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107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重要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证实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D

A现况调查B抽样调查

C筛检试验D实验性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2实验性研究有以下特点,除了C

A可以证实病因假设

B可以在临床和社区进行

C先选择病例,再比较暴露因素

D可以在人群中观察某预防措施的效果

E可以在临床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3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D

A尽可能减少失访

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4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C

A需要计算样本量

B需要以盲法观察

C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

D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

E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

5临床试验中,某一药物的双盲试验是指E

A实验组服药,对照组服安慰剂

B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如何分组

C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E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和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6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B

A有效率

B患病率

C治愈率

D生存率

E保护率

7由于实验性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必须慎重考虑A

A医德问题B调查员的培训

C研究的持续时间D开展研究的医院

E调查对象的样本量

8为避免各种偏倚的影响,最佳的对照类型是C

A非随机对照B历史性对照

C随机同期对照D不同医院的对照

E不同病种的对照

9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C

A某人群HbsAg筛查

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

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

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10100名失眠患者接受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E

A.气功治疗失眠有效

B.气功治疗失眠无效

C.因样本量不大而无法下结论

D.因观察时间不长而疗效可疑

E.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

11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研究者选择了10万名孕妇,随机分为服用叶酸的实验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追踪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

这种研究方法是C

A现况调查B队列研究C实验性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E以上都不是

12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B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已知有效药物对照

D.该药不同剂量的比较

E.人群对照

13为探讨某治疗方案的疗效,先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A组接受治疗,B组接受安慰剂,观察两组的疗效。

此阶段结束后,两组患者均停药一段时间进行洗脱。

之后将两组在接受治疗措施上对调,A组改为接受安慰剂,B组接受治疗。

这种设计称为A

A交叉对照设计B自身对照设计

C历史性对照设计D标准疗法对照设计

E以上都不是

14在某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为使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研究者以研究对象的病历号末位的单双数进行分组,这种方法称为(E)

A完全随机化B区组随机化

C分层随机化D系统随机化

E未作随机化

15某项临床试验结果中,以下各项参数表示临床疗效的大小,除了A

AP值

B相对危险度减少(RRR)

C绝对危险度减少(ARR)

D为预防一次不良结果事件所需治疗人数(NNT)

E相对有效增加率(RBI)

16(多选)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见的偏倚和影响结果的因素有ABCD

A选择性偏倚

B测量偏倚

C干扰和沾染

D依从性

E混杂偏倚

17关于疾病预后研究,最常选择的研究设计方案是D

A描述性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临床试验

18在预后研究中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最为常用E

A随机化方法

B限制

C配对

D分层

ECOX回归分析

19小样本未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B

A寿命表法

BKaplan-Meier法

C时序检验

Dt检验

EF检验

20大样本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A

A寿命表法

BKaplan-Meier法

C时序检验

Dt检验

EF检验

21某医师近来欲研究急性白血病的生存率和预后因素,随访本院1990年至2000年期间诊断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并分析其发病时的临床特征、白血病类型、治疗反应等,研究其预后,这一研究属于D

A病例对照研究

B前瞻性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成组病例分析

22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5个日期:

①住院日期;②开始治疗日期;③缓解日期;④复发日期;⑤死亡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复发率,应使用C

A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④

B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⑤

C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④

D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⑤

E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④

23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5个日期:

①住院日期;②开始治疗日期;③缓解日期;④复发日期;⑤死亡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缓解率应该使用A

A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③

B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④

C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④

D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⑤

E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③

24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5个日期:

①住院日期;②开始治疗日期;③缓解日期;④复发日期;⑤死亡日期。

研究该疗法的生存率应使用B

A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⑤

B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⑤

C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④

D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④

E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③

25某医院共收治白血病患者200例,治疗后100例缓解,其中30例在2年内复发,20例因复发而死亡。

白血病复发率是D

A30/200

B20/100

C20/30

D30/100

E20/200

病例对照研究习题

 

C

2.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的发病率为:

E

A80%B.40%C.20%D.100%E.无法计算

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x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E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少于吸烟者

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

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

C

A.2B.3C.4 D.5E.6

5.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

B

A.18B.16C.20D.10E.无法计算

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A相对经济C

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以计算发病率

D选择无发病者作为对照

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

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B

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

E诊断偏倚

8.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为:

C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之比

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处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E病例组的暴露比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之差

二、问答和计算题

1.有关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1).现有100例乳腺癌女病人,选对照组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非乳腺癌女患者

(2).假设妇女年轻时怀第一胎可能保护其不患乳腺癌,若进行病列对照研究以检验这一假设,要以社会经济状况为配对条件么?

