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17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docx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

复聪部健康教育科任老师培训情况

一、培训目的

为了让复聪部的老师进一步了解听障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知识,特对各科任老师进行培训。

二:

参加培训人员

复聪部全体教师

三:

培训内容

(一)听障学生的生理特点

听力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异常,以致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从而难以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二)听障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孤僻怯弱型

2、咄咄逼人型

3、滑稽幽默型

4、否认现实型

5、随波逐流型

四:

培训资料

关注聋哑学生健康教育

综观当今特殊教育,聋校(聋哑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开设了语文、数学、美工、体育、律动等课程,重点对聋生(聋哑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

由于没有配套的健康教育教材,很少有聋校把健康教育提升到一个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对聋生进行健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流于形式,这严重阻碍了聋生的健康成长。

现结合我校聋生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谈谈聋生健康教育工作,关注聋生的健康成长。

一、生活自理,快乐学习

我校聋生实行寄宿制管理,聋生每月连续20多天在学校。

语训班、一二年级的聋生相比正常儿童,年龄普遍偏小,他们中年龄小的只有四岁多一点;同时,他们大多家庭贫困,家长卫生知识少,健康教育观念淡泊,造成他们个人卫生状况较差,卫生习惯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教师重视和加强了聋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①利用学科教学为载体(特别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劳动课等),向聋生传授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聋生讲清洁、爱卫生。

②加强聋生课余保育(生活指导)工作,指导聋生生活,培养聋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③对个别聋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矫正,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他们生活自理。

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我校聋生在三年级以上就能够生活自理,独立、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二、锻炼身体,补偿缺陷

通过体育课、律动课教学实践,让聋生掌握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补偿运动缺陷,特别是速度、灵敏、反应、平衡、协调等身体素质,逐步缩小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距。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聋生由于语言障碍,说话少,他们的肺活量普遍比正常儿童小,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大聋生的肺活量,为聋生接受口语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律动课教学,可以培养聋生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为聋生掌握聋人母语(手语)提供有利条件。

三、爱眼护耳,发挥作用

科学地讲,应该称聋生为听力障碍学生或听力损失学生,他们并非世俗眼中双耳不闻雷声的人。

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残余听力,有的甚至仅在某一声音频率听力受损,有的即使双耳气传导完全受损,但他们内耳的骨传导同样会在感知声音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在聋生学习和生活中,我校教师加强了聋生用耳教育,引导聋生科学配戴助听器,最大限度矫正他们的残余听力,享受有声世界的快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聋生由于听力受损,他们视觉的代偿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了他们与外界联系的“第一渠道”。

在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除引导聋生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以及注意用眼卫生外,教师还力争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把握好教学节奏,尽量缓解聋生的视觉疲劳,保护好聋生的眼睛。

四、心理危机,干预矫正

聋生由于听力受损,制约了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嫉妒、自卑、孤僻、攻击和敌意等种种内隐和外显的心理问题。

这不仅严重影响聋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还给聋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

至于上述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里不作讨论,谈谈如何干预矫正聋生的心理危机:

①要引导聋生进行自我矫正。

正视自身缺陷,克服自卑心理,掌握科学的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力争培养一技之长,笑对一切,快乐生活。

②要理解、尊重、关爱聋生。

教师应言传身教,走进聋生心灵,加强沟通与交流,认识、了解、关心他们,为他们学习和生活排忧解难。

同时,尊重聋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真心和他们交朋友。

及时发现聋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尽早对聋生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

③引导家庭,呼吁社会都来参与聋生心理矫正工作。

五、关注聋生的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

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伴随聋教育的发展,聋生的青春期教育是摆在广大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聋生青春期教育应以性生理知识为起点,性心理指导为特点,性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为聋生的青春期教育做出努力,让聋生的青春充满阳光,活力无限。

培养聋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当前,由于自身缺陷,加之受到社会和家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聋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聋生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严峻。

在校生自残、离家出走、毕业后违法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

聋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之差,对挫折心境的适应机制和抗拒能力之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作为聋校教师,我们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工作中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铺设一条“绿色的通道”。

一、日记为载体,润物细无声

日记是聋生思想感情的“反光镜”,是反映聋生心理活动的“窗口”。

以日记为载体,和聋生进行心理交流,将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良好效果。

聋生的家长由于自己孩子残疾,在生活中常常充满了困惑、不满、自卑或暴躁等情绪,这直接影响到了聋生的心理健康。

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将内心深处的那些强烈的自卑感、幽怨感及自己的烦恼、困惑等形成文字,宣泄于笔端。

从日记中,教师得到了许多信息并及时给聋生以“心灵的按摩”,做细致温暖的心理疏导工作、教给他们解决矛盾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到学生家中家访……许多学生的精神状态都很快得到了改变。

