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10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docx

中考语文研讨会专题讲座

注重积累夯实基础强化训练

全面提高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质量

曲靖市麒麟区第三中学张渊明

各位老师:

大家好!

非常感谢市教研室的寸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就中考语文知识积累和作文复习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交流的题目是:

《注重积累夯实基础强化训练全面提高中考语文复习质量》

我今天主要从二大块进行交流,一是语文知识积累的复习;二是作文的复习。

第一大块复习——语文积累和运用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来看,其命题覆盖面之广,试题之灵活,与现实生活接近之密切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但无论怎么变,基础知识都是必考的内容,试卷中也出现了不少题材新颖、创设情境的题目,但无论怎样灵活,其实质还是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因此,在平时教学和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中做到合理安排时间,科学规划,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依纲据标,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在复习中,如何带领学生过好基础关,如何让学生的复习更有成效,我认为首先应该坚持“一个中心”(即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为中心,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命题的依据);抓好“两个注重”(一是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二是注重基础知识解题技能的培养)。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研读课标、考纲和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要紧扣大纲规定的范围(特别是2013年曲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与复习建议》),以《大纲》中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将《考试说明》所涉及到的内容逐一讲到,并按照识记、理解、应用的不同能力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附表一: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语文)

考纲内容

考试要求

语文知识积累

1、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正确认读常用的3500个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3、辨识并改正句子中常见的语病。

4、理解句子之间的表达意义和表述关系,理清句子的顺序。

5、识记课文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名著的相关内容。

6、背诵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及所选教材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词及文言文中的重点段落和名言警句。

附表二:

曲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复习建议(语文)

考纲内容

备考范围

语文知识积累

1、字音

2、字形(错别字)

3、词语(包含关联词)与成语的运用

4、病句的判断

5、句子的排序

6、仿写、续写

7、标点符号

8、对联

9、朗读(节奏、重音)

10、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1、古诗词曲文言文名句重点句填空等

附表三:

曲靖市2010年、2011年、2012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考点

一、知识积累(20分)

题型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主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分值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8分

2010

拼音

成语运用

病句

标点符号

排序

名著阅读

古诗词

2011

拼音

错别字

成语运用

选词填空

病句

名著阅读

古诗词

2012

书写

拼音

成语运用

选词填空

排序

名著阅读

古诗词

(二)注重积累,有的放矢,脚下才会有路

【考点一、二:

字音或字形及书写】

试题回放

(2011年曲靖市)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执著(zhuó)摄取(shè)龟裂(guī)泰然处之(chǚ)

B.慷慨(kǎi)轻盈(yín)匀称(chèn)岿然不动(kuī)

C.蜿蜒(wān)琐屑(xuè)忏悔(chàn)断壁残垣(yuán)

D.炽痛(chì)寥廓(kuò)胆怯(qiè)剽悍狂野(piāo)

(2011年曲靖市)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绰号    贻误    销声匿迹    死心踏地

B.秀颀    逾越    怨天尤人    肆无忌惮

C.融洽    恬静    拈轻怕重    苦心孤诣

D.萦回    干涸    按部就班    惟命是从

(2012年曲靖市)1.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请将下列句子用楷书写出来。

(2分)

做人第一是诚信

考点分析

无论是考“字音”还是“字形”,试题分值均为2分,考查学生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程度。

题型是选择题。

这三年中字音是年年都考到,字形2010年考到,2011、2012年都没有考到,并且从2010——2012年这三年的考试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考到的字音字形均出自课文下的注释和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字音、字形是多音字或比较容易读错写错的字。

复习建议

(1)平常上课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认真抄写生字的读音、字形,课后加以巩固。

(2)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所有生字词辑录整理。

并采用删除法,掌握的就划去,没有掌握的重新复习,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时间,学生越复习越有自信心。

(3)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考点三:

词语使用】

试题回放

(2012年曲靖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想到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景,他就会心胆俱裂,热泪盈眶。

B.这里山清水秀,尤其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C.“最美妈妈”挺身而出,接住生命,用行动为爱心画出了最美的轨迹。

D.沈明同学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

考点分析

“词语使用”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的是词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教科书中的重要词语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材料可以是选自教材或改编自教材,也可以是自编或选自(改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

题型是选择题。

复习建议

(1)平常上课要求学生将课文下的注释和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多读一读,常写一写。

(2)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重要词语(以四字成语为主)辑录整理。

成语的整理归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进行。

一是对中考常考到的成语进行整理和归类;二是对学生平时容易用错的成语进行归类;三是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成语进行整理归类。

成语的运用,多练是关键,多分析讲解是前提,这样才能熟能生巧。

【考点四:

病句辨析】

试题回放

(2010年曲靖市)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2011年曲靖市)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B.那些制造抢盐风波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C.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地提高。

D.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曲靖市总人口为5855055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增长了7.12%,文盲率由16.2%下降为7.31%。

考点分析

“病句辨析”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

因为是中考,所以用于考查的语句文字不会太长、结构相对简单。

以判断正误的选择题型出现,这三年中有二年考到病句。

试题材料可自选或改编于教材,也可自编或选编自课外阅读材料。

复习建议

对学生来说,病句辨析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些年的积累,我在复习中主要从二个方面教学生快速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一是特征法;二是语感排除法。

特征法:

就是让学生先看一看句子有没有特征,如果句子有特征,就按相应特征的办法进行辨析;

语感排除法:

就是在句子没有特征的情况下使用的判断方法,如果句子没有特征,就把经常出现的错误凭语感一一进行排除。

【考点五:

句子排序】

试题回放

(2010年曲靖市)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B.③②⑤①④C.③④②⑤①D.①③②④⑤

(2012年曲靖市)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②“水清鱼读月,山静乌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③我们为什么活着?

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⑤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①⑤③②  D.③①⑤②④

考点分析

“句子排序”试题分值为2分,即将打乱了的几个句子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重新组成一个语意顺畅的语段,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逻辑性。

题型为选择题。

曲靖市三年中有二年考到句子的排序。

复习建议

教师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做这道题的方法:

首先,把几个句子的内容通读一遍,弄清各句话的大意,判断整个语段内容属于哪种类型文字(说明性或议论性);其次,明确整个语段的中心思想,即整个语段主要讲什么;再次,可以通过语段类型和标志性词语来梳理整个语段的逻辑顺序,从而完成组句成段。

其中,说明性文字可按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来确定句间关系;议论性文字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或者按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来确定关系。

【考点六:

标点符号】

试题回放

(2010年曲靖市)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考点分析

“标点符号”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考时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三年中有一年考到。

复习建议

(1)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整理归类。

重点掌握十一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

(2)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考点七: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试题回放

(2012年曲靖市)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

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B.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写了许多富有诗趣而又

美丽的童话。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水浒传》、《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分别是施耐

庵、吴承恩、乔纳森·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反映了俄

罗斯人民的苦难历史。

(2011年曲靖市)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B.《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C.《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D.《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考点分析

名著阅读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对教材涉及到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题型为选择题。

考查的内容主要来自学生所学教材中所列的篇目或《课程标准》所列的篇目,考生只要对作者、作品、年代、作品人物与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即可。

名著阅读三年中都考到,是中考必考点。

复习建议

1、把教材中所列的篇目或《课程标准》所列的篇目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整理归类。

形成资料,印给学生,方便复习。

2、复习此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多读一读,常记一记写一写即可掌握。

【考点七:

古诗文积累】

试题回放

(2011年曲靖市)7.根据提示填空。

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④《出师表》中,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节操的语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登上寥廓山靖宁宝塔,俯瞰日新月异的曲靖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滚滚诗情涌上心头。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登高咏怀的诗句(课内外均可)。

答题示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12年曲靖市)7.根据提示填空。

①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③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象地描写了塞外飞雪的壮美景象。

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两句诗,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的欢乐情景。

⑤班主任叮嘱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应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良好心态。

考点分析

“古诗文积累”试题分值为8分,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

题型为填空题,试题材料均是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古诗文中的句子。

试题设计形式有直接的默写(直接型默写),即根据上句填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填写上句(4分),以及基于语境的提示性的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运用型默写,各2分)。

试题对诗、词(曲)、文以及六册课本会尽量兼顾。

而且这三年都未考到相同的篇目。

预计今年试卷仍是这种形式,这三年考到的名句一般不会出现。

复习建议

古诗文积累是中考必考点。

必须首首过关,篇篇过关,句句过关,字字过关。

(1)化整为零,坚持每天有计划地诵读、背诵、默写。

(准备专用默写本)

(2)列出背诵计划,明确每天每周的背诵任务,对一些记诵难度较大的篇目,要间隔性反复诵读,以加强记忆。

(3)善于梳理,进行系统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可从主题、朝代、作者、体裁等角度分类记忆。

(4)容易写错的字要在专用默写本中圈出后辨析记牢。

第二大块复习——作文

一、命题形式

(一)曲靖市近三年中考作文题型回顾:

(2010年曲靖市)

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然后写作。

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

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玉米粒相互挤着,竞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父亲意味深长的对他说:

“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卷面整洁.名写规范。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1年曲靖市)

2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想把歌唱”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然后写

作。

那年,我六岁,父亲带我去野炊。

搭灶需要石头,父亲指着十多米外的一块石头说:

“去把它搬过来,好吗?

