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0988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莆田市荔城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下载.docx

  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

  C、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

  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解析】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有效不应期一直延续到舒张早期,在此期间心肌不再接受任何细胞刺激而产生兴奋和收缩,所以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而保证心脏泵血活动的正常进行。

故选D。

  7、现代医学强调医务人员的义务是()。

  A、诊治疾病的义务

  B、解除疾病痛苦的义务

  C、发展医学科学的义务

  D、提供情况供病人选择的义务

  【答案】ABC

  【解析】现代医学强调医务人员诊治疾病,解除疾病痛苦,发展医学科学等的义务。

故选ABC。

  8、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演变至肺气肿时,最早的症状是()。

  A、咯血

  B、咳嗽、咳痰加重

  C、心悸

  D、气短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会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发肺气肿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活动时气急,随病情加重静息时也有气急。

  9、关于病毒核酸正确的是()。

  A、DNA皆为单链

  B、RNA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C、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D、不能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解析】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包含遗传基因,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

  10、指导合作型的特点是()。

  A、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

  B、急性病人或虽病情较重但他们头脑是清醒的

  C、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

  D、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

  【解析】医生患者相互配合,并不是医生对患者的单相作用。

  11、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官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血栓

  B、血栓形成

  C、血栓栓塞

  D、梗塞

  【解析】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2、S-R变异是指()。

  A、抗原变异

  B、毒力变异

  C、芽胞变异

  D、菌落变异

  【解析】细菌的菌落主要有光滑(S)型和粗糙(R)型两种。

S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细菌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菌落表面粗糙、干燥、边缘不整,即从光滑型变为粗糙型,称之为S-R变异。

本题常见错误是选毒力变异和抗原变异,是认为S-R变异可以导致细菌的毒力和抗原发生改变,这是对的,但不是S-R变异的特征性表现。

  13、慢性呼吸衰竭缺氧明显伴二氧化碳潴留时,采用氧疗的给氧浓度,下列哪项正确()。

  A、小于65%

  B、小于55%

  C、小于25%

  D、小于35%

  【解析】缺氧伴明显CO2潴留的氧疗,其原则为应给予低浓度(<

35%)持续给氧。

由于高碳酸血症,人体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反应性差,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驱动作用来维持正常呼吸。

如长期给予高浓度氧吸入,使血中PaO2迅速上升,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失去对低氧的刺激,患者呼吸会变慢、变浅,导致CO2排出减少,PaCO2迅速上升而呈CO

  14、下列抗结核药物中,哪一种须空腹服下()。

  A、异烟肼

  B、环丙沙星

  C、吡嗪酰胺

  D、利福平

  【解析】利福平空腹顿服,吸收快而安全,进食后则大大降低了对利福平的吸收。

  15、胆绞痛止痛应选用()。

  A、单用哌替啶

  B、烯丙吗啡+阿托品

  C、可待因

  D、哌替啶+阿托品

  【解析】哌替啶又称杜冷丁,其作用比吗啡弱,但依赖性较轻。

对各种剧痛如创伤、术后均有镇痛效果。

缓解内脏剧烈绞痛(胆绞痛、肾绞痛)需与阿托品(M受体阻断药,可松弛内脏平滑肌)合用。

  16、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幽门螺杆菌

  C、变形杆菌

  D、流感嗜血杆菌

  【解析】螺杆菌属形态呈螺旋形,生长要求微需氧环境。

目前本属细菌已包括近20种。

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有幽门螺杆菌,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腺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人类是本菌感染的主要传染源,自然人群总感染率约50%,有些地区高达90%。

  本菌在上消化道寄居,可能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

  17、下列哪项是抑制胃排空的因素()。

  A、迷走-迷走反射

  B、机械扩张刺激

  C、肠-胃反射

  D、促胃液素

  【解析】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着多种感受器,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食糜中的酸、脂肪和高渗性以及对肠壁的机械扩张均可刺激这些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的运动,使胃排空减慢。

另一方面,食糜中的酸和脂肪还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运动,延缓胃排空。

  18、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表现()。

  A、腹痛

  B、黄疸

  C、恶心呕吐

  D、发热

  【答案】A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有:

  

(1)腹痛:

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酒后突然发生。

  

(2)恶心、呕吐及腹胀:

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无舒适感。

  (3)发热:

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

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故选A。

  19、为研究职业接触放射性物质与骨瘤发生的关系,某人选取1000名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女职工和1000名电话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1950年~1980年间的骨瘤发生率,结果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女工中有20例骨瘤患者,而电话员中仅有4例,这种研究属()。

  A、横断面研究

  B、实验研究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列队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现在已患病的人群调查以前发病的可疑危险因素,是由果至因的研究。

队列研究是

  20、下列属于纯浆液性腺的是()。

  A、腮腺

  B、舌下腺

  C、十二指肠腺

  D、下颌下腺

  【解析】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

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1、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

  A、磺胺

  B、红霉素

  C、异烟肼

  D、头孢菌素

  【解析】头孢菌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2、正常胃肠道的叩诊音为()。

  A、清音

  B、浊音

  C、过清音

  D、鼓音

  【解析】鼓音如同击鼓的声音,是一种和谐的乐音,音响比清音更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时出现。

