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26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docx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

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研究

六合区雄州镇初级中学宋法余

一、引言

21世纪的曙光已经来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健全,当今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未来的社会竞争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对于我们农村普通教育者来说,关键在于如何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特点出发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和创新之路。

”学校各科教育不止于学校,更不囿于小小的课堂。

学生课外活动是学科课程,潜在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各有侧重,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仅要加强课内各学科教学模式探新而且还要加强学生课外活动课程实践研究,充分发挥课外活动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功能。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角色意识,体验更多的社会和人生,在课外实践中锻炼技能,增加才干,这样就不会脱离社会实践的死知识,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活知识。

课外活动的开展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征,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课外活动开展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当年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课外活动开展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推广,新课改的目标中明确提出: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外活动的意义:

它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极大地满足农村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和动手实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能打破小课堂局限,使学生在各种社会性活动和模拟社会性活动中获得一种锻炼。

它可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同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培养农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

二、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不受教学计划,教科书限制的条件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学科活动,阅读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等。

2.课外活动的开放式是指构成活动课程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以及师生关系的开放。

(1)活动内容的开放。

有的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活动,有的来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活动,还有来自社会问题等等方面的活动。

这些活动完全开放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呈现出多面的活动,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2)活动时间的开放。

活动内容的开放,使活动时间开放成为可能。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的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活动的时间。

(3)活动空间的开放。

学生可以把教室,校园及至社会作为自己活动的空间,如课内活动,各种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游览活动等。

(4)师生关系的开放。

教师不采用专断式的教学,师生彼此尊重,实行民主、平等、和谐氛围。

在活动课程的教学中,师生情感和谐,合作教与学的活动。

支撑性理论及政策依据:

1.首先,本课题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三个面向”,有关主体教育、探索学习和教育科学理论。

2.其次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环境。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江泽民

3.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的发展的全面,充分与否,与受教育的面,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课外活动,结合学生提供更多广阔的发展机会和时空,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

4.陶行知提倡:

知行合一思想。

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加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

(1)解放眼睛;

(2)解放双手;(3)解放头脑;(4)解放嘴;(5)解放空间;(6)解放时间。

5.创新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权,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活动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6.在活动中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纪律,多一些活跃,少一点沉闷,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外活动总处于和谐的交互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

7.玻利亚: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8.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实践依据: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整天处在紧张、单调的上课、做作业、考试等学习活动上,而动手能力、自主设计参与活动等方面很差,这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据调查我校52%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将回农村,成为当地农村绿支柱的劳动者。

回村后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通过开设课外活动课程确立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习生活,学会劳动这四个方面的教育目标,进行层层落实,向上而下环环相扣,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外活动主要指以发展学生技能为核心的各项课外兴趣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达到“四自”目标:

1.自理:

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课外活动,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自主:

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兴趣活动并不同程度地掌握所选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自己开展活动能力。

3.自信: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某一方面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坚信自己能找到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途径。

4.自律:

能在活动中克服不顾客观条件和他人利益,绝对化的发展愿望,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养成排除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四、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坚持联系生活的原则。

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

在注重学生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新课程活动,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活动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课题研究的价值。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信任学生在参与活动具备热情和潜质,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导异。

3.坚持发展性原则。

在开放式活动过程中,坚持学生在活动发展中成长,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坚持综合性原则。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强调开放式活动,新生每一个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综合学习提高活动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放式课外活动:

首先,学生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追随者。

无论从活动时间、活动空间不是学生主体思想和行为都享有更多的自由,学生对于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对于活动的具体设计展开,实施乃至评价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主性。

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的身素质的实际情况,学校排出具体活动项目,由于学生自由选择,保证人人参与,具体做到:

自愿性课外活动除学校集体活动外,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愿参加一、二个学科活动,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活动环境,有利于发展个性。

自主性课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活动,甚至可以和教师一起商量活动计划,一起开展活动。

灵活性课外活动不受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时数的限制,内容可宽可紧,富有伸缩性,形式多种多样,从而打破单一内容固定等局限。

其次,根据社会需要及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开展课外活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在活动时空上表现出多开放性,学生可以不受书本束缚,开放活动内容,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做到可供选择,能够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学习学生的需求,学生可走出校园,访问、调查、参观、实践等,也可请外面人文来学校讲课指导。

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人文环境上拥有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合作的开放的师生氛围。

2.具体操作办法:

(1)全校二十几个班,分类办法:

按范围分:

①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②以年级为单位,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自由地参与。

按形态分:

①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开展活动;②由学生确立主题,选择内容,自己组织开展活动。

按时间分:

①每周下午第四节课从周一至周四40分钟活列入课表;②每天中午10至15分钟学生自由参与劳动实践基地活动(花卉、蔬菜、养鱼小组);③有双休日周六上午的专题课外活动(电脑班、美术班、二胡班等)。

(2)学校课外活动开设以下一些内容:

①学科活动:

初中开设各学科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一些延伸活动,如故事会、英语口语对话表演、化学趣味实验等等。

