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02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docx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

  第一章引言近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支持甘肃省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专题]。

但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与其经济发展地位严重失衡,这已成为制约其迸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

民营企业发展过程显示,多数民营企业不是在充分的金融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而是处于金融抑制的状态下。

尽管民营企业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却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

即缺乏适合民营企业发展客观需要的融资环境。

  融资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严重不足,使其缺乏有效、必要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导致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1]。

部分民营企业,因流动资金短缺,致使已建成的项目因不能及时投产而造成资源浪费;还有一些产品有市场的民营企业,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难以迅速形成规模;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更新改造,发展缓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受到了抑制。

  甘肃省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有:

一、民营企业目前并不存在强烈的资金约束,或者说,民营企业只是在正式的金融制度下存在着融资难问题。

二、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很广,但企业主要是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周转。

同时,民间借贷在调节企业资金余缺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部分,但是所占比例很小。

三、间接借贷作为非正式的金融制度,手续简便,很少需要订立正式的借款合同,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信息,而是凭借借贷双方的熟识和了解程度进行借贷,是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这和国外企业发展融资方式形成很大差异,降低了资金的配置效果和使用效率,也大大影响了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和速度。

  那么我们必须立足省情,了解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营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破解融资困境,从根本上改善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处境,为扩大劳动力就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贡献力量。

  第二章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2.1甘肃省民营企业的特点民营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与国有经济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公司治理上,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

甘肃省的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家族式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的主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集中于企业的家族成员,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链条短,形成高效率的经营管理决策。

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突出家族成员间的忠诚和高度凝聚力,在企业创立时期曾产生极大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和壮大,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如:

甘肃省嘉和食品冷冻有限公司。

  

(2)在企业经营机制上,相对灵活。

由于民营企业以实现其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行为能力,从企业的运行机制来讲,必然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2]。

在市场竞争中,由于民营企业没有“保护伞”,它只能靠自身的实力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迫使民营企业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自主决策,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谋求企业的发展壮大。

特别是民营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容易在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产品、技术及经营方式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如:

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3)在规模上,以中小企业为主。

根据20xx年国家发展改革会等四部门公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对“工业类型”中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如下: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目前约有1000万家左右,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约90%以上,且民营中小企业的比重逐年上升。

民营企业本身在创立时一般以私人储蓄和民间借贷为主要资金来源,规模一般都较小,这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主体只能是中小规模企业。

  (4)在区域分布上,相对聚集在东部地区。

近几年来,民营经济一改过去布局分散的状况,出现了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的特点。

  (5)在产业分布上,朝着科技型发展。

在科技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3]。

民营科技企业是广大科技人员投身市场经济,依靠技术创新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举,使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范例。

  2.2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当前,甘肃省民营企业融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源融资比例较高。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从资金来源看,主要依靠自有投入资本和自有资本积累,而且企业规模越小,业主投入所占比重越大。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其自身盈余留存所占比重逐渐提高。

据2012年甘肃省工商联统计资料分析,我省民营企业资盒来源中自有投入资本和自有资本积累占72.5%。

2011年3月1日兰州市工商联对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情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民营企业融资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正常渠道融资困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原始资金积累,占到85.3%以上,通过银行借贷筹措资余的仅占6.22%,与通过民间借贷筹措资金5.42%的比例相差无几,也就是说20家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通过银行筹措资余。

企业的规模过小,已经影响到企业迅速扩大对市场的占有。

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即使企业有了一定知名度。

但如果不迅速扩大生产量,就会失去占有市场的机会,可是。

企业已经将自有资会的相当部分投入技术改造,再要扩大生产就必须通过资奉市场筹资融资,如果发展是主要依靠自我积累的话,在短时期内扩大生产规模很困难[4]。

民营中小企业要发展,靠企业自我滚动积累将是缓慢的过程。

  第三章甘肃省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3.1从民营企业方面分析民营企业自身的困境包括:

  

(1)产权关系模糊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掣肘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并概括了现代产权制度的四个特征,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民营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

  民营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

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

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

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5]。

  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失去融资的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在:

一是技术装备落后。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

民营企业很少有自己的科研开发部门,缺乏必要的研究人员,不注重科技的创新,又不能与地方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低,款式陈旧落后,失去了融资的吸引力。

三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民营企业多是作坊式和家族式管理,很难留得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因缺乏高水平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可能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必然使银行害怕因企业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流失而不予贷款。

  (3)民营企业信息不透明,信用不高

  信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范畴,需要从经济关系中寻找根源,同时又是一个文化问题,需要从社会意识形态中分析脉络。

由于民营企业属于非国有企业,在现行的体制下,外部难以得到企业的信息,并且,很多民营企业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账务混乱的现象,致使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从而使得民营企业信用可得性相对低下,这都导致了所谓的所有制歧视现象。

  3.2从银行方面分析金融市场经营的特点对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表现在:

  

(1)国有商业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的经营宗旨造成对民营企业的“惜贷”或“拒贷”

  在现行的融资体系中,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国有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

