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11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的表现能力培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

能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挂图、社区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

是怎样的?

生回答:

……

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

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

羡慕你们的社区!

羡慕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

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师:

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的有滋有味啊!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社区全貌(线描):

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海岛(色彩):

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健身、下棋(线描):

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

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我们的社区

表现社区的几个方面:

环境与生活

课后反思:

 

2、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

范作。

学生:

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

教学过程:

新课标第一网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你参观过恐龙展览吗?

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

庞然大物的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

板书:

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

这是什么?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

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

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

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

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

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

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头部、身躯、尾部等)

四、布置作业:

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制做一头恐龙。

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示:

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延伸:

课后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板书设计:

2、恐龙世界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

课后反思:

 

3、画中的线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认识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准备:

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

讨论:

绘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

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

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小节:

欣赏学生作品,表扬线条表现力强的学生

板书设计:

3、画中的线条

线条特点

课后反思:

 

4、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具准备:

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

谁能自己的彩带动起来?

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

曲线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

二、探究活动:

1、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学生有什么感受?

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

观察其他作品,问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2、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三、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逐个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本课的线带给我们不同感受,以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它,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帮我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板书设计:

4、会动的线条

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课后反思:

 

5、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卵石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与造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难点:

动物形象饱满生

教学准备:

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卵石:

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

(板书:

卵石)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铺路、装鱼缸等)。

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

二、新授

1、出示一个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

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

2、再出示各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

师:

很多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

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欣赏,认知。

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

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

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

(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形象。

4、了解创作过程:

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想象;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注意:

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

)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

(注意:

不要用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

四、作品展评,课堂总结。

学生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课后反思:

 

6、威武的盾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能力,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难点:

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教学准备:

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教师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

示盾牌图片(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

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

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

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

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

你能列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

(欣赏出示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

石狮子、铺首、青铜器、面具。

课外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

为什么?

形容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

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

小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

出示作业要求:

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

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

好、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六、课后延伸:

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

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课后反思:

 

7、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不同的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作纸家具。

难点:

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

作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

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

(选材、设计加工、整合。

2、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

(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进行计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3、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各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三、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四、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

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五、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

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六、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课后反思:

8、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

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要点:

(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2、说一说:

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师:

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出示张桂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那代表什么?

(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以及用笔的手法。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交流想法。

(5)师:

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9、大嘴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

了解吹塑纸版画这一版画艺术创作方法,感受吹塑纸版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作业中增强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版画这一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吹塑纸版画艺术,掌握基本制作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教学难点:

创造思维的发散性和磨印的均匀程度。

学习材料:

吹塑纸、彩色纸、水彩颜料、油墨、墨磙、勺子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动画片《怪物史瑞克》、《恐龙》、《鲨鱼》、《匹诺曹》(在鲸鱼肚子里的片段)等。

学生欣赏,尤其注意观察主角的动态表情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大嘴。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的把一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

比一比?

(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

2、教师讲评:

谁画的嘴巴最大?

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

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

(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

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三、探究活动

1、摸一摸:

吹塑纸的手感和普通的纸张有什么不同?

2、试一试:

比可以再吹塑纸上做些什么游戏?

(画出线条、点、面)

3、想一想:

还可以用什么在吹塑纸上面留下独特的痕迹?

4、实物投影演示:

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

(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5、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四、学生创作活动

1、要求:

主题突出、形象夸张、有情趣、效果清晰。

2、教师巡回辅导。

五、欣赏评述

1、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2、谈一谈:

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画面表现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导入

1、欣赏版画作品,给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版画的知识。

2、欣赏吹塑纸版画作品。

二、学生活动

1、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

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2、讨论:

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1)印制效果如何?

(2)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

3、学生制作

4、教师巡回辅导

三、欣赏评述: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作品。

四、课后拓展:

欣赏实物版画喝纸版画等不同形式的版画作品并简单的介绍。

板书设计:

大嘴怪

吹塑纸版画制作步骤:

1.构图学生作品

2.刻线

3.滚油墨

4.拓印

课后反思:

 

10、中国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2、过程与方法:

能自己创作一副龙的绘画,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舞龙道具,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或集体创作一条龙。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表现并体会出龙的精神,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学习材料:

有关中国龙的材料、彩笔、胶带、彩色纸等。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录像,学生观看。

让学生谈一谈观看之后有什么感受?

(自豪、喜悦、热闹、威严)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二、讲授新课

1、你印象中的龙是什么样子?

学生谈感受。

2、真正的龙我们都没有见过,但龙的传说已经源远流长,书上就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龙的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给学生介绍不同时期龙的形象的变化。

3、经过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的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学生寻找相似之处:

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蛇身、鱼鳞、鹰爪、泥鳅尾。

4、学生使用简单的线条画出龙的局部特征。

三、课后拓展

1、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龙?

把你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

2、教师小结: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象征着高贵,在民间又有喜庆吉祥的标志。

到现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现在龙的形象设计,更是与众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舞龙的影视资料。

学生观看说出自己的感受:

高兴、兴奋、激动。

2、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制作一条龙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一条龙的结构,分段了解。

2、龙头有什么特点?

如何表现?

龙头包括龙眼、龙须、龙嘴、龙齿、龙角、龙发等内容。

龙嘴大张,露出牙齿,龙眼圆睁,龙角上翘……

3、龙身有什么特征?

