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961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网上作业第15题形成性考核答案.doc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

一、作品题(共 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20分)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指标

单位

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支出

粮食

钢材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吨

万吨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亿元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货物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亿元

 

 

亿元

亿美元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指     标

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         

1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

36.7

168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食                 (万吨)

83.5

122.3

126.6

144.9

 钢材                 (万吨)

6

14.1

36

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

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

70.2

  出口总额

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

0.3

1.5

6.2

31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财政收入 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

(1)各项税收:

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2)非税收入:

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最终消费支出 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附录2-1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按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各国,跃居世界第三。

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0中国人均GDP只有约3313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00位之后。

其实,所谓的世界经济排名,指的仅仅是经济体的经济规模。

这种按规模排名是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它所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影响。

因此,不能以排名就认为中国是经济强国了,目前的中国充其量是一个经济大国。

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GDP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

虽然就GDP而言,目前中日两国几乎相等,但若以人均GDP来看,两者相差悬殊。

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GDP与日本GDP总量虽然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9.691%,日本每人平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仅为3338.82美元,所以中国的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1.54倍。

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100位以后,人口多、底子薄、相对资源少、贫困人口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