根据我国银行业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资产98.7万亿元,其中国有四大银行持有资产占66.2%。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作为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下处于转型之中,但远未真证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尽管其信贷政策逐年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出于安全性考虑、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实际上转向了面向大企业、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贷款管理权限上收的同时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小企业放贷,客观上导致了对分布在县域的民营企业信贷服务的大量收缩。

  

(2)国有商业银行集权式经营模式的推行限制了对民营企业的贷款

  随着银行股份制的改革,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条件下,银行的对于贷款的条件将会越来越苛刻,中小企业想要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取得贷款也将会更难。

银行体制改革强调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避免风险,上收基层信贷权,贷款权限集中到省行和总行,并坚持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四重”方针,主要提供给重点行业和大企业。

诚然,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对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激励机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使得信贷人员在面向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贷款时,明哲保身,普遍采取“为不错贷,宁可不贷”的行为方式,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产品市场尚待开拓,技术尚待革新,经营风险较大,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仔细分析企业申请项目贷款的可行研究报告,去现场调查并发现这些中小企业的潜力和发展机会,更谈不上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帮助企业找到赢利的模式。

  (3)缺少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现行的银行信贷普遍存在操作流程长、环节多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资金周转快的特点。

例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急需资金向银行贷款时,还要对其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确认、登记,而完成这些手续需要较长的时间,可能错过资金的最佳效益期,与企业对贷款需求的季节性要求差距较远。

另外,目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规定了基准贷款利率,而且上下浮动的范围较窄,这样就使商业银行难以通过对不同贷款风险和特殊的服务进行定位来帮助民营企业融资,从而使贷款利率不能充分体现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商业原则,导致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失去政策支持和商业诱惑。

  因此可以说,现有商业银行机制上的固有缺陷,是中小企业“贷款无门”的一重要原因。

中小企业本身一些固有的缺陷,使银行对其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6]。

银行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中小企业申贷无门,实在是事出有因。

  3.3从政府方面分析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协调职能发挥尚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主要表现在:

  

(1)政府尚未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政府的法制建设进程相对比较滞后,民营企业因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而遭受体制歧视,学人智库《浅谈金融危机背景认识》。

现在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渠道仍然是银行,但政府在法律上没有对民营企业的地位加以明确界定,尤其是缺乏适应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这就使金融机构在民营企业申请贷款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民营企业贷款

  绝大部分是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户均数量少,风险大且管理成本高,四大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惜贷”现象。

  

(2)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我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

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3)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因其在企业数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稳定经济、吸纳就业、出口创汇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问缺乏相互信任,企业间采用赊销等短期融资占比较小;二是银行贷款向大项目和大客户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小民营企业银行贷款依然困难;三是商业承兑汇票融资只能在极少数关联企业间使用,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融资使企业财务负担大大增加,四是资本市场不发达,民营企业无法进行直接融资[7]。

  第四章破解甘肃省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4.1加强甘肃省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提升企业信用4.1.1重整产权结构甘肃省目前民营企业尽管整体上来说产权明晰,但是在创业的企业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比较模糊。

这种不明晰的产权和经济人自利的天性在企业发展期就必然产生矛盾,这样容易导致分配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这类民营企业必然要求重整企业产权结构,明晰产权,通过吸收其他产权主权的股权而建立多元股权的产权结构。

改变家族管理模式,从单一的家族管理向家族控股,职业经纪入管理的模式过渡,实施多元产权主体结构,打破家族式管理“瓶颈”,大大增加由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董事会监控功能。

根据企业产权结构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个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即所有者、经营者、企业职工利益关系[8]。

引入外部独立监事、债券人董事和独立董事,健全公司内部权力机构,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科学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1.2加强信用建设甘肃省的民营企业,主要是占有绝对比例的广大中小企业,底子薄、规模小、可供抵押的资产有限,加之部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讲信用、不守合同、拖欠账款、恶意逃债等违法违纪行为,使得银行产生严重的“惧贷”心理。

因此,必须在内部加强和完善自身信用制度建设,才能克服自身深层次的弊端,提高融资能力。

  首先,要强化信用观念。

作为民营企业,企业的信用建设与经营者的信用水平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本人一定要树立起守信用的意识。

  其次,建立企业内部信用机制。

民营企业要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为申请贷款提供基础依据。

民营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和银行、担保公司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机制为商业银行了解企业情况创造有利条件。

  4.1.3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

企业管理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融资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因此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必须以新的观念和思维,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和审计,各项收支有据可依,有账可查:

以绩效管理为重点,完善员工内部培训,搞好人力资源配置和开放,形成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加快技术改造与科技投入及其产品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最高指导原则。

  4.2创新银行管理体制,加大金融机构对甘肃省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4.2.1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税收优惠、利率浮动等方式,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

各类银行要制定民营企业拓展策略,加大客户发展力度。

银行要把民营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对其提供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服务,并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加强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9]。

