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197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编总论

一、本编小点

1、1894年,法国社会学家史摩尔和温辛特合编了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其中第五章专门论述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社会期许偏差:

即个体有获得赞赏和接受的需要,并且相信采取文化上可接受和赞许的行为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从而使研究的结果和可靠性都大打折扣。

3、迎合心理:

被研究者出于好心而主动配合研究者的意图,故意表现出符合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心理变化。

4、逆反心理:

就是被研究者出于“好奇”或反暗示,而暗示,而故意反常地表现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选择题)

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具有代表性的是艾尔乌德,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个体

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

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心理状态和

人格特质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

角色、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国际上核心的学术刊物是美国心理学会

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国际上核心的学术刊物是美国社会学会的《社会

心理学季刊》

3、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孙本文认为(1964年《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上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的立场上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吴江霖在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成立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群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胡寄南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研究法:

指在控制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信度和效度是通过实验中的三个设计实现的,即实验组与控制组、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随即化。

三种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

优点:

控制条件严格,避免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实验结果说服力强。

缺点:

关在实验室内,脱离了社会生活,增添了人为因素,故真实性较差。

实验结果推广应用需谨慎。

2.自然实验法:

(又称现场实验在自然情况下控制条件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由此发生的相应心理变化)

优点:

很大程度上可以推断出因果关系,更接近真实生活,其实验结果较易于推广。

缺点:

运用时必须与有关方面建立协作关系,控制条件与施加实验措施不如实验法方便。

3.模拟实验法(设计一种认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变化)

优点:

如果人为因素未被察觉,其反应真实可信

缺点:

模拟生活情境必须逼真,不被人察觉。

(二)、调查研究法

是研究者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然后作统计,最后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1、问卷调查(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而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注意:

1)可以针对人们的情绪、动机、需要等心理状态,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收集资料并加以分析归纳。

2)调查前必须精心设计调查表,调查问卷可以采用无记名方式。

3)面对面访谈必须在融洽的气氛中,使人们的心理状态能无拘束的反映出来。

4)调查所得的情况可提交有关部门参考。

优点:

简便而切实可行,最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调查对象广泛,方式简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的第一手的资料。

运用最为广泛。

缺点:

被调查者的填写内容可能有偏差(社会期许偏差),问题分析不够深入(选择典型重点访问可以加深深度)

2、现场观察(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

完全自然的状态下)

现场观察与一般观察的最大区别:

观察者在活动中的被试中,并隐藏自己的身份

注意:

在研究前,必须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和“怎样做记录”等问题。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连续性观察(对同一问题要作多次观察,避免偶然性)

2)进行轮换性观察(对同一课题变换几次对象进行重复观察)

3)进行隐蔽性观察(研究者的观察活动力求不被研究者观察到,避免迎合心理、逆反心理)

优点:

被试不会受到暗示,研究结果更可信。

对于所研究的团体既没有实施任何外来影响,又能够掌握研究对象许多生动活泼的实际材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资料可靠性强。

缺点:

由于团体的特殊性,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团体中;即使对团体成员的心理活动看的很清楚也很难做出一般的推论。

(三)档案研究法

是研究者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档案研究也是一种广义的调查研究,所不同的是:

调查研究往往局限于当前活生生的情境进行现场调查或现场观察,以收集第一手资料,是一种动态性的研究。

档案研究多半是收集档案记载的历史材料,如文件、记录、电影、录像、录音、图片等现成的资料,进行分析,是一种静态性的研究。

(四)心理测验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心理测验主要是关于人格方面,如自我评定、投射技术、他人评定、语义分析、情境测验等。

(五)相关研究法

是研究者试图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是否有关。

严格的说,相关研究是对研究结果的处理。

优点:

有可能在较少人力和时间的条件下,有效地收集到所研究问题的大量资料,使研究者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变量间的联系和关系。

缺点:

所提供的材料说明因果关系时往往模糊不清;其次,相关法观察到的变量间的关系也可能根本不存在,而事实上是由某个另外的未知因素造成的。

所以不能根据相关法得出的证据作轻易地肯定或否定。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选择研究课题;其次是制定研究计划;再次是进行具体研究,收集资料;最后是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一)慎重选择研究课题(问题提得好,可以影响研究工作的其他阶段的进程)

1)首先要选择那些时代感强、现实意义大的研究课题,同时还要考虑到所研究的课题有助于建立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