正常情况下进而见于胃肠道和腹部,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肺内空洞、气胸、气腹等。

  23、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

  A、形成浆细胞

  B、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及组织碎片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释放氧自由基

  【解析】炎区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甚至整个细胞。

  24、结核性腹膜炎腹痛的特点是()。

  A、呈持续性绞痛

  B、呈转移性疼痛

  C、早期腹痛明显

  D、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

  25、婚姻史的内容不包括()。

  A、有无淋病、梅毒等性病接触史

  B、夫妻关系

  C、性生活

  D、配偶健康状况

  【解析】婚姻史的内容包括:

结婚与否、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是否近亲结婚。

若配偶死亡,应写明死亡原因及时间。

有无淋病、梅毒等性病接触史不属于婚姻史的内容。

  26、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猪肝

  C、牛乳

  D、猪肉

  【解析】含铁较丰富的食物有肉类、肝、蛋黄、豆类、海带、发菜、紫菜、木耳及香菇等,而乳类含铁量最低。

  27、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

  A、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B、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

  D、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

  【解析】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包括:

病毒基因易变异,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病毒感染免疫细胞,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28、交界性肿瘤是()。

  A、侵犯黏膜和黏膜肌层交界部位的肿瘤

  B、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C、侵犯表皮和真皮交界部位的肿瘤

  D、既有癌,又有肉瘤成分的肿瘤

  【解析】交界性肿瘤是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所谓交界性肿瘤实际上是低度恶性肿瘤,真正意义上的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是不符合实际的。

  29、不论进行何种心理治疗,治疗者均应遵守以下原则,但除外()。

  A、真诚原则

  B、保密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中立与回避原则

  【解析】心理治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其有效发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应遵守真诚性原则、信赖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价值中立性原则、保密性原则、耐心原则等,其中不包括标准化原则。

  30、下列哪项是区分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依据()。

  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程度

  B、有无发绀

  C、起病缓急

  D、有无CO2潴留

  【解析】起病缓急是鉴别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依据。

  31、关于调定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

  B、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

  C、发热时调定点不变

  D、规定数值为37℃

  【解析】一般认为,PO/AH中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活动可能是起调定点作用的结构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热敏神经元。

当局部温度高于37℃时,则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使调定点发生变化。

  32、HSV-2主要潜伏于()。

  A、肾

  B、局部淋巴结

  C、三叉神经节

  D、骶神经节

  【解析】常见错误是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

选三叉神经节或颈上神经节者是将HSV-1与HSV-2的潜伏部位混淆了。

HSV最有意义的特征是病毒可以潜伏存在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内,而HSV-2潜伏于骶神经节。

  33、下列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形势认识,错误的是()。

  A、防病治病形势依然严重

  B、各地区间卫生状况的差距有所加大

  C、人群间健康状况差距有所加大

  D、国家投入太大,远远超过了居民基本卫生需要

  【解析】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在这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卫生事业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防病治病形势依然严重;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各地区卫生状况差距有所加大;

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相当多的群众自费就医,虽然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

  34、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

  A、盐酸

  B、前列腺素E2

  C、丙谷胺

  D、内因子

  【解析】胃蛋白酶原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储存在细胞内。

进食,迷走神经兴奋及促胃液素等刺激可促进其释放。

  胃蛋白酶原进入围墙后,在

  H

  C.L作用下,从酶原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肽段后,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分子量由43500减少到35000。

  35、关于百日咳鲍特菌的生物学性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分离培养需选用BC培养基

  B、不发酵任何糖类

  C、革兰阴性小杆菌,可形成荚膜和菌毛

  D、抵抗力较强,耐干燥,日光照射数小时才死亡

  【解析】易错选常发生光滑型粗糙型变异。

百日咳鲍特菌是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

光滑型菌株有荚膜,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一金(BG)培养基。

Ⅱ、Ⅲ相为过渡相,Ⅳ相即为粗糙型菌落的无毒株。

百日咳鲍特菌的抵抗力与流感杆菌相似,对于燥、消毒剂敏感,55℃,30分钟死亡。

  36、补体受体存在于下列哪种细胞表面()。

  A、中性粒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以上均存在

  【解析】补体受体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而非上述免疫各细胞。

  37、平滑肌纤维内有()。

  A、细肌丝和中间丝

  B、细肌丝和粗肌丝

  C、粗肌丝和中间丝

  D、中肌丝、细肌丝和粗肌丝

  【解析】平滑肌内无肌原纤维,可见大量密斑、密体、中间丝、细肌丝、粗肌丝。

  38、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筒箭毒

  B、烟碱

  C、酚妥拉明

  D、阿托品

  【解析】在自主神经节,小剂量Ach能激活N1受体而兴奋节后神经元,也能激活N2受体而使骨骼肌收缩,但大剂量Ach则可阻断自主神经节的突触传递。

这些作用统称为烟碱样作用,简称N样作用,它不能被阿托品阻断,但能被筒箭毒碱、美加明、六烃季铵、戈拉碘铵、十烃季铵等阻断。

  39、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选用()。

  A、庖肉培养基

  B、B-G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SS培养基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有罗氏培养基。

