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138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文化要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要略.docx

《中国文化要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要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文化要略.docx

中国文化要略

1.中国农耕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其代表如经考古发现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在河南省渑池县出土的仰韶文化。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汉代为西域都护府。

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出荀子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4.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天人感应论”说。

5.《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

6.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7.中国古代按照《礼记·昏义》的规定,婚礼程序被称为“六礼”。

8.北魏时期,在山西的大同修建了云冈石窟,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影响。

9.15世纪产生的格鲁派,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势力最大的一派。

10.据《考工记》记载,周代宫室已经出现前殿后寝的建筑制度。

11.秦代以后,“囿”改为“苑”,合称“苑囿”。

这种称法,一直沿用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清朝,皇家园林仍被称作“御苑”。

12.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人们非常注重记录、总结饮食经验、种类和制作方法,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食单》就记载了明代到清初流行的食品326种,并在烹调技艺上提出了很多见解。

13.辛弃疾的词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写的是元宵节的情景。

14.秦代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15.唐朝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成为律宗始祖。

16.西藏在元代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17.历史上,并称“三王”的是:

夏禹、商汤、周武王。

18.初唐的四大书法家是虞世南、欧阳询、薛稷、褚遂良。

19.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始于隋代。

20.《搜神记》为晋代出现的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21.中国戏剧发展到元朝时,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形式了。

自此,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拜月亭》《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优秀剧目,作者分别是:

关汉卿、汤显祖、洪升、孔尚任。

22.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之后,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儒林外传》中的“范进中举”就是对范进参加乡试的描写。

23.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是长城。

24.宋初兴起的书院教育中,最大特点是“讲会制度”的实行,它的创立者是朱熹。

25.我国用以记录自然季节的二十四节气,到西汉初年已经完整地出现在《淮南子》一书中。

26.唐代对绘画有四种评价标准,到了宋代神品成为对画作的最高评价。

27.唐代的燕乐是服务于宫廷生活的一种音乐形式。

28.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我们了解古代柬埔寨文化的重要文献。

29.“心学”认为“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0.“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语出《孟子》。

31.从元朝起,国子监开始成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它本身又是最高学府。

32.考古最早发现的云南元谋人化石,表明在距今170万年前,古猿已步入人类的门槛。

33.汤显祖的代表作《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34.青城山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3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商时代,据甲骨文记载,已经有了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

36.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八节之一。

37.桂林山水和云南石林等地地貌均为喀斯特地貌。

38.画圣吴道子是唐代第一大画家。

39.红色:

忠义宽厚黑色:

正直严肃紫色:

稳重正义黄色:

内有心计

蓝色:

桀骜不驯绿色:

勇猛暴躁白色:

奸诈多疑丑角:

滑稽可笑

40.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1.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为《古兰经》。

42.中国封建社会中教育体系中的太学最早建立于汉代。

43.复试的作用主要是御寒、遮羞和装饰。

44.华佗的贡献在于首创了中医外科。

45.《汉书·五行志》中记载:

“河平元年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最有可能记载的是太阳黑子。

46.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47.我国汉民族居住区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

48.目前存世最早的卷轴仕女画为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创作的《洛神赋图》。

49.中国文化中的花木四君子为梅兰竹菊。

50.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崇尚的颜色不同,夏朝崇尚青色,秦朝崇尚黑色。

51.汉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成熟时期。

52.明代官服以“补子”辨别文武官和级别,文官用鸟,武官用兽。

53.明清四大奇书是指: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54.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最晚的是在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最早是内蒙古。

55.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56.汉代隶变后通行的隶书被称为汉隶。

57.金文又称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最多。

58.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工具司南。

59.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朝大兴城和唐朝的长安城。

60.《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目录。

61.中国最古老的医学原典是《黄帝内经》,它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62.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被称为“汉赋四大家”。

63.通常所说的中国四大菜系,指川鲁淮粤四大菜系。

64.中国被称为“五岳之首”的泰山位于山东泰安。

65.以文绝,画绝,痴绝,“三绝”闻名的顾恺之生活在东晋。

 

66.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67.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位于山西省境内的应县木塔。

68.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69.最能反映中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仰韶文化。

70.伶人行的祖师是唐玄宗。

71.中国古代提出“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途径的思想家是庄子。

72.汉平帝时期,政府对各级学校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其中设于县邑的称为“校”。

学(郡国)校(县邑)庠(乡)序(聚自然序)

73.被誉为“天下夺魁”的元杂剧是《西厢记》。

74.中国传统上以南向为主位,正位,尊位。

75.中国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76.中国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77.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原始教育的常见情况。

78.中国画的特点在于写意。

79.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80.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的带有宗教色彩,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

81.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82.江南三大名楼:

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

83.我国最早被列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项目的是山东泰山。

  