说出你的理由。

(3).能否用100例患者及100例对照检验未婚妇女乳腺癌率高于已婚妇女这个假设?

没有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的观察人数,不能计算已婚妇女及未婚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无法对其进行比较,不能验证假设。

(4).假定你发现80%的乳腺癌病例是已婚妇女,能否证明结婚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度?

未知对照组情况,不能证明结婚可增加发生乳腺癌危险度。

(5).假若对照组的90%已结婚,请估计未婚妇女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

2.假设酗酒者有较高的汽车意外死亡发生率。

请按下述项目设计一个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这个假设。

1)病例的诊断——困难或不困难?

你将从哪里去发现?

2)如何选择对照?

3)列出应考虑到的配对对照的条件,其中是否应包括饮酒?

4)你现在需确定每个被研究者的什么特征?

5)在确定这个特征时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请考虑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胱癌。

(1)对照应就下述变量与病例进行配比:

年龄、性别、饮用咖啡的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的理由。

应当予以匹配的变量是年龄、性别和吸烟。

因为这些变量既与膀胱癌危险有关,又与饮用咖啡有关。

(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

由于目前认为癌症主要在暴露于致病因素若干年后才出现,所以应当询问受试对象整个一生或发病前10-20年的咖啡饮用情况,另外鉴于他们已经患病,所以新近咖啡的饮用可能已经有所减少。

(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例报告感到厌倦吗?

检查病例报告是一项十分值得做的工作,因为这有助于确立该病是否存在。

另外记录其组织类型,原因在于每种类型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从而分别予以研究。

(4)如果应用医院病人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

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予以删除。

例如那些因消化性溃疡而住院治疗的病人,因为他们经常被劝告不要饮用咖啡,如果包括这些病人,会使对照中咖啡饮用情况人为地减少。

5.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0岁唇癌的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1)该研究设计属于什么类型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2)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进行讨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不合适,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3)请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工作情况

户外

户内

病例

51+15

24+3

对照

6+8

10+5

OR=2.6

(4)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的相对危险度。

吸烟情况

吸烟

不吸烟

户外

户内

户外

户内

病例

51

24

15

3

对照

6

10

8

5

OR=3.5OR=3.1

(5)计算吸烟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⑸吸烟情况

吸烟

不吸烟

OR

病例

51+24

15+3

3.4

对照

6+10

8+5

(6)按户内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的相对危险度。

工作情况

户外

户内

吸烟

不吸烟

吸烟

不吸烟

病例

51

15

24

3

对照

6

8

10

5

OR=4.5OR=4.0

(7)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

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

户外工作吸烟者

户内工作不吸烟者

OR

病例

51

3

14.2

对照

6

5

(8)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结果:

⑷和⑹标明户外工作和吸烟可以增加唇癌的危险,未分层时,OR有所低估,这是因为吸烟与户外工作有联系。

吸烟和户外工作的联合作用似乎比相加作用大些。

如果户外工作增加了皮肤癌的危险,皮肤癌作为对照组则会低估户外工作与唇癌的联系强度。

6.有人研究吸烟与喉癌的关系,其结果见下表。

(1)表中资料源于何种类型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2)请计算X2值和进行危险度分析。

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

 

X2=37.58

OR=ad/bc

 

7.有人研究了接触X线与白血病的关系,见下表

1)表中资料源于何种类型的研究?

2)请计算X2值和进行相对危险度分析。

 

 

1,病例对照研究(1:

1配对研究)

2,

 

X2=6.88OR=2.5

疾病测量指标分析习题

选择题

1.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B

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

C.该病发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2.发病率指标来自:

C

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调查

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调查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3.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

D

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

D.病死率E.罹患率

4.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病人400人,199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计算:

(1)该县的总死亡率;

(2)结核病的病死率;(3)结核病的发病率。

该县的总死亡率为:

D

A.300/10万B.60/1000C.60/10万D.1000/10万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结核病的病死率为:

C

A.60/300B.60/400C.60/700D.60/1000E.60/10万

结核病的发病率为:

A

A.300/10万B.400/10万C.700/10万D.300/1000E.400/1000

5.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以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问:

(1)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200/10000000)*100000=2.0

(2)1996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800/10000000)*100000=8.0

(3)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1000/10000000)*100000=10.0

