

103

k

10-6

μ

102

h

10-9

纳诺

n

纳[诺]

101

da

10-12

皮可

p

皮[可]

11.什么叫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有什么关系?

答: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完整系统地包含了国际单位制,与国际上采用的计量单位协调一致。

1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②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③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④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13.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有哪些?

它们的名称和符号是什么?

答: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与sl单位关系

时间

[小]时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

[角]秒

[角]分

°

1″=(П/64800)rad

1′=60″=(П/10800)rad

1°=60′=(П/180)rad

旋转速度

转每分

r/min

1r/min=(1/60)S-1

长度

海里

nmile

1nmile=1852m(只用于航行)

速度

kn

Lkn=1nmile/h=(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

原子质量单位

t

u

Lt=103kg

1u≈1.660540×10-27kg

体积

L,(l)

1L=10-3m3=1dm3

电子伏

eV

1eV≈1.602177×10-19J

级差

分贝

dB

线密度

特[克斯]

tex

1tex=10-6kg/m

面积

公顷

hm2

1hm2=104m2

14.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

①方括号内有字的可用该单位的简称,没有方括号的必须用全称。

②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与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

③乘法形式的单位名称,其顺序应是指数名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

④如果长度的2次幂和3次幂表示面积和体积,则相应的指数名称为“平方”和“立方”并置于长度单位之前,否则应称为“二次方”和“三次方”。

⑤书写单位名称时,不加任何表示乘或除的符号或其它符号。

15.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①在初中、小学课本和普通书刊中,有必要时,可将单位的简称(包括带有词头的单位简

称)作为符号使用,这样的符号称为“中文符号”。

②法定单位和词头的符号,不论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一律用正体,不附省略点,且无复数形式。

③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用小写体,若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则其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体。

④词头符号的字母当其所表示的因数小于或等于lO3时,一律用小写体,如103为k(千)、10-1为d(分)、10-2为c(厘);大于或等于106时用大写体,如106为M(兆)、109为G(吉)等。

⑤由两个以上单位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其符号有下列两种形式:

N·mNm

若组合单位符号中某单位的符号同时又是某词头的符号,并有可能发生混淆时,则应尽量将它置于右侧。

例如:

力矩单位“牛顿米”的符号应写成Nm,而不宜写成mN,以免误解为“毫牛顿”。

⑥由两个以上单位相乘所构成的组合单位,其中文符号只用一种形式,即用居中圆点代表

乘号。

例如:

动力黏度单位“帕斯卡秒”的中文符号是“帕·秒”而不是“帕秒”、“[帕][秒]”、“帕·[秒]”、“帕一秒”、“(帕)(秒)”“帕斯卡·秒”等。

⑦由两个以上单位相除所构成的组合单位,其符号可用下列三种形式之一:

kg/m3kg·m-3kgm-3

当可能发生误解时,应尽量用居中圆点或斜线(/)的形式。

例如:

速度单位“米每秒”的符号用m·s-1或m/s,而不宜用ms-1叫以免误解为“每毫秒”。

⑧由两个以上单位相除所构成的组合单位,其中文符号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之一:

千克/米3千克·米-3

⑨在进行运算时,组合单位中的除号可用水平横线表示。

例如:

速度单位可以写成了

⑩分子无量纲而分母有量纲的组合单位即分子为1的组合单位的符号,一般不用分式而

用负数幂的形式。

例如:

波数单位的符号是m-1,一般不用1/m。

在用斜线表示相除时,单位符号的分子和分母都与斜线处于同一行内。

当分母中包含两个以上单位符号时,整个分母一般应加圆括号。

在一个组合单位的符号中,除加括号避免混淆外,斜线不得多于一条。

例如:

热导率单位的符号是w/(K·m),而不能表示成w/(K·m),w/K·m或w/K/m。

词头的符号和单位的符号之间不得有间隙,也不加表示相乘的任何符号。

单位和词头的符号应按其名称或者简称读音,而不得按字母读音。

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的符号℃,可作为中文符号使用,可与其他中文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16.在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时有哪些规定?

答:

(1)“单位与词头的名称,一般只宜在叙述性文字中使用。

单位和词头的符号,在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和产品铭牌等需要简单明了表示的地方使用,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应优先采用符号。

(2)“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

“例如:

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表示的量值应写成并读成“20摄氏度”,不得写成并读成“摄氏20度”。

“例如:

30km/h应读成“三十千米每小时”。

(3)“选用SI单位的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范围内。

“例如;l.2×104N可以写成12kN。

0.00394m可以写成3.94mm。

11401Pa可以写成11.401kPa。

3.1×10-8s可以写成31ns。

“某些场合习惯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受上述限制。

例如:

大部分机械制图使用的长度单位可以用‘mm(毫米)’;导线截面积使用的面积单位可以用‘mm2’(平方毫米)’。

“在同一个量的数值表中或叙述一个量的文章中,为对照方便而使用相同的单位时,数值不受限制。

“词头h,da,d,c(百、十、分、厘),一般用于某些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单位中,但根据习惯和方便也可用于其他场合。