84.山东曲阜的“三孔”:

孔府、孔林、孔庙。

85.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

《华阳国志》。

86.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说文解字》。

87.宋徽宗赵佶是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

88.提出“和为贵”思想的是儒家。

89.发动“陈桥兵变”的是赵匡胤。

90.我国以南向、东向为尊,以红色为贵,这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

黄为贵则是地神崇拜。

91.中国历史上第一颗受封的树是“五大夫松”。

92.妇女缠脚之风是从五代末年兴起的。

93.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是《周髀算经》。

94.从我国乐器发展的过程来看,最后产生的是拉弦乐。

95.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96.净角是京剧表演的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

97.被评价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古文家是韩愈。

98.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之誉的是黄帝。

99.儒家经典“三礼”:

《周礼》《礼记》《仪礼》

100.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戏剧家是关汉卿。

101.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累积成为精神财富。

102.刘向父子是我国图书分类学和目录学的奠基人和开山祖,是我国最早的古籍校勘专家。

103.中国园林实际上是由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的亭台楼阁混合而成的。

104.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交。

105.唐代书法家中人称“草圣”的是张旭。

106.儒家学者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始于宋代。

107.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韩非子。

108.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中国的烹调则倾向于艺术。

109.天干地支纪日,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110.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中,《还魂记》的影响最大。

111.中国的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不同剧种异彩纷呈,却在表演艺术方面保持着虚拟写意的共同特点。

112.火药:

隋唐指南针:

战国造纸术:

汉雕版印刷术:

隋唐

113.“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114.中国从1986年起,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115.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据说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

116.编制了“大明历”,并将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人。

117.《千金方》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著作。

118.中国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119.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包括了《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

120.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王弼。

121.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是《永乐大典》。

122.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123.《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合称南洪北孔。

124.宋元有别于官学的私学是书院教育。

125.道教产生于东汉的中后期。

126.秦汉实行的是郡县制行政区划。

127.唐代僧人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28.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取得突出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29.宋之前,歌舞占据中国表演艺术的舞台,宋以后,随着戏曲、说书等艺术的兴起,歌舞地位受到挑战。

舞蹈作为独立的艺术自宋代开始走向衰落。

130.中国瓷都是江西的景德镇,陶都是江苏的宜兴。

13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的源头。

132.魏晋时期,把“中国”与“华夏”两词组合起来称为“中华”。

133.坟茔竖立碑之风起于春秋时代。

134.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起源于农事。

135.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北京猿人。

136.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的代表器物。

137.中国戏曲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空间虚拟、形象夸张和严格的表演程式。

138.唐画家阎立本所作《步辇图》反映了当时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39.唐宋之间中国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实行的是道路制。

140.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秦汉时期。

141.宋代五大瓷窑:

官窑、哥窑、定窑、汝窑、钧窑。

142.建于唐贞观年间的裴氏宗祠是现存最早的宗祠,位于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

143.唐玄奘西天取经回到长安后开创了法相宗。

144.战国时期著名的“稷下学宫”是当时齐国的官学,始建于齐桓公。

145.《大学》《中庸》是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摘出独立成篇的。

146.北京三大名园:

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留园、拙政园。

147.在中国古典乐器中,琵琶是外来乐器。

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

148.传说中伏羲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结为夫妻,他们的时代据判断属于母系。

149.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奴隶制时代始。

150.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王道。

151.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

152.最早修建长城的南方国家:

楚国。

153.京剧在表演风格上分为京派、海派。

154.传说中造酒始祖是仪狄和杜康。

155.神农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他是太阳神。

156.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是荀子。

157.《礼记·礼运》: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158.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59.西安东郊的“灞桥”修建于秦汉时期。

160.所谓“帛书”是用绢丝材料做成的。

161.教育书院的出现和兴起是在宋初。

162.清净寺位于福建泉州,是始建于北宋初年的清真寺。

163.“上海”之名始于宋代,简称“沪”“申”。

164.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

165.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是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166.都江堰修建于秦时期,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

167.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孝文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各民族融合。

168.倡导“新乐府”运动最有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是白居易、元稹。

169.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

170.中国古代“七曜”是日月金木水火土。

171.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宣纸的使用,才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

172.“河南”之名始于唐,简称“豫”。

17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

174.华夏族最终形成于夏时期。

175.中国的龙是吉祥的象征,是一种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

176.我国在商和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从上到下“分而治之”。

177.元谋人是在云南发现的,距今170万年,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确证。

178.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

179.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董仲舒。

180.伊斯兰教的教义集中在该教信奉的《古兰经》里。

181.中国地名多因依山傍水而得,体现出中华民族依山托水的内在精神。

182.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性组织系统,是将地理和人口面貌政治化的一种措施。

183.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84.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最早的成为“儒”。