这些日记成了家校沟通的桥梁,避免了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教师的沟通也改变了家长的教育方式,使他们正视现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孩子们做出榜样。

借助日记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拓宽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渠道,发现预兆、苗头,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方法上和生活上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能放下心理包袱,健康成长;二是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倾向,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避免一些严重后果的产生;三是可以弥补和消除学生不敢或难寻适当时机与老师谈心事,教师找学生谈话会带来一阵骚动等不足和弊端;四是加深了师生感情,使学生爱屋及乌,更喜欢学习自己所教的学科;五是可以帮助学生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学会情绪迁移和情感升华,从而逐步克服消极心态,形成健康心理。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类辅导

由于聋生具有生理残疾,加上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等因素,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

尤其是他们的接触面少、活动量小、人际交往窄,许多潜在的思想意识、心理感受、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不善外露,更不愿或不能向他人诉说,这样就给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学生不善外露,我们可以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个体发展历程、个体特征倾向、个体成长环境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

还可以通过活动测试,诸如小型运动会、文艺汇演、模拟辩论会等,来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习惯、气质、性格、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走访了解学生的邻里、家长,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最后把材料汇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文字,建立档案。

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分类辅导。

如对自负的学生进行谦虚教育,引导他们了解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对自卑的学生进行自强教育,鼓励他们正视自身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能力;对心理封闭、心理挫折的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交谊活动,使他们敞开心扉,融入集体;让焦虑的学生正确对待得失,养成宁静开朗的心境。

三、开设健康活动室,活跃身心

针对聋生好动、好奇、贪玩、爱表现等特征,学校可以开设健康活动室。

室内的陈设要美观、活泼、温馨,适合聋生的特点。

“健康活动室”根据活动特点进行分类,设置成几个活动角,以供不同性格学生活动,各活动角可同时开放。

1.聊天角

学生在聊天角主要是以聊天的方式进行咨询与辅导。

学生在“闲聊”中不经意地谈出自己的苦恼、忧伤、愤怒等,老师可从中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苦痛、焦虑等,这样打破了“咨询”的神秘感。

聊天角里的交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除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交谈外,还可以进行生生交谈,可一对一交谈,也可以群体交谈。

在“聊天角”不分年级、师生、男女,大家都是朋友,彼此平等,真诚相待。

学生在聊天角除了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外,还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接纳、相互建议,这种方式是一种友好的协助,是一种爱心的合作。

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谈话环境,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

2.发泄角

学生在发泄角主要是以情绪宣泄的方式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

发泄角里有沙袋、跑道、橡皮人、纸笔等发泄工具。

学生在发泄角可以对发泄工具采取砸、摔、涂、画等方式,也可拼命运动、大喊大叫等。

发泄是一种物理排解法,适合攻击性强、性格内向的学生。

当学生在发泄角充分宣泄了自己的苦闷、愤怒、无助等情绪后,心理辅导教师再对他做咨询辅导。

3.剧本表演角

剧本表演角主要是以剧本表演的方式让聋生获得心理体验。

心理辅导教师把从“悄悄话信箱”、日记、作文、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中得到的信息,编成简短的剧本让聋生在剧本表演角即兴表演出来,让观众来评议,或由心理辅导教师作点评;也可角色反串表演,让学生去体验别人的感受,从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4.游戏活动角

游戏活动角主要是由心理辅导教师根据聋生各阶段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教育、感受爱心。

教师有时也可将活动主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能力。

四、“零距离”对话,心与心交流

魏书生曾说过: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

教师的“爱”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没有教师的爱,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任何教育都无法成功。

在课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最好办法就是谈心,在平等、亲切的氛围中进行谈话,没有讽刺、挖苦,没有责骂、训斥,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改变学生在认知、情绪、性格等方面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为班主任,不论工作多忙,都要时时观察学生心情这张“晴雨表”,一旦发现“不对路”,立即挤出一点时间和学生交谈,鼓励学生表达心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忧愁、烦恼老师很重视,也很难过,老师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从而自觉自愿说出缘由。

这时教师要“蹲下身子听”,听完后,水到渠成地“对症下药”,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如,每次考试后,班级总有个别学生因发挥不好影响成绩,表现出垂头丧气。

面对这种情况,不妨这样开导:

“没考好是吗?

不要紧的,老师也经历过失败,生活的路不可能永远平坦的,有些曲折可以锻炼人,但要有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记住:

成功属于你。

”这样的话语未成曲调先有情,有张有弛,如三月春风,定会吹散学生心头愁云,再次树立重振旗鼓的雄心壮志。

健康的心理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培养。

这就决定了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对待聋生心理问题,应该持之以恒地做好聋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以培养聋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