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11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秸秆养畜示范项目

1.1.2项目建设类型:

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

1.1.3主要养殖畜种:

1.1.4建设地点:

1.1.5建设单位:

1.1.6法人代表:

1.1.7技术负责人:

1.1.8项目主管部门:

1.2建设规模与内容

1.2.1秸秆处理设施

(1)建青贮氨化池:

新建青贮池10000立方米,年新增青贮秸秆6000吨,每立方造价130元,共需130.00万元。

(2)秸秆处理机械:

新购铡草机8台(8T/h),每台9100元,共需7.28万元。

秸秆打捆机2台,每台36000元,需7.2万元;秸秆压块机2台,每台40000元,需8万元;秸秆包膜机3台,每台15000元,需4.5万元。

(3)小型饲料加工设备:

新购饲料粉碎机2台(4T/h),每台15000元,小计3万元;小型饲料混合机2台(50kg/批),每台8000元,小计1.6万元;TMR搅拌车(800kg/h)1台,8万元;以上合计12.60万元。

1.2.2秸秆处理物资

氨化尿素120吨,每吨1800元,共21.6万元。

氨化膜7吨,每吨1.55万元,共10.85万元。

微贮菌种800袋,每袋10元,共0.8万元。

1.2.3改良体系建设

冻精1200支,每支5元,共0.6万元。

1.2.4养殖和秸秆加工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泌乳牛舍1200m2,单位造价580元(含牛颈枷),计69.60万元;运动场3000m2,单位造价100元(包括围栏),计30.00万元;饲草饲料库房800m2,单位造价850元,计68.0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池800m3,单位造价800元,计64.00万元;硬化6m宽道路600m,单位造价480元,计28.80万元;修围墙760米,每米240元,计18.24万元;配套电力线路600米,每米130元,计7.80万元;以上合计286.44万元。

1.2.5科技推广费

技术培训5期,每期400人次,每人次50元,共计10万元。

技术推广投影设备1套,1.50万元。

1.2.6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

项目单位编制可研、初设、计划 各种申报文件需要的费用2.80万元。

1.3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504.17万元。

其中:

青贮氨化池、养殖基础设施投资416.44万元(占总投资的82.60%);秸秆处理设备和饲料加工设备购置投资39.58万元(占总投资的7.85%);秸秆处理物资和改良体系建设所需购置的各种物资33.85万元(占总投资的6.71%);科技推广与培训费11.50万元(占总投资的2.28%);编制可研、初设、计划等费用2.80万元(占总投资的0.56%)。

1.4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504.17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83%),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其中:

省级40万元,地市10万元)占总投资的9.92%,企业自筹资金354.17万元(占总投资的70.25%)。

1.5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2年,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鲜奶4200吨,提供种奶牛245头,销售有机肥910吨,青贮饲料6000吨。

正常经营年销售收入1158.67万元,年总成本费用988.71万元,年利润总额为169.96万元,年所得税42.49万元,年税后利润为127.47万元,投资利润率25.2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2.95%,财务净现值498.46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4.94年,动态5.80年。

1.6.2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奶牛产业的发展,将现代种奶牛养殖技术和优良种奶牛推广到千家万户,带动奶牛养殖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为社会提供高品质有机牛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而且实现粮食过腹增值,改善土壤肥力,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

同时,消耗农村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减少因秸秆霉变、焚烧等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综合性的开发建设,可带动**及周边地区群众人工种草,增加土壤覆盖,维护生态环境。

经过青贮等处理的秸秆通过畜体,可增加牲畜对秸秆的消化吸收利用,过腹后的秸秆以粪肥形式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农业计财〔***〕133号:

关于申报《**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的通知

2、财发[****]52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

3、***《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4、****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5、《**省畜牧业产业规划》;

6、建设单位根据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2.1项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农业大国,狠抓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是加快我国畜牧业和整个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秸秆养畜是实行农牧结合,推动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1992年开始,农业部坚决贯彻温家宝总理批示精神,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对秸秆养畜工作长抓不懈,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秸秆养畜对节约粮食和解决我国人畜争粮矛盾、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改善人们食物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发展秸秆养畜的关键问题是微生物制剂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不能适应我国秸秆养畜业快速增长的需要。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秸秆微生物制剂生产工艺标准化,牛羊短期育肥用配合饲料和配套技术;农作物秸秆微贮、制粒成套设备;形成年产秸秆微生物制剂5000吨以上规模的加工企业,建设年处理秸秆20万吨、饲养牛25万头的示范县。

截至2005年底,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县已发展到30个省的510个县,2000—2005年还建设了10个秸秆养畜**。

全国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率由2000年的15.8%提高到2005年的17.7%。

