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150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康复科常见病种中医处方.doc

中风病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阳暴亢证

症状:

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呃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震颤,筋脉拘急。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平肝熄风,理气通络

方药:

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

2.风痰阻络证

症状:

形体肥胖,胸腹痞满,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喉中痰鸣。

舌质暗淡,苔腻,脉弦滑

治法:

熄风化痰,理气通络

方药:

癫狂梦醒汤加减:

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皮,川芎,苏子,甘草。

中成药:

半夏天麻丸。

3.痰热腑实证

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塞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

头疼目眩,略痰或痰多,腹胀变干便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

通腑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

三化汤加减:

生大黄、枳实、厚朴、羌活、全瓜蒌、半夏、防风、桃仁泥、钩藤、元明粉。

中成药:

大柴胡颗粒。

4.气虚血瘀证

症状:

头晕心悸,面黄神疲,气短乏力,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

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治法:

熄风化痰,理气通络

方药: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当归、地龙、川芎、赤芍、桃、红花、木瓜。

中成药:

通心络胶囊(片)。

5.阴虚风动证

症状:

头痛隐隐,伴头晕,目涩昏花,面色晄白,心悸失眠,不荣,舌淡苔薄,脉细涩

治法:

滋阴益肾,柔肝息风

方药:

地黄饮子加减:

熟地、肉苁蓉、巴戟天、山萸肉、石斛、麦冬、茯苓、附子、肉桂、菖蒲、远志、薄荷、生姜、大枣。

中成药: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

痿病(脊髓损伤)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瘀血阻络证

症状:

外伤病史或久病体虚,四肢痿软,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伴肌肉隐痛不适,四肢青筋显露。

舌质暗淡或青紫,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

中成药:

血府逐瘀颗粒(口服液)、七厘散(胶囊)等。

2.脾肾阳虚证

症状:

肢体软弱,肌肉萎缩,神疲纳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形寒肢冷,自汗,脉沉细,舌质淡。

治法:

健脾益气,补肾通督

方药:

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加减。

人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陈皮、砂仁、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等。

中成药:

济生肾气丸(片)、金匮肾气丸(片)等。

3.肝肾亏虚证

症状:

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甚则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目眩发落,耳鸣咽干,遗精或遗尿,或见妇女月经不调。

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

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枸杞子、菟丝子、牛膝、杜仲。

若久病阴损及阳,症见怕冷,阳痿,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者,可加补骨脂、肉桂、附子、肉苁蓉、巴戟天等温肾壮阳。

中成药:

杞菊地黄丸(胶囊、片)、二至丸等。

头部内伤病(脑外伤后综合征)

认知障碍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肾阴虚,痰瘀阻络型

症状:

多忘善误、神思不聚、持筹握算差、如昏似慧、多疑寡断、言辞颠倒、言语重复、言辞贫乏、神情呆滞、表情淡漠、忧愁思虑、庶事皆废、思维、反应迟钝、忽哭忽笑、举动不经、头晕昏沉或头目眩晕,耳鸣,耳聋,颧红盗汗,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大便秘结,舌体偏瘦,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腻或薄,脉细弦或细数。

中药汤剂:

知柏地黄丸合转呆定智汤加减。

中成药: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银杏叶片、灯盏花素片、华佗再造丸。

2.脾肾阳虚,痰瘀阻络型

症状:

神情呆滞,善忘迟钝,嗜卧懒动,头昏沉或头重如裹,神疲,倦怠流涎,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肢体瘫软,手足不温,纳呆,夜尿频或尿失禁,尿后余沥不尽,大便黏滞不爽或便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腻或水滑,脉沉。

中药汤剂:

还少丹合归脾汤加减。

中成药:

可选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人参归脾丸、银杏叶片、灯盏花素片、华佗再造丸。

3.痰瘀化热,上扰轻窍型

症状:

表情呆滞,心绪不宁,躁扰不宁,在病情波动或外感、劳累等诱因下,原有智能障碍核心症状波动加重。

伴见口干口臭,口苦口渴,面红尿赤,便干便难,舌质红或红绛,舌苔黄厚,苔腻,脉弦或弦滑数。

中药汤剂:

涤痰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安脑丸、安宫牛黄丸、复方苁蓉益智胶囊。

4.肾精亏损,髓海不足型

症状:

记忆丧失,失认失算,神情呆滞,双目无神,语声低怯或终日不语,齿枯,发焦,倦怠嗜卧,不知饥饱,面容憔悴,咳声无力,气急喘促、动则尤甚,骨痿无力,步履蹒跚,举动不灵,生活不能自理,甚或卧床,舌红,少苔或无苔,多裂纹,脉沉细弱或脉虚无力。

中药汤剂:

补肾益髓汤加减。

中成药: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安神补脑液、银杏叶片、灯盏花素片、华佗再造丸。

腰痛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寒湿腰痛

症状:

腰部阴冷作痛,自感沉着重滞,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长久难愈。

每当阴雨、潮湿、寒冷则加重,不能久坐,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中药方剂:

甘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桂枝、甘草、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久病不愈,肝肾虚损,气血亏虚,而兼见腰膝酸软无力,脉沉弱等症,宜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

症状:

腰部驰痛,痛处伴有热感。

每逢雨季或热天加重,活动后或可缓解,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中药方剂:

四妙丸加减。

苍术、黄柏、薏苡仁、木瓜、络石藤、川牛膝。

3.瘀血腰痛

症状:

常有外伤史,腰部刺痛,固定不移,有明显压痛且拒按。

活动障碍,行走坐卧艰难。

痛势日轻夜重,深呼吸、咳嗽时牵掣作痛。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药方剂:

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蟅虫、香附、没药、五灵脂、地龙、牛膝。

4.肾虚腰痛

主证:

腰部酸软乏力,悠悠戚戚,屡发不已,喜揉喜按,腿膝无力,身体疲倦,不能久行久立及负重,休息后腰痛缓解。

肾阴虚

次症:

口干咽燥,午后面热潮红,头晕耳鸣目眩,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中药方剂:

左归丸加减。

熟地、枸杞、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

肾阴不足,常有相火偏亢,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加减化裁。

肾阳虚

次症:

阳虚者神倦气短,面色苍白少华,畏寒膝冷,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治法: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中药方剂:

右归丸加减。

肉桂、附子、鹿角胶、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

肾虚及脾,脾气亏虚,应以补肾为主,佐以健脾益气,升举清阳,加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

如无明显阴阳偏盛者,可服用青娥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