  40、面神经核位于()。

  A、端脑

  B、延髓

  C、中脑

  D、脑桥

  【解析】面神经核起自脑桥。

  41、关于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血小板栓子实现第一期止血

  B、激活的血小板内Ca2+浓度升高

  C、激活的血小板会发生变形、黏附、聚集、释放反应

  D、不参与启动凝血过程完成第二期止血

  【解析】当血小板活化后,带负电荷的磷脂翻转到外表面,促进因子X酶复合物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生成。

  血小板参与启动凝血过程完成第二期凝血。

  42、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片段是()。

  A、F(ab′)2+pFc′段

  B、CH2

  C、稳定区

  D、2Fab+Fc段

  【解析】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片段为两个Fab和一个Fc段。

  43、肌纤维收缩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肌丝

  A、多个细胞核

  B、明暗相间的横纹

  C、细胞呈柱状

  D、肌原纤维

  【解析】肌组织是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构成的组织。

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因此又称肌纤维。

肌细胞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

肌细胞之所以能收缩,是由于肌浆内含有大量肌丝,他们主要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与收缩活动有关的蛋白质构成。

肌原纤维由肌丝集合而成。

  44、上呼吸包括()。

  A、鼻

  B、咽

  C、喉

  D、气管

  【解析】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以及其他分肺内分支。

  45、女,83岁,因谵妄家人送至急诊。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以下处理何者正确()。

  A、进行头部CT检查是合理的,因为脑卒中亦会有如此表现

  B、生化检查钠离子

  C、应进行脓毒症相关检查,因为老年人感染时,意识改变有时会比其他症状早发生

  D、以上均正确

  【解析】谵妄可能因药物中毒,结构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引起,均应考虑,以上做法均正确。

  46、本体感觉传导路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A、脊髓后角固有核

  B、三叉神经节

  C、薄束核

  D、丘脑腹后外侧核

  【解析】本体感觉传导路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47、下列检查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霍乱的诊断()。

  A、大便碱性蛋白胨水培

  B、血培养找霍乱弧菌

  C、大便涂片革兰染色

  D、霍乱血清凝集试验找特异性抗体

  【解析】霍乱的病原菌检查

  1、涂片染色

  2、悬滴检查

  3、制动试验

  4、增菌培养

  5、分离培养

  6、核酸检测。

  48、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脏射血能力较强,中心静脉压就会较高

  B、正常变动范围为4~12cmH2O

  C、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D、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又一指标

  【解析】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的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49、下列反应中属于酶化学修饰的是()。

  A、强酸使酶变性失活

  B、加入辅酶使酶具有活性

  C、肽链苏氨酸残基磷酸化

  D、小分子物质使酶构象改变

  【解析】酶的化学修饰主要有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腺苷化与去腺苷化及SH与—S—S—互变,其中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最多见,而具体的磷酸化位点往往是含有羟基的苏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和丝氨酸残疾。

  50、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愿意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案,这种权利是()。

  A、自主原则的体现

  B、有利原则的体现

  C、不伤害原则的体现

  D、尊重原则的体现

  【解析】根据医学伦理学的尊重原则,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愿意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案。

  51、肺癌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

  A、胸痛

  B、上腔静脉综合征

  C、呼吸困难

  D、多尿

  【解析】肺癌局部扩展包括,侵犯胸壁引起胸痛,侵犯或压迫大气道引起呼吸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侵犯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侵犯交感神经引起Homner综合征等,而多尿为肺癌的副癌综合征,与异位ADH分泌增多有关。

  52、磺胺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因为其结构相识于()。

  A、对氨基苯甲酸

  B、二氢喋呤

  C、苯丙氨酸

  D、谷氨酸

  【解析】磺胺类药物抑菌机制属于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和二氢喋呤为底物,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进一步在FH2还原酶的催化下合成四氢叶酸。

磺胺类药物与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结合FH2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FH2以至于FH4合成,干扰一炭单位代谢,进而干扰核酸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53、男,46岁,吸烟史20年,发热2周(

  37.5~38℃),右胸疼痛,近4天胸痛减轻,感胸闷、气促。

查体:

右下胸语音震颤减弱,叩浊,呼吸音降低。

确诊应检查()。

  A、胸水查抗酸杆菌

  B、血清中结核抗体

  C、PPD试验

  D、胸水TB-DNA

  【解析】确诊可行胸水查抗酸杆菌。

  54、急性苯中毒时主要损害()。

  A、神经系统

  B、造血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解析】苯主要以蒸气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苯主要分布在富于脂肪的组织中,如骨髓和神经系统。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可致急性苯中毒。

苯的急性毒作用是中枢神经麻醉,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骨髓造血功能。

  55、可用于鉴定肺炎链球菌的试验包括()。

  A、血清芽管试验

  B、超广谱β-内酰胺酶

  C、MRSA

  D、胆汁溶菌试验

  【解析】胆汁溶菌试验可用于鉴定肺炎链球菌。

  56、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57、女,83岁,因谵妄家人送至急诊。

  58、不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的动脉是()。

  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后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