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920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国内部审计定义的区别.doc

内容摘要

IIA内部审计定义的演进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本文就我国内部审计定义与00A内部审计定义进行了比较,并提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内部审计职能、增值以及如何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方面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审计职能;风险管理

目录

1.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1

1·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1

1·2我国内部审计定义·······································2

1·3我国内部审计定义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定义的比较·········2

2.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2

2·1内部审计职能的改变····································3

2·2寻求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的平衡,实现内部审计增值········3

2·3研究风险管理审计这一新兴的内部审计领域的实施··········3

2·4加强对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4

从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比较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与我给内部审计定义

通过多天的资料查询,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总是处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之中。

尤其是国际内部审计定义。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比较落后,所以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并不够完善。

基于理论研究应该具备先导性,即使种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实践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也应该在理论研究上与国际保持同步,以免造成固步自封的局面。

1、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

1·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1978年,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这是《内

部审计准则》的雏形。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就全面综合地对“内部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严

谨的定义,在当时的经济和审计领域这个定义已经是相当完美。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93年版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规定,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职能,目的是作为该组织的一种服务工作,对其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合理成本促进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帮助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责任。

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IIA)2001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规定,内部审计是“一

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并改进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效率,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004年IIA重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规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

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2004年定义与2001年定义相比,仅仅把“保证服务”改为了“确认服务”,与"1993年的定义相比,新定义删除“组织内部”和“评价活动”两个词,提出内部审计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增加价值。

审计的工作范围定义为“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

新定义强调采用系统化的方法。

从其

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借鉴了政府审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使得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更加科学化。

1·2我国内部审计定义

在内部审计准则出台以前,中国没有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内部审计定义。

从1983年开始,我国法律法规中不断有涉及内部审计的规定,但较长时期未形成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年3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若干具体准则组成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对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我国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中规定:

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3我国内部审计定义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定义的比较

从上述定义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义相当于IIA1993年的定义,其相同之处:

①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为了本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的职责定义为“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我国内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的职责定义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可见,二者都把内部审计定位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强调内部审计服务于组织目标,这更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②都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客观性。

独立客观性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范围的特殊性其日常活动容易受到组织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创造一个独立、客观的工作环境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不同:

①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和评价,而国际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保证和咨询;②我国内部审计的业务是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和经济活动,而国际的业务是改进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效率;③我国的目的是促进组织目标的目标实现,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而国际的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状况;④国际内部审计允许外部化,我国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我国的定位适应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可能会阻碍内部审计业务的拓展。

2、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从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4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我们可以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内部审计职能的改变

从IIA的定义看,内部审计职能由在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职能,发展为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经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

确认服务是对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提供独立的评价,这包括财务、经营业绩、遵循性、系统安全、审慎性调查等业务。

咨询服务则是提供建议及相关客户服务活动,其性质和范围与客户协商确定,其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这包括顾问服务、建议、协调、流程设计和培训。

确认服务应是在原来独立评价职能基础上的发展,而咨询服务则是由内部审计职业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提出的。

由于内部审计职能的改变,内部审计也由原来的“看门犬”、“效益的挖掘者”改变为受尊敬的业务顾问,并在为组织目标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为组织增值的目标。

2·2寻求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的平衡,实现内部审计增值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4年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

新的角色定位要求内部审计积极参与价值创造活动,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继续存在争得一席之地。

内部审计部门有不同的客户群体,其增值形式也就多种多样。

例如,经营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增进其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倍感兴趣,他们认为审计应通过识别改善经营的机会来增值,他们关心审计报告或审计过程中所提的建议,这更多的体现了定义中咨询服务。

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相对而言对建议提高效率的兴趣可能不如对内部控制是否适当、经营提供的数据是否可靠、法律和法规是否得到遵循、资产是否安全的兴趣大,这一部分增值可能更多的与定义中的确认服务相对应。

内部审计实现增值,就必须要注意咨询服务与确认服务的平衡。

因为提供的咨询服务是否会损害其独立客观地提供确认服务,这是内部审计实现其增值目标所必须要考虑的

2·3研究风险管理审计这一新兴的内部审计领域的实施

IIA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它认为内部审计为组织提供价值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对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提供保证服务。

我国于2005年5月1日执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指出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审查与评价。

风险管理审计作为一个新兴的审计领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和评价,目的是帮助管理当局改进决策,避免和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

但就我国现状来说,完善的风险管理仅在大型企业中开展,众多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那么风险管理审计的实施将如何进行。

并且风险管理审计需要的一些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否能够具备,都是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所必须予以考虑的。

2·4加强对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我国内审部门对审计技术、方法的研究还有欠缺,特别是风险分析和应用信息技术审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应加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呼吁和组织有关部门解决不同会计软件和审计软件的数据转换接口问题,尽快开发兼容性强和功能完善的通用型审计软件,解决内部审计部门信息系统审计难的问题。

只有审计技术方法的突破,才能提高审计效率,拓宽我国内审部门的工作领域,逐步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的方向发展。

从内部审计定义的演进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审计定义为实现公司等组织目标和管理目标而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

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如何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是每一个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陈桂儒,《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成果综述(摘要)。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陈宇,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

[3]比尔·贝克特,《内部审计职能体系》

[4]兰州大学审计处。

中外内部审计之比较,中国内部审计学会,2003.

[5]刘晓链,国际内部审计研究(学位论文).CNK1。

东北财经大学,200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