2005年全国青贮秸秆1.75亿吨(鲜重),氨化(含微贮)秸秆5300万吨,两项折算节约饲料粮4700多万吨,为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省委、省政府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利用市场的力量和中外资本的力量作为产业调整的驱动力,大力培育和发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旅游、果业和畜牧业等六大战略产业上。

悠久的养殖历史、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特别是一些品质良好的畜禽品种如秦川牛、关中奶山羊、白绒山羊等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省积极推动人工种草、秸秆利用、舍饲养畜等方式,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草业开发,夯实了畜牧业产业化的物质基础。

充分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了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尽快形成和畜牧业养殖基地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

2007年末,全省大家畜年末存栏193.4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数47.97万头;肉、奶、蛋产量分别为96.07、180.25和43.30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98.9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4.05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1.8%上升到27.33%。

畜牧业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预计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将成为全国的奶业大省和西部畜牧业强省。

预计到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6亿吨,秸秆总产量达到7.26亿吨。

秸秆养畜不仅优化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减轻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每加工6吨秸秆物就节约1吨粮食。

秸秆加工调制综合利用进程实现了农牧结合,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

“秸秆养畜”即以处理秸秆辅之以补饲发展农区反刍家畜生产。

农作物秸秆数量极大,分布很广,但多被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秸秆通过科学处理,其消化率提高,适口性改善,采食量增加,可以作为反刍家畜的基础饲料。

适合我国广大农区、半农半牧区推广应用。

秸秆养畜项目集国内外秸秆养畜科技成果,形成极富中国特色、能为广大农民接受的秸秆养畜实用技术,在推广工作中始终坚持政策、技术、资金、物资“四落实”,试验、示范、推广和农、科、教两个“三结合”。

我国秸秆养畜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并大力推广。

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致函我国农业部,建议推广中国秸秆养畜的经验。

在过去10年中,FAO与中国农业部合作曾先后举办过三次国际会议,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秸秆养畜成功的经验。

FAO还组织10几个发展中国家的畜牧专家来华学习、取经。

与此同时,FAO也多次邀请中国秸秆养畜专家赴国际论坛讲学。

技术措施与行政手段相结合,这也是项目迅速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项目开发10年,就由国务院部署召开6次全国性大会,而且,国务院还批准了《秸秆养畜纲要》下发各省贯彻执行,从而使一项专业工作变成政府行为,从而能调动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的大军。

全国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20多万科技人员中,就有4万多人直接参与秸秆养畜的推广工作。

温家宝总理在评价秸秆养畜成果时说,秸秆养畜项目“不但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应该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近年来,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了投资力度,初步构建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这也为秸秆养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积极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对秸秆处理利用资金的投入。

**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产粮大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区委、区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奶畜为主的草食家畜养殖,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奶畜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奶畜发展优惠政策》、《关于加强奶牛集中养殖小区建设管理的规定》、《**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畜牧、蔬菜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并致力于进行奶牛养殖小区、养殖场和机械化挤奶站建设,依靠奶牛养殖帮助农民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初步实现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初步形成“企业+养殖小区(机械化挤奶站)+养殖户”的产业化格局。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秸秆养羊**,先后被评为国家奶牛产业化**、全国牛奶生产强县。

2008年底,全区奶牛存栏2.0万头,奶牛养殖小区(场)23个,机械化挤奶站68个,年消耗鲜绿粗饲料50多万吨,但由于受资金、设备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当年青贮玉米秸秆15万吨,占消耗总量的30.00%。

在此背景下,**良种奶牛繁育中心申请实施秸秆养畜项目,可以依靠项目的技术和资金,提高**玉米秸秆的科学利用率,不断促进奶牛科学化、正规化、标准化向前发展。

2.2项目建设目的和必要性

2.2.1本项目的实施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业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起草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以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奶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发展优势,在先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重点突出对优势产区的规划和引导,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奶牛和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部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提出,进一步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各种类型的健康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养牛业发展水平。

在当前一个时期内,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同时,适度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多数地区发展养牛业的有效模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切实有效地把分散养殖场户集中起来,统一饲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在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的同时,逐步实现奶牛和肉牛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本项目正是在此基础上建设实施,以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

采用秸秆养畜,可节约饲粮,有利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9年全国青贮饲料1.17亿吨,氨化秸秆5000万吨,两项共节约饲料粮3772多万吨。

目前全国用作饲料的秸秆总量在2亿吨上下,除上述处理利用者外,尚有1.11亿吨未经处理直接饲喂,节约饲粮2220万吨。

两者合计,节粮总数达5992万吨。

中国饲料用粮比美国少,优质牧草更少,科技水平也比美国低(相应的饲料转化率也就不如美国),但中国生产的肉、蛋却比美国多得多,这里,非常规饲料”(特别是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功不可没。

