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15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天津市滨海实验学校张连松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分析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下面,我将从教材的目标要求、教材体例编排及重点、教材的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因此,在课程性质、课程总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

“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

4〖单元目标〗

态度:

体验社区环境、设施与居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态度和热爱自己社区的情感,乐于为社区建设付出自己的劳动。

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够学会观察社区中的人和事,并对其做出初步的判断和分析,同时初步具有思考社区生活合理性的能力。

知识:

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和设施,认识社区内各种公共设施的用途,了解居(村)委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5【单元目标】

态度:

进一步增进对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学校、社区的情感。

感受合作的乐趣和力量,乐于与人合作。

对画地图的全过程有较高的兴趣。

能力:

能够参与和同伴合作的画地图活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够正确地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独立或合作利用图形、符号和文字,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设施和景物按图上方向正确地画下来。

知识: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合作的方式,知道实地方向和图上方向的规定,以及画图的步骤和图例的作用。

初步了解丰富的地图世界。

6【单元目标】

态度:

理解商业活动与自己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作用。

理解人们在商业服务中所付出的劳动,并形成尊重他们的情感。

培养学生探究商业活动奥秘和复杂性的兴趣,懂得商业活动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初步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具有保护人民币的意识。

能力:

学会制作简单的家庭购物统计图,能够判断购物场所种类与分布的合理性,能够比较商品价格的差异并能够考虑其合理性,初步具备从事合理的购物活动的能力。

知识:

知道家庭日常消费的主要内容;知道与商品活动有关的主要职业和劳动;认识不同的商业场所及其各自的特点;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简单地了解商品活动的历史变化、不同国家商品场所的丰富多彩,初步理解货币的功能,知道保护人民币的常识。

二、说教材体例编排及重点

本册教材体现出以下特点:

☆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

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年级下学期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学期教材相衔接,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

“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

(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二)、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三)、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单元概要〗

本单元的主题是社区学习,旨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特点,包括设施、环境以及社区中人们的生活,增强学生对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

单元通过三个主题引导学生从“共同生活―共同要求―共同参与”的角度认识社区。

首先,以城市和农村社区比较常见的人、物、景为线索,启发学生思考和重新认识自己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在此基础上,拓展视野、了解和认识不同的社区,对比认识昨天和今天的社区;并在此基础上,引出社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和谐美好;最后,以“我是好居民”切入,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体验、观察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培养社区小主人的态度和责任感。

〖单元结构〗(课件)

五)、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一)、移动的画板

(二)、合作的乐趣

(三)、地图就是一幅画

【单元概要】

本单元的名称是“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

课程内容是从虎子来信切入,从画教室、画校园、画社区逐渐展开地图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画地图的初步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地图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增进对自己学习与生活的学校、社区的情感。

在画地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要比较深入地学习合作,感受分工对于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的乐趣及合作的力量。

〖单元结构〗(课件)

 六)、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

(一)、我家的日常购物

(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

(三)、购物的学问

(四)、货币天地(阅读课,不安排课时)

【单元概要】

“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从与学生的生活具有最为直接和密切关系的家庭日常购物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家庭消费的真实情况,同时学习制作购物统计图。

通过绘画、讨论等活动,认识不同的购物场所,学会思考购物场所的种类及分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从事商业工作的人们的基本原理。

通过辩论和体验活动,认识、理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的道德。

最后,初步懂得货币的功能及其演变的历史,并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对人民币的认识,知道保护人民币的常识。

〖单元结构〗(课件)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三、说教材的教学建议

在课程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4、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教学案例一起探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具体分析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从什么方向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第四单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甘肃省清水县原泉小学 刘兰兰

〖学生实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开展,我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也相应改善了。

近几年来,一座座新建的居民楼拔地而起,一幢幢红砖瓦房井然并列,社区建设正趋于合理化、文明化,社区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日趋丰富,这就为学生认识社区、理解社区的概念奠定了物质基础。

据我在课前调查,我班有55%的学生住在近几年新建或重建的居民区中;有10%的学生家庭由于商贸活动的需要,随父母搬迁至此;还有35%的学生仍住在原址。

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自己家所在的村或街的名称和门牌号。

那么什么叫“社区”呢?