2)选择课题要具体明确,不宜过大。

有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范围虽然很广泛,也不宜回避,可以有计划的分段解决。

3)选择课题还要根据目前现有的条件,要选择研究者自己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课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创造性。

为了选择最合适的课题,使问题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在确定课题阶段需要作最一般的调查研究,调查包括对实际生活的考察,以及阅读有关文献,以了解动态,从中得到启发。

(二)详细制定研究计划(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关键性阶段和决定性环节)

1、设定控制条件

2、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人数

研究对象的范围要根据研究课题来确定,这其中有一个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

研究人数也要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研究者的现有条件来决定。

在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人数之后,须用一定的方法抽样,具体有:

有意抽样(人数很少,进行长期观察)、随即抽样、分层抽样。

3、确定研究步骤

实验研究:

必须详细规定实验的全过程

调查研究:

须列出调查提纲与调查程序,写出调查指导语。

4、明确收集材料的指标

指标必须同所研究的课题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特异性。

必须确立多种指标,从多方面来搜集资料,使研究结果丰富,呈立体状,增强说服力。

(三)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执行研究计划的问题,这个阶段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与时间,目的是获得大量的数据与典型材料,为解决研究课题提供确凿的依据。

(四)撰写研究报告

1、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1)题目

题目体现了研究报告的主题,一般在题目中点明题意,也可以不点明,有德海可以加副标题,有的研究报告还会采用提问的方式。

2)研究的目的、意义

要讲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揭示出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即介绍过去有关类似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意见分歧等情况。

3)研究方法

无论是调查研究报告还是实验研究报告,都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讲清楚。

4)研究结果与分析

5)结论建议

结论部分要简要的总结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从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的观点。

研究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结论中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实际工作者参考。

6)参考文献

既能反映研究者的功底与水平,也能给他人扩展视野,提供信息。

2、撰写要点

1)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2)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3)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

五、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填空)

关于社会心理学历史:

1976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

P。

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他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们社会心理学界与之对应,提出了将社会心理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孕育阶段、初创阶段和确立发展阶段的观点。

六、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判断)

以1859年德国的M。

拉扎鲁斯和H。

施坦塔尔两人合作创办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为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前奏。

1875年,德国学者A。

舍夫勒在其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从社会学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传统是由G。

塔尔德、G。

黎朋和E。

A。

罗斯等社会学家发展起来的。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以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为代表。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七、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选择题)

(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1)拉扎鲁斯、施坦塔尔《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2)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主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3)冯特《民族心理学》

(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1)塔尔德《模仿律》提出用模仿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主张社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

群体是一种结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为。

(3)列朋《群众心理学》是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高峰。

(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十二种本能”:

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建设。

七、几个重要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德国心理学家,犹太人。

倡导“群体动力学”,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根据群体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时代精神,才能理解群体动力。

F。

H。

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F.H.奥尔波特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体的工作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

他还指出社会促进还受个体差异的影响。

他的主要贡献是1924年的《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里面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谢里夫:

“游动效应”。

社会规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

在实验室用似动错觉的内容来研究群体规范的形成,发现人们的认识受到以往的学习和现在的态度的影响,但在群体中却主要受制于群体认识的影响。

第二编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

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1、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生活自理技能和谋生技能

2、行为规范社会化——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

3、社会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4、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

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5、民族社会化――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1、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2、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

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

3、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

4、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

5、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

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

四、社会化的特点

1、贯穿终身

2、双向互动

双向:

社会文化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共性指同一国家、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特征。

个性是主要的,指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五、影响社会化因素(简答、论述)

(一)遗传素质

1、人类的遗传素质是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素质。

他包含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因素,以生物体内的物化形式遗传给后代。

(先天预成的语言装置/大脑)

2、个体先天具有的其他生理或心理特征(身高、肤色、血型、智力、气质)

(二)社会文化

文化一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

如地域(南北、城市与农村)、经济(西北、东南沿海)、信奉的宗教、风俗等等。

(三)家庭

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

1、家庭背景

从儿童一出生起,家庭便赋予他诸如种族、阶层、宗教、经济状况、地域特点等多种社会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特定内容,也会影响到其社会化的途径、方式和结果。

2、家庭结构

在家庭中儿童同哪些成员交往、谁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等问题,关系到家庭的结构和类型,对儿童社会化会影响。

(1)隔代教育问题:

祖辈精力、见识、观念等较弱——制约社会化

祖辈时间、经验、阅历等有优势——促进社会化

(2)独生子女问题:

充分独享父母之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有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格。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缺失,让他们相对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早期经验,不利于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