(4)有些非法定单位,可以按习惯用SI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

“例如:

mCi、mGal、mR等。

“法定单位中有些非十进制的单位,如平面均单位“度”、“角”、“分”、“角秒”与时间单位“分”、“小时”、“日”等,不得用SI词头构成倍数或分数单位。

(5)“不得使用重叠的词头。

“例如:

应该用nm,不应该用mum;应该用am,不应该用uuum,也不应该用nnm。

(6)“亿(108)、万(104)等是我国习惯用的数词,仍可使用,但不是词头。

习惯使用的统计单位,如万公里可记为“万km”或“104km”;万吨公里可记为“万t·km”或“104t·km”。

(7)“只是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在加词头时,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

“例如:

力矩的单位kN·m不宜写成N·km。

(8)“只通过相除构成的组合单位或通过乘和除构成的组合单位在加词头时,词头一般应加在分子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分母中一般不用词头。

但质量SI的单位kg,这里不作为有词头的单位对待。

“例如:

摩尔内能单位门kJ/mol不宜写成J/mmol。

“例如:

比能单位可以是J/kg。

(9)“当组合单位分母是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时,按习惯与方便,分母中可以选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

“例如:

密度的单位可以选g/m3。

这类情况比较多,如kg/dm3,C/mm3,C/cm3,C/mm2,C/cm2、V/mm,V/cm,W/mm,mol/dm3

(10)“一般不在组合单位的分子分母中同时采用词头,但质量单位kg这里不作为有词头对待。

“例如:

电场强度的单位不宜用kV/mm,而用MV/m;质量摩尔浓度可以用mmol/kg。

分子分母同时采用词头亦较多见。

如nmol/dm3,dN/mm2。

后者正好等于105Pa,即bar,大小与kgf/mm2十分接近。

(11)“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指数,指包括词头在内的单位的幂。

“例如:

1cm2=1(10m-2)=1×10-4m2,而1cm2≠10-2m2,1us-1=1(10-6s)-1=10-6s-1”。

(12)“在计算中,建议所有量值都采用SI单位表示,词头应以相应的10的幂代替(kg本身是SI单位,故不应换成103g)。

(13)“将SI词头的部分中文名称置于单位名称的简称之前构成中文符号时,应注意避免与中文数词混淆,必要时应使用圆括号”

例如:

旋转频率的量值不得写成3千秒-1。

如表示“三每千秒”,则应写为“3(千秒)-1”(此处“千”为词头);

如表示“三千每秒”,则应写为“3千(秒)-1”(此处“千”为词)。

例如:

体积的量值不得写为“2千米3”。

如表示“二立方千米”,则应写为“2(千米)3”(此处千为词头);

如表示“二千立方米”,则应写为“2千(米)3”(此处千为数词)”。

17.什么是被测量?

举例说明影响量与被测量的区别。

答:

被测量是指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定量。

影响量是指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例如:

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的幅度时受频率的影响,电流是被测量,而频率就是影响量。

18.约定真值与真值的区别是什么?

实际检定工作中常以什么值作为约定真值?

答:

真值是指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约定真值是指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的值。

在实际检定工作中是以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作为约定真值。

常称为标准值或实际值。

19.什么是测量结果?

答:

测量结果是指由测量所得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20.什么是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答: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穷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随机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穷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21.测量准确度、测量精密度有什么区别?

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术语?

答: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22.示值范围、标称范围、测量范围、量程的区别是什么?

答:

要注意正确区别示值范围、标称范围、测量范围和量程的概念。

示值范围是指测量标尺或显示装置所能指示的范围,可用标在标尺或显示器上的单位表示;标称范围是对测点整体而言的,通常用被测量的单位表示;测量范围是指能保证规定准确度,满足示值误差在规定极限内,可用于测量的量值范围;量程是指“标称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的模”。

23.什么是灵敏度?

答:

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

24.什么是鉴别力[阈]?

答:

鉴别力[阈]是指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缓慢而单调地进行。

25.什么是分辨力?

答:

分辨力是指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

26.灵敏度与鉴别力、分辨力和鉴别力有何区别?

答:

要注意灵敏度和鉴别力(阈)的区别和关系,这是两个概念,灵敏度是被测量(输人量)变化引起了测量仪器示值(输出量)变化的程度;鉴别力(阈)是引起测量仪器示值(输出量)可觉察变化时被测量(输入量)的最小变化值,是指使测量仪器指针移动所要输入的最小量值,但二者是相关的,灵敏度越高,其鉴别力越小;灵敏度越低,其鉴别力越大。

要区别分辨力和鉴别力(阈)的概念,不要把二者相混淆。

因为鉴别力是在测量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实验才能评估或确定数值,它说明响应的觉察变化所需要的最小激励值。

而分辨力是只须观察指示或显示装置,即使测量仪器不工作也可确定,是说明最小示值差的辨别能力。

27.测量仪器准确度和准确度等级有何区别?

