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08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docx

中级工程师考试大纲及题解汇总

《电气专业》考试大纲

一、总则

1、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2、熟悉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

3、熟悉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设计依据、内容深度、设计程序、行政审批程序等的基本要求;

4、熟悉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的主要构成、造价控制的要求和在工程勘察设计中控制造价的要点;

5、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的基本概念;

6、了解计算机辅助程序在工程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二、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1.熟悉供配电系统的一般规定;

适用于10kV及以下

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系统规模、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计确定方案

系统设计应保障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系统构成应简单明确、减少电能损失、便于管理维护

2.熟悉深圳市供电部门对高压供配电系统及计量方面的技术要求;

3.掌握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

一级:

重大(人身、重大影响和损失、破坏有重大影响的单位正常工作、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一级负荷应双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电源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影响。

对于一级负荷的特别重要负荷,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接入其他负荷。

二级:

较大(较大影响和损失、影响重要用电单位正常工作、公共秩序混乱);

二级负荷宜采用两回线路(不是双电源)供电,若用电缆线路,每根电缆要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4.熟悉应急电源与自备发电电源的选择;

哪些情况宜设置自备电源:

A有特别重要负荷B设自备电源比获取第二电源更经济合理C地处偏僻

哪些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

A独立的专用馈电线路B独立发电机组C蓄电池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

应急发电机组15-30s,UPS毫秒级,EPS毫秒级的应急照明

EPS切换时间:

安全照明0.25s,金融商业1.5s,疏散照明5s,备用照明5s

EPS供电时间:

一般为60、90、120min,初装容量应保证90min(07年考题)

EPS的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连接的照明负荷的1.3倍

UPS与快速启动发电机配合使用时,储能(也就是放电)时间不小于10min

UPS与手动启动设备配合使用时,工作时间不小于1h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A为保证特别重要负荷的用电B从市电取得第二电源有困难,自备电源更经济合理

柴油发电机在市电中断后自动启动,并在30s内供电

柴油发电机电启动所用的蓄电池电压宜为12、24V,保证柴油机连续启动6次以上

柴油发电机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10-20%估算,机组容量不大于2000kW,机组台数宜为2-4台

柴油发电机单机容量大于500kW的宜设控制室,控制室长度大于7米的应设两个出口

不需要控制室时,控制屏距离发电机:

端2米,侧1.5米

5.掌握负荷的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用以选择变压器、导体、电器;计算电压损失、功率损耗;无功补偿的依据

尖峰电流,用以校验电压波动、选择保护电器

一、二级负荷,用以确定备用电源、应急电源

季节性负荷,用以确定变压器台数、容量

6.掌握电能质量要求及电压选择原则;

电能质量评价因子:

电压、波形、频率

电压偏差原因:

电流流过阻抗原件造成的电压损失的变化,主要是线路和变压器电压损失的变化

电压允许偏差:

一般电动机5%,电梯电动机7%,其他5%

三相7%,单相【+7%,-10%】

电压偏差危害:

A电机起动转矩变小,甚至不能起动B电热元件寿命缩短C影响照明D并联电容器过热击穿E电焊热量过大或过小

改善电压偏差:

A变比调压和分接头B减少阻抗C无功补偿D三相负荷平衡(07年考题)

250kW或160KVA以上,10(6)kV供电

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照明负荷,电流不超过40A时单相供电,否则三相四线制供电

限制低压冲击性负荷:

A专线供电B共用线路供电时,降低配电线路阻抗C由不同的变压器供电

7.熟悉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高压电源系统接线方式:

两台变压器:

内桥、外桥、三台变压器:

内扩大桥、外扩大桥

单母分段

双母:

有6-10kV和35kV两种配电电压,或者直接用35kV和110kV作为配电电压。

适用于特大企业

6-35kV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放射式:

单回放射、双回放射、有联络线的单回放射

树干式:

单干线、双干线、

环式:

单侧供电环式、双侧供电环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放射式、树干式、变压器干线式、链式

中性点接线方式:

不接地:

优点是发生接地故障后不会立即断电,缺点是带病运行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易相间短路

经消弧:

优点是容易灭弧,缺点是运行维护复杂

经电阻:

优点是能抑制单相接地过电压,缺点是接地故障要断电

直接接地:

优点是投资小、维护简单、非故障相电压不变,缺点是单相接地电流太大

8.了解无功补偿的设计要求;

10kV及以下无功补偿宜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功率因素不低于0.9;高压侧功率因素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

9.了解谐波电流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原因:

非线性用电设备接入电网,如:

电弧炉、整流电源、循环变流器、变频器、气体放电灯。

危害:

A产生附加损耗,加速绝缘老化、缩短使用受命、噪声加大、效率降低

B电容器组与电力系统可能发生并联谐振,引起很高的谐波电压

C产生脉动转矩,严重时发生机械共振

D增大仪表的误差

E干扰通信

F影响电子设备运行

10.了解抑制谐波的措施。

A采用高压供电

B增加变流器的脉动数

C装滤波器

三、变配电所及柴油发电机房

1、熟悉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的地区应采用抗震设计

装有可燃性油浸变压器的变电所,不应设在耐火等级为3、4级的建筑中

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可设在高层区的避难层或上技术层

一类建筑严禁设油变,二类建筑不宜设油变

2、掌握变压器及高、低压配电装置布置的设计要求;

变电所值班室可与低压配电室合并,值班人员工作的一端,配电装置距离墙面不应小于3米

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可靠近布置

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米时,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当出口间距大于15米时,应增加出口(07年考题)

成套电容器柜单列布置时,柜正面与墙面距离不应小于1.5米,双列布置时,柜面间距不应小于2米

3、掌握变压器、高、低压电气设备及保护设备的选择;

配电变压器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85%

供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宜选用D,yn11变压器

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低压侧为0.4kV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预装式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变电所进线开关宜选择断路器、或带熔断器的负荷开关

采用电压为10千伏固定式配电装置时,应在电源侧装设隔离电器

海拔超过1000米,应选择专门的电器和电瓷产品,应符合绝缘要求

4、掌握高、低电压配电装置带电距离的确定;

5、熟悉柴油发电机房及油箱间布置的设计要求;

发电机房:

一类防火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等固定灭火装置

二类防火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提式灭火装置

机组宜横向布置,当受场地限制时,也可纵向布置

不设控制室时,控制屏距发电机端2米,侧1.5米

机房设在地下层时,至少应有1侧靠外墙

6、熟悉变配电所与柴油发电机房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对土建专业要求: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非可燃变压器室、10kV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时间依次为:

1.2、0.9、0.6小时

配变电所位于地下,通向相邻和过道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

配变电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相邻甲级,过道乙级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二层以上,相邻甲级、过道乙级

配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一层,均为乙级防火门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为丙级防火门

配电装置室和变压器室,门宽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加宽0.3米,加高0.5米

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应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米

长度大于7米的配电装置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对暖通、给排水专业要求:

地上变压器室自然通风,地下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夏季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进排风温差不大于15°

四、短路电流计算

1、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基准容量一般取Sj=100MVA,Uj=1.05Un

2、熟悉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

用于电气接线、设备、导线的比选和校验

用于继电保护的选择、整定和灵敏系数校验(最大短路电流校验动热稳定、分段能力,最小校验灵敏度)

用于接地装置的设计和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

用于计算软导线的短路摇摆

用于确定分裂导线间隔棒的间距

用于验算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用于大、中型电机的起动降压计算

3、熟悉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影响因素:

A电压等级B主接线C系统原件的正、负、零序阻抗大小D是否加装有限流电抗器E是否采用限流型电器

限制措施:

电力系统措施:

A提高电压等级B直流输电C次级电网解环运行D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大系统零序阻抗

发电厂措施:

A母线、变压器、出线加装电抗器B变压器分列运行C采用低压侧为分列绕组的变压器

终端变电所措施:

A变压器分列运行B采用高阻抗变压器C采用小容量变压器D变压器回路中加装电抗器

五、低压配电系统

1、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的一般规定;