185.中国古代在帝王死后太庙受祭时有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是后代所追尊的“庙号”。

186.中国古籍最大的特点是包罗万象和经典第一。

187.先秦时代,有一种立在公园中测定日影、以确定时间的碑,叫做“华表”。

188.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189.在建筑学上,由中轴线上的建筑和墙垣分割的庭院叫做“进”。

190.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的“乐舞”。

191.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朱士行。

192.西洋画注重“形似”,写生为主,中国画注重“神似”,写意为主。

193.北京四合院是北方民居的代表,特点是对外隔绝,形成封闭的天地。

194.“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95.中国拥有23省、4直辖市、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

196.道教的“养生之道”“导引之术”是今天气功、武术、太极拳的直接来源。

197.汉唐时期两个中心:

长安、洛阳。

198.1403年,朱棣称帝后迁都到现在的北京,改称北京。

199.敦煌壁画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是“飞天”。

200.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201.我国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是隶书。

202.东方威尼斯是绍兴市,也是我国古桥最多的城市。

203.“天下第一行书”是兰亭序。

204.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共52个少数民族。

205.西汉是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206.太和殿是故宫里最大的豪华宫殿,也称金銮殿。

207.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一夫一妻制”。

208.在封建社会,姓氏不仅代表一个人的血统,还标志一个人的门第和地位。

209.《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是宋代最著名两大类书。

210.“祠庙”大多属于传统礼法建设,其设计饱含文化意蕴,符合传统的礼度。

211.法国杜赫德1735编撰的《中华帝国全志》称为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212.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以及太庙主殿选用的屋顶形式是庑殿顶。

213.我国古代的茶礼,还运作男女结婚的媒介,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受茶。

214.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215.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秦朝是在公元前221年。

216.宋代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提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217.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18.《农政全书》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的著作。

219.“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是对园林建造思想的概括。

220.在我国明代,有一位与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同时的大戏剧家,他是汤显祖。

221.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六法”),其中评价绘画优劣的第一标准是“气韵生动”.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

222.汉武帝时开创了“太学” ,设在京师长安的西北城郊,这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

22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发展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基础上,充分吸收阿拉伯天文学成果,指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

224.三国时吴国军队曾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开始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政治联系。

225.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的“封”指的是在泰山上封土为坛以祭天。

226.魏晋时的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227.《尚书》里的《禹贡》可看作我国地方志的雏形。

228.在道教的发展史上,有四个人物极为重要:

葛洪、寇谦之、陆修静和陶宏景。

229.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世界最早栽种的稻谷。

230.著有《数学九章》的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31.宋代理学中,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学说被称为“濂学”。

232.转房婚:

兄妻弟婚、弟妻兄婚或父妾子婚的婚姻习俗。

233.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品”列首,表明中国文人画的最高标准。

234.察举制: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勇猛知兵法。

235.乾隆是去曲阜祭孔次数最多的皇帝。

236.天下第一泉是:

山东济南趵突泉。

237.“龙”与帝王合而为一始于汉高祖刘邦。

238.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曾使得“洛阳为之纸贵”。

239.走婚是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纳西族的摩梭人的婚姻形式。

240.中国现存最大并保存完好的皇家园林是颐和园。

241.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

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

242.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243.“东南名园之冠”指的是豫园。

244.宋代在原有十二部经书的基础上加入了《孟子》,成了后人所说的“十三经”。

245.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通过院试的考生叫生员,俗称“秀才”。

246.湖北因位于洞庭湖之北而得名,简称“鄂”。

247.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48.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

249.李时珍,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扁鹊,秦越人,战国时期著名医家;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

250.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北京故宫。

251.由于拱桥承受能力强,使用价值高,并且能够充分显示造桥技术的进步和桥梁艺术的魅力,因而称为中国古代桥梁建设中的基本形式。

252.苏州园林是私宅园林。

253.青藏高原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254.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称为“诗鬼”的是晚唐李贺。

255.我国最早的中国医学专著、第一部古典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56.四川的青城山与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257.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霓裳羽衣舞。

258.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259.类书:

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时编纂的《皇览》。

260.《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261.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科举制。

262.明清时期的共同语被称为“官话”。

263.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264.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各家学派都要通过办学来扩大影响,于是私学高度繁盛,其中以儒墨两大学派的私学规模最大。

265.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

266.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式。

267.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淡。

268.孔颖达等人合编的《五经正义》是对汉代以来的经学作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梳理。

269.“画龙点睛”是梁代画家张僧繇的故事。

270.佛教四大名山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27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运用的避讳法是讳嫌名。

272.现存最早的戏剧壁画和金元时代修建的戏台,都保存在山西。

273.印度佛经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

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内地;另一条是海路。

274.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

275.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人虽要受文化制约,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