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013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朱盛蕾

【教学内容】

人教版2011课标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6~107页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并且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由于学习了有段时间,学生会有一些遗忘。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对信息技术手段也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读,能根据统计图来选择合适的情境。

过程与方法:

3、通过情境的创设,感受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和必要性;通过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

4、培养统计的意识和观察、分析、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1)介绍空气质量指数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空气质量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引起了每个人的关注。

在科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标准来衡量空气的质量,叫做“空气质量指数”,它描述了空气的清洁和污染程度,以及对于健康的影响。

出示表格:

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空气质量指数的值越小,说明空气越……,空气质量指数的值越大,说明空气越……。

(2)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①如果现在我们想了解杭州四月份第2周的空气质量情况,你们有什么办法?

预设:

上网查,看报纸,电视看天气预报,手机软件……

嗯,老师已经搜集了这一周的空气质量指数,并整理制作成了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杭州4月份第二周的空气质量指数统计表

4月6日

4月7日

4月8日

4月9日

4月10日

4月11日

4月12日

杭州

36

40

59

64

92

81

90

②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③你很会观察,如果想让大家更清楚看出这周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你们有什么办法?

④为什么选择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在选择中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2、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各要素

(1)想象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制作出来的折线统计图会是什么样子的?

边想边用手势比划比划。

(2)补充、完善统计图

这是老师制作的折线统计图。

PPT出示(停顿,手势)

学生说,老师板书补充:

名称、横轴、纵轴、数据。

(3)小结

看来制作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名称、横轴、纵轴、数据都不能少。

现在看着这里的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杭州这一周的空气质量情况吗?

(大约请3人回答)

生1:

我觉得数据越来越大,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要把数据和空气情况结合着说,学生说,教师指着大屏幕)

评:

你是从整体去观察的,谁还想说一说?

生2:

从9日到10日空气一下子变得很差。

师:

你是怎么看的?

(最陡、平、下降)

小结:

的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板书:

变化趋势)

【设计意图】给出不完整的统计图,学生在补充、完善中复习制作一张完整统计图的各要素。

二、引发思考,揭示复式折线统计图

1、引发思考

师:

老师还搜集到了北京这一周的空气质量指数,也制作成了折线统计图(纵轴没有数据),这周北京的空气怎么样?

学生说。

(2~3人)

生1:

没有数据不知道。

生2:

北京这一周内空气质量先变差,然后再变好。

(你是怎么观察的?

结合图,当数据越来越大说明空气在变差,然后数据越来越小,空气在变好。

生3:

11日到12日空气一下子变好了。

(一下子变好?

怎么看的?

2、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1)一次质疑

刚才没有数据我们也能得到北京空气质量的一些信息,那现在加上数据,(指着PPT),你们能不能比较杭州和北京这一周的空气质量情况。

(2)二次质疑

是不是这个意思?

(3)三次质疑

好,那我就把它们叠在一起。

小结:

看来我们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时纵轴“以一当几”要统一。

(板书:

统一)那横轴这样合在一起可以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有两个目标,首先让学生比较杭州和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通过一个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另一个目标是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到把单式折线统计图合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需要统一单位。

三、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看来这样直接合是行不通的,那你们能不能把两张统计图合在一起?

拿出练习纸尝试着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反馈

(1)以一当几不合适和合适的。

(展示单位不一样而图形相差较大的两幅图)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张统计图,同样的数据画出的图怎么会不一样呢?

是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数据来确定一格代表几,这样画出的图比较美观。

(板书:

合适)

(2)用同一种笔画2条折线。

那像这位同学这样可以吗?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3)用不同颜色、不同线型画,但没标图例。

你的想法真不错。

看,我们班能干的孩子还不少,这两位同学在画的时候就区分了两条线。

现在能区分杭州和北京了吗?