(4)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40/10000000)*100000=0.4

(5)对某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1)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E

A.0.4B.8.0C.10.0D.1.6E.2.0

(2)1996年1月1号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B

A.0.4B.8.0C.10.0D.1.6E.2.0

(3)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C

A.0.4B.8.0C.10.0D.1.6E.2.0

(4)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A

A.0.4B.8.0C.10.0D.1.6E.2.0

(5)对某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C

A.死亡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死因构成

6.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

船离开港口时栽有350名乘客、50名船员。

8月1号前1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1/7的乘客遇难。

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

其中一半很快死亡。

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

假设症状持续1个月,请分别计算:

(1)8月1日至8月7日的军团病发病率;

30/350*100%=8.57%

(2)8月8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发病率;

20/335*100%=5.97%

(3)8月1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积累发病率;50/350*100%=14.29%

(4)8月7日的军团病患病率;15/335*100%=4.48%

(5)8月14日的军团病患病率;

35/335*100%=10.45%

(6)8月1日至8月7日的军团病病死率;

15/30*100%=50%

(7)8月1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病死率;

15/50*100%=30%

(8)8月1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死亡率。

15/350*100%=4.29%

7.疾病分布是指:

B

A.民族分布、职业分布、性别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8.某地人口为300万,过去几年每年发生伤害患者病例30例,而某年的发病率为10/10万,这种情况称为:

C

A.爆发B.散发C.流行

D.大流行E.世界大流行

9.出生队列分析主要应用于:

C?

A.急性传染病和病因不清楚地疾病

B.发病率低的慢性病

C.潜伏期长、暴露因素有变化的疾病

D.出生率

10.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

C

A.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不一样

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名词解析:

发病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患病率:

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病死率: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PYLL:

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DALY:

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散发:

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爆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

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移民流行病学:

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

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简答题

1.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升高因素:

①病程延长;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⑦诊断水平提高;

•⑧报告率提高.

•降低因素

•①病程缩短;

•②病死率增高;

•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④健康者迁入;

•⑤病例迁出;

•⑥治愈率提高

2.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

有何区别?

(1)横断面分析:

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多用于传染病。

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2)出生队列分析:

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

该方法可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发病率和患病率有何不同?

有什么联系?

区别:

患病率:

也称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

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较不同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联系: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的变化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患病率水平(所有病例)随着发病率(新病例)增高而增高,并随着疾病恢复的加速或死亡的加速而下降。

某地某病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4.简述疾病分布的意义

指各种疾病在空间、时间和人群中的地理流行特征。

由于致病因子、人群特征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的流行强度不一,存在状态也不完全相同。

疾病的分布既反映了疾病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也集中表现了疾病有关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效应及其互相作用的特点。

某地不同年代按年龄男性肺癌死亡率如表1所示。

请完成表2,并根据表1,2资料绘制下列线图:

(1)1866、1876、1886年出生队列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变化趋势;

(2)1966年该地男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变化。

请描述出生队列和横断面分析时分布的特点,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二者之间的差异?

 

 

 

答案

1,从1966年该地男性肺癌死亡率的图中可以看出男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60岁达到高峰,以后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但从1866,1876,1886年出生队列肺癌死亡率的图中可以看出,不论哪年出生的人随年龄增加,肺癌死亡率增加。

2,造成二者差别原因是分析的方法不同,一是出生队列,另一个是横断面分析。

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时,应用出生队列方法,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三者中的作用。

如当某一种疾病在暴露因素很长时间才发病,并且该暴露因素又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而变化,用横断面的分析方法就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用出生队列分析方法可以纠正这一缺点。

描述性研究习题

选择:

1当对某种疾病或人群健康状态情况不明时,应该从哪类研究开始(B)

A队列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理论性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病例对照研究

2以下是现况调查的目的,除了(C)

A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B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

C确定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D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E调查某地区患病的人群以达到“三早”的目的

3现况调查可以获得(B)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

D特异危险度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关于普查的错误叙述是(D)

A普查耗费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B普查可以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C普查可以达到早期发现病人的目的

D通过普查可以得到某种疾病的发病率

E普查适用于有简便而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的疾病

5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正确叙述是(A)

A抽样调查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

B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

C抽样调查的设计简单,资料容易分析

D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疾病发生频率较低的疾病

E抽样调查的调查工作不容易做的细致,常难免漏查调查对象

6在东北三省进行糖尿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宜采用下列哪种抽样方法A

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7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C)

A多级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