**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奶牛标准化示范基地将通过品种引进、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示范引导、企业化经营、协会建设等手段,推动**奶牛饲养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节约化;带动奶牛疫病防治的程序化、规范化;促进奶牛饲养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科学生产转变,逐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进一步促进该区良种奶牛基地的形成和快速健康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乃至全区奶牛业生产走上秸秆养畜,品种优良的路子上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2.2本项目的实施是加大秸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畜牧养殖和饲料业注入科技含量的需要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牛、羊肉和奶产量;可以大大节约饲料用粮,缓解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

基本实现了“秸秆多―牛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形成节粮型畜牧业生产结构,已充分显现出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和可持续消费等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需求增加迅速。

今后几年我国精饲料缺口约5000万吨,但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400kg的水平,与主要依靠谷物解决饲料的国家和地区人均粮食800kg的水平相差甚远。

近几年来,我国虽然连续粮食除大豆以外供大于求,但能量和蛋白质饲料的供需仍不平衡,饲料粮短缺仍是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仅400千克左右,单纯依靠粮食来发展中国畜牧业是不现实的。

除粮食资源外,我国每年还约有1600万吨饼粕、3000万吨糠麸、4000万吨糟渣、5亿吨农作物秸秆。

因此,加强草原建设和合理使用的同时,继续实施秸秆养畜工程,加强各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将是我国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饲草资源丰富,饲料的种类很多,其中作用最大的还是粮食及其副产品,通称为精饲料。

精饲料供给是未来动物性食品生产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在权衡一个国家动物性产品生产能力时,总是把人均占有粮食和粮食饲用量作为主要的标准。

我国饲料用粮量不仅随着历年粮食总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是增加的趋势。

即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上升到目前的30%以上。

据预测,2010年、2020年、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的38%、43%、50%将用做饲料。

我国现有4亿公顷草地,每年可用于饲料的农作物秸秆6亿多吨,但目前饲料用不足2亿吨。

通过进一步开发推广秸秆养畜技术,到2015年可新增养牛2000多万头。

另外,我国南方6700万公顷草山草坡仍然有较大开发潜力,现改良开发程度不足5%,如果加大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力度,养牛数量可进一步增加。

随着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逐步形成,退牧还草工程稳步推进,人工种草步伐加快,可提供更多的饲草饲料保障。

2.2.3本项目的实施是加快我国有机畜牧、有机牛奶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消费的追求,有机畜牧业在世界各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通过有机畜牧业生产的肉类年均以20%的速度递增,有机副产品的消费也与日俱增。

目前在有机食品中,有机牛奶就是主力军,在美国,较大的超级市场都出售有机牛奶。

有机牛奶与普通牛奶的不同主要在于奶牛的饲养方式、饲料和牛奶处理过程。

有机奶是继“无公害牛奶”、“绿色食品牛奶”之后更为健康的一种牛奶,有机食品正逐步成为安全食品的最高级别的代名词。

有机奶是指采用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牛奶。

由于在奶牛选种、饲草选择、奶牛饲养、疫病防治、灭菌罐装等所有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采用有机生产方式进行,严禁使用化肥、农药、激素以及一切化学合成的各类添加剂、抗生素等物质。

因此,有机奶的品质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牛奶。

目前,我国有机牛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取得认证的养殖企业。

但可以预测,有机牛奶将成为我国高端牛奶发展的一个趋势,近两年,光明、伊利等企业已相继推出有机奶制品,售价是普通牛奶价格的两倍以上。

本项目建设单位—**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已经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公司拥有有机种植基地100公顷,为公司有机奶牛有机提供了可靠的饲料来源。

本项目通过进一步完善奶牛养殖场基础设施,粪污处理设施,购置先进的秸秆处理设备,将极大的增强企业有机化水平,推动有机畜牧及有机奶业的发展。

2.2.4本项目的实施是提高企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需要

本项目可提高项目区奶牛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养牛业是畜牧业发展中组织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之一。

提高奶牛养殖组织化程度是促进产销衔接、实现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量,为奶牛养殖提供大量优质饲料,提高奶牛产奶品质及产奶量,将做大做强企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以养殖户为基础、基地或奶站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牛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基地+农户”、“奶站+农户”等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使其在维护养殖户利益、为养殖户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另外,该项目对于充分利用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沿海地区农民靠乡镇企业、靠创汇农业甚至靠进城打工脱贫致富。

内地农民致富门路有限,养牛、养羊不失为一种可靠的致富之路。

养一只肉羊收益100元与种0.07公顷小麦相当。

而养一头肉牛年收益1200元,相当0.8公顷小麦的收益。

养一头奶牛平均年收益3000~4000元,比该地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还多。

2.2.5本项目的实施对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几十年来,增施化肥成了支撑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多施化肥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使土壤状况日益恶化。