如何表现?

龙身布满龙鳞,龙鳞鳞片大……

4、龙尾何表现?

三、学生创作活动

1、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创作活动。

2、教师有重点的给予指导。

四、欣赏评述

1、小组分别表演,其余小组评价。

2、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在活动中结束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中国龙

象征意义:

自豪、喜悦、热闹、威严

图片:

课后反思:

11、吉祥图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欣赏吉祥图案,了解吉祥图案的文化及其发展。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形象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现自己美好生活的祝愿。

教学难点:

图案的造型生动、有趣,并且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具:

剪纸作品、彩纸、剪刀。

学具:

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

看,这是什么作品?

教师张贴剪纸——连年有余。

生答。

师:

这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艺术,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剪出各种象征喜庆的剪纸,装饰在门窗上或放在物品上,增加喜庆的气氛。

二、了解吉祥图案:

1、师:

我们来看看这件剪纸作品剪的是什么图案?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

这件剪纸作品剪的是一条鲤鱼,嘴里吐出一朵莲花。

这两个图案组合在一起有一个美好的寓意,你们知道这个寓意是什么吗?

生讲述。

师:

这个图案的寓意是连年有余(板书:

连年有余),祝愿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师:

这四个字中有两个字是根据图案取的谐音字,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字吗?

生讲述。

师:

连年有余的“连”取的是莲花的“莲”的谐音,“余”取的是鲤鱼的“鱼”的谐音。

这是一个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

人们把这种图案叫做吉祥图案(板书:

吉祥图案)。

2、师: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

同学们,请仔细想想,你见过哪些吉祥图案,向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吉祥图案。

4、师:

让我们走进中国剪纸艺术中,感受一下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

欣赏传统的吉祥图案。

出示剪纸作品“福寿双全”。

师:

这是剪纸中的团花,剪的是什么图案呢?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答。

师:

这里有蝙蝠、寿桃,在每个蝙蝠的翅膀上各有两枚铜钱。

你知道这个图案的寓意吗?

学生讲述。

师:

我们从蝙蝠二字上取一个蝠字。

桃子代表长寿,取寿字。

把两枚铜钱称为双钱。

这个图案的寓意是“福寿双全”。

这里有两个谐音字,找出来了吗?

生答。

师:

“福”取得是蝙蝠的“蝠”的谐音,双全取得是“双钱”二字的谐音。

出示剪纸作品“喜上眉梢”。

师:

这是剪纸中的喜花。

看,这是什么字?

生答。

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

生答。

师:

这是什么花呢?

生答。

师:

喜鹊站在什么地方?

生答。

师:

梅花树的树梢上。

那么这个图案的寓意是什么?

生答。

师:

这个图案的寓意是“喜上眉梢”。

有没有谐音字?

生答。

师:

“眉”取得是梅花的“梅”的谐音。

出示剪纸作品“富贵平安”。

师:

这是牡丹花,你们知不知道牡丹象征什么?

师:

牡丹象征富贵,插在花瓶里,寓意是什么呢?

师:

“富贵平安”。

这里也有谐音字,你找到了吗?

师:

平安的“平”取得是瓶子的“瓶”的谐音。

5、小结吉祥图案的特点。

师:

刚才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

这里都用了哪些形象?

师小结:

蝙蝠、桃子、鱼、喜鹊、牡丹是最常见的传统吉祥图案。

剪纸中,一种形象可以有多种造型,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剪出来造型也就不一样(出示不同造型的图案)。

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图案的形象,可心里感受的却是形象以外的语言,也就是说,吉祥图案有一种寓意美(板书:

寓意美),这是吉祥图案的特点。

人们通过吉祥图案的寓意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美好祝福。

二、设计吉祥图案:

1、师:

很多剪纸艺人都擅长剪吉祥图案,像北京的这位老人,她过去剪的最多是这种传统的吉祥图案(出示图片——喜上眉梢)。

如今,人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这位老人又会剪些什么内容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福娃剪纸),谁来介绍一下。

师:

她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和象征奥运的“五环”作为吉祥图案设计成剪纸,很有创意。

你能说说这幅图案的寓意吗?

师:

作品表达了老人支持奥运,祝愿祖国成功举办奥运的美好心愿。

这是老人在继承了传统吉祥图案之后的一次创新。

同学们,生活中具有美好寓意的事物,我们都可以把它设计成吉祥图案。

2、师:

再请看这件剪纸作品(出示祝福祖国的剪纸),这里有两个图案,是哪两个图案?

师:

“寿桃”和“天安门”。

师:

“天安门”是中国代表性的建筑(出示国徽)。

“天安门”代表什么?

师:

“天安门”代表我们的祖国。

这个图案的寓意是什么呢?

师:

祝福祖国健康长寿、欣欣向荣。

3、师: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个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

老师剪给大家看看。

师:

图案中有的地方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剪纸的特点就是“千剪不连,万剪不断”。

师:

这两个图案基本上是对称的,我采用对折的方法来剪。

教师演示。

师(边剪边介绍):

先剪外形(展示),外形剪好后,还需要剪什么?

(和有花纹的剪纸作比较)。

师:

再在图案上设计一些花纹,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