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75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docx

XXX医院三甲评审追踪检查汇总

XXX医院三甲评审药事追踪检查

一、检查人员、时间及范围

(一)检查人员及时间:

共3人检查()

检查时间为二天。

(二)检查范围:

中西药库、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临床药学科、药剂科等。

二、追踪检查内容

追踪检查之一:

(一)药事会工作开展情况:

抽查去年药事会工作总结中的1~2项工作内容→追溯前年有无相应工作计划→查看去年是否有相应工作执行的资料与记录→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抽查今年药事会工作计划中的1~2项工作内容→查看今年工作落实情况的资料与记录→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二)药品采购供应、储存养护等管理情况(检查主要涉及中西药库)

1、查看文字材料与记录:

(1)药品供应企业资质档案。

(2)列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储备情况,查看增减调整药品率的材料。

(3)HIS中自制制剂销售和使用的批准证明文件;

(4)对照HIS中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与床位数,核查西药、中成药品规数。

(5)药品(包括中药)采购供应制度执行的相关资料,包括药品出入库登记本或HIS记录等。

(6)特殊管理药品的验收入库、出库和日常管理等记录。

(7)药品周转率情况(查看药品采购计划,抽查5个常用品种出入库记录),药品储备情况的定期评估分析报告。

(8)不合格药品处理的相关记录,出库药品的合格率。

(9)药品贮存养护和质量检查记录。

(10)药品贮存设施与设备运行的记录(温湿度记录等)。

(11)药品效期管理和不适用药品及时处理的相关记录。

(12)高危药品目录。

(13)假劣药召回、上报、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记录。

(14)“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纳入本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情况。

(15)《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金额比例。

(16)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优先使用的措施或办法及其监督考评机制。

(17)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药品目录。

2、现场查看:

(1)中西药库面积,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的设置情况,照明度,药品贮存基本设施与设备情况。

(2)药品贮存的区域、贮存方法、贮存条件、分类贮存等情况,尤其重点查看:

特殊管理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高危药品、易混淆、易燃、易爆等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等情况。

(3)特殊管理药品安全设施,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情况。

(4)药库验收、退药、发药等功能区域设置情况。

(5)药品采购、贮存、供应等计算机管理情况,账务相符情况。

(6)药库管理人员的资质。

(7)应急药品供应及储备情况。

(8)药品管理资料的完整性及可追溯的措施。

(9)抽查HIS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中10种药品“一品两规”执行情况。

3、现场考核:

抽查药库工作人员对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知晓与执行情况,重点考核:

(1)特殊管理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中药饮片等管理。

(2)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流程和岗位职责。

4、追踪检查:

追踪检查之二:

(一)药品采购供应管理:

抽查中西药各1个品种→查看采购计划→领导审核情况→药品招标资料→供应商资质→入库验收记录→药品贮存养护记录和现场情况→药品出库记录→调剂部门领用情况。

(二)药品调剂管理情况(检查主要涉及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等)

1、查看文字材料与记录:

(1)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记录(出入库登记、消耗登记、交接班登记等)。

(2)本部门高危药品目录、易混淆药品目录。

(3)药品贮存养护和质量检查记录。

(4)药品效期管理记录。

(5)不合格药品的管理记录。

(6)不适用药品及时处理的相关记录。

(7)临床科室(病区)特殊管理药品、急救等备用药品的目录、数量清单及领用、补充等工作记录。

(8)临床科室(病区)不需要使用的药品退药记录。

(9)药品拆零、分装记录。

(10)药品调剂人员的资质。

(11)1年内用药咨询服务记录。

(12)药品调剂差错登记、原因分析、整改及处理记录,调剂错误药品追回记录,统计调剂室年出门差错率。

(13)假劣药召回、上报和原因分析、责任追究记录。

(14)定期盘点、账物相符的相关记录。

2、现场查看:

(1)各调剂部门面积、照明、环境、卫生等情况,门急诊药房是否实行大窗口式或者柜台式发药。

(2)药品贮存设施与设备运行情况(温湿度记录等)。

(3)药品贮存的区域、贮存方法、贮存条件、分类贮存等情况,尤其重点查看:

特殊管理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高危药品、易混淆、易燃、易爆等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等情况。

(4)特殊管理药品安全设施,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情况。

(5)药品拆零、药品分装的环境、条件和操作过程。

(6)处方(医嘱)调剂情况:

门急诊和住院患者药品调剂是否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药师是否按规定审核处方(用药医嘱),是否执行“四查十对”,是否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进行有效干预,是否在药品计价收费和调剂之前进行干预,发出的药品标有用法用量和特殊注意事项,是否进行用药交代和用药指导等;病房(区)口服制剂药品是否实行单剂量配发、注射剂是否按日剂量发药。

(7)随机抽查2名医师的门诊处方,考查其签字或签章与留样是否一致;所开具药品的品规和药品生产企业与“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是否一致。

(8)药品进、销、存、使用等计算机管理情况。

(9)用药咨询窗口设置情况。

(10)急诊24小时调剂服务情况。

3、现场考核:

抽查调剂部门工作人员对相关制度和岗位职责知晓与执行情况,重点考核:

(1)药师对特殊管理药品、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要求的知晓情况。

(2)药师对处方(医嘱)进行审核、调配、核对、用药交代等相关规定的掌握情况。

4、追踪检查:

追踪检查之三:

药品调剂管理:

抽查1名门诊或出院带药患者→查看所取药品→询问是否接受用药交代→所取药品是否标有用法用量和/或特殊注意事项→调阅该患者处方→查看处方规范性→查看调剂核对情况→查看处方调剂有无差错→查看处方是否存在用药不适宜情形→询问药师为该患者进行用药交代情况→追溯药学部门对不合理处方(尤其是严重的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进行处理情况→追溯药学部对调剂工作督导检查、追踪评价、持续改进调剂工作情况。

若是出院带药患者,查看其用药信息在出院或转院时是否归入病历留存,病程记录中是否有明确的用药依据及分析。

追踪检查之四:

药品调剂差错管理:

抽查1项调剂差错记录→追溯该调剂差错上报情况→查看差错分析→追溯责任人的处理过程→查看改进措施记录→必要时追溯药学部根据调剂错误原因分析,修订相关管理制度情况→查看是否有专人负责对防范差错工作进行系统检验情况。

追踪检查之五: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

抽查1张由麻醉科或肿瘤科医师开具的麻醉药品或精一药品处方→查看该处方开具是否符合规定→查看调剂部门对该品种的管理情况(三级管理、五专管理、批号管理等)→核查患者、调剂药师、处方医师真实性→追溯该处方医师、调剂药师麻精药品相关知识培训情况→查看该处方医师、调剂药师麻醉药品的处方权、调剂权文件→追溯药库和相关临床科室(病区)麻醉药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查看药学部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督查记录、持续改进的管理措施→追溯医院对处方质量的检查与干预管理情况。

追踪检查之六:

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

从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中抽取1例住院患者的报告→调阅该患者的住院病历是否有相应医疗记录→核实ADR/ADE逐级上报情况以及医疗救治情况→询问1名医师和护士对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与程序的知晓率,有无鼓励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报告的措施→追溯护理部对临床出现的输液质量问题和患者用输液后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查看药学部对临床出现的输液质量问题和患者用输液后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报告、改进措施等相关记录→查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追踪检查之七:

临床药师制建设管理:

选取实施临床药师工作的临床科室→查看该专科临床药师资质→抽查1名患者,询问该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等情况→调阅该患者病历,查看临床药师参与医嘱审核和干预用药情况;同时询问医生和护士,了解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以及为其提供合理用药培训和咨询服务情况,并调阅相关记录→查看该临床药师的药学查房记录、药历建立情况→追溯该临床药师参与本临床科室病历讨论、疑难重症会诊和危重患者的救治的资料与记录。

追踪检查之八:

临床用药监控管理:

抽取1例超常用药的品种→追溯医院是否曾对该品种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控→查看对该品种用药处方或医嘱进行点评的记录→查看处方点评的结果是否向相关临床科室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查看药事管理组织和相关部门根据处方点评结果,是否采取干预措施→追溯该品种在下次的点评中是否取得改进成效→查看医院是否定期发布处方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