适用于民用建筑、工频、交流、1000V以下的配电设计

变压器二次侧到用电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

多层、高层住宅的垂直配电干线,宜采用三相配电系统

链式配电每一回环链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容量不宜超过10kW(07年考题)

TN及TT系统中,宜选用Dyn11变压器;若选用Yyn0,中线电流不得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

低压配电系统应符合:

A供电可靠、电压质量B接线简单并具有一定灵活性C操作安全、检修方便D节省有色金属,减少电能损耗

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间应设联络线:

A为节假日节电和检修需要B大容量季节性负荷C周期性用电D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2、掌握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及保护选择性的要求;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工作电压不应超过500V(07年考题)

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接地故障保护D中性线断线故障保护

上下级保护电器的动作应具有选择性,难以协调时,只要求一、二级之间具有选择性

人身电击安全电压限值:

50V(07年考题)

为防人身间接触电:

A双重绝缘、加强绝缘B电气隔离C安全超低压供电D电气设备安装在非导电场所内E设置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

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

仅供给固定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切断时间不大于5s;供电给手持式或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电的末端线路,切断时间不大于0.4s

TN-C系统不得使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TT系统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

3、掌握保护电器设计选择的原则;

保护电器一般是熔断器和断路器两种

A应在每段配电线路首端安装B应在干线与分支线接头处安装C应在线路截面减小处安装

熔断器:

g全熔断a部分熔断

G一般用途的熔断器M保护电动机回路的熔断器Tr保护变压器的熔断器

过电流选择比:

上下级熔断器额定电流比为1.6:

1

断路器:

A非选择型B选择型

开启式、塑料外壳式或模压外壳式

短路保护:

A分段能力不小于预期短路电流B应在导体达到极限温度之前切断电路

过载保护:

突然断电比过载损失更大时,过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非作用于切断电路。

(07年考题)

接地保护:

防止人身触电及电气火灾、线路损坏等事故

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机反馈电流影响。

(07年考题)

保护电器选择要求:

A正常工作不动作B设备起动不动作C动作时间满足动稳定要求D整定值满足过载保护要求E满足接地保护要求F满足分段能力要求G满足选择性动作要求(07年考题)

严禁使用半导体作为隔离电器

可以作为功能性开关:

A断路器B接触器C继电器D负荷开关E半导体电器F10A以下的单相插头、插座

严禁作为功能性开关:

A熔断器B隔离电器C连接片

4、掌握载流导体设计选择的原则。

民用建筑宜选用铜芯电缆或电线

中性线与相线截面相同的情况:

A单相两线制B单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相线截面不大于铜16或铝25

当相导体截面大于铜16mm2或铝25mm2时,中性线可小于相线

有防机械损伤保护时,铜线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无防护时不小于4mm2;铝线均不得小于16mm2

严禁隔离或断开PE线

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导体,不得装设断开PEN导体的电器

N线上严禁安装可以单独操作的单极开关电器

控制电缆额定电压不应低于该回路的工作电压,宜选用450/750V

六、线路敷设

1、熟悉线路敷设的一般规定;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导管外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3

直敷导线截面不大于6mm2

2、熟悉电缆布线的有关要求;

电缆根数不大于18根用电缆沟布线,大于18根用电缆隧道布线

电缆支架的长度,电缆沟内不大于0.35米,电缆隧道内不宜大于0.5米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底部应做不小于0.5%的坡度排水

在多层支架上敷设时,电力电缆应置于控制电缆上层。

1kV及以下电力、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

当两侧都有支架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侧敷设

电缆沟盖板单块重量不宜超过50kg

电缆隧道净高不宜低于1.9米,局部或与其他管线交叉处净高不宜小于1.4米

电缆隧道每隔不大于75米设一个安全孔,安全孔距离隧道首、末端不宜大于5米,直径不小于0.7米

电缆隧道照明电压不宜超过36V,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电缆排管内敷设的电缆根数不宜超过12根

排管备用孔数不宜小于实际需求量的10%

当地面荷载超过100kN/m2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

排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电力电缆排管不小于Φ90mm,控制电缆排管不小于Φ75mm

