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97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docx

机械运动单元备课

单元纲要

第一章机械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的误差,并能正确区分误差和错误。

4.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重点:

机械运动的相关性质及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

长度及其时间的测量。

课时划分:

(10课时)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2课时

复习与小结2课时

测试题2课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备课时间:

2013.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学习目标】

知道7个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知道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进行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正确测量记录长度、时间。

难点:

测量长度时会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器材准备】刻度尺(自备)、停表(老师准备)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备课本10-15页内容

【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一.看课本10页上左图线段AB、CD哪个长,再量一量;上右图,中心的两个圆的面积哪个大,再量一量。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你知道的测量仪器或工具有

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单位有、、、、、、七个(从大到小写出来)。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描述一下1km的长度,比划一下1m的长度,画出1dm、1cm、1mm的长度,描述一下1um、1nm的长度。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高8;课本宽15;课本厚10;家到学校1.5。

(2)完成下列换算:

3.5km=    m;0.06m=dm=mm;1mm=um;1um=nm;500um=cm;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    、   都属于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时要三看清:

一看清零刻度线;二看清量程;三看清分度值。

你手中的刻度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3.实验: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阅读课本12页‘练习使用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3)汇报测量结果。

讨论一下:

为什么你和他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4)练习:

如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cm.

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mm,合cm.

如右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mm,合   cm.

(5)13页‘小资料’

(6)13页‘想想议议’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备课时间:

2013.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学习目标】

1.知道时间的三个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用停表测量时间。

2.知道什么是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备课本10-15页内容

【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四、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有   、   三个。

1h=min=s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2.现代测量时间的仪器有                      

古代测量时间的方法有                      

3.我们实验室用    来测量时间。

(1)学会使用停表。

(2)你手中停表的量程是   ,

分度值是   。

4.实验:

用停表测量时间

5.练习:

(1)2h=min,15min=s。

(2)如右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

表示的时间为,其分度值

为;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

其分度值为.此时该表的读数

为分秒.

五、误差

1.什么是误差?

我们在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时有误差吗?

2.误差有个什么特点?

如何减小误差呢?

误差与错误有什么区别?

练习:

(1)一同学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

某学生测得100张纸的厚度为0.42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该同学的实验结果绝对准确吗?

(2)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应记录为()

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

(3)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

(1)4.57cm;

(2)4.56cm;(3)4.44cm;(4)4.58cm;(5)4.5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

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课内检测,巩固提高】

1.1千米=米,10分米=米,13厘米=米,23毫米=_____米,45微米=___  __米,76纳米=           米。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  µm    

(2)4.2nm=  cm

(3)6.7dm=  km   (4)0.18km=   m

(5)1.7dm=  cm=  mm  nm  µm

(6)20min=  h    (7)0.5h=  min=  s

3.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

(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2)一本物理书长2.67

(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

4.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如下记录正确的是()

(1)18.74厘米

(2)1.87X10

毫米

(3)0.187米(4)1.874X10

毫米

A.

(1)和(3)B.都符合要求C.

(2)和(4)D.

(1)和(4)

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2.方法如图所示

 

3.测量一枚硬币的周长,说说你的办法。

在地图上如何测量A、B两个城市铁路线的长度;用什么方法测量跑道的长度。

 

4.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方法如图所示

细铜丝的直径为

 

 

§1.2运动的描述

备课时间:

2013.9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含义,会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知道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所选的参照物决定,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确定参照物和所要判断的物体,正确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难点:

已知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能正确确定参照物。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从讨论16页‘想想议议’到18页。

【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一.机械运动

1.叫做机械运动。

讨论:

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

举几个做机械运动的例子;

举几个不做机械运动的例子

2.机械运动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还有那些形式的运动?

二.参照物

1.讨论:

17页‘想想议议’

2.回答:

你现在在做机械运动吗?

3.阅读课本17页下面两段话,完成:

(1)叫参照物。

(2)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运动的。

(3)以为参照物时,你现在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由来决定的。

4.阅读课本17页最后一段话,完成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一般也不同,例如:

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如果以为参照物,则汽车是运动的;如果以为参照物,则汽车是静止的。

所以一个物体既可以描述成运动的,又可以描述成静止的,这完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讨论:

课本18页‘想想议议’

6.完成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内检测,巩固提高】

1.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决定。

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是否在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的;若不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的。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

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例如,教室的讲桌,以黑板为参照物,讲桌是的;以来回走动的老师为参照物,则讲桌是的。

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3.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_______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分子在不停运动B、乌云遮住月亮

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

5.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顺流漂流,此时小明相对于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河岸B、小华C、河岸边的树D、迎面驶来的竹筏

6.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地球同步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

①②③。

§1.3运动的快慢

备课时间:

2013.9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知道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会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正确的书写和计算。

难点: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求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完成19页‘想想议议’到22页的内容

【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一.速度

1.阅读课本19页,完成: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

第二种是

(2)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的是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

2.速度的定义是

(1)由速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写出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

(用文字表示)

(2)在物理学中,速度用字母表示,路程用字母表示,时间用字母表示,所以三者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

公式变形:

S=,t=

(3)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4)速度的单位有和两个,二者的进率是

(5)课本20页图1.3-2,若指针指到80上表示

(6)课本20页‘小资料’

三、匀速直线运动

1.阅读课本20页下面一段话,完成:

物体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运动和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运动和运动。

2.讨论完成:

21页‘想想议议’

3.叫匀速直线运动。

叫变速直线运动。

4.讨论:

以图1.3-3乙为例,如何求平均速度?