②艺术活动:

开设音乐欣赏、二胡队、竖笛队、舞蹈队。

③体育活动:

开设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棋牌队、体操队等。

④劳技实践活动:

开设花卉、蔬菜、养鱼兴趣小组。

⑤每学期举办活动展示汇报二、三次,具有综合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才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如“一二·九纪念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⑥每学期根据活动内容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如篮球比赛、书法比赛、文艺会演表演赛、体育运动会比赛活动、登山比赛活动、军训活动、电脑写作比赛。

(3)活动组织形式

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在必须保证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用:

①班级为单位活动。

根据活动课表安排,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

②年级为单位活动。

学校举行大型的活动,如团体操表演、军训活动、春游、运动会等。

③小组为单位活动。

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了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参加趣小组。

④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独立进行活动,并完成任务。

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3、课题活动开展的评价:

(1)开展活动评价抓两个方面评价。

首先对指导教师评价:

①对活动目标的理解与贯彻的统一性。

②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的致性。

③活动主题设计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④活动组织面向全体与实施的灵活性。

⑤与学生活动获奖情况,对照学校奖励条例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

对学生的评价:

①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

对活动目标的理解及参与态度,对活动的积极性,专注程度和喜欢程度。

参与程度、意志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方面。

②活动能力,包括思维、观察、表达、创新意识、实践操作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活动效果,包括作品成果,竞赛成绩,技能特长,发展情况,个人体验等。

④客观性资料的收集与使用,包括笔记、照片、作文、报告和小论文等。

(2)开展活动评价的方法。

①成果展示法:

我们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小制作、小发展、科技小论文,设计图片和书画作品等具体成果公布于橱窗,将具有成果意义的各种奖杯、证书等公开展示,将活动训练的成绩以竞赛演出交流等活动形式展出,由成果本身说明通过活动所取得的价值。

②成长档案袋评价法:

我校学生成绩册是成长档案袋其中有活动一项的具体要求,由班主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用好活动过程档案袋。

同时,我们也采用自我评价法、小组评价法、教师评议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们通过开展开放式活动研究发展过程中,认为它具有一定价值。

1.它有助于实现学科课课程的价值。

①开放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学科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区已实施我们开展活动最显著特点是活动性中所体现出的实践性,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各种操作、体验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可以亲身投入实际场境中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有助于消化各门学科知识,尽快地理解课本内容。

再次,活动开展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还为学科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准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中获得的广泛信息就是与学科课程的学习产生联系的条件和前提,课题组曾于2002年上学期对全校初二5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有一道题是:

你认为活动在同学心目中的印象是时,学生回答的结果如图所示。

 

 

从收到的552份有份总是的统计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在学生心目中,认为活动课程对功课(学科课程)学习有妨碍者占7.46%,通过调查得知,认为“有妨碍”的学生多数是因为活动项目过多,因而留给预习和复习学科知识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从总体上看,经常适当选择活动对学生学科课程有帮助,而无妨碍。

②.它有助于教学方式的延伸(补充),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各学科都设计有活动课单元,而我校开展活动也正适应了新一轮课改的要求,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课堂中运用或部分引入活动教学方式,是对学科课程的延伸(补充),就学生参加活动的原因而言,活动可使学生大脑得到调节,养活疲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对2003年入学初一学生624名学生问卷调查时,问学生“你认为同学们来参加活动大都数是因为”学生的回答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回收的624份有问题有分析结果中发现,在同学心目中活动对调节大脑很有帮助,占全部人数的38.20%。

2.它有助于对学生个体发展贡献

我们开展课外活动的课程,它比学科课程更加容易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它在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展,多方面能力(特长)的培训与训练广泛兴趣的培养,丰富情感的陶冶等方面的作用,较之学科课程更大。

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来自各方面最新信息,活动中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争相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我们于2003年下半年在初三年级各班开展“飞向太空,飞向茫茫宇宙”有亲神州五号政治活动课,学生自己惧有关我国航空发展史材料,让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各种信息向大家汇报,即兴演讲,围绕祖国航空事业进行评论,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像这样活动的开展,有确有助于学生知识领域的拓展。

从初三收回524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发现,有60.36%的人回答学会了很多知识。

由此可见,在学生心目中活动对他们获取新知识有很大帮助。

3.它有助于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以活动为主题,丰富中学生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过程及方案设计,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并逐步形成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在活动中获取所知的心理素质,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如合作集体中既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又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彼此协作,自觉守纪,正确对待个与集体关系,增强公民意识与活动中责任感。

七、研究成效

(一)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了学生能力素质,提高综合素养。

1.学生在素质的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协调发展,学生在情感、意识、能力、志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能达到充分的协调发展。

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使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得到统一,并得到了发展,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这样说活动开展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课需手脑并用,能使智力的三大要素——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发展,给学生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这样就有助于形成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观点、信念、判断的评价,有助于他们素质的提高。

2.开展活动学生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思想道德。

活动中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有合作、民主、竞争等现代意识并能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经得起磨难,挫折等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