是的,最好再在旁边注明一下,比如……杭州,北京,在统计图中我们把这个叫做图例(板书:

图例)。

图例一般写在统计图的右上角。

最后,我们要在统计图上面写上名称,这是一张关于……杭州和北京四月份第2周的空气质量情况统计图。

3、修改复式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把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合成了一张(指着屏幕),这就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大家根据刚才讲到的要求(指着板书)把自己画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修改或完善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经历了如何选择合适单位,如何用合适的方法区分两条折线等过程,既制作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也体会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和优点。

四、分析、比较数据,获取信息(课件出示完整的统计图)

1、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

那我们根据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不能比较一下杭州和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

生1:

杭州空气质量比北京好,(你是怎么看的?

)因为杭州的这条线大部分都在北京下面。

师:

是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红色的这一条表示杭州的线大部分在北京这条线的下面。

评:

你们能从整体去比较的,真厉害。

师:

谁还想说一说?

生2:

杭州这一周内空气质量变化比较平缓,北京空气质量先变差再变好,变化幅度比较大。

(你又是怎么看的?

师:

你关注到了他们的增减变化情况,真棒。

生3:

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最高是210,杭州最高那天只有92,我觉得杭州的空气质量要好一些。

师:

你是从个别数据去比较的,分析的很到位。

2、原因分析

师:

你们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了这两个城市这周的空气情况,都说的很有道理。

大家刚才都觉得这一周北京空气质量要比杭州差一些,大家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

北京有沙尘暴。

生2:

北京汽车比杭州多。

生3:

北京人口比杭州多。

……

评价语:

你的课外知识太丰富了,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你简直可以成为环境测评专家了。

3、预测

师:

大家分析的都很有道理,那为了让空气质量好一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1:

外出尽量步行或坐地铁。

(这个可行)

生2:

植树节多种树。

(你真有心)

生3:

节约用纸。

(这跟我们息息相关,可以做到)

小结:

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读图的时候我们既可以从整体分析,也可以局部分析,还可以进行原因的合理推测。

【设计意图】教师带着学生通过比较、个别数据分析、整体分析、原因分析、推断、预测来一步步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

五、练习巩固

1.欣赏生活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有在哪里见到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吗?

(1)股票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超市里两种商品的销售额统计图

(3)三天中黄金价格变化情况统计图

(4)北京市商品房成交金额、成交面积对比

(5)六只彩票月销售情况

2.小明也根据水仙花芽和根的生长情况制作了一张复式折线统计图。

 

仔细观察横轴、纵轴所表示的意义,从图中你能读懂什么?

学生说。

你能不能预测一下,20天之后水仙花根和芽的生长情况会怎样呢?

(用手势比划比划)

小结:

看来我们还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的预测。

(板书:

预测)

【设计意图】这一题主要让学生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合理的信息。

2、这里还有一张复式折线统计图

 

(1)你能不能说一说这副折线统计图是怎么变化的?

(2)那下面哪些情况可以用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呢?

1五年级两个班12位同学1分钟的跳绳个数统计;

2小军和小明6-18岁的身高情况统计;

3甲乙两地2014年月平均气温统计。

 

(3)分析得有理有据,如果表示甲乙两地的月平均气温,你能不能猜一猜甲乙两地分别是哪个城市?

(海南、杭州)

(4)有一种植物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5℃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设计意图】这一题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通过选择让学生能根据统计图来选择合适的情境;第二个是通过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解决一些问题。

3.体育王老师想从李欣和刘云中选择一名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为了选拔更公平,王老师搜集了他们两人运动会之前10次训练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李欣

152

155

158

160

157

159

162

165

166

167

刘云

160

154

165

155

160

168

157

162

157

164

面对搜集回来的数据,王老师还是举棋不定,不知道选谁好。

现在请你们从数学统计的角度来帮王老师分析分析,该选谁去参加比赛?

【设计意图】这一题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面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可能会算平均数,可能会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分析,也可能想到制作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在思辨中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分析并再次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你们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名称变化趋势

横轴便于比较

纵轴原因分析

数据合理推测

图例

以一当几:

统一、合适

1、小明把一个水仙花球放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

每隔一天观察一次,测量芽和根的长度,并将

结果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