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416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模具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产品为普通壳类塑件,适合注塑成型。

如图

一、塑件的分析

二、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三、塑件拔模和平均壁厚

四、模具模架的选择

五、模具辅助机构

六、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

七、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八、模具顶出系统的设计

九、注塑机的选择

十、模具设计的创新(自我评价)

 

一、塑件的分析

1)该塑件的材料为ABS,收缩率为0.5%,常温下密度为1.05g/cm³,经测量得出体积为:

31.72cm³计算出质量为:

33.306g

2)塑件的尺寸为126×84×23,尺寸中等且无特殊要求,故塑件的粗糙度选为MT3级。

3)根据要求塑件表面不能有斑点,或者熔融接痕,所以产品表面精度要求较高,取Ra=0.4,产品内部没有较高要求。

二、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应选择塑件的最大截面处,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尽量使制件留在动模一侧等原则。

本次模具设计已充分的考虑了分型面的设计原则,选取分型面为塑件的下端面最大截面处、如图

三、塑件拔模和平均壁厚

1)根据塑件的外形特征,在UG软件里进行塑件的拔模分析,塑件适合自动脱模。

如图:

2)测得塑件的平均壁厚为:

1.75mm

四、模具模架的选择

模架的规格为30×40,选取方法如下:

1)A、B板尺寸的确定

其两板的长宽尺寸主要取决于模仁的大小,模仁的长宽尺寸为260×180.A、B板长宽尺寸为260+2×65、180+2×60,按标准选取30×40模架。

型腔的厚度约45mm,型芯厚度约44mm,A板厚度为45+40,B板厚度为44+45,此次选厚度分别为80mm、80mm。

2)方铁尺寸的确定

方铁的高度=顶针面板厚度+顶针板厚度+限位钉高度(5mm)+

顶出距离+10~15mm

顶出距离≥制件需要顶出的高度+5~10mm

方铁高度=25+20+5+30+10=90mm

1)模架优先选用龙记大水口模架,CI型。

如图

五、模具浇注系统

1)浇注系统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分流道采平衡式的布置。

2)根据产品的要求,表面无斑点、熔融接痕,所以本次模具设计采用潜伏式(下潜)进浇,进浇点在产品的内壁,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在开模时,会自动切断塑件和流道的凝料,然后利用顶出系统推出,实现自动脱模。

分流道采用圆形,这样加工简单,且温度和压力损失均不是很大。

浇口为圆形,下潜到顶针处进浇。

如图

3)浇注系统的尺寸:

主流道进浇口直径4mm,锥度2°,凹下球面半径

SR16mm,深度5mm,分流道直径6mm,下潜角度45°,浇口直径1mm,潜顶针斜面角度5°,倒锥拉料穴角度2°。

六、模具冷却系统

1)冷却系统主要是考虑使制件达到冷却成型的温度,或在允许的范围内浮动。

冷却系统不能从镶件中穿过,或经过缝接处,以防漏水。

水道应尽量多,直径尽量大(14mm以下),以便更快的冷却。

2)分型面把模仁一分为二,因此型芯和型腔上都有冷却水道。

本次塑件属中小型模具,采用一个回路冷却即可。

如图

定模:

动模:

3)冷却系统的尺寸:

8mm

七、模具顶出系统

1)顶出系统是影响塑件质量的最后机构,必须做到要有足够的顶出行程,塑件不因顶出而变形损坏,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合模时能准确复位。

2)根据产品的外形特征和上述设计原则,本次设计塑件用常用的顶针即可满足要求,但塑件曲面、骨位较多,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顶出力的平衡,在顶针底部做定位处理,以防顶针转动。

利用塑件的四角处圆柱拆为镶件推管推出。

顶针采用中心机械式顶出。

如图

3)顶出系统的尺寸:

顶针直径为6mm,镶件处三根顶针为4mm,推管直径6mm,司筒内圆柱为塑件对应处圆柱孔尺寸。

八、注塑机的选择

1)注塑机主要依靠射胶量来确定的。

塑件材料为ABS,平均收缩率为0.5%,常温平均密度为1.05g/cm³,测得体积为:

31.72cm³,计算出质量为:

33.306g,本次模具设计为一模两腔,因此塑件总体积为:

63.44cm³,总质量为:

66.612g,浇注系统体积为:

3.67cm³,浇注系统质量为:

28.78g,因此总体积为:

67.11cm³,总质量为:

95.4g.

2)结合上述计算,本次选用注塑机型号为:

XS-ZY-130,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九、模具设计的的创新(自我评价)

该塑件的分型面曲面较少,但塑件内部机构较为复杂,在塑件的几处碰撞面由于加工难度大,拆为镶件,可较少加工,而且在以后生产中损坏时方便更换。

如图

由于大赛提供的设备有限,在铣削不到的地方,需要采用电极和线切割处理。

如图

电极:

线切割:

本次模具设计就是利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图绘制,UG软件对塑件进行分模处理,在利用UG进行零件数控编程加工。

从模具设计到模具生产整个过程,利用各个软件的功能特点,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次能够和全国各个学校的精英一起切磋、比较,让本队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学习了书上没有的知识,升华了已学的。

这次大赛收获颇多,在此,感谢主办方提供的条件!

温馨提示:

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