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98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85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docx

人体的物质的运输

1.下列关于体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的血量不同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答案】A

【解析】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不间断地进行的,这两条循环途径都是由心室出发,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到达心房。

并且,经过左心室射出的血液是由体循环运回心脏的,由右心室射出的血液是由肺循环运回心脏的。

所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运输的血液量是相同的,血液循环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的收缩。

2.从小肠来的血液到达右手必须经过(  )。

①心脏一次 ②心脏两次 ③肺 ④肝 ⑤脑

A.①③④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从小肠流出的血液最先进入肝,然后到达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第一次经过心脏),血液经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第二次经过心脏),再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到右手。

3.取一个完整的猪心脏,从肺动脉向里面灌水,则水将从什么地方流出?

(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答案】D

【解析】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方向是:

从静脉→心房,心房→心室,再从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所以从肺动脉灌水,受到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的动脉瓣的阻碍,水仍会从肺动脉流出。

4.下列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是动脉血,含二氧化碳的是静脉血

B.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C.含氧量较高的,颜色鲜红的是动脉血

D.含二氧化碳较高的,颜色鲜红的是静脉血

【答案】C

【解析】动脉血和静脉血中都含有氧和二氧化碳,只是含量的多少不同。

动脉血中的含氧量高于静脉血中的含氧量,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动脉血管中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同样静脉血管中流的也不一定是静脉血。

5.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厚,左心室壁最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脏的哪一功能相适应?

(  )

A.接受全身的血液回流

B.接受肺部的血液回流

C.有规律地收缩

D.泵出血液的功能

【答案】D

【解析】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射血。

心房收缩,血液由心房到心室,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到动脉。

心房到心室的距离短,所需压力小,心室到肺部或到全身的距离远,所需压力大,左心室到全身各处动脉的距离最长,所需的压力最大。

心脏对血流的压力与心肌壁的厚度有关。

因此,心室壁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最厚。

6.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发现伤员腿部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他会做出怎样判断,又会在伤口的什么部位止血?

(  )

A.动脉出血、远心端

B.静脉出血、近心端

C.静脉出血、远心端

D.动脉出血、近心端

【答案】D

【解析】动脉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最快,同时腿部动脉血管中流的是鲜红的动脉血。

因此,可以判断这是动脉血管在出血。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处的血管,因此,止血部位应是伤口的近心端。

7.在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时,要将小鱼包裹,下列包裹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干燥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B.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C.用干燥的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D.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口和尾部包裹起来,露出鳃盖和躯干部

【答案】B

【解析】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时,要保证小鱼生命活动旺盛,首先要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所以,要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8.下列与毛细血管的功能无关的一项是(  )。

A.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静脉和最小的动脉之间

B.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血管内径很细,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

D.数量多,分布广

【答案】A

【解析】毛细血管的特点适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这是因为毛细血管是动脉血管的最细小分支,在人体中的分布十分广泛,数目非常多,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非常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9.下列关于静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血管的管壁最厚,管腔最大,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B.静脉血管的管壁比较薄,管腔比较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C.静脉血管的管壁比较薄,管腔比较大,管内血流速度比较慢

D.所有的静脉血管中都有静脉瓣

【答案】C

【解析】静脉血管是将血液由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与动脉血管相比,静脉血管的管壁比较薄,管腔比较大,管内血流速度比较慢。

在四肢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10.关于动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脉血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B.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C.动脉血管最粗

D.将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

【答案】D

【解析】动脉血管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由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与静脉相比,动脉的管壁比较厚,管腔比较小,管内的血流速度比较快。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1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涂片,不容易看清楚白细胞的原因是(  )。

A.白细胞的颜色浅、数量少

B.白细胞的体积比较大、颜色浅

C.白细胞的体积比较小,数量少

D.白细胞的颜色浅,体积比较大

【答案】A

【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虽然白细胞的体积最大,但是,在显微镜下却不容易看清楚,原因是白细胞的数量少,而且颜色比较浅。

12.亮亮在劳动时手不慎划破出血,不久伤口处的血凝固了。

下列与止血有关的血液成分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答案】C

【解析】当手指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手指的破损处聚集成团,起到止血作用。

而红细胞、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与止血作用无关。

所以,在伤口自动止血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13.下列有关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体积较小,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B.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C.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

D.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构成

【答案】D

【解析】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体积比白细胞小,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没有细胞核。

红细胞呈红色,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血红蛋白在氧含量多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并且能够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14.下图示人体某部位的部分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经肺循环后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