在活动中提高了现代意识,培养了现代品质,也就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还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因为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这些器官的活动,就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这些能力培养,可以使他们掌握各种技能。

同时,还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特长,因为在活动中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也能得到最大的表现,对他们的个性的培养,发展起着很好的作用。

3.活动开展学生生活态度发生了改变。

他们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关心他人及“献爱心”,与别人合作,开始学会自己动手去做一些事。

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接触了一些社会现象,并对这些社会现象积极关注、受到触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对社会的调查(农村)访问,对生活中的事多了一份关心,多了一些思考,提高学生自身责任感,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增强学生自信心。

通过活动,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同学,无论是平时表现好的还是表现差的同学,在整过活动中都承担了相应的任务,与人合作,与人相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他人的合作,都体会了探求知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活动的艰辛,在平等的机会与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二)通过研究,提升了广大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转换和教科研能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得发展,课外活动开展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发生一系列变化扮演的角色也将随之转变。

1.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

教师在课外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全过程,每周的活动课及一些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2.教师就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课外活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活动的策划、准备、落实、实施等需要教师从宏观上进行管理,放手培养小助手、活动骨干,让他们在活动起带头作用。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下达“承包”任务,让每个学生种好各自的“责任田”。

在进行活动,又离不开具有各类专业的教师团体的密切提携和协同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同事关系,争取其他学科。

3.教师应成为一个热情的支持者。

教师要及时了解在开展课外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与学生一起开发实施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良好的条件。

4.教师应做一个朋友的督促者。

马斯洛曾说过:

“只有对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所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而对那些缺少自觉性的学生,教师的督促就成为一种必要。

教师督促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但教师作为一个督促者,不能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一个朋友帮助学生,关心学生,督促学生。

5.教师开展的活动实践研究的反思能力普遍提高。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我校参研教师十分注重开展活动实践研究的反思。

主要是:

(1)教师是否遵循了学生的活动认识规律,构建出适合农村初中课外活动方法。

(2)教师是否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3)是否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4)教师是否让学生亲历活动,体验活动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认识,提升观念,发展能力。

6.教师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我们的课题研究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培养了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素质建设。

我校先后为6人为区聘为新课程备课组中心组成员,5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6人被评为镇学科带头人,10人被评显区优秀班主人,每年有几十篇论文获省市区奖或发表。

八、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根据活动量表和自行设计问题及座谈会等方法,调查学生参加活动不同认识;

2.实验法:

在相同的年级先取不同的班级对比实验,适当控制研究对象以便进行研究;

3.个案分析法:

在样本中抽取3到4个具有代表性个体进行追踪,以获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4.观察法:

选择不同年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对他们参与活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评价等。

九、课题研究过程

1.设计申报,调查研究阶段(2001年3月~2001年12月)

①本课题2001年5月11日申报,2001年11月25日批准立项研究;

②2001年4月20日成立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研究,分成6个子课时。

一、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研究;二、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培养;三、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四、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培养;五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六、学生参与活动主良好心理素质养成。

③调查研究工作。

对全校29个班进行活动课调查,我们课题组自编调查表。

④分析研究。

调查后立即组织课题组教师对问卷进行分析,提出活动方案。

2.选点实验,实施方案(2002年1月~2004年1月)

①学校设立教科室,有网络系统,订阅《南京教育》、《江苏教育研究》、《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探索》、《上海教育研究》杂志有关课题方面理论书,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

②对全区举办了二次活动课观摩表演活动。

③对全区展示2次大型团体操表演活动。

④建立学生课外活动基地。

⑤按活动课表组织学生活动,同时组织校内各种活动。

⑥组织学生参观二水厂,养鹿场,超大蔬菜集团,南京云锦等。

⑦在六合区教育科学研究杂志出一期教师论文集一本。

⑧加强各子课题研究任务。

⑨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南京市教科研博士论坛”学习和主持人各种培训。

3.总结论证,成果推广。

(2004年2月~2004年6月)

我们要继续加强学习理论,完善各子课题,了解效果个性调查报告和论文集结成册,撰写结题报告,申报结题。

十、问题与思考

1、农村初中课外活动开放式实践有待于进一步与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一致。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新的学校课程体系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又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因此、我校课题今后将与之相一致。

2、师资培养(训)仍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于城市,尤其是高水平的师资严重缺乏,加以目前已是信息化时代,而农村更是相差甚远,但是农村也有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何加以开发利用,整合到课题研究的需要中去,就本课题来说,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关键,而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也制约着活动正常开展,因此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参加学历进修,加强教科研理论学习;二是更新教师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以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转变不适应改革需要的,与新课程改革有抵触的教育理念。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校外活动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时常发生,因此教师事先要作周密规划和组织,同时要确保活动安全,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支持。

4、进一步加强对子课题的管理

由于我们的研究课题从“十五”起步,经验不足,我们的课题的界定,研究角度范围较大,课题理论研究方面严重不足,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