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12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docx

中考物理专题15眼睛和眼镜

专题15眼睛和眼镜

眼睛和眼镜:

1、眼睛

(1)眼睛的结构:

主要有视神经、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瞳孔和角膜构成.

(2)视物原理:

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瞳孔、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像的特点:

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

人的眼睛如果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被称为近视眼.

(2)成像特点:

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3)形成原因:

近视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造成.

(4)矫正方法:

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

3.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

人的眼睛如果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被称为远视眼。

(2)成像特点:

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

(3)形成原因:

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4)矫正方法:

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

注意事项:

区分近视镜和远视镜对光的作用:

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减缓成像,增大像距;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加快成像,减小像距.

典型例题

2012年2月12日,台北医科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今后不再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技术(LASIK技术)的近视矫正手术,因为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

下列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解析】: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所以D正确。

易错点拨:

判断是近视眼和远视眼,要看光路,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是近视眼,会聚在视网膜后是远视眼.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

针对练习1、如图2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针对练习2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针对练习3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5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3.B解析: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所以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时,所成的像靠后了,当取下眼镜时,像选恢复原状,会向前移动也就是靠近透镜,所以应将光屏靠近透镜,应选B。

1.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

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A解析:

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光屏上得到的是

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像距太远了,所以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远视眼镜片,故选A。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3.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3.D解析:

外公是远视眼,要用凸透镜矫正;小莉是近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应选D。

4.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面,应该利用透镜矫正.

4.凸前凹解析:

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应该利用凹透镜矫正.

5.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

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6.近视眼看不清  处的物体,若要能看清楚物体,可配戴上一副由  透镜片做成的眼镜.

6.远,凹.解析: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经过晶状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使像重新落到视网膜上。

1.【2016•四川绵阳卷】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B.放大镜C.望远镜D.显微镜

1.A解析:

A、眼睛的原理和照相机相似,物体的光经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符合题意为答案。

B、放大镜是凸透镜,当u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2.【2016·河南卷】图4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3.【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显微镜 

3.A解析:

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与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的是照相机,答案为A。

B、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通过两次成像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细微的物体,不符合题意。

4、【2015·青海】如图2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C解析: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5.【2016·襄阳卷】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________(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

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选填“10”、“15”或“25”)cm左右。

6.【重庆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A卷)】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透镜来矫正。

6.凸凹解析: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要佩戴凹透镜矫正。

7.【河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凸透镜。

7.放大会聚靠近解析:

,即

,所以成倒立、放大、实像;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使会聚能力增强,所以成像在距离透镜更近处,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

8.【2016·桂林卷】人的

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  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8..凸透镜;凹透镜解析:

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图示可知,小丽的眼睛属于近视眼,应利用凹透镜进行纠正。

9.【2016·百色卷】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矫正的模型,其中透镜A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该模型是矫正  视眼.(选填“近”或“远”)

9.凹;近解析:

由图示可知,透镜A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10、【2016·北京卷】阅读《可调式眼镜》回答40题。

可调式眼镜

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

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

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若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30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

图31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V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

滑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31甲所示。

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31乙是镜片中加满液体的示意图。

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31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图。

为探究可调式眼镜的矫正效果,首先要确定以下程序和标准:

选定同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选定远、中、近三个观察位置,用S表示观察位置到树的距离,如图32甲所示;用D表示看到树的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分为清晰、不清晰、模糊三个等级,如图32乙所示。

 

图32

小京和小贝视力不同,没有佩戴眼镜时,小京在近处看树“清晰”,在远处看树“不清晰”;小贝在远处看树“清晰”,但在近处看树“不清晰”。

小京和小贝佩戴眼镜后,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

②选择不同观察位置,观察树,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量,重复步骤②。

小京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小京的实验结果记录表表二小贝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2

-1

0

1

2

不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两位同学对可调式眼镜有了新的认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调节眼睛晶状体形状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不同亮度的物体B.不同颜色的物体

C.不同距离的物体D.不同大小的物体

(2)为了使小京在远、中、近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

(3)为了使小贝在近处看树“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A.加满液体B.加入一些液体C.移出一些液体D.移出全部液体

【答案】

(1)C

(2)C(3)A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