答:

准确度等级只是确定了测量仪器本身的计量要求,它并不等于用该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时所得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高低,因为准确度等级是指仪器本身而言的,是在参考条件下测量仪器误差的允许极限。

28.什么是测量仪器示值误差?

答:

测量仪器示值误差是指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29.什么是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

答:

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是指对给定的测量仪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30.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有何区别?

答:

三者的区别是:

最大允许误差是指技术规范(如标准、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允许的误差极限值,是判定仪器是否合格的一个规定要求;而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由于真值不知,往往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之差,即示值误差的实际大小,是通过检定、校准所得到的一个值,可以评价是否满足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从而判断该测量仪器是否合格,或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修正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一个参数,或表述成一个区间或一个范围,说明被测量真值以一定概率落于其中,它是用于说明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的。

可见,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具有不同概念。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是某一点示值对真值(约定真值)之差,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的值是确定的,其符号也是确定的,可能是正误差或负误差;示值误差是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用示值误差获得修正值,以便对测量仪器进行修正;而最大允许误差只是一个允许误差的规定范围,是人为规定的一个区间范围。

在文字表述上,最大允许误差是一个专用术语,最好不要分割,要规范化,可以把所指最大允许误差的对象作为定语放在前面,如“示值最大允许误差”,而不采用“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等。

而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前面不应加±号,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只对某一点示值而言,并不是一个区间。

过去有的把带有±号的最大允许误差作为“示值误差”,只是一种习惯使用方法,实际上是指示值最大时的允许误差的要求。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的具体关系是通常用测量仪器各点示值误差的最大值,去和最大允许误差比较,判断是否符合最大允许误差要求,即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如在范围内,则该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为合格。

31.最大允许误差有哪些表示形式?

答:

计量器具又称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maximumpermissibleerrors)是由给定测量仪器的规程或规范所允许的示值误差的极限值。

它是生产厂规定的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又称允许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限。

最大允许误差有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对称限,表示时要加士号。

最大允许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或它们的组合形式表示。

32.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例如,标称值为1Ω的标准电阻,说明书指出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01Ω,即示值误差的上限为+O.01Ω,示值误差的下限为-0.01Ω,表明该电阻器的阻值允许在0.99Ω~1.01Ω范围内。

33.用相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是其绝对误差与相应示值之比的百分数。

例如,测量范围为lmV~10V的电压表,其允许误差限为±1%。

这种情况下,在测量范围内每个示值的绝对允许误差限是不同的,如lV时,为±1%×1V=±0.01V,而IOV时,为±1%×10V===±0.1V。

最大允许误差用相对误差形式表示,有利于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技术指标用一个误差限来表示。

34.用引用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

是绝对误差与特定值之比的百分数。

特定值又称引用值,通常用仪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俗称满刻度值)或量程作为特定值。

如:

一台电流表的技术指标为±3%×FS,这就是用引用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FS为满刻度值的英文缩写。

又如一台0~150V的电压表,说明书说明其引用误差限为±2%,说明该电压表的任意示值的允许误差限均为±2%×150V=±3V。

用引用误差表示最大允许误差时,仪器在不同示值上的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相同,因此越使用到测量范围的上限时相对误差越小。

35.什么是测量标准?

答:

测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36.我国测量标准如何分类?

答:

根据管理需要,我国将测量标准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三类。

37.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关系是什么?

答: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是同一过程的两种不同的表达,其含义就是把每一种可测量的量从国际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基准复现的量值通过检定或校准,从准确度高到低地向下一级计量标准传递,直到工作计量器具。

作为某一个量的定值依据的国际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基准就是这个量的源头,是准确度最高点,从这点向下传递,量值的准确度逐渐降低,直至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获得的测量值,构成了这个量的一条不间断的量值传递链。

从而使用工作计量器具所得到的测量值,通过这样一条不间断的链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即实现量值溯源,此时这条不间断的链又称溯源链。

要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在每个量的传递链或溯源链中都要规定每一级的测量不确定度,从而使量值在传递过程中准确度的损失尽可能小,使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真正有效。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互为逆过程。

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逐级传递。

在每一种量的量值传递关系中,国家计量基准只允许有一个。

在我国,大部分国家计量基准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主要建立在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部门计量标准建立在省级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标

准建立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计量器具广泛用于生产、科研、商贸领域和人民生活之中。

量值溯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愿行为,溯源的起点是计量器具测得的量值即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通过工作计量器具、各级计量标准直至国家基准。

溯源的途径允许逐级或越级送往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从而将测量结果与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相联系,但必须确保溯源的链路不能间断。

作为某一个量的定值依据的国际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基准就是这个量值的源头,是准确度的最高点。

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获得测量值的工作计量器具由计量标准校准,各级计量标准再向上送校,直至源头,构成了这个量值的一条不间断的校准链,从而使用工作计量器具所得到的测量值,通过这样一条不间断的链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