家长承担起同伴的角色,容易让孩子在语言上、心理上表现出早熟化和成人化的特征。

独生子女在家中独有的地位容易让父母把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无原则的迁就、依顺、包办一切,从而造成他们心理幼化、特别是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3、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

4、教养方式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有形的塑造。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更主要的取决于教育方式。

通常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四种类型。

①宠爱型家庭

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的位置上,满足孩子的所有的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常常因为心疼孩子而迁就他,使得孩子勤劳节俭的作风较差,而且助长了孩子学习不努力的不良习惯。

②放任型家庭

孩子的独立行为了解较少,甚至对不良行为也不加干涉或过分迁就,孩子缺乏来自于家长的道德规范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同时使孩子学习不努力、勤劳节俭精神较差。

③专制型家庭可以包括下面三种情况

过分保护型家庭严格保护孩子,经常按照家长的意志为孩子安排学习内容,陪孩子做作业,帮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和勤劳节俭道德的养成,同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干涉型家庭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包括看电视、交友等日常活动限制过多,管教过于严厉,使得孩子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制能力。

因而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表现较差,学习不努力的情况十分突出。

否定型家庭的家长经常批评、责怪、打骂孩子,对孩子否定多于肯定,管教过于严厉,使得孩子较少接受正面的教育引导,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社会道德的形成和努力学习精神的养成,而表现为文明素养较差、个人信用较差、勤劳节俭精神较差。

④民主型家庭

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上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

而且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主动性较强,很少有学习不努力的情况。

5、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四)学校

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

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

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是一种“功利主义”

1.教育内容和教科书

选择教学内容的两条原则:

一是灌输给学生的内容必须经过选择,人们必须确定社会存在必须的一般的信念、态度、技能等,它们将会成为所有的孩子都会接受的教育的共同因素;二是教育必须根据每个儿童“注定的特殊环境”发展其所需的身体、智慧与道德的状况。

要注重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

教科书是权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基本依据,但又不仅如此。

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它往往也会传递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如科学思维或人文精神。

2、教师

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

其表现有:

(1)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是真实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与要求。

(2)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

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具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

(3)学生对于有威信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

(4)学生还会把有威信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效仿。

教师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

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

教师期待能够影响学生绩效,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动机、成就期望和自我评价。

积极地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3、教学组织

对教学组织特别是贯彻于各种不同教学和评价方式方法中的教育理念,往往也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1)不同教育方式(开放教育法和传统教育法)

(2)不同目标氛围(班级的不同目标倾向对学生的动机模式具有一定作用)

(五)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

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同辈群体的主要特点:

1、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内聚力。

2、基本上是平等关系

3、交流和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

4、有自己的亚文化

5、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群体风气、纪律、要求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的舆论和评价,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积极作用:

(同伴教育)

1、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

2、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

3、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

4、影响青少年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5、影响青少年社会角色的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6、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消极作用:

1、主流文化可能相悖,且群体趋向于反权威的支持,引导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反社会行为。

2、同辈群体具有较强凝聚力,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自卫性和排斥性,不利于群体间交流。

3、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对成员的控制是非正式的,随意性较强。

4、维系同辈群体存在的单一的情感纽带,不具有稳定性,缺乏理性指导,易义气用事

5、青少年受群体核心人物的影响,但这种魅力型权威也不易盲从。

(六)大众传媒

受众广泛,影响巨大而深刻。

(看书体会吧)

(七)人的自主因素(补)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对社会化有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没有它则没有人的社会化。

例: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一定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

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

它们共同促使个体在丰富多彩但也并不平坦的社会化之路上前进。

六、社会化过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童年时代,儿童对父母及周围成人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活动空间比较小。

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多以父母与成人的肯定、赞赏、奖励或否定、责骂、惩罚等形式被强化。

青年期已能自觉地进行榜样的选择,生活空间也进一步拓展。

成人期的社会化:

工作、婚姻与父母角色的影响

工作:

空间的拓展与变换

婚姻:

生育和养老功能将社会化

恋爱是婚姻最主要的基础

相似性或互补性?

家庭:

传统核心家庭占主流

非主流家庭越来越多

核心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网络家庭。

七、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

(1)人格结构三个层次中的“超我”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

(注意人格的结构及人格发展的五个时期)

2.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是一个人毕生发展的过程。

人格发展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

(注意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观点――个体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

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体本身在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能动的作用。

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

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注意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和道德两难故事)

3.最近的进展――“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