此外,化肥还污染环境。

中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多一点,近70%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是沿海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农业部门大力提倡秸秆直接还田,以增加农田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但是,秸秆直接还田不仅作业成本高,还影响下茬作物出苗率。

此外,也不利于消灭农作物病虫害。

由于秸秆直接还田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因而,尽管有关部门大力号召,实施推广面仍极为有限。

秸秆过腹还田不存在上述问题。

业已证明,秸秆青贮(厌氧发酵)、秸秆氨化对有害微生物、害虫及杂草种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更何况秸秆过腹变成牛羊粪,下田前还要经过发酵,对有害微生物及杂草有再次灭杀作用。

北京市植物检疫研究所多年的试验证明,通过氨化处理,“假高梁”以及其他杂草种子几乎100%灭活,失去发芽力。

至于秸秆过腹还田促进种植业发展,早已为大家所公认。

河北省无极县是中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多年来,由于大力发展养牛,成为全省第一牛肉生产大县。

由于养牛多,无极县每年还田牛粪29万吨,少用化肥7000多吨,从而使每千克粮食生产成本下降0.054分(90年代初)。

这个县5年间土壤有机质就增加了0.15个百分点,极大增强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安徽阜阳地区(10个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先进地区,该地区出栏牛比整个内蒙古还多。

由于养牛多,牛粪多,15年间(1985~1999)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2%增加到1.8%,粮食产量也翻了一番还多,增加幅度差不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生产成本减少30%,实现了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中原地区其他秸秆养牛**(如周口、商丘、南阳、驻马店、德州)粮食增产幅度无不高于本省或全国平均水平。

多少世纪以来,秸秆除了作饲料之外,又是农村地区的主要燃料以及建筑材料(盖草房)。

近20年来,多数地区农民逐渐以煤为燃料,还有些地区用沼气、液化石油气(城市周围)以及电力(南方地区),仍以秸秆为燃料的农户逐年减少。

此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房已经不多见。

这样,用作建材的秸秆也越来越少。

由于农村发生上述变化,过剩的秸秆便越积越多,以致变成公害。

农民只好将其付之一炬。

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工业生产和交通安全。

据报道,每年秋耕期间,农民集中焚烧秸秆,污染空气,使石家庄市纺织工业深受其害,产品合格率大幅度下降;焚烧秸秆还常常引起火灾,关中灌区曾因焚烧秸秆烧毁十几万株树,东北地区也发生过焚烧秸秆而祸及村屯的事。

近年来,由于焚烧秸秆的烟雾使飞机不能正常起降以及引起高速公路汽车追尾的报道也日益增多。

提倡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有了出路,自然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事实上,在那些秸秆养畜搞得好的地区(如前面提到的阜阳地区),就杜绝了焚烧秸秆问题。

2.3市场供求分析

2.3.1牛奶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乳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国内乳业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行业产值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5%以上。

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水平仅25.2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12。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制品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和钙质来源,将成为城乡居民的日常食品。

据统计,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预计到2015年有望实现2500万中小学生在校喝奶,年消费牛奶约200万吨。

由此可见,我国乳品的生产发展空间很大,潜在市场巨大,利润空间较广,乳品产业将大有可为,是一个充满前景的朝阳产业。

**省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基地,奶牛存栏以及鲜奶产量均列全国第七位。

截至2007年底,**省奶牛存栏约为52.23万头,牛奶产量127.36万吨左右,奶粉产量19万吨,工业总产值(当年价)48.32亿元。

有各类乳品企业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42家,从业人员10309多人。

**省乳业总排名位居全国第6位,奶粉产量位居全国第4位,是该省食品工业在全国排名靠前的行业之一。

银桥奶粉、秦俑奶粉为国家级名牌产品,但是**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还是比较少,外加蒙牛、光明等大集团的入驻,奶源明显紧缺。

**省在高产奶牛示范工程中指出,到2012年,全省奶牛存栏达到80万头,产奶量达到360万吨,奶业增收11亿元。

奶牛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

形成了以**、**、**、**、**为轴线,由**到**的**奶牛带,吸引了蒙牛、伊利、光明等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进驻**,也促进了**等当地乳品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其行业竞争力。

目前已建成千头奶牛场10个,奶牛小区53个,形成了“规模(分散)饲养、现场挤奶、冷链输送、以质论价”的奶业生产模式。

就**省来说,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24.5公斤,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9公斤,但距世界平均水平(104公斤)还有巨大差距。

目前,**省乳品消费主要限于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城镇居民。

这些大中城市成为**省乳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