排管人、手孔井间距不宜大于100米,人孔井净高不小于1.8米,直径不小于0.7米

室内电缆,水平敷设距离地面不小于2.5米,垂直敷设至的地面不宜小于1.8米

相同电压电缆并列明敷时,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小于电缆外径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并列敷设间距不应小于150mm

电缆桥架层间距离:

电力电缆不应小于0.3米,电力、电信电缆不小于0.5米,控制电缆不小于0.2米

电缆托盘上可无间距敷设电缆,电力电缆总截面不大于托盘的40%,控制电缆不大于50%

钢制电缆桥架直线段长度超过30米,铝合金和玻璃钢制桥架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置伸缩节

3、熟悉导管布线的有关要求;

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导管壁厚度不小于2mm,干燥场所不小于1.5mm

三根及以上穿同一根导管敷设的线缆总截面积不宜超过导管内截面积的40%(07年考题)

穿管敷设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穿于同一根导管内

只有在3种情况下,才允许不同回路线路穿于同一根金属导管:

A50V以下B同一设备或联动设备的主回路和无电磁兼容要求的控制回路C同一照明灯具的几个回路

电线管与热水管平行敷设间距:

交叉敷设间距100mm,下方200mm,上方300mm;

电线管与蒸汽管平行敷设间距:

交叉敷设间距300mm,下方500mm,上方1000mm

当不能满足上述间距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若蒸汽管有保温措施,则间距可缩小至200mm

电线管与其他管道平行间距不小于100mm,交叉间距不小于50mm

不宜穿金属导管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除非是次要负荷且长度小于15m,且管壁厚不小于2mm并防水防腐

4、熟悉线槽布线的有关要求;

同一回路的相导体和中性导体应置于同槽

槽内线缆总截面不宜超过槽内截面积的20%,导体数量不宜超过30根

控制和信号线路不宜超过槽内截面积的50%,导体数量不限

线缆在槽内不应有接头。

当有分支时,总截面不应超过槽内截面积的75%

线槽垂直或倾斜大于45°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线缆滑动

金属线槽及其支架应可靠接地,且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PE)相连

线槽直线段长度超过30米时,宜设置伸缩节

5、了解封闭母线槽敷设的一般要求;

封闭式母线槽水平敷设时,水平底边距离地面不小于2.2米

母线槽水平敷设支持点间距不大于2米

当封闭式母线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米时,每50-60米宜设置膨胀节

6、熟悉电气竖井的基本布置要求;

电气竖井不应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有条件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

电气竖井邻近不应有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竖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

竖井内高、低压和应急电源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0.3米的距离或隔离,且高压线路应设有明显标志

7、掌握电缆防火与阻燃的设计要求。

用于耐火防护的材料产品,应按燃烧试验满足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要求,耐火温度不低于1000°C

耐火电缆分级:

供火时间都是90min,3A熔丝不熔断。

A类受火温度900-1000°C,B类750-800°C

七、电气照明与节能

1、熟悉建筑照明设计的一般规定;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实施绿色照明

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

不应单独使用局部照明

A正常照明B应急照明C值班照明D警卫照明E景观照明F障碍照明

航空障碍灯的水平、垂直距离不宜大于45米

2、掌握照度设计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

一般宜以距地面0.75米的参考水平面作为工作面(07年考题)

普通工作场所内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作业面附近不低于0.5

工作面上一般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50lx

暖色:

<3300

冷色:

>5300

作业面或参考平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

下列情况,照明标准值分级可提高一级:

A眼睛距离目标大于500mm

B连续长时间紧张作业,对眼睛有不良影响

C识别移动对象,要求识别时间短处而辨认有困难

D视觉作业对操作安全有重要影响

E识别对象亮度对比小于0.3

F作业精度要求高,且产生差错会造成很大损失

G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

H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高

3、掌握光源选用、灯具选型及与照明节能相关的设计要求;

高度较低房间,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荧光灯

高度较高的工业厂房,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大功率细管径荧光灯

一般场所不宜采用荧光高压汞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

一般不应采用白炽灯,特殊情况下采用时,不应超过100W

有显色性要求的室内场所不宜选用汞灯、钠灯

对于需要进行彩色新闻摄影而后电视转播的场所,室内光源的色温宜为2800-3500K,色温偏差不应大于150K;室外或有天然采光的室内光源色温宜为4500-6500K,色温偏差不应大于500K。