(1)200—750m段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5.完成21页例题

6.练习:

若火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从银川到北京用时12.5h,求银川到北京的路程。

 

7.22页‘想想议议’

【课内检测,巩固提高】

1.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是   运动,他的速度是     米/秒,这个速度是指它的      。

2.某物体在前6s通过的路程是9m,在接下去的10s通过的路程是17m,则物体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      ,在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4.下列所给4种物体,其中正常运行速度最接近60km/h的是()

A.自行车B.汽车C.飞机D.人造地球卫星

5.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要步行10min,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于()

A.5mB.50mC.500mD.5000m

【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1.三个人步行的速度:

甲为1.8km/h,乙为63m/min,丙为1m/s,比较他们的速度,则()

A.V乙>V丙>V甲B.V甲>V乙>V丙>C.V丙>V乙>V甲D.V甲>V丙>V乙

2.完成2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1.4测量平均速度

备课时间:

2013.9.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知道如何求平均速度

2.用刻度尺能正确测量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能正确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正确算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3.理清实验步骤,能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顺利完成实验。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正确操作、记录。

难点: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能发现问题。

【器材准备】

斜面一块(约1m)、挡板一个、小车一个、刻度尺一把(1m)、停表一块。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备课本23页到24页内容

【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看图1.4-1并阅读课本23页上面一段话,思考:

为什么算出的是平均速度?

多读几遍‘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清实验步骤。

一、小组成员轮流演示一遍,纠正错误的地方,交流成功的经验。

二、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

三、计算实验数据。

四、小组讨论,分析数据,提出发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五、完成课本2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课本24页‘科学世界’

【课内检测,巩固提高】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

;本实验除图2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2>.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m/s。

 

图2

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3所示。

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图来越_____。

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小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

A.在高空静止不动B.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D.相对于太阳静止

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C、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D、月亮躲进云里

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B、8.3m/s;C、7.15m/s;D、7.75m/s.

【拓展延伸,迁移升华】

1.如图,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则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最快需要小时.

2.钢球沿20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s和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

备课时间:

2013.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知道时间单位及其进率,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会用刻度尺正确进行测量和记录。

2.能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能正确确定参照物。

3.知道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能用公式v=s/t正确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填空题:

1.2.4m=__________km=__________mm=____________nm;

2.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这时乘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某同学步行的速度为5千米/时,其物理意义是指____________。

4.单位换算:

7.2千米/时=______米/秒;5米/秒=______千米/小时

5.平常我们说“旭日东升”和“日落西山”,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应是______的。

6.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全长6700米,一列火车长300米,行驶速度为70千米/时,则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______时。

7.出租车奔驰在街道上,车内有乘客和司机,相对于车来说,司机和乘客都是________的;相对于路边站立的小孩来说,司机和乘客都是________的;相对于司机来说,乘客是_______的,车是_________的。

二、选择题:

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人行道上也向东行走,如以汽车为参照物,这个人的运动状态是()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处于静止D.不能确定

9.有一个人坐在青岛开往上海的轮船上,在快到上海时说:

“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

”他说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物是()

A.上海B.青岛C.另一艘和该轮交会的货轮D.他坐的轮船

10.下列单位运算中,正确的是[   ]

A、2m=2m×1000mm=2000mm     B、3.5mm=3.5×

μm

C、0.1h=0.1×10min=1min     D、2m/s=2×3.6=7.2km/h

11.某同学测得一物体的长大约是24.58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的估计值分别是[   ]

A、1cm和0.58cm      B、1mm和8cm

C、24.5cm和0.08cm     D、1mm和0.08cm

12.长度为1.75×

μm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一支铅笔的长

C、一座楼房的高         D、一页纸的厚度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km/h>1m/s         B、2m/s读作每秒2米

C、1m=

nm           D、1h=360s

14.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秒运动了10米的路程,第2秒、第3秒所通过的路程都为10米,则该物体在3秒内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计算题

15.在一次10000米的比赛中,某运动员以27分30秒跑完了全程,求此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16.前旗到东胜的路程约500km,一辆汽车用80km/h的速度行驶,从前旗到东胜约得多常时间?

17.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的时间?

 

机械运动复习

备课时间:

2013.主备人:

郑战营审核:

八年级物理组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4.知道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

机械运动的判定难点:

平均速度的计算

二.自主学习知识整理:

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机械运动的分类:

变速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叫参照物。

3.物理学中常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速度,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5.速度的公式是:

______________;式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1千米/时=___________米/秒。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9.在只要求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用__________表示作变速直线运动

的物体运动快慢。

其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三.导学合作例题及巩固练习:

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选择降落

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

“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

作参照物的。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20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

4.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

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内的平均

速度是3米/秒,则该物体在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米/秒B.3.75米/秒C.4米/秒D.4.5米/秒

7.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

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8.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分10

秒的时间,求隧道的长度。

 

四.课堂检测达标反馈

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

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说路旁的树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