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40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1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7页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7页
亲,该文档总共1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完整打印版A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语文教学计划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本单元暗含“祖国的时代风貌与山川、自然之美”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美,品味诗的丰富联想。

并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写景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其中包括多音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课文均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体验。

另外,本单元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有利于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其中包括多音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

3、通过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评价人物。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本单元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为主题,多角度的展现了大自然的美。

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丰收的喜悦。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课文以不同的形式从正面和反面以不同的事物多角度的说明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人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平、有好的,只有充满和谐,充满爱,人与自然才能和平共处。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小节背诵。

2、通过学习,认识到森林的急剧消失所引起的一系列恶性循环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

3、通过学习,领悟到老人与海之间的深情厚谊,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所带来的那份珍贵的情谊。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四篇课文的阅读云板岁一定的思维活动,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动大脑,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危机中冷静、机制、果断处理事情的方法。

3、掌握对话的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本单元四篇课文均选取了战争背景,通过战争年代发生的感人故事,歌颂革命者乐观主义,英勇献身的精神以及他们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部分。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著一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本组有寓言故事,很多学生从少儿读物中阅读过白话文。

教学时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借助译文理解内容,从而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所蕴含的道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设想

学生的习作水平低,教学效果不明显,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便产生了如下疑问:

如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设想是: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作法如下:

一、结合本册书八单元中作文的训练内容,具体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二、结合教材中典型文章的教学,学习课文的写法。

三、开展读优秀作文选读书活动。

四、平时进行一些片段练习,坚持写日记。

五、训练学生平时爱动脑筋,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进度表

语文学科四年级2009年3月

周次

月日

教学内容

课时

实际进度

1

32—6

1、为三月谱曲—3、桂林山水

7

桂林山水

2

9--13

4、古诗二首—语文乐园

7

语文乐园

3

16—20

5、我是苹果—7、抓阄

7

抓阄

4

23—27

8、瑞恩的愿望—语文乐园二

7

语文乐园二

5

330—43

9词二首—11一碗水

6

一碗水

6

6—10

11一碗水—语文乐园三

7

乐园三

7

13—17

13地球只有一个—1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7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8

20—24

16化石吟—语文乐园四

7

乐园四

9

27—51

17田忌赛马—1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6

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10

4—8

1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语文乐园五

7

乐园五

11

11—15

21清平乐六盘山—23海上英魂

7

海上英魂

12

18—22

24阿廖沙和他的伙伴---语文乐园六

7

语文乐园六

13

25—29

25最后一份晚报—27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6

14

61—5

27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语文乐园七

7

15

8—12

29寓言二则—31孔子的故事

7

16

15—19

3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语文乐园八

7

17

22—26

复习

7

18

629—73

复习

7

19

6--10

复习

7

说明

清明一天  五一一天  

   端午节一天

 

课题

1为三月谱曲

课时

 第一课时

(1)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5个生字,其中包括多音字“呢”(在课文中读ní);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和春天的美;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联想。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和春天的美;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联想。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语言与形式的美。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说春天,引入课题。

    1.师:

同学们,告别了愉快的寒假,温暖的春风又把我们送入了可爱的校园。

祝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学习快乐!

    这些天来,我们周围的景物一天比一天变得更美丽,一天比一天更有生机。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你都发现了什么景象,能告诉大家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春的信息。

有一位诗人,他也热爱春天。

他也像你们一样,看见了多姿多彩的春天的景象,于是,写下了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课——《为三月谱曲》。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读音是否准确,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出示词卡“呢喃”和字卡“谱”“潺”“萦”,认识生字。

    

(1)“呢喃”读准音nínán,“呢”是多音字,它作为语气词读ne。

“呢喃”是形容燕子的叫声。

“呢喃”是象声词,两个字都是口字旁,字形较好记。

    

(2)“谱”字可拆分为“讠”和“普”帮助识字。

“潺”字右边较复杂,也可采用拆分法识记。

    (3)“萦”读准后鼻音,从上、中、下三部分认识“萦”的字形。

找出“萦”在课文中的组词:

萦绕。

用自己的话说说“萦绕”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诗,思考:

这首诗写了什么?

为什么用“为三月谱曲”这个课题?