光源的一般显色指数不应低于65,要求较高的场所不应大于80

下列场所可采用白炽灯:

A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的场所B对防止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场所C开关灯频繁的场所

D照度要求不高,且照明时间较短的场所E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应急照明应选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

室内灯具效率不宜低于70%,装有遮光格栅时不应低于60%,室外灯具不宜低于50%

荧光灯灯具效率:

开敞式75%,透明灯罩65%,格栅60%,磨砂、棱镜灯罩55%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

开敞式75%,格栅或透光罩60%

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表面的灯具,应采用F(防火)标志的灯具

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

直管形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等应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电压偏差较大的场所应配用恒功率镇流器;功率较小者可配用电子镇流器

遮光栅格的反射表面反射比不应低于0.7

4、熟悉照明配电及节能控制的有关规定;

一般照明电压采用220V,1500W以上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压宜采用380V

三相照明线路,最大相负荷电流不宜超过平均值115%,最小相不低于平均值的85%(即:

正负15%)

照明系统中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25个

大型建筑组合灯具每一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60个(LED除外)

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等的单相分支回路电流不应超过30A

供给气体放电灯的配电线路功率因素不应低于0.9,若为三相线路供电,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照明配电干线和分支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缆,分支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

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GB:

任何照明回路上都不宜设插座)

每个照明开关控制的光源数不宜太多,每个房间的开关数不宜少于两个(只有1个光源除外)

教室灯具与课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1.7米

图书馆灯具与图书等易燃物的距离应大于0.5米

展厅的每层面积超过1500m2时,应设有备用照明

甲、乙等剧场观众厅应设置座位排号灯,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V

5、熟悉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的近似计算可采用单位容量法(利用系数法)(07年考题)

Eav=N*Φ*U*K/A(平均照度=光源数量*每光源光通量*利用系数*维护系数/房间面积)

6、了解照明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物泛光照明,光线主投射方向宜与主视线方向成30-70°夹角,不应单独使用色温高于6000K的光源

应使建筑物上半部平均亮度高于下半部。

当建筑表面反射比低于0.2时,不宜采用投射光照明方式

采用玻璃幕墙或外墙开窗面积较大的建筑,宜采用内透光景观照明

室内分支线路每相电流不宜超过16A,室外分支线路每相电流不宜超过25A

室外单相线路长度不宜超过100米,三相线路长度不宜超过300米(正好是1:

3)

建筑物轮廓灯每相回路光源不宜超过100个(LED光源除外)

景观照明系统距建筑外墙20米以内的设施,接地系统应与建筑接地系统一致;20米外宜采用TT接地

八、通用电气设备

1、掌握电动机的配电线路及保护电器配置的要求;

低压交流电动机的保护:

A短路保护B接地故障保护,并根据情况装设C过载保护D断相保护E低电压保护(07年考题)

总计算电流不超过20A的数台电机可共用一套短路保护电器

功率大于3kW的连续运行电机宜装设过载保护

同步电机应装设失步保护

直流低压电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

配电线路截面小于16mm2时,宜选大一级

2、掌握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起动校验;

当交流电机频繁启动(1h内启动10次以上)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90%;不频繁起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85%

直流电机起动,宜采用调节电源电压或电阻器降压起动,且起动电流不宜超过电机额定电流的1.5倍

鼠笼型异步电机起动方式:

全压起动、降压起动、变频起动(与同步电机起动方式相同)

绕线型异步电机起动方式:

电阻分级起动、频敏变阻器起动

直流电机起动方式:

1kW以下可直接起动,大型直流电机可采用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和降压起动

3、了解交、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技术;

调速分类:

开、闭环调速;有、无级调速;向上、下调速;恒转速、功率调速

4、掌握低压电动机一次侧控制电器的选择;

5、熟悉低压电动机的二次侧控制电器的选择。

九、建筑物防雷

1、掌握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及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