”我用尽全力想搬动它,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父亲说:

“为什么不用尽全力?

”我说我已经尽力了。

“不,你没有尽全力!

你应该想到向我求助啊!

”说完,父亲和我一起搬走了那块石头。

放下石头后,父亲深情地说:

“孩子,你的全力并不仅仅是指你自己一双手的力量,它还指你的脑力,甚至包括向别人求助!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2年曲靖市)

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有泪可流,却不是悲凉……花季的经历,我们学会了取舍与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

绘如花岁月,悟成长真谛。

请以“成长不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2)       在一起

写作要求:

①若选题

(2),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完成题目,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⑤书写工罄,不得少于600字。

(二)试题分析

综观我市近三年中考作文,大家知道作文全部都是二选一的作文。

形式上相对比较固定,2010年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2011年是材料作文,2012年是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在考查内容上,我市比较重视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能力,作文题目均围绕学生的生活设题,让学生都能做到有东西可写,不至于出现盲区而茫然失措,这就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我市中考作文题目在形式上不会有大的变化,在内容上仍以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设题。

(三)复习建议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

中考语文作文为50分,分值很高,作文得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语文分数的高低。

得作文者得天下。

那么在最后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有没有办法让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作文复习中的一些做法。

1、重视素材积累,重视范文引路

  学生写作时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晃来晃去,半天写不下去,好像笔干里流不出墨来,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到写作的材料,“无米可炊”。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注重素材的积累。

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挤出时间来看书看报。

说到这里有的老师会说,初三学生作业繁重,特别是下学期,哪有时间读书,再者学生及家长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又不如数理化,其实这种情况确实会令我们语文教师尴尬。

一面是贫乏的学生需要给养,一面是无补充养分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忍痛割爱,让出自己的正课时间给学生阅读,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我晚自习,定是学生读作文阅报纸有时间,绝不会去讲课。

离中考再近,这一点也坚持不变。

另外下半学期适逢春夏二季,是学生容易犯困时间,尤其是下午第一节课,这时候我们再去分析讲解阅读,恐怕只能起催眠作用,时间利用率低。

如果把时间给学生,让他自主阅读时文美文,他在感兴趣之余也就“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2、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专项训练,确保作文升格

一说起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觉得不但烦人,而且烦心,认为作文分数抓也是这个样子,不抓也是这个样子,大面积提高作文分数太难了。

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在作文复习中没有抓住关键点进行复习,所以走了很多弯路,并且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通过复习让学生的作文分数有所上升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强抓书写,让书写闪亮登场。

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作文分数上不去,就是书写太潦草,卷面不清洁,没有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

为此,我们在复习作文的过程必须开展书写的专项训练,让学生人人过关,没有过关的,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力争有所改进,让阅卷老师见到学生的作文能一见钟情,分数自然就有所提高。

做法是:

一是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二是写作文的时慢一点,尽量把字写在格子中间,大小差不多,时间一长,书写自然就会改进;三是如果有书写不到位,就强制重做,一次二次三次,到了五六次,我想,再不认真的学生也应该经不住你的折腾,也会有所改进吧。

不然慈心就会生祸害,既害了老师,更害了学生。

(2)强化审题,让立意深邃高远。

审题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务。

审题正确,所写文章符合题旨,则高分有望;审题有误,下笔偏离题意,则全盘皆输,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并不夸张。

审题要做到“瞄准靶心,命中十环”。

一是要审出文题的“主题词”,并读懂它表面的和深层的意思(出题者的意图)。

每一个作文题目中,都有一个决定作文中心立意点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主题词”。

一般来说,命题作文的主题词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

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二是要弄清文题对行文的限制。

另外,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弄清文题对行文的限制。

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规定范围,作者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只有这样才能不离题,不偏题,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如:

2012年曲靖市的命题作文《成长不烦恼》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不烦恼”,不烦恼背后的意思是生活中有烦恼,只是经过生活的挫折、洗礼和磨炼,人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明白了这一点,故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成长”等词语的作用。

“成长”,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如:

中考作文题《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

“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也”,说明是所写的是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事;“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

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如: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①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

事。

  ②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

一件事。

  ③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

身边的事。

  ④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

有趣的事。

  ⑤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

记叙文。

  通过以上程序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

  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七个更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有趣的事?

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

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

但是光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分析到这里,审题的过程才算完成,最后的结论是:

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而又有意义的事。

(3)学会包装,让作文亮起来。

俗语说得好:

三分的人才,七分的打扮。

电视广告说得更生动、形象:

人靠衣服马靠马鞍,万物离不开包装。

可见包装的重要,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对文章的包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包装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

●二.包装开头结尾——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

“好的开头等于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