(只要求初步感知。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

读得流利、有感情,读出节奏,边读边想象,读出韵味。

    3.按同学们讨论出的方法美美地读这首诗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指名读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

也可以读一个字组一个词,体会字义。

    2.指导写字。

    

(1)“芬、鸽、梢”三字较易写,同学们可以自学。

“鸽、梢”都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右靠紧。

“芬”笔画要写得匀称、美观。

    

(2)重点指导写“谱”“巢”“烁”。

    谱:

左边稍窄些,右边上部“丶”“”要注意摆匀称。

    巢:

“巢”指鸟儿的窝,所以“巢”字就像鸟儿在树上做的窝。

“巢”先写上面的三个“撇点”(每个撇点是一笔),再写下面的“果”,上下都不要写得太长,以免超出格子。

    烁:

火字旁笔顺不要写错,注意四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畅谈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

学生自由读全诗,用横线标出要求会认的字,用圆圈标出要求会写的字。

讨论: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

阳春三月的美景就像一首动人的歌曲,所以作者用“为三月谱曲”这个课题(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初步感受即可)。

    2.既然大家都觉得这首诗很美,我们就要把这种美读出来。

先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讨论:

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得优美动人?

 

  3.在写字本上将每个字写两遍。

    4.展示、评议写字作业。

板书设计

为三月谱曲

芬鸽梢

谱巢烁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对课文作详尽的分析,关键是让学生有感情、带着想象朗读、品味,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对于课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语,让学生联系自己见到的春景展开想象去体会。

 

课题

1为三月谱曲

课时

第二课时

(2)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和春天的美;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联想。

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留心观察春天景物,激发学生说、写春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语言与形式的美。

激发学生说、写春天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体会诗的语言与形式美。

    导入:

既然大家都说这首诗很美,那么它美在哪儿呢?

我们分小节来朗读、品味它的美。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溪潺潺的流响”“枝头新绿的芬芳”“燕子呢喃的细语”“河边茸茸的绿草”“晴空萦绕的鸽哨”“悄然无声的小雨”这些语句的意思,感悟词句的优美。

  3.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师:

同学们都认为诗的语言很美,也有许多同学注意到这首诗还有个特点。

看看第一、二小节的表达形式,你发现什么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体会:

这两节用了“用……用……用……”排比的诗行,上下诗行句式整齐,每节一、二行和三、四行又押韵,读起来节奏感强,优美动听。

 二、总结点题,升华情感。

    1.说一说自己对题目“为三月谱曲”的理解。

    师:

在第一课时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感受、体会更深了,再来说说你对题目“为三月谱曲”的理解好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总结:

春天代表希望与活力,我们都在这盎然春意中学习、工作、生活,是多么美好哇!

让我们在享受春天时,不要错过好时光,努力学习吧!

  

 

四、作业。

    1.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一节,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2.对诗歌创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创作写一首小诗,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1.自由读一、二小节。

找一找这两节诗中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不懂的词语也做上记号,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2.   

3. 学生发言,讲一讲自己喜欢的词语。

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在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2.指名配乐朗读一、二节,大家闭上眼睛听,想象: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在小组里讨论,讲一讲诗歌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

诗歌的语言十分生动优美。

 4.试背第一、二小节。

    背诵时,语气应轻松、活泼、愉快,带着喜爱春天的感情,让人听起来感觉优美而有韵味。

    

(二)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节。

    自由读三、四节,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语,想象这两小节描绘的画面,在小组交流讨论,谈一谈感受。

最后试背这两小节。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春天美”(春天的美景像一首三月的歌曲)和“诗美”(这首诗描绘春天、赞美春天,写得十分生动优美,就是一曲春之歌)两方面来体会。

4.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5. 

6.   三、小小赛诗会。

7.    1.练习背诵课文。

播放春天美景的课件,指名背诵课文,为画面配音。

8.    2.小小赛诗会。

9.    课前,已布置同学们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儿歌、儿童诗、短文等。

现在,我们来开个小小赛诗会,比赛背诵写春天的诗。

有的同学自己创作了一首小诗,很了不起,也欢迎朗诵自己的诗。

我们可以给赛诗会取个主题,如“为三月谱曲”或“三月的歌”“春之声”等。

10.    赛诗会评出“最佳朗诵奖”“最佳表演奖”“希望之星小诗人”等,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会运用。

11.