B.若b为小肠处毛细血管网,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C.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代谢废物减少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含营养物质增多的静脉血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

A.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方向是: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若标号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标号a表示的是肺动脉,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c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多,营养物质含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B.b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

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则c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C.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b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那么血管a是入球小动脉、c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在A.c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而b肾小球在功能上具有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因此,则c中为代谢废物没有减少的动脉血,故符合题意;D.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血液流经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有和气体交换作用,故若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则c中为含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废物减少,氧气减少的静脉血。

故符合题意;故选C.D

考点:

此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15.从家畜体内取10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面的部分是血浆,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一半

C.血细胞部分绝大多数是红细胞

D.白细胞和血小板漂浮在血浆的上面

【答案】D

【解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现象,上面一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面部分是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一半。

血细胞部分绝大多数是暗红色不透明的,这是红细胞,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白色的一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16.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A.B.C分别表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A血管血流速度快,管壁厚,弹性大

C.B血管的结构适于物质交换

D.C血管将血液送回心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C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C是动脉,A是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B是连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动最慢,数量最多,分布广,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17.人体上肢前臂经常看到暴露的青筋是()。

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韧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为动脉,负责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为静脉,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为毛细血管,故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本题考查的是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三种血管的名称和功能。

18.人体内氧与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分别是()。

A.肺泡毛细血管B.肺动脉和肺静脉内

C.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D.肾小球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在人体内,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于是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红蛋白的特性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情况。

19.如果跟踪检查通过静脉注射到人体的某种药物,在心腔中最早发现这种药物的部位是()。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当从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汇集进入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随着肺循环和体循环进行流动,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

20.静脉是收集血液流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特点是()。

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有静脉瓣D.与动脉伴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静脉是将全身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所以管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静脉瓣的功能。

21.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成分往往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液流经肺氧气含量增多

B.血液流经小肠后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尿素少的动脉血变为含尿素多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正确,符合题意;

B.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错误,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肾脏进行生理活动如重吸收作用消耗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中的养料要减少,错误,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营养物质,所以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减少,错误,故BCD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2.用猪心做灌流实验,要想使水从主动脉流出应将水注入()。

A.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C.肺静脉D.肺动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心脏的结构中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即心房→心室→动脉,不会倒流,故用猪心做灌流实验时,要想使水从主动脉流出,应将水注入肺静脉,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

23.在人体血液中能够输送氧和二氧化碳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浆D.红细胞和血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两个方面,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4.贫血可以多吃:

A.含铁质、钙质丰富的食物

B.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含钙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含碘、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贫血患者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因此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5.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下列哪组成分完成的: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6.血细胞包括()

A.红细胞、血小板、血浆B.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C.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D.口腔、小肠、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血液的组成。

27.下列符合血液流动方向的是()

A.右心室→右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室

B.左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

C.左心室→动脉→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左心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可结合着心脏结构示意图和血液循环的路线掌握。

28.下列是红细胞的主要作用的一项是()

A.运输氧B.运载血细胞C.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D.运输白细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9.某人因失血过多而休克,这个人是A.型,应该给这个人输()血。

A.A型B.B型C.AB型D.任意一种血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输血的原则是同型输血,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原则是输同型血。

30.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A.200—300B.600—800C.800—1000D.500—60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300毫升。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原则,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一个健康的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31.使用铁的炊具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的原因是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B.铁是维生素C.1的重要组成部分

C.铁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部分

D.铁是糖类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贫血的原因。

32.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的是

A.心脏B.主动脉C.肺动脉D.肺静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的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循环路线是: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途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途径。

33.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三种血细胞的特点:

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血小板最小无核。

34.某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0.75秒,那么他的心率为()

A.80B.75C.45D.6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某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0.75秒,则他的心率=60/0.75=80次/每分。

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脏的心率的计算。

心率是指心脏在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

据此解答。

35.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A.收缩一次B.收缩和舒张各一次C.舒张一次D.收缩两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一次心跳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当心房收缩时,心房的血液进入心室,接着心室收缩,心室的血液进入动脉,然后动脉瓣关闭,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脏的工作流程。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脏就跳动一次,据此解答。

36.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或前臂,再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膨大突起,这说明()

A.静脉内血液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B.静脉的管腔大,管壁弹性小

C.静脉内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D.静脉分布都很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的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运回心脏的血管,并且静脉内有静脉瓣,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或前臂,再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膨大突起,说明静脉内的血液是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

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