对于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大多数学生又是第一次从概念上接触“社区”,因此,在上这一课题时,应该帮助学生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说起,让学生一步一步来认识和理解“社区”。

〖教科书分析〗

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以社区为中心,从社区的居民、设施入手,加深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认识,由此拓展到对不同社区的了解。

这个单元通过三个主题引导学生,从“共同生活―共同需要―共同参与”的角度认识社区。

从逻辑的角度来讲,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认识―提高―升华”的过程。

因此,作为第一个主题《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中的第一个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应该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知道什么叫社区,从而了解社区的发展变化。

教科书中的底图反映的是小文和乐乐生活的社区图景,上面还配有许多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社区生活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旨在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从认识自身居住地区的人群开始,逐渐懂得“社区”的两层含义:

1.社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2.人口流动是近几年来社区发展变化的重要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地人进入本地区从事商贸活动,所有的人都在为社区的变化、家乡的繁荣、祖国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有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这是本课题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导读图反映的是从空中俯瞰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区场景。

上课时,应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优势,由此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引发学生了解和探究社区的兴趣。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故事,以及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农村社区的图片。

(二)教师准备

专题片:

《今日清水》《清水全貌》。

〖本课题教学目标〗

1.认识社区,初步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景导入。

2.讨论。

3.播放专题片《今日清水》。

4.升华主题。

5.布置作业。

〖实施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并通过投影仪出示单元导读图。

师:

一曲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希望的田野――可爱的家乡。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在清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享有“塞外小江南”的美称。

这里的人们勤劳、忠厚、热情、大方。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这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你们瞧,马路加宽了、楼房增多了,到处是花坛、绿地,方便人们生活的公用设施随处可见。

请同学们跟随着镜头,一起欣赏一下我们清水的风貌吧!

2.播放专题片《清水全貌》。

(二)讨论

1.课题讨论。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生活的地方美吗?

请你们告诉老师,你家住在哪儿?

生:

我的家在学校后面的窠老村。

生:

我的家在东关综合市场居民楼。

生:

我的家现在住在北环路1号楼。

师:

请你再告诉老师,你家以前住的地方好吗?

生:

(点头)可以,我家以前住在乡下,自从爸爸调到县城后,我们就在北环路买了一套房子。

师:

噢,那这个新家一定很漂亮吧!

老师可要到你家去转转,你欢迎吗?

生:

(兴奋)那当然好啦,我非常欢迎老师来我家做客。

(全班同学都笑了,气氛轻松活跃)

师:

还有谁的家和这位同学一样,也是从外乡或者外地搬到县城来的,请讲给大家听。

生:

老师,我家以前住在张川县,是前年搬来的,我现在住在蔚文村。

生:

我家以前住的是平房,去年搬进了原泉街的新楼房。

生:

我家也搬进了新楼房。

师:

(高兴地)很好。

看得出,同学们的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而且每位同学都在所在的居民区幸福地生活着。

同学们,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外地人或外乡人进入县城从事各种活动,同时,本县也有一些人到外地去,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区的进步、家乡的发展、国家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那么,什么叫社区呢?

请你们讨论一下。

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讨论结果。

生:

我们清水县就是一个大的社区。

生:

社区就是我的家乡――清水。

生:

我住的蔚文村就是一个小的社区。

生:

社区就是一个地方,有许多新房子。

师:

同学们,你们说的都不错,那么什么叫“社区”呢?

请你们再阅读一下教科书,看一看书上又是怎样说的。

请同学们把教科书翻到第2~3页,请你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欣赏图片。

(读后请学生展示家庭幸福生活的图片,以及所在村或街的图片,再次交流汇报成果。

师:

请你们自由发表看法,说说什么叫社区。

生:

老师,我知道社区就是由许多人共同组成、共同生活的地方。

生:

我知道了不仅我们这里有社区,其他地方也有社区。

生:

窠老村、蔚文村、原泉街住着许多人,这些地方也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区。

师:

对了,我们把许多人居住的地方叫社区。

社区里生活着许多人,每个人都按各自的习俗幸福地生活着。

同学们,就拿我们清水县城来说,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按区域划分为四大社区,即东关社区、西关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

下面请你们按照方位,说说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个社区。

生:

我家住在窠老村,属于城南社区。

生:

我家住在蔚文村,属于西关社区。

生:

我家住在东面,属于东关社区。

生:

我家住在北环路,属于城北社区。

师:

你们说得很好。

社区里生活着许多人,我们县不仅有汉族,还有回、藏、朝鲜、满、白、土等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平等互助,彼此按各自的民族习俗幸福地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的文化生活也日趋丰富了。

就拿我们清水来说,每年社区都要举办多次社区文艺演出和体育运动会等。

近两年,社区扩建了广场,为方便居民的生活,增设了许多健身娱乐设施。

同学们,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样的社区而感到骄傲。

(三)播放专题片

播放专题片《今日清水》。

(四)总结全课

师: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

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蓬勃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国家。

虽然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努力奋斗,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调查社区的环境。

调查内容:

1.初步了解社区环境的基本情况。

2.初步了解社区都有哪些主要的生产活动。

3.初步了解社区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环境方面的问题。

4.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评析〗

刘兰兰老师设计并执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查阅图片资料、观看录像、调查走访等手段,学生既了解了自己生活的社区,又能从小小的社区生活中透视出祖国的变迁和时代的召唤,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使教学空间没有局限于课堂,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也使学生真正融入了社会,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但是,课堂中的讨论虽然使学生的学习体现了自主探究,但不够深入。

