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31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docx

新人教版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

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内阅读》专项综合复习

阅读理解(课内阅读)

(一)课内阅读

1.阅读《窃读记》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

(2)请赏析第13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3)填写下表,体会店老板、店员对“我”窃读的态度。

人物

动作

神态

语言

态度

店老板

十指分开,压住整本书

“你到底买不买?

“不是一回了!

店员

“若无其事”

“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2.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在文中连用了()句,强调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A.设问B.疑问C.反问

(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句话是比喻句,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选文中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5)作者把书比作家,比作朋友,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书之情,其实这样的比喻还很多,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

(3)“秉性”的本意是什么?

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

(6)作者以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

(7)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8)“露从今夜白,”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则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三)课内阅读

1、默读《鲸》这篇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

(2)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

说说下列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①“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

②浮出海面,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③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常常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

④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更大的动物,那就是鲸。

()

(4)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①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②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③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启示:

2.阅读《新型玻璃》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

警察马上起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kànkān)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

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

犯罪嫌疑人划(huàhuá)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

这种玻璃叫夹(jiājiá)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既)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niánzhān)在一起,不会伤人。

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需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用“﹨”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

(2)给短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珍贵()企图()

反义词:

坚硬()安全()

(4)这两段主要讲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新型玻璃的。

(5)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6)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

(四)课内阅读

1.阅读《钓鱼的启示》回答问题。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

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xiǎoxīnyìyì()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jīngpílìjìn()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好大的鱼!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

为什么?

”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zhēngbiàn()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我再次把【】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_________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_________,从父亲那【】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yīyībùshě()地把它放回湖里。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四十年过去了。

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四十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四十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涟漪:

__________________不容争辩:

__________________

翕动:

__________________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____

告诫:

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填空。

文中【】应填的合适词语依次是:

()

A、哄骗乞求循循善诱B、平静乞求不容争辩

C、安慰请求不容置疑D、教育请求严厉冷峻

(4)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5)父亲要“我”把大鲈鱼放回海里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用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7)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的启示。

2.阅读《落花生》段落,回答问题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chǔchù)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ǜlù)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

“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写出反义词:

爱慕(厌恶)有用(没用)好处(坏处)

写出近义词:

可贵(珍贵)体面(气派)爱慕(喜爱)

(4)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请用横线画出来。

(5)用“要……不要”写一句话。

(6)父亲把花生和()、()、()相比,说明花生没有(),却具有()。

(7)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8)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的精神。

(9)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不要()的人。

(1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改为反问句)

②父亲说:

“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转述句)

(11)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

(12)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

他们是谁?

答:

(13)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

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

为什么?

(5)课内阅读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字谜七则》中介绍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字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创造了汉字。

他从模仿_________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3.《“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_________的知识短文。

4.“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1.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回答问题。

(1)请用几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赞美了什么)

(2)本文在描写父亲的时候,多次写到其他“孩子的父母”以及警察的言行,这种描写叫做什么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从文中找到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

(4)“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儿子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5)用“~~~~”画出总领全文的句子。

(6)文中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为什么说他们“无比幸福”呢?

(8)文章反复出现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9)文中写到: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10)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的外貌的句子,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11)你知道有关地震的谚语吗?

2.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回答问题。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着父母对子女的两种不同态度。

分别是什么?

(2)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父亲只会写剧本,但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3)父母对子女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相反,其原因是什么?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幸运”指的是什么?

(5)最后一句中的“刮倒”含义是什么?

(6)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的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得意洋洋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醒悟

(7)课内阅读

1.阅读《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回答问题。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huáng)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景致)仿照(模仿)仿佛(好像)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金碧辉煌)的殿堂②(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③(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④(风格各异)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风景名胜():

A、超过B、优美的地方C、能担任,能承受

②举世闻名():

A、用鼻子嗅B、知道C、有名望

③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B、颜色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方面写得最详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6-9自然段,回答问题。

(1)第六自然段中的“眺望”和“望望”这两个词语位置能否调换?

为什么?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转述句。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3)哪些词语写出了五壮士跳崖时的奋不顾身?

(4)这声音”指的是什么?

从“这声音”里面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的怎样的情怀?

(5)给这几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

(8)课内阅读

1.阅读理解及分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逶迤:

              

磅礴:

            

开颜: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动宾短语概括) 

  。

(5)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6)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

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2.品读《开国大典》第七自然段,完成练习。

这()宣告,这()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起来。

这()宣告,这()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起来。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宣告”、“声音”具体指哪句话?

(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