追踪检查之九: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查看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选取一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抽查1例该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归档病例→查看该病例使用此抗菌药物审批程序履行情况→追溯该用药医嘱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同时考查其对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知晓情况→追查会诊记录中是否确定使用该药物→查看病程记录中是否有明确用药依据与分析→考查其临床应用是否合理→追溯病历中是否有患者就诊前和正在使用的所有处方及医嘱用药记录,护理人员的给药记录是否完整,其用药信息在出院或转院时是否归入病历留存。

追踪检查之十:

药品召回管理:

抽取1条药品召回记录→查看药学部上报至相关部门的记录→查看药品召回的原因分析→追溯参与药品召回的各部门→询问各部门对该药品召回的了解程度和参与召回的过程→调阅各部门药品召回的原始记录→追溯被召回药品的最终处理结果和记录。

XXX医院三甲评审院感追踪检查

一、院感组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

1、院感组共3人检查,检查时间为2天。

2、检查范围:

内科病房(血液科、消化内科)、外科病房(骨科、分娩室)、手术室、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血液净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腔镜中心、导管室、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二、检查方法

1、临床科室:

(1)现场抽考:

每个科室抽考2人六步洗手法,验证洗手正确率;查看2名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时,是否洗手或手消毒,验证手卫生依从性。

(2)检查资料:

医院感染、耐药菌病例登记本,院感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院感质量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各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登记,紫外线灯维护保养及累计时间等记录,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

(3)检查制度:

包括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等。

(4)现场检查:

手卫生设施、速干手消毒剂配备及正确使用情况,科室布局流程,对高危患者有无保护性隔离措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病区监控医师、监控护士配备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情况,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情况,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等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

(5)现场询问:

随机询问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核心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本科室重点环节与高危因素,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上报时限及程序、耐药菌防控、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院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6)检查现病历:

查阅运行病历5份,了解医院感染调查表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有无漏报、病原菌送检等情况。

追踪检查之一:

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

选取医院感染病例→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程序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报告程序、时限→医院感染管理科核实指导记录→核实医院感染汇总数据准确性→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报告流程→主管部门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二: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处置:

选取医院感染病例→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相关概念→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相关资料→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医院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医院感染管理科调查、分析、处置记录→终结报告→医院有无报告卫生主管部门→医院相应的制度和培训。

追踪检查之三: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选取MDRO病例,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MDRO概念、报告程序→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主管部门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四: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

在运行病例上抽取相关病例→查病区医院感染登记报告本→询问床位医师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检查病历记录中有无相应处理措施→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查医院是否有相应的规定→查职能部门有无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五:

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

选取Ⅰ类手术切口现病历、现场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有无培训,是否考核合格和授权→有无培训制度及落实情况→查看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是否规范→有无监管记录→科室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追踪检查之六:

人员培训:

查看近3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随机抽查其中一项内容→考核培训人员→对培训相关知识是否掌握→追查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考核→相关培训资料。

追踪检查之七:

环境物品清洁管理:

查看科室环境、物品等→询问清洁人员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清洁程序、消毒剂使用、浓度配置等→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

追踪检查之八:

SSI预防与控制:

随机选取正在手术的病例,询问主刀医师和手术室护士SSI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及岗位职责的掌握及落实情况→了解医院有无培训,是否有培训效果考核→查看科室培训记录→追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查看医院职能部门的督查记录。

追踪检查之九:

医用耗材、消毒隔离产品管理:

随机抽取手术室或导管室等使用中医用耗材、消毒隔离产品→查物资设备部门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登记、索证、质量检验、贮存、发放等管理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记录、质量验证→物资设备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检查问题的整改资料→使用科室保管、使用、无害化处置情况。

追踪检查之十:

职业暴露防护:

现场查看CSSD、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操作时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考核相关人员对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知识是否掌握→追查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考核→相关培训资料→有无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十一:

外来器械管理:

随机抽取外来手术器械一包,从物资设备部门、手术室、CSSD登记→在CSSD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全过程→抽考护理人员相关制度的知晓率→CSSD执行情况。

追踪检查之十二:

呼吸机等重点部位管理:

随机选取使用呼吸机病人、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病历:

检查是否符合插管指针→询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等防控知识→防控措施的落实→职能部门对ICU的监管记录等。

追踪检查之十三:

医院感染相关医患纠纷处置:

从财务处电脑调阅评审前一年度医患纠纷赔付账单→选择与医院感染有关的赔付病例→询问管理程序和相关知识→调阅感染病人的归档病例→了解有无医院感染重大事件→医院检查讨论、整改意见→追问奖惩制度落实情况和公式点评情况。

查阅近1年医院公卫处、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记录或财务处赔款信息资料,查看有无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

XX医院三甲评审管理组追踪检查

一、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

1、管理组检查评审人员共五人,分为A、B、C、D、E五个小组,每人负责一组内容的检查评审。

2、具体分工检查安排:

A组:

院务系统:

B组:

党务系统:

C组:

财务价格系统:

D组:

科教、信息、装备系统:

E组:

后勤保障系统:

二、检查时间安排

1、整个检查评审时间为三天。

2、第一天上午:

先集中听取相关处长汇报,然后管理组按ABCDE组对接,分别开展检查;

3、评审要点中涉及随机抽查、询问、了解各级各类干部或员工需要掌握的制度、规程、政策、文件等要求的,由各小组评审员自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4、检查组分组检查、集中汇总。

三、管理各小组检查内容及方法要点(有没有、做没做、怎么样)

1.1:

A组负责检查: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二)医院内部管理机构科学规范;(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四)应急管理;

第六章医院管理:

(一)依法执业;

(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十)院务公开管理。

1.2、现场查看内容:

(1)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进行个别交流,询问各类管理人员对重要管理制度掌握情况。

(2)查阅医院行政管理制度、院会议制度、院领导班子分工制度、相关“三重一大”管理、决策制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院务公开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制度等、查各种资料、会议记录。

(3)查看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相关审批文件、制度、计划、方案;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工作,贯彻落实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规定;查阅对口支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绿色通道建立及开展、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相关制度、组织、预案、计划、实施情况等资料。

(4)实地查看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是否符合规定,现场察看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落实情况;核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范围与实际开展诊疗活动是否相一致,随机抽查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排班表等资料看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准入、执业范围情况,查看违规执业、超范围执业情况,网上或原始资料查询医疗信息发布、年度校验、医疗广告等情况。

(6)追踪检查,凡评审要点中涉及持续改进和效果评价的均须按PDCA管理模型进行各环节资料的检查,尤其要注重检查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执行情况。

2.1、B组负责检查: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第六章医院管理:

(四)人力资源管理;(七)医德医风管理;(十一)医院社会评价。

2.2、现场查看内容:

(1)听取部门负责人汇报、询问相关管理人员对党委工作制度、干部管理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医德行风制度、廉政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部门职责等掌握情况。

(2)随机抽查、询问管理干部和员工对相关重要管理制度、职责、医疗卫生政策、措施、医德行风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并做好记录。

(3)查阅党委、纪委、人事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查阅各制度执行开展的原始资料,会议和议事记录。

查看医院开展公益活动和获奖情况;

(4)查阅床位与人员设置标准,学科设置以及重点专科情况,随机抽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执业注册,紧急替代程序方案,二个高危操作项目授权制度与程序执行等情况。

(5)抽查满意度工作开展情况,查看对满意度调查中问题的持续整改及落实的原始资料;通过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了解医德行风情况;通过电话对5名已出院病人进行调查了解。

(6)查看数据库、档案等原始资料、实地核验、核实统计资料;

(7)追踪检查,凡评审要点中核心项目均须按PDCA管理模型进行各环节资料的检查,尤其注重检查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执行情况。

3.1、C组负责检查:

第二章医院服务:

(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第六章医院管理:

(六)财务与价格管理;。

3.2、:

现场查看内容:

(1)听取财务负责人简短介绍情况。

(2)查看医院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调阅近三年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绩效奖金分配方案、执行操作的原始资料,财务年度分析报告。

院务公开制度、程序、实施方案和开展情况;现场查看支持信息公开的方式、技术能力情况。

(3)查阅近三年医院5项大额资金支出集体研究决策等会议记录,原始资料查询“三重一大”管理等情况。

(4)深入门诊、住院部、出入院管理科等进行现场演示,查看医疗服务价格公示、收费复查、价格投诉处理等情况。

(5)抽查一定数量的出院病人费用清单。

通过对临床、患者了解价格执行情况;询问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院务和信息公开知晓情况。

(6)追踪检查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过程,绩效奖金分配方案,资产管理情况,价格投诉的处理情况,预算管理情况,尤其要注重检查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执行情况。

4.1、D组负责检查: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五)临床医学教育;(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

第六章医院管理:

(五)信息与图书管理;(九)医学装备管理。

4.2、现场查看内容:

(1)查看承担医学院校教学的相关批文、制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现场等资料和情况;查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的相关文件、制度计划、师资配备、课件、教案、考核资料等。

(2)查阅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各项制度、经费投入、开展情况,实地查看实验室、科研项目开展的资料,以及财务配套情况;调阅5份病例实地查看GCP相关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查医院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案例资料。

(3)听取设备处、微机室、图书管等部门负责人汇报,询问相关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维护、信息管理等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掌握情况。

(4)抽查、询问管理和使用部门工作人员各5名,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岗位职责的掌握情况,并做好记录。

(5)查阅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计划、采购、物流、管理等各项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廉政要求、档案资料。

(6)现场查看30万、100万、300万以上医疗设备各两台的完整资料及记录。

(7)通过计算机检查耗材、图书管理情况;

(8)随机抽查2—3各科室急救、生命支持系统设备配备情况,现场演练应急状况下设备的调配预案。

(9)追踪检查,凡评审要点中核心项目均须按PDCA管理模型进行各环节资料的检查,尤其注重检查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执行情况。

5.1、E组负责检查: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四)应急管理1.4.4.2、1.4.5;

第二章医院服务:

(八)就诊环境管理;

第六章医院管理:

(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6.3.3.1(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经相关部门批准)和6.3.3.2(医院建筑符合国家建设标准和消防规范);(八)后勤保障管理。

5.2、现场查看内容:

(1)听取后勤处、基建办、保卫处、营养、等部门负责人的汇报,个别交流、询问各类管理及医护人员对后勤处、基建办、保卫处、营养、感染重要管理、保障、维修制度,消防水电汽氧等重要部门的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预案知晓掌握情况。

(2)查阅医院应急工作组织、职责、流程,各种应急预案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演练;抽查5名相关人员了解对制度、职责、预案、流程等掌握情况;实地手术室、ICU等重点区域双回路供电,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管理情况。

(3)实地查看门诊、急诊、医技等部门为患者提供整体服务情况,标示系统、挂牌服务、隐私保护、流程设置等符合情况。

(4)查阅安全管理组织、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组织及各组织职责、水电汽氧、压力容器、污水污物、消防安全等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值班记录等原始资料、台账;医院对安全管理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安全检查。

(5)查阅电梯、压力容器、配电等特殊岗位人员的培训资料、上岗证,特种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记录,安全合格证件,年度检测报告,

(6)现场查看双回路供电,配电、制氧、锅炉、消防等设备、设施状况,各岗位的工作流程。

(7)查阅医院的重大自然灾害,火灾、水电汽氧、锅炉等发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情况,查是否每年开展针对性的演练,查阅预案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8)追踪检查,凡评审要点中涉及核心项目均须按PDCA管理模型进行各环节资料的检查,尤其要追踪检查消防、后勤保障、维修、污水污物、食品卫生的行政查房、安全检查的原始记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整改落实情况。

XX医院三甲评审临床组追踪检查

一、临床组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

(一)临床组共六人检查,检查时间为三天。

(二)检查范围:

内科、外科各二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病案室、介入科、血液净化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