今后不仅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使讨论所反馈的材料更加生动、丰富,更加突出教育的有效性。

第五单元

一起画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董玉华

〖学生实态〗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都在8岁左右,知识结构还不健全。

就认知和思维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此时,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薄弱,识别方向能力较差。

我校位于北京市劲松八区,是一所城市小学,由相距不远的南北两校组合而成。

学校配套设施齐全,主要设施有教学楼、食堂、传达室、多功能教学楼、塑胶操场、自行车棚、花坛、旗杆、健身器材等。

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学校生活经历,对于学校的环境、学校的主要设施是基本知道的,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所以知道的也并不那么清楚和详细。

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对自己的学校环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描述学校的主要设施及所处的位置,并且能够初步完成学校的景观图。

但是由于此时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还比较薄弱,识别方向的能力较低,要帮助他们初步形成绘画平面图的能力,难度是比较大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资料帮助学生健全感知结构,增强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

学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他们为学校的建设而感到骄傲、自豪。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生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规定,将校园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平面图上;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使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所画的景观图,通过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学校来增强他们的方位感。

与此同时,通过练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一步培养他们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的能力。

例如,利用简单易行的摸桌边、摸桌角等练习活动,巩固学生对图上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实地辨别方向的能力。

另外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如实物投影仪、录像辅助教学等,从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在校园中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增强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为画好平面图奠定基础。

通过制作学校设施的模型,为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创设条件。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分析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最后,通过设计“为学校绘制蓝图”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细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和巩固绘图能力,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绘画用的纸、彩笔等学具。

(二)教师准备

1.选用录像:

劲松四小的高空俯视实景,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搭建平台。

2.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如何绘画平面图,设计绘画课桌的平面图形。

3.由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薄弱,绘制学校各种设施的平面图形有很大困难,我制作了学校一些主要设施的模型,指导学生正确观察来绘制它们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实地辨别方向的知识;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规定,将校园的设施正确的画在地图上。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巩固练习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

2.通过电脑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和主要设施,并复习绘制学校景观图的主要步骤。

3.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课桌,指导学生绘制课桌平面图。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设施的模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画出它们的平面图形。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北校区平面图。

(4)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完整的南校区平面图。

这个过程是教师“扶”的过程。

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制平面图的能力。

4.“为学校绘制蓝图”的活动。

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巩固发展绘图能力,与此同时,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实施过程〗

(一)巩固练习

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画学校的景观图,如何实地辨别方向和按照习惯方法确定图上方向,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些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1.设计三个情景帮助学生练习实地辨别方向。

情景一:

假设有一天你去郊外游玩,不幸迷失了方向,你发现早上的太阳是从这个方向升起的(教师手指一个方向),你如何利用站位来实地辨别方向呢?

情景二:

假设有一天,你们来到了森林里考察,你们不幸迷失了方向,你发现了一个树墩,年轮开阔的一面向着这个方向(教师手指一个方向),你如何辨别实地方向呢?

情景三:

谁能够按照现在的实际方向来站位?

2.请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桌来练习辨别图上方向。

把课桌桌面看作一幅平面图,桌子的四条边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桌子的四个角分别代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副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重复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一边由慢至快进行练习。

此时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紧张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自己识别图上方向的本领。

(二)导入

播放录像。

随着镜头的移动,学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此时我高声提问:

“这是哪呀?

”学生兴奋地说:

“这是我们的学校。

”这个环节的切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紧张之余得到放松,而且还会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环节顺畅过渡。

为了能够进一步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教学,我要求学生从校门开始有序地按照方向介绍学校的主要设施。

这个教学步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然后,我提问:

“画学校的几个主要步骤分别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科书以后反馈,他们说出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定方向;第二,选中心;第三,按方向画内容;第四,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之后,我展示课件(将学校的主要设施分别画出来,排成一列。

请学生根据所说的步骤利用鼠标将各种设施组成一幅完整的学校景观图。

最后我说道:

“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校园里的各种设施会有什么不同?

把它们画下来,我们就会得到一幅新地图――学校平面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学校的平面图。

”由此点出本课的课题。

(三)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由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差,在教学中我力求借助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形象教学的力度,将抽象内容形象化,从而使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1.画课桌平面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平面图形,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面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首先用言语描述出来。

学生在观察时都非常认真。

许多学生在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结果时都说,他们看到的只是桌子上面的这个面。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画下来的就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时可以告诉学生,他们画的就是课桌的平面图形。

大部分学生此时都很吃惊,因为他们脑海中对平面图知之甚少。

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提问:

“谁知道我们是怎样画课桌的平面图的?

”这个问题的设置意在帮助学生归纳、提炼。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设施的模型并绘制成平面图。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绘制平面图,我又分别将教学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