第一,要探索适合民营食业发展的信贷方式、服务方式,更新会融服务理念,帮助民营企业科学决策投资,控制市场风险,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第二,拓宽信贷服务领域,为民营企业进一步提供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周转性贷款、透支贷款等金融产品,增加民营食业中长期贷款比例。

第三,进一步延伸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层次,将融资服务和理财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企业特点提供融资服务和理财服务。

第四,提高专门服务民营企业的信贷人员素质。

  我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已初步形成,并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民营食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是重新整合现有政策性担保机构,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政府出资启动、吸纳社会资金参股或控股、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

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采用会员制等形式组建服务、风险担保、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互助担保机构。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创办商业性的民营贷款担保组织,支持各类保险机构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贷款担保和再担保业务[10]。

  4.2.2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金融部门也不例外。

为解决我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推进金融深化:

探索企业抵(质)押贷款的管理实施办法,扩大抵押和范围,允许民营企业联保,以及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专利许可证、保险权利和可靠应收账款作为保证向银行申请贷款;尽快完善信用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及个体经济要建立一整套的信用档案,实行系统内联网管理,以利对其经营情况、信用状况进行详细的掌握,及时根据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改进贷款评估、审查、发放工作流程,建立限时服务制度,提高贷款发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国内银行业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水平低,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是造成我省民营企业融资难得一大原因。

因此,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破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局面,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盒融机构。

在合理布局和适度竞争原则下,有步骤的开放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改造,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项目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利用国外政府和商业贷款,组织中小企业项目招商引资。

各地各类商业银行要把支持中小民营企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

在规范企业财务制度的基础上,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等新的服务品种,只要符合信贷条件,银行因接受中小企业以财产抵押、上市公司以市值抵押等方法,并适当提高现有资产抵押率。

  商业银行要充分结合民营企业的特点,建立针对贷款难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委员会,制定符合民营企业信用实际的等级评定办法,对于甘肃省传统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必须要考虑企业贷款规模小、流转快、周期短、难以准确计算、逾期可能性相对较高等特点[11]。

增加评级标准中定性因素的权重,坚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推动甘肃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积极借鉴农村信用社经验,探索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新路子,大力开展信用企业建设,摆脱片面强调抵押担保的方式,可以选择几家、十几家经营效益好、信誉度高的民营企业进行试点,建立民营企业联合担保体系。

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项目担保难问题;应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切实有效地维护稳定的金融秩序[12]。

  4.3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甘肃省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民营经济要高速发展,需要不断地优化民营经济的融资环境。

首先要建立完备的民营经济政策性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的充分竞争有利于改善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但仅仅依靠竞争并不足以解决民营经济的融资难题,考虑到现有政策性银行体系与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建立民营经济的政策金融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其次是完善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民营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比较复杂,而我国的企业立法和有关政策主要是按照所有制性质来制定的,这就使得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民营企业处在不同的竞争起跑线上,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要尽快把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13]。

  4.3.1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与民营企业融资有关的法律不少,中小企业促进法、担保法、金融法、投资法等法律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其他经济,对这些法律的实施还缺乏与甘肃民营企业特点相适应解释或细则,而且现有的法律规范对民营企业融资也不能完全起到法律保障的作用[13]。

政府要尽快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法规,以促进发展为主线,从对民营企业侧重规范约束转到侧重支持促进上来,力求解决当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场地、人才、知识产权、信息等资源问题和准入、退出、产业和经济结构、内部管理等制度问题。

  4.3.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首先,要真正放开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放宽准入条件。

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享有国有资本和外资同等待遇。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发展农业、水利、交通、能源、教育和环保等项目,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公共信息网络等领域。

除法律法规禁止或需提前许可审批的项目外,实行不限制经营范围、由企业自行申报的登记制试点。

放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条件和企业集团设立条件,允许新成立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分步到位,限期补足。

  其次,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采取参股、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方式多样化,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申请利用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采用BOT、TOT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14]。

  再次,加大税费政策落实力度。

废除或修订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规章和政策规定,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己出台的加快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

同时通过出口退税、个人所得税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标准的调整来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从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最后,建议省委、省政府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各级财政对非公有制企业投入逐年增加。

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申报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同等享受现有的技改补助资金、科技三项费用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和重点中心镇建设资金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同等享受财政贴息、财政资助和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变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4.3.3建立有效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有效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问题,必须积极推动建立专门的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及担保机构,大胆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加快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行”的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15]。

同时,尝试联户联保等多种担保形式,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贷款提供便利。

  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兄弟省市信用担保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省也应该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建立多元化的担保体系,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设立或参与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支持民营企业设立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贷款担保体系。

(2)发展壮大担保机构的实力,吸收社会资本入股,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

(3)建立担保风险预警系统,监控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并分析对担保机构和受保企业的影响,以及跟踪受保企业在财务、人事和经营管理的任何非正常变化[16]。

(4)完善信用担保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反担保措施、风险分散机制、风险准备金制度,将风险机构自身行为造成的担保风险降到最低。

  第五章结论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政策导向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就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

在对策中,首先就提出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