板书设计

为三月谱曲

春天美诗歌美

教学反思

配合课文的背诵,课后可以开展以“为三月谱曲”或“三月的歌”“春之声”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

还可以指导、训练学生说春天、写春天。

 

课题

2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课时

第一课时(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体会“不约而同、目不转睛、庄严”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过程;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过程;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

体会“不约而同、目不转睛、庄严”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激发学文兴趣。

    同学们多么向往首都北京,多么渴望看到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啊!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天安门广场观升旗》去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

    

(2)指名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注意读准音,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随文识字:

 2.指导写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听老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写了些什么?

是按什么顺序写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后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结: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吸引着亿万中国人。

我们热爱国旗的心是一样的,我们热爱祖国的心是一样的。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作业。

    自学课文第二和第三部分。

画出不懂的地方,查字典或查资料了解,可以在书上作批注或笔记

读课文,自学要求会认的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用横线标出要求会认的字,读准生字的音,查字典或读读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字义。

(1)观察字形。

“仪、耸、敬”三字较易写,同学们可以自学。

    

(2)“规”字注意左边的最后一捺变为一点。

“彻”字中间的“”不要写成“”。

    (3)“辈”先写上面的“非”,再写下面的“车”,上下写得一样宽。

    3.每个字在写字本上写两个。

 

2.讨论。

教师相机引导:

    

(1)说一说课文一步一步地写了些什么。

    

(2)找一找课文中关于时间推移的词句:

“广场上的灯还亮着”“东边的天空更红了,太阳就要升起”“蓝天下,国旗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从时间推移和叙述内容可以看出,课文是按时间推移、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3)按照升旗仪式前、升旗仪式时和升旗仪式结束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教师相机引导:

开头交代了观看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描述了人们在等待升旗的场面。

从“成千上万”知道来观看升旗的人多,从“有……有……还有……”了解到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行业,进而体会到全国人民对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向往、渴望的心情,并感受到这时天安门广场的庄严气氛。

板书设计

2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有……有……还有……

不约而同

目不转睛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要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的介绍有关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搜集有关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图片、资料。

 

课题

2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课时

第二课时(4)

教学目标

通过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背诵课文5-7自然段。

自主积累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作者“望着国旗,听着国歌”产生的联想和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升国旗时)。

    

(一)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武警官兵护卫国旗走到旗杆下一段),了解这一段仪式的过程。

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3.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引导:

(1)读一读描写武警官兵来到旗杆下的动作的词,从这些描写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2)这时,人们和“我”的表现是怎样的?

你怎么体会“不约而同、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等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国旗升起来了”这一部分,感悟作者“望着国旗,听着国歌”产生的联想和表达的感情。

    1.师:

旗手们肃立在旗杆旁。

东边的天空更红了,太阳就要升起。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播放录像:

升国旗、唱国歌这一段)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听着雄壮的国歌声、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

你们都想到了些什么?

 

3.那么,我们课文的作者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4至6自然段,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怎么体会作者“望着国旗,听着国歌”产生的联想。

有资料的同学将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

    教师讲一讲有关“井冈山”“长征”“延安窑洞”“开国大典”等革命历史故事,与学生一起交流,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中讲到的这些革命史实。

    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深化情感。

 

3.总结:

国旗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

同学们,让我们把爱国情感化为实际行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1.观看录像。

    2.说说自己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武警官兵是怎样从天安门城楼下走出来到旗杆旁的,说说这时人们的心情、广场上的气氛。

(描写武警官兵走到旗杆下的动作的词有:

迈着、踏过、画出、登上、肃立。

从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武警官兵升旗的动作整齐、熟练、规范、雄健。

(从人们和“我”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时人们动作一致、神情专注而激动,表现了人们一样的心情:

对国旗的热爱、尊重,在这庄严的仪式中产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震撼。

学生看录像,在唱国歌、升国旗时全班同学应起立,向国旗敬礼。

    2.学生谈谈自己刚才观看升旗仪式的感受。

学生也可以结合参加学校升旗仪式的感受谈。

4.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是啊,多少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才换来人民的解放!

    5.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来背诵5至7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结合自己的感受、体会谈谈对“国旗呀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2.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升旗前:

有……有……还有……

    升旗时:

迈、走、踏、画、登、立、扬

        不约而同、屏住呼吸、目不转睛

        望着国旗,听着国歌……

    升旗后:

国旗呀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

教学反思

课文结尾部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体会谈谈对“国旗呀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这句话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课题

3桂林山水

课时

 第一课时(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字。

体会“波澜壮阔、水光潋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山脉逶迤、奇峰罗列、重峦叠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陆离”等词语的意思,自主积累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